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成功来敲门
5444400000010

第10章 幸福一念之间(1)

两个乞丐

索要爱情的人并非就是得到情爱的人,广义地说,得到爱情的人是给予爱情的人。

--罗素

一个男乞丐由北向南而行,一个女乞丐由南向北而行,他们相遇了。

“啊!你那么像我,你的神情,你的服饰,以及你手中端着的空碗,与我毫无二致!”他说。

“你也多么像我,尽管我是初次遇见你,但是我似乎很早以前就认识你。”她说。

两个乞丐彼此吸引,他们都感觉到对方爱上了自己。

于是,他们不再离去,他们面对面站着,手里端着空碗。

“你在乞求什么?”他问。

“还用问么?乞求你的爱呀,我知道,你是爱我的,你应该是爱我的,除了我,谁还会像我一样像你呢?把你的爱满满地倾倒进我的空碗里吧,让我像饮美酒一样一饮而尽。”她说。

“哈哈!你难道没有看见么,我手里端着的也是一只空碗呀,我也乞求你把你对我的爱全部倾入我的空碗,让它填满我饥饿的情感之腹。”他说。

“然而,既然你爱我,为何不给予我?”她问。

“是呀,既然你也爱我,就应该把相同的爱给予我呀。”他说。

“我的碗是空的,如何能给予呢?”她问。

“我的碗难道是满的么?”他反问。

两个乞丐彼此乞求着,彼此向对方伸着空空如也的碗,乞求着对方的情感。

很久很久,他们彼此什么也没有乞求到,他们已筋疲力尽,各自叹息着,走自己的路去了。他们去向另外的人乞讨。

让成功来敲门:爱是什么?恐怕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爱首先是给予,是让对方幸福快乐,而不是索取和占有;如果有一方不如此,爱就会成为一个有瑕疵的花瓶,一碰就碎。

拒绝与乞求

当你拒绝我时,我乞求你接受我;当你乞求我时,我拒绝接受你。

--罗素

一个衣衫单薄,形容枯槁的流浪汉,从玛丽的门前蹒跚走过,玛丽看得出来,他忍受着寒冷,忍受着饥饿,他需要一件挡寒的棉衣,一个热腾腾的面包。

然而,他只是从玛丽的门前走过,他没有乞求玛丽。尽管玛丽的门楼里飘出阵阵面包的香味,尽管玛丽的衣柜里,有着穿不完的寒衣。

然而,他没有乞求玛丽,只是从玛丽的门前走过。

玛丽的心痛了。

玛丽追上去问他:

“你不冷么?”

“冷”。

“你不饿么?”

“饿。”

“那么,你为什么不来找我?”

“……”流浪汉苦笑了一下,迈着坚定而蹒跚的脚步,继续向前赶路,根本不回头看玛丽一下。

“你等一等!”玛丽拿着一件厚厚的棉衣和一个大大的面包一定要他收下。

他穿上厚厚的棉衣,吃完面包向玛丽笑了笑,走了。

玛丽的心里充满了甜蜜。

第二天,流浪汉又来了,穿着玛丽送给他的棉衣。他对玛丽说:“再给我一条棉裤吧,最好再给点吃的。”

玛丽虽然不太情愿,但玛丽还是给了他所需要的东西。

他满意地走了。

第三天,他又来了。“我还缺一顶帽子和一双鞋,”他说,“再给点好吃的。”

“请你走开吧!”玛丽说,心里充满了厌恶。

流浪汉狂笑着走了,从此永不再来。一直到现在,玛丽不知道他笑些什么。而玛丽的心里一直充满着疑惑:他为什么再不来求我了呢?

让成功来敲门:给予一些是令自己和他人幸福的,但若不停地被人索取,人们不会快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被侵略了,没有回报。

丢失了自己的人

当爱产生时,我们就消失在彼此的情感中,不再存在一个独立的自己。

--乔治桑

在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上,一个年轻的男人遇见了一个年轻的女人。

“现在我才发现,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今天与你相遇。”年轻男人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女人。

“我也一样,所以我们相遇了。”

男人和女人相拥而去。

之后的某一天,还是那个年轻女人,独自在那片草地上寻找着,双眸流露出惶惑和不安。

哲学家梭罗走了过来:

“孩子,你已经在此寻找许久了,你究竟丢失了什么东西呢?”

年轻女人一边搜寻着,一边不安地回答着梭罗的问话:

“我在寻找我自己。自从那天在这里与他相遇,我就发现我丢失了自己。我的欢笑因他而产生,我的眼泪因他而流淌;他的一句话可将我托上高耸的峰巅,他的一声叹息可将我抛到黑暗的地狱;我睁着双眼,看到的只有他的身影,我闭上双眸,听到的只是他的声音;我似乎是因他而生,我更会因他而死。然而,我呢?我到哪里去了?偷一个空闲,我来寻找我自己。”

梭罗笑道:

“孩子,不必寻找了。当爱产生时,‘我’就消失了。你们相爱着,你们已经彼此消失自我,融为一个整体,你的自我只能在他那里寻找,而他的自我只能在你这里寻找。遗憾的是,他和你都不见了,因而你们不必寻找,你们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整体。”

正说着,那年轻男人也来了,他也来寻找自我,梭罗把上述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可是,‘我’还能够返回么?即使返回,‘我’还会是从前的‘我’么?‘我’在新的整体那儿,会有幸福和快乐么?”男人和女人同时问。

“唉!谁能预知明天发生的事呢?你们拥有今天灿烂的阳光,何必为明天天空的阴晴发愁呢?”梭罗说。

让成功来敲门:当爱情的化学反应发生时,相爱的人又获得了一个新的自我。爱情是灵魂的结合,总要有一个磨合期,只有真诚相爱和帮助,相爱的个体才能更好地成长。

冰雪中激发的热力

不要去报复自己所受到的屈辱,而应当看成自己前进的动力,让屈辱激励自己。

--乔治桑

相信每个人都听过“希尔顿大饭店”,在这里要与您分享的,是希尔顿大饭店集团的创始人,希尔顿先生赖以成功的秘诀。

希尔顿年幼时,很不幸地正好遇到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大恐慌,而希尔顿又是一个孤儿,在那样不景气的时代,他只好四处流浪,靠着乞讨维生,到了夜晚,则找一个勉强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栖身。

有一次,希尔顿流浪到城市里,连着几个晚上,都躲在一间大饭店门廊的阴暗角落避寒与睡觉。

这天半夜,希尔顿在睡梦中被饭店的门童合力抬了起来,丢到距离饭店10米外的雪地上。

睡梦中惊醒的希尔顿,大怒地质问门童:“我睡我的觉,哪里碍着你们,为什么把我丢到雪堆里?”

几个门童答道:“明天一大早,我们饭店的集团老板莅临,经理认为如果让你们这些流浪汉躺在门廊边,不仅有碍观瞻,还可能会引起大老板的不悦与指责,所以要请你们离开!”

希尔顿十分愤怒地大声道:“你们集团老板也是人,我也是人,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让我在门廊下睡一晚,明天再赶我走,也还不迟。为什么要在半夜里,偷偷地把我丢在雪地上?”

门童趾高气扬地说:“这是饭店经理交代的,我们也只是按命行事。”

希尔顿咬着牙,握紧拳头,道:“你们给我听着,终有一天,我一定要开一家比你们饭店更大、更豪华的酒店,记住我现在所说的话!”

凭着在雪地中所受的屈辱,希尔顿立下宏愿,从此之后,他不断地努力工作,存下他所赚得的每一分钱,终于创立了第一家“希尔顿大饭店”,并进而扩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饭店集团之一--“希尔顿饭店集团”。

让成功来敲门:面对他人对我们的侮辱,你可以强忍下来、可以反击回去,或者,也可以像小希尔顿一样,用屈辱来激励自己,带着具有潜力的愤怒,来开创自己伟大的事业。将挫折化为伟大的志向,并进而完成自己的梦想,是希尔顿的成功秘诀!

终点即是新生

谁也说不清不幸和有幸的区别,有时不幸就是有幸,有幸就是不幸。

--拿破仑·希尔

在英法战争中,一艘英军的战舰被击沉,舰上所有官兵,除了一名侥幸攀住浮木的小兵之外,其余人员皆罹难。

这名幸存的小兵漂流到一个无人荒岛,为了求生,他也只得学习鲁滨逊,自己采摘水果、狩猎,过着蛮荒的生活。日子一久,小兵自己也搭建了一座遮风避雨的茅草屋。

在荒岛上的小兵,常常能见到船只经过荒岛的外海,他将自己的白色汗衫制成一面白旗,只要一有船只经过,他便使劲摇着白旗,大声呐喊,但总是因为距离太过遥远,根本没有船只注意到这个岛上的法国小兵。

有一次,小兵在自己的茅屋中烹煮食物,一个不小心,引燃了茅屋的草料。火势一发不可收拾,他急忙逃出屋外,眼睁睁地看着辛苦搭成、惟一能够栖身的茅屋付之一炬。

小兵心中不禁咒骂老天,他已经倒霉地流落到荒岛上,竟然还让他遇上茅屋失火这般的灾难,眼看雨季将至,可怜的小兵真不知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正当茅屋失火之际,一艘英军的补给舰正好航行经过,舰上人员注意到荒岛上冒出的浓烟,立即派了登陆橡皮艇到小岛上查看。

正在怨天尤人的小兵,见到自己的同僚登陆,霎时满腔的怨恨化为狂喜,在荒岛上苦撑多时的他,终于知道上天安排祝福的巧妙。

让成功来敲门:生命历程的无比神奇,有时真不是我们这般庸俗的凡人能够轻易窥其奥妙的。我们喜欢用自己聪明的脑袋去做事,认为使用最有效的方法,一定能够达成目的,这正像是小兵在岛上拼命摇旗呐喊一般。而上天的计划却不一定要与我们商量,在我们最难意料之外,时常就会见到上天的奇妙安排。

光辉的人性

对待他人要抱以信任,对待他人的不幸更要抱以同情,这是一个高尚者的美德。

--杰克·伦敦

在佛罗里达,曾经有一位叫法兰克的年轻人,在大学时期和一位叫保罗的贫穷室友住在一起。贫穷的保罗时常四处向同学借钱,以维持大学的生活费及学业。眼看保罗的负债越来越多,在某一个夜晚,保罗竟然不告而别,从此消踪匿迹。

许多上门要债的同学,向法兰克投诉,法兰克估算了一下,保罗所欠的债款,总额竟然高达1200美元,这在当时,着实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同学们吵着要对保罗提出诉讼,但法兰克费尽唇舌地向他们解释,他相信保罗一定会设法还清这些钱的,凭着法兰克独特的领导魅力,终于使这场风波平息下来。

十几年之后,在一次由法兰克主持的同学会中,一个陌生人要求法兰克给他5分钟的时间说话。法兰克好不容易才认出来,那名陌生人正是当年负债潜逃的保罗。

保罗对着所有的同学说,当年他欠下庞大的债务、怯懦地逃离校园之后,也不敢回家,随便地在一艘货轮上找到一个杂工的差事,随着货轮跑遍了大半个地球。

后来货轮遇上海盗,海盗们将保罗洗劫一空,连衣服都拿走了,保罗惟一能留下的,只是一张纸片,随后保罗辗转到了瑞士,勉强继续求学,成为一位教师,也结了婚,凭着穷教员的微薄薪水过着日子。

但保罗从未忘记他在大学里欠下的债,他从少得可怜的薪水里,每次省下一点点,存了十几年,终于能够回到美国。

保罗说到这里,举起他的双手:“各位,请看看,我手中的这张纸片,就是记录当年我欠债的明细记录,还有足够偿还的钱。今天我来这里,就是要还给你们我所欠下的债--”

在全场愕然的寂静中,法兰克走上前拥抱保罗:“我没看错你,你真的是好人!”所有同学也随着法兰克的动作,一一向前热情地拥抱保罗。

让成功来敲门:一直相信人性光明面的罗斯福总统,不仅在保罗身上得到验证,更借着人性正面的力量,让自己成为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伟大人物。

使自己变得更好

挫折是给人经验的最好导师,但挫折也是给人失望的最大敌人,关键在于你自己。

--休厄尔

在贫穷的墨西哥,养猪人迪迈·特尔靠他所养的猪,勉强维持一家大小的温饱。

有一天,一位政府官员前来视察,见了他养的猪群,十分好奇,便问他:“你通常都给猪吃什么?”

迪迈·特尔说:“当然是喂它们吃剩菜剩饭啦!”

结果,那位前来视察的官员,是卫生部长,认为猪肉是要给国民食用的,迪迈·特尔如此喂猪,太不卫生、也不尊重国家人民,于是开了张罚单给他。

没过多久,又有一位政府官员前来视察农村,见了迪迈·特尔的猪群,也十分好奇,又问他:“你通常都给猪吃什么?”

迪迈·特尔有了上次被开罚单的经验,连忙说:“我都喂它们吃山珍海味,我们全家人还没吃之前,让猪先吃;等猪吃完了,我们才吃!”

结果,这次前来视察的官员,是经济部长,听了之后,暴跳如雷。

他认为,国家正在闹饥荒,而迪迈·特尔居然给猪吃得这么好,简直是浪费国家财产,于是,又开了张罚单给他。

迪迈·特尔连续接到两张罚单,十分生气,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法子。

没过多久,果然又有一位官位更大的政府官员--总理大臣,前来视察农村,见了迪迈·特尔的猪群,同样十分好奇,便问他:“你通常都给猪吃什么?”

迪迈·特尔这次学乖了,说:“吃这个也不对,吃那个也不对。现在只要用餐时间一到,每只猪我发给它100元钱,看它们喜欢吃什么,就自己去买什么东西吃--”

让成功来敲门:从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中,我们不仅得到宝贵的经验,同时更学习到金钱所无法换得的应变能力,加强自己的智慧装备,得以面对下一次更大的逆境来袭。在让事情变得更好之前,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好。由错误(不管是自己或别人加诸在自己身上的错误)中,学习改变自我的哲理,是确保每一个明天我们会过得更好的重要启示。

复制传承的伟业

不幸与幸福如此紧密,凡是有过不幸的地方,也就积累起了幸福的经验。

--契诃夫

在1936年的10月,闻名全球、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女性的海伦·凯勒,惊闻她的老师安妮因病过世的噩耗,让素来坚强刚毅的海伦·凯勒几乎接近崩溃的边缘。

海伦·凯勒从小即因眼盲、耳聋,无法像一般正常小孩子一样学习说话,而被认定是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无法接受教育的孩子。

幸亏在她遇上安妮老师之后,细心的安妮发现海伦·凯勒发声的能力并未丧失,便竭尽心力设法教导海伦·凯勒开始学习如何说话。

安妮牵着海伦·凯勒的手,在寒冷的冬天里,接触冰冷的水;在海伦·凯勒小小心灵被触动时,安妮在海伦·凯勒的手心中,用指尖轻轻划着:“W、A、T、E、R……(水)”同时,安妮拉着海伦·凯勒的另一只手,触摸安妮的颈部声带处,口中不断发出:“Water!”的读音,让海伦·凯勒感受到发音的奇妙。

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练习,安妮老师用无比的耐心、经历最大的艰难,终于教会了海伦·凯勒说话及阅读点字书;并进而使海伦·凯勒成为一位杰出卓越的演说家及教育家。在经过与安妮半个世纪的朝夕相处之后,海伦·凯勒早已将安妮老师视为完整自我的一部分。故而乍闻老师过世噩耗的海伦·凯勒,其伤痛之深刻,的确是任何言语所无法得以形容的。悲痛欲绝的海伦·凯勒,根本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一切。最后,在好友的建议下,她只能放下手边所有繁重的工作,随着朋友一起四处旅行,希望能借以解除内心深沉的哀思。

海伦·凯勒丧师的悲痛,持续了极为漫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将近一年之后,海伦·凯勒方才猛然醒悟。原来安妮老师用最大的爱心与耐心,艰难地来教育海伦·凯勒,是希望海伦·凯勒也能像安妮一样,来为这世上更多不幸的人们服务,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海伦·凯勒领悟安妮老师的遗志,下定决心,为世上所有的残障人士,奉献自己最大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