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时的何炳棣就知道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路线:那就是先考进清华,再准备考出洋。与他父亲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这也给为人父母者以启示,在适当的时机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期望和实现这种期望的途径。这就好比给孩子幼小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目标的种子。至于这颗种子日后会长成什么样,有赖于他的人生机缘和他的努力程度、意志力等相关因素。
但是,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让孩子树立高远的目标,激发他的奋斗激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外力促成的,而是他的内心深处有自我奋发的动力,有奋斗激情,能为他的目标全力以赴。
发现自己,磨炼意志。何炳棣先生的人生之路充满了坎坷:高中二年级被南开中学开除;在清华因违反校规而被记过两次,差点又被开除;从补习学校考入山东大学,一年后考入清华,由学习化学转而历史,都是他人生里的挫折。在第一次留学考试失败之后,何炳棣接连遭遇了两件家庭不幸:大妹又星病逝,父亲去世。这些带给何炳棣的打击是巨大的。而他能够达成九岁时的梦想,得益于他坚韧的意志力和顽强的奋斗精神。
一个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出何炳棣竞争心之强和自我磨炼意志之坚。清华学习西洋史的第一次月考中居于第二,89分(第一名91分),此时第一名的同学说了一句话:“能得89分也很不错了。”这样一句大实话激发了他的斗志,将这门课作为磨炼意志的对象,并总结出一种学习方法:务必以求彻底牢记消化基本教科书中的大问题和细节,然后抽读较高层次参考书中的精华,以期在考卷中能相机表现对问题了解的深度。在以后的每次月考中何炳棣再也没有落于人后。这个例子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他自己也“招供”“此后治学几无不遵守清华大一读西洋通史过程中所立的‘扎硬寨,打死仗’式自我磨炼的原则。”(P60)
为了磨炼意志,甚至不惜“自我诅咒”。他诅咒自己若是听一次京戏,就会考不上公费留学。听京戏是他从小的爱好,北京城里名角如云,好戏连台,如果不给自己以严厉的约束,很可能会将很多时间花在看戏上面,那样势必难以完成自己规定的读书任务。甚至会真的影响他自9岁起立下的出国理想的实现。这种近乎傻的自我磨炼方式,被作者视为青少年挣扎成长时期终身难忘的纪念碑。
生命是非常短暂的,青春求学的时间更是如同昙花盛开,那么“割爱”,坚强自律就成为了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每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但是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势必要有所舍弃,将全部的精力时间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来,那样才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水滴石穿的精神要义。
不时自勉自惕。一个有成就的学人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也会经历很多挫折,磨难,甚至比常人更多。但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善于自我反省,自我勉励。
在何炳棣对六十年生涯的回顾中,随处可见他站在时间高度的自我反思。自己有哪些得哪些失,为什么有所得,又为什么会有所失?这样的追问实际上就是一种自勉自惕的精神。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回头看看所走过的路,及时调整行进路线,才不会偏离原有的方向。
在回忆“家世与父教”的第一章里,作者总结了父亲对他一生影响至为深远的三件事,其中之一是告诫他,狗洞里做天王算不了什么,要视野开阔,戒骄戒躁。这使作者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总是以攻克世界上一等一的难题为乐趣,他引用同为清华学子的数学大师林家翘的话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P104)
他在解释“否极泰来”这个词时说:“必须自我焕发、重立鹄的,按部就班去实现新的计划和志愿;没有坚毅意志的诞生或复活,‘泰’或‘喜’是不会自动从天而降的。‘否极’之所以‘泰来’多半要靠人为的努力。”(P263)在他的成功历程中,他始终用实际行动在实践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比如奋力读书考清华;第一次考出国留学失败后,及时检讨自己,重进考场;在海外受到冷落时,忍受书虫过客生活上难以言喻的单调和寂寥,终于以扎实厚重的作品证明了自己。
在叙述如何准备留美考试中,他多次提到一个词:“尽人事”,这是意味深长的。尽自己能力所及,只要在过程中卯足了劲儿,把功夫做到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做好应有的准备,机遇总会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半个世纪后回忆,他认为指导他度过艰辛岁月的是似悖似反而又相辅相成的两句古谚:“艰苦卓绝”和“随遇而安”。“处于事业中最困难的挣扎岁月中,只有坚信卓绝必出艰苦,才不会对美东书库连夏开矿的辛酸与寂寥觉得艰苦。”(P301)才能坚强应对人生的一切挑战,始终保持精神抖擞。
他坚持自我拓展知识的宽度。虽然作者说要将精力时间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来,但又强调广博学识的重要性。他引用台湾中央研究院吴大猷的话:“无限(倍数)的无限小的总值仍是无限小。”(P73)正因为何炳棣在求学时期如饥似渴地饱览了古今中外的各类著作,才能兼收并蓄,在做学问时收放自如,在经济史、思想史、历史地理、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中都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阅世读人也是一种学习。
这部作品里,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叙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所忆师友、亲戚、同窗等,往往下笔见人,随即入事,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极其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也是作者所叙“阅世”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阅世,人生活在尘世当中,就是与人交往交流的过程,在此之中了解人,认识人性。作者八十余年的人生旅途中,认识的人繁若星辰,可以记叙的事件也不可谓不多。但是何炳棣先生删其繁,取其要,在叙述人物生活细节中见精神性情。
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多了一些知人论世的本事,也对那些声名如雷贯耳的名人大家多了一份亲切和了解。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其中凡一言足以启我终身深思,一行足以为后世法,故事逸闻至今清新隽永者。(P2)”这些曾带给作者深思启迪的人,同样给我们今天的读者以思考。
他酷爱运动,是运动场上十分骁勇的健将,自传里多次提到对体育的热爱和身体的强健,比如南开中学里是各种球类运动的参与者,清华时坚持锻炼,甚至中年以后还有同窗称他为“斗牛壮士”。
他热爱美食,能品味平凡饮食中的快乐,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在书中他写了两个细节。小时候吃饭的时候,他的外祖母常教训他:“菜肉能吃尽管吃,但总要把一块红烧肉留到碗底最后一口吃,这样老来才不会吃苦。”(P7)他说,这是外祖母给他的最好的关于忧患意识的教育,敬始慎终。有了好的开端,还要有好的结束。从吃饭开始的教育被上升到文化学的高度。另一个细节是他小时候的寒假作业本上,他父亲题了一首诗:“不是新年不汝宽,当今学问贵精专;陶公且把分阴惜,今比陶公百倍难!”(P9)鼓励他珍惜时间,并且追求学问的精专。诗句里宽广的视野和对儿子的殷切希望与嘱托,即使今天我辈青年读到,也可引为教导。
书中多处写到吃,作者之所以几十年后还对当年吃过的东西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饮食岁月也负载了当年生活的美好眷恋;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只有喂好这个沉重的皮囊,才能保证精神才气的飞扬。
而这二者与他学术上的成功也不无关系。试想,一个身体羸弱的人又怎能顶住来自精神和生活的多重压力?又怎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人的失败不是才思不够敏捷,也不是不够勤奋用功,甚至也不是机缘不好,而是没有留心身体的保养。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拼的是意志,也是体力。
真是让人感慨万千,让人认识到家长的嘉言懿行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以至于何先生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还能清晰地回忆起来,并作为叙述的重点写入了回忆录。
此外,在他所回忆的人生的天堂时期,清华求学的几年,用非常细小的逸闻趣事给我们描画出了清华精神的神韵。那就是梅贻琦校长《大学一解》中提到的“教师之树立楷模”与“学子之自谋修养。”体现在校园生活里,是大师们谦恭和蔼,奖掖后进;教员与学生之间相敬相“畏”,友谊竞争并行不悖,互相砥砺力争上游;校园环境雅秀优美;图书馆馆藏丰富,服务意识极强等等,让人为之神往。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有所作为,能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但是,如何取得成功却是困扰大多数人的难题。他们在迷惘彷徨、寻觅摸索的过程中,或者会丧失掉原初的追求热情,或者走了太多的弯路以至偏离了航向。在这种时候,如果能有一盏路标,一个睿智的哲人稍作指点,或许会激发他们再次奋斗的勇气,会取得理想中的成功。
正确的方法就好比那根能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能化平凡为神奇,能使人化较少的气力取得更大的收获。所谓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从巨人、先哲那里学得科学的思维方式。前人用披荆斩棘的努力,睿智的思索换来的经验不正值得我们借鉴吗?
这本《读史阅世六十年》就是这样一本可以称之为路标的书,它的作者经历过坎坷失败,也曾不如意事八九,但是他凭借着昂扬的斗志,用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人生的巨大成功。不仅为自己,也为海外华人赢得了极高的荣耀。
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不仅仅是一部记载个人成长历程的自传,也是一部不断反思、分析得失对错的个人思想史,是一部历史学家所写的对自己学术历程的回顾与评价。值得挖掘的地方还有很多,有赖读者去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