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国际礼仪
5441600000006

第6章 乘国际列车的你

大家好,本篇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下乘坐国际列车的礼仪之要。

前往我国的近邻如朝鲜、越南,或者是前往俄罗斯、其他东欧各国,乘坐国际列车大概是最为经济实惠的一种选择。

与我们在国内乘坐火车时有所不同,乘坐国际列车是有不少特殊讲究的。其中的许多问题,均与国际礼仪直接有关。

首先,是购买车票与选择具体的车次。

欲在出境时乘坐国际列车,国内人士均须凭本人护照、签证等证件办理购买车票。

购买国际列车的车票依据前往的目的地不同,大体上应于开车前的一星期至半个月之前提前购买。

买好车票之后,应按照车票上指定的日期、车次、车站、车厢号上车。

对于出境旅客携带与托运的行李的种类与重量,铁路方面均有专门规定。最好提前了解一下,并遵守规定,以防到时上不了车而“抓瞎”。

由于国际列车行驶速度较慢,比如说,北京至朝鲜首都平壤,需要运行1天;北京至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需要运行5天;北京至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需要运行7天;北京至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需要运行8天。加上自我国出境的国际列车多驶往较为寒冷的地区,因此自国内上车前最好带上可供消闲解闷的书刊、扑克、象棋、CD机等娱乐用品,并带足可以御寒的衣物。

在国外购买国际列车的车票,或是购买所在国国内列车的车票,不大可能遇上国内常常会遇上的“购票难”的问题。只要在开车前到达火车站,交验护照、掏出足够的购票款,就可以买票上车了。

不过国外的火车有旅游专列、长途列车、短途列车之分,车厢座位也有一等车厢与二等车厢之别。等级不同的车厢之间,往往票价悬殊甚大。

其次,是在列车上的表现。

登上火车时,应自觉地排队对号入座,不要去其他车厢抢占本不属于自己的坐席。

如携带较多行李进行长途旅行,应与同车厢的其他乘客相互照顾,合理地使用大家共用的行李架,不要蛮横无理地予以独霸。需要站在座席上或桌子上安放行李的话,事先要脱下鞋子。若想要把自己行李放在他人行李之上,应当求得其主人的同意。在放置行李的过程中得到了他人的帮助,要向对方表示谢意。

进入自己所在的包厢后,不必非向业已在座的其他人作自我介绍不可,客客气气地向自己的近邻点头致意就可以了。

同行一路之后,临别之际应向自己身旁的其他乘客道一声再见。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宜要求对方与自己互留联络地址。

在火车上与其他乘客交谈固然可以,但不宜因此而妨碍其他人。假如人家正在阅读书刊或闭目养神,就不该凑上去没话找话,或是自言自语,或与另外的人大声说笑。

与车上萍水相逢的外籍乘客交谈,不要信口开河,失礼放肆。不要轻易涉及双方具体的私人情况、他国的内政或宗教信仰,议论无聊下流的话题,谈论触目惊心的车祸则更不足取。

有心加入邻座的交谈或娱乐活动,要先征得人家的同意,不要不长眼色地过去“插一杠子”,让人家不高兴。也不要悄悄挨过去与他人“同看”人家正在阅读的书刊。待对方看完了,通常才可以再去借阅。

国外的列车上都有空调设备,冬暖夏凉,所以在旅途中不必担心挨冷挨热。然而正是因为车上有空调,所以包厢里空气不易流通,最好不要在包厢里吃气味刺鼻的食物。

自己所制造的果皮纸屑,千万不要随手乱丢。弃之窗外会影响到铁道沿线的自然环境,是非常非常不合适的。

按惯例,国际列车的车厢往往分为准许吸烟和禁止吸烟的两种,并且分别设有醒目的专门标志。切莫一犯烟瘾就对车上“禁止吸烟”的告示熟视无睹。许多国家法律规定对违犯者将处以高额罚金,或是判处入狱坐牢。

即使在准许吸烟的车厢里也要少吸烟,并且不可以让烟给外国人。

现在人们已经形成了这种共识:在公共场合吸烟与谋害他人的健康无异,你何必逆潮流而行呢?国内某些人误以为吸烟是自己潇洒浪漫的一种标记,殊不知这种看法早就过时了。

在车上尽量不要穿着方面过于“精简”,最好不要穿拖鞋与短裤、超短裙上车。

有些朋友一上火车就喜欢脱下鞋子为脚丫子放风透气,甚至将大腿横到对面的坐席上去,肆无忌惮地污染他人的嗅觉和视觉。这类举止,显然是很不文明的。

外出返回包厢,如遇同行者正宽衣就寝,应当走到列车的走廊上小候片刻,以为回避。

不要去注意其他人睡前的准备和睡相。自己准备就寝时,应背向其他乘客。日间更换衣服,应上洗手间去。如果是女士,则尤其不要在男士面前整理衣裙、梳头、补妆、化妆。

任何人都不要穿着睡衣、睡裙去餐车就餐,或是在站台上遛弯儿。

当国际列车通过边境时,乘客需要在火车上办理一下过境手续。手续比较简单,当列车停靠在边境车站上时,乘客应等候在自己的包厢里,由先后登车的境内外两国的人员检查自己的护照、签证和行李物品。检查完毕后,列车随即通过边境,由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

列车在其他国家中行驶时,最好不要乱开车窗,或把头探出窗外,以防自己的物品被人“顺走”,或伤害到自己。

在中途停车时,最好自己少下车去游逛,更不要见缝插针在车站上大肆采购,免得误车。

最后,是地铁的乘坐。

地铁是交通现代化的一大标志,许多大城市都以地铁作为市内交通工具。它与机场、港口、火车站相连,十分方便。鉴于国外的地铁有不少特别之处,而且与人们的日常出行关系密切,这里也简单地介绍一下。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地铁网络又长又密,大站、小站分布得像我国国内的公共汽车站一样,密布全城。若搭错了车次,很可能会迷路。因此进站前最好仔细查看一下标于站台门口的电子查询图。它只需要在图上的指定部位按出要去的地名,图上便会亮出乘车或换车的路线。进站时只要照此行事,就可以到达正确的地点。

在国外外出时,你最好多兑换些硬币带在身上。

买报刊、打电话时需要它,搭乘地铁时它往往也必不可少。欧美、日本的地铁多为自动售票机,或者是在入口处设有投币式售票箱。对后者,乘客只需要把与票价数额相等的硬币投入箱内,横在入口的铁栅栏便会自动打开放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些地铁入口投币箱的旁边,还有一个大小相等的铁皮箱,它也有一个投币孔。不过那是一台自动售烟机,可不是卖地铁票的。你可要看清了,不要搞错。

要是没有硬币在身,可留意找一下地铁站内附设的自动货币兑换机。找到了它,就可以兑换到自己所需的任何面额的硬币。

与国内一样,碰到上下班等客流高峰时,国外的地铁也十分拥挤。在日本,每个站台都有专门的推送员把挤不上去的乘客推入车厢。人这么多,大家在车上少不了磕磕碰碰,此刻需要自我克制,切忌产生烦躁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去与人争吵,惹事生非。

在个别国家里,地铁有时候也不太安全。所以当地铁站上或车厢里人少时,应多加留神。万一遇上有人“盯梢”,或有人寻衅滋事,应求助于巡警,或赶紧朝人多之处走。

国外的火车、地铁、公共汽车在行进时,目前多为左行。即凡属双行道,则左侧属于前进方向,乘客应从左侧车门上下车。

这一点与国内不同,你如果搞不清就会上错车的,千万不要把国内车辆的右行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