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账本回到周家,黛玉一直没有笑容。
贾琏将林家席卷一空的事情,黛玉早就猜到。但是证据到手的时候,却又突然觉得有些茫然。拿着证据,该怎么做?找贾琏算账?
自己必须要弄清楚的是,做这件事情的是贾琏一个人,还是整个贾家集体参与了?凤姐知道不知道?老祖宗知道不知道?
想起凤姐,想起老祖宗,黛玉心里涌起一股难言的情绪。总的来说,凤姐与老祖宗,对自己还是真心爱护的,只是……很多事情,也由不得她们。而且,情感有亲疏远近,老祖宗将宝玉摆在自己前面,凤姐将老祖宗摆在自己前面,自己也不能强求什么。想起宝玉婚事上两人的态度,黛玉有些心酸,但是那不是痛楚。
但是对着这样的事实,黛玉却觉得天旋地转。
这么大的一笔钱……贾琏带回家去,能遮掩的滴水不漏?凤姐那么精明厉害的性子,能不发觉?女儿女婿过世,家中有无遗产,老祖宗能不过问?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林家不会是没钱的人家。不然贾家就不会与林家联姻……想着,黛玉的心中一阵一阵发冷。
她告诉自己,那些都是原先的绛珠仙子的劫难,与自己无关。可是,尽管这样想着,心中还是一阵一阵发冷。谁是绛珠,谁是梅灵?绛珠的一切劫难,梅灵都感同身受。
黛玉掩上书房的房门,对雪雁道:“你出去看着点。”雪雁知道待遇有话与紫鹃商量,就出去了。心中却隐约有些不悦。说起来自己才是姑娘的贴身丫鬟,为什么姑娘却不与自己商量?她并不知道哦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本能的觉得,姑娘是故意找借口将自己支出去。看什么,外面又没有多少人来。
雪雁出去,黛玉将竹箧打开,给紫鹃看。紫鹃目瞪口呆,片刻之后才低低念佛道:“阿弥陀佛,天!”
黛玉低声道:“得了这个东西,我也不知该怎么办……与你商量一番。雪雁到底小,不懂事……”
紫鹃道:“回去,回京城去,找二爷问个明白……这些产业,为什么要变卖?变卖出来的钱,却是上哪里去了?问个明白,姑娘,你不要再手软了,二爷……他实在很过分!”
紫鹃语无伦次,黛玉不由自失的一笑。紫鹃毕竟也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女而已,碰到这样的事情,除了义愤填膺之外,还能做什么呢?当下将账本收起,苦笑道:“先放着吧。打老鼠怕翻了玉瓶……其实也不见得是玉瓶……”声音有些酸涩了。
紫鹃明白,说道:“将东西收起来。等结了这个周家的差事,姑娘,我们总要回京师一趟,与贾琏说个明白。”
黛玉道:“有件事情还要与你商量,当日家中还保留了一个庄子,这些年,也有八九百两银子的出产。我想动用这些银子,做点事情。”
紫鹃道:“姑娘想要做些什么?啊,那许先生竟然是当世君子!”
黛玉道:“你道他为何这么多年来连个举人都考不上么,他是为了给我看守这点产业啊。……才这么一点产业,就将他的数年青春荒废了,天下君子,又有谁比得上他?至于贾府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全都……”声音又哽咽起来。想起周账房,又道:“还有一个周账房,为了这一点账目,居然送了性命……”
紫鹃惊道:“还有人命案子?”
黛玉点了点头,哽咽不能言。
紫鹃道:“姑娘,既然这样,你就更不能懦弱了。财产小事,但是若让周账房泉下含屈,那就是对不起人了。小姐,你这半年来都是有主见的,为何今天却……”
黛玉道:“紫鹃,你不知道……若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做了也就做了。但是这牵连实在太大了……”
紫鹃点头,片刻之后才道:“姑娘,你考虑周到。咱们也不能就这样去质问贾琏,我们先要做好准备。”
黛玉点头。正说着话,却听到前面雪雁禀告:“公子,有一位容公子来访。”
黛玉起身出来,片刻,就看见雪竹陪着一个书生走了过来。雪竹面上颇有些惴惴的神色。后面那个青年书生,却是个面熟的,就是那日诗会上与自己论道的书生。后面跟着一个小童,眉目清秀。
那日在梅林之中,不好仔细打量那书生的外貌。今日重会,仔细打量了一眼,黛玉心中的诧异,更是增加了三分。
宝玉逊其三分雍容,湘莲逊其三分飘逸,皇甫圭元逊其三分儒雅,而李琰与他相较,不知怎么的,就觉得李琰也逊了三分气度。
其实黛玉见那书生心中诧异,那书生见黛玉如此,也是诧异异常。寻常书生,见了自己,谁人不是只敢仰视?就是周雪竹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顽童,见了自己,也有些敬畏的神色。很多时候,自己并不需要倚势凌人。身上与生俱来的气质已经说明了一切。
那书生笑道:“前日听闻妙论,今日再来拜访,顺路为陆大人带来一样东西。”身边的小童,就将一张帖子呈上。紫鹃接过,周雪竹已经失声道:“博学鸿儒会试名帖?”
黛玉不解,看着那书生。那书生笑道:“容某带来的是博学鸿儒会试名帖,上面有江苏学道的印章。这是参与博学鸿儒科的凭证。陆大人已经将林先生的名字报上去了。”
黛玉吃了一惊,问道:“参加博学鸿儒科?姑苏还有谁人?”
那书生微笑道:“姑苏儒林,谁能与林黛比肩?”
黛玉叹了一口气,伸手取过紫鹃手中的帖子,递还给那书生,肃色道:“多谢容兄传信之德。不过此帖林黛不能受。”
那书生也不接,诧异问道:“为何不能受?”
黛玉道:“林黛之心,并不在功名。”身为女子,混迹儒林,还可以为林家挣一个风流倜傥的好名声。但是参与科举,这事情就闹大了,黛玉知道这个道理。
那书生问道:“果然不在功名?”
黛玉看着外面。树木成荫,花坛锦簇。当下略一沉吟,吟道:“问世间、何人贵?朱车高马衣紫绯。问世间、何人累?将军宰相,三更灯火,常常伴随!江山黎民,衣食住行,件件细微。怎如做个风流闲士,斟却茶水,坐在杏花树下数花-蕊?”
那书生看着黛玉的身影,果然是一幅名士赏花图……眉头一皱,却突然笑道:“何如顺风去,挂帆明月楼……却不知何处才是明月楼?林公子既然心在天下,又何必惺惺作态?”
“挂帆明月楼”是黛玉在前日诗会上做的诗。那书生随口引用过来,言语温和,语意却是咄咄。
黛玉一滞,不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