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得了气管炎怎么办
5450300000025

第25章 自然疗法(13)

7.一次敷药时间不宜过长,换药时将皮肤洗净后,最好让局部皮肤“休息”1~2个小时后再敷药,以免长期刺激造成溃疡、皮疹等并发症。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敷贴疗法有哪些

疗法1

(成分)炙白芥子21g,元胡12g,细辛21g,甘遂12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3次用,每次用生姜45g捣汁,调药末成为糊状,摊于6块3cm方圆的油纸上,贴在肺腧、心腧、膈腧等穴上,用胶布固定。贴前先用指摩擦穴位,使皮肤发红,每次贴4~6小时。如皮肤感觉灼痛剧烈,可贴2~3小时就取下,每次间隔10天,每年贴3次。夏季三伏天贴,连贴3年。

(功效)此法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有调养润肺的作用,用于久病咳嗽者。

疗法2

(成分)麻黄15g,杏仁9g,川乌9g,细辛9g,附子9g,川椒9g,白芥子9g,章丹120g,香油400g,樟脑9g。

(用法)除章丹、樟脑外,其余浸入香油内用水熬成炭,去渣,入章丹变色滴水成珠为度,后加入樟脑,搅匀,摊制成膏药。针后将膏药贴于肺腧、天突、定喘、膻中穴上,每3日1次,10次为1疗程。

(功效)麻黄有宣肺平喘功效,从古至今治肺病多用之,上方合用穴位敷贴,有润肺定喘止咳的作用。

疗法3

(成分)白矾30g。

(用法)将白矾研成细粉,与食醋适量共调成膏,敷于足心,外盖纱布,然后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连续应用。

(功效)有化痰止咳作用。

疗法4

(成分)大蒜适量。

(用法)将大蒜去皮捣烂,外敷足心。用前先用菜籽油涂于足心,以防起泡,每日治疗1次。

(功效)有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的作用。

疗法5

(成分)苍耳子、苍术、白芥子、细辛各5份,公丁香、肉桂、半夏各3份,麻黄10份,麝香1份。

(用法)以上药物除麝香外,烘干碾成细末,再加入麝香混合均匀,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角脱脂药棉薄裹如小球,放入患者脐窝内,外用胶布封贴。每2天换药1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顺气润肺止咳,一般贴药1~2个疗程可获显效。

疗法6

(成分)麻黄15g,公丁香、肉桂各3g,苍耳子5g,半夏、白芥子各6g。

(用法)将上药研为细末,过筛,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用脱脂药棉薄裹如小球,塞入患者脐孔内,外以胶布封贴。每2天换药1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减轻咳嗽症状有显效,一般贴药1~2个疗程可见显效。

疗法7

(成分)麻黄、公丁香、肉桂、苍耳子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混合共碾为细末,过筛,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6g,用温开水调和如膏状,敷于患者的脐孔内,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功效)能明显减轻咳嗽症状。

疗法8

(成分)白术6g,党参、干姜、炙甘草各3g。

(用法)烘干共碾成细末,直接敷于患者的肚脐上,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3天换药1次,3次为1疗程。

(功效)一般用药1疗程,咳嗽咳痰症状可消除,可间隔7天再行第2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疗法9

(成分)苏叶20g,大蒜5瓣。

(用法)将苏叶、大蒜捣烂成泥,每晚洗足后取豆瓣大一团,置小块胶布上,贴于双足涌泉穴,次晨取掉,连贴1周。

(功效)有止咳定喘的功效,用于痰壅咳嗽气喘者。

疗法10

(成分)麻黄20g,细辛、芫花、肉桂各10g,白芥子、杏仁各30g。

(用法)将上药研末,装瓶封备用,用时以酒调为药饼,如铜钱大小,烘热敷贴肺腧、天突穴每晚1次,10日为1疗程。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

疗法11

(成分)牛蒡子、鱼腥草各20g,葱白5g,冰片0.5g。

(用法)将牛蒡子、鱼腥草研末,与葱白、冰片各捣烂成泥,用前以75%乙醇消毒脐部,然后取药泥涂于脐周,胶布外贴覆盖,每日1次,连用1周。

(功效)用于肺热咳嗽、痰稠、痰中带血者。

疗法12

(成分)桃仁6g,杏仁3g,白胡椒7粒,栀子6g。

(用法)上药共研成细粉和匀,治疗时,取药粉适量,用鸡蛋清和成膏状,敷于患者双侧涌泉穴上,外盖纱布,然后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有镇咳化痰的作用。

六、按摩疗法

采用按摩疗法防病治病有什么作用

按摩又称推拿,是以不同的手法作用于人体,刺激患者体表的部位或穴位,运动患者肢体而进行防病治病的中医外治法。体穴按摩疗法具有简便易行,不用吃药打针,无损伤,无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给患者舒适的感觉,同时对许多疾病和人体保健具有独特的不可代替的防治作用。

从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观察分析,体穴按摩具有疏通经络,宣通气血,调整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它不仅能用自己双手提高本身的免疫功能,而且还能使人类获得自然的抗病能力。根据有关的研究观察和报道,按摩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体质的强弱是发病与否之根本,长期的精神紧张,缺乏锻炼必致体质虚弱,为病邪的侵入造成可乘之机。年老退变,代谢不良容易致病。按摩手法的刺激可以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它可以使皮肤表面的衰亡上皮细胞脱落,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腺体(汗腺、皮脂腺)的分泌,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升高局部温度,增强皮肤光泽和弹性,并能通过末梢神经传导致中枢,调整机体功能。

2.消除疲劳,促进代谢:按摩可以降低肌肉疲劳和改善肌肉萎缩,提高肌肉的张力,增强肌腱和韧带的弹性,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消除痉挛和肿胀,恢复关节活动功能。通过推拿可以使血液成分和代谢变化,增加白细胞总数,提高白细胞噬菌指数,使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3.调整神经功能,促进平衡:神经系统联络身体各部,影响各部器官的功能活动。神经功能失常或兴奋或抑制,均能使器官功能发生紊乱而发病。按摩可以调整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解除大脑的紧张和疲劳,对自主神经产生影响,引起内脏血管腺体等功能活动的改变,在相应的脊髓节段处推拿可引起神经性节段反射的改变,对有关组织器官产生影响。

总之,按摩疗法可以使血流加速,代谢旺盛,改善机体的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使脏腑调和,阴阳平衡:以达康复保健的目的。

采用按摩疗法防病治病有什么优点

按摩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因此它不同于以内服药物为主的内治法,在家庭中应用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1.按摩治病,使用简便:按摩疗法用于家庭保健,不仅能治病防病,而且又不需要任何医药设备及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是每个家庭中便于操作应用的好方法。

2.手法治病,容易掌握:按摩疗法是以手法为主要手段,而且只要按照手法的操作要领去做,通过反复实践就会熟练的掌握各种手法。

3.家庭保健,安全舒适:保健按摩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舒适的治疗方法,没有危险性。在临床应用中只要辨证地选用手法,按照一定的操作要求进行,手法运用得当,就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和相反的副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4.防治疾病,疗效显著:体穴按摩疗法虽说属外治法,由于运用中医理论作指导,所以在防治疾病方面范围广泛,对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的疾患均可应用,如关节炎、肩周炎、神经性疼痛、慢性支气管炎等病证经按摩治疗后,可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按摩疗法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在按摩前要剪掉指甲,以避免因指甲过长而损伤患者皮肤。并要注意观察手法操作时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如头晕、呕吐、恶心、皮肤损伤)可暂停,待到症状消失后,再进行治疗。

2.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或情绪不安时,不宜立即进行按摩治疗。妇女月经期、妊娠期,不宜在其腹部及腰骶部直接用手操作。身体瘦弱、气血亏虚者,手法刺激不宜过强。

3.患者要有明确诊断,要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舒服,患的什么病,然后对症治疗。在运用手法治疗时要适当选择正确的体位,使患者感觉舒适,肌肉容易放松,便于操作。

4.按摩时选用穴位要准确,手法掌握要熟练,操作运用时手法力量要均匀、柔和,不要过轻或过重。被直接治疗的部位可涂上一些润滑剂,如红花油、松节油、药酒或黄酒、姜汁、药膏、药粉。一是可润滑皮肤,避免擦破皮肤,二是可增强治疗效果。

5.按摩在操作时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局部按摩大约15分钟,若全身病变较多或有内、妇科疾病的,则大约需要30分钟。治疗10次为1疗程。3~5个疗程可休息6天再视病情而定治疗时间。

6.按摩疗法宜在伏天进行,也可在发病时进行,但室内温度不宜过低,以防受凉。

7.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按摩期间,仍需加强体育锻炼,在冬季要及时采取防寒、耐寒、抗寒的措施。预防感冒应尽量掌握疾病的发作规律,做到病前预防。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体穴按摩疗法有哪些(加人体穴位图)

1.背部按摩

(手法)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搓法。

(取穴)大椎、肺腧、肾腧、命门等。

(操作)

(1)患者俯卧位或坐位,操作者立于患者一侧,用手掌在背部自上而下做推法,重点在督脉经、膀胱经处治疗,连推3~5遍,并点按上述穴位一遍。

(2)用掌根部位按揉从背部到腰骶部连续操作数遍,最后在肺腧、心腧、大椎及腰部的肾腧、命门穴处横擦以透热为度。

2.胸部、上下肢部按摩

(手法)按法、揉法、搓法、摩法、抖法。

(取穴)中府、气户、膻中、内关、天突、章门、期门、肩井、合谷、足三里、丰隆。

(操作)

(1)患者仰卧位或坐位,操作者用双手五指指面搓摩胸胁来回操作5遍。

(2)用手掌面横摩前胸部,沿锁骨下缘开始到12肋往返操作3遍,并点按上述穴位一遍。

(3)用掌摩法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胸部5分钟。

(4)用双手拿肩井穴2分钟,再拿上肢,从肩部拿到前臂部往返操作3遍,先做一侧上肢,再做另一侧。

(5)用点法点按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内关、合谷、足三里、丰隆穴一遍,每穴半分钟,达酸胀感为宜,最后搓、抖上肢,大幅度地摇上肢结束治泞。

3.自我按摩一

(1)用双手掌的小鱼际部,横搓印堂穴,再沿鼻根两侧下移。按摩迎香穴,再返回按印堂穴。如此反复数10次。然后用拇指指端掐按合谷穴1分钟,两侧交替进行。

(2)用右手中指指端勾点天突穴,用拇指指腹按压璇机和膻中穴,再用一手中指指端按揉中府穴,以上各穴分别按压1分钟。

(3)用手掌面来回搓抹前胸至胁肋部3~5遍,先操作胸胁部一侧,再操作另一侧;用右手五指面推前胸部,左手放右手上面稍助力,从锁骨下一直推到两侧的12肋部位,连续操作30遍。

(4)自感呼吸困难、气急时,可用右手示指指尖点天突穴。用拇指按中府、膻中、孔最、尺泽、内关等穴30秒。

(5)咳嗽痰多而稠者加按揉足三里、丰隆穴各1~2分钟。

(6)用右手擦左侧胁肋部,用左手擦右侧胁肋部,擦至有热感为宜。用示指指间关节或中指端或用示指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按揉肾腧、命门各1分钟,再用双手掌根部自上而下摩擦腰部,达到有温热感为适宜。

(7)两手五指微张与肋间隙等宽,分别用两手指腹叩压在胸壁上,自胸肋关节处向两侧胁肋部分推。然后用两手掌指重叠按压中脘穴。

(8)用手掌自上而下推摩胸部数次。用双手中指按于第5肋间隙,手掌按于乳根穴进行揉擦1~2分钟(图12)。

(9)用示指、中指、环指并拢推大椎穴1分钟。然后用左右手掌交替擦颈项,以发热为度。

(10)用拇指指端交替点按双侧内关、郄门穴,各1~2分钟。

4.自我按摩二

(1)两手微握空拳,用屈曲的拇指指背,平贴在鼻梁的两侧,然后,做自鼻根至鼻翼旁侧迎香穴处的往返推擦,同时,用拇指指间关节按压迎香、鼻通穴。

(2)用两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双侧风池穴,而后用中指按揉大椎穴(图18、图19)。

图18按揉风驰图19点按大椎

(3)以双手拇、示指相对,揉捏、提拉耳垂,逐渐向上乃至全耳,用力不宜太大。

(4)用两手示指、中指、环指三指的指腹,从印堂穴推向太阳穴。

(5)两手五指张开,屈曲呈“梳状”,用十指尖端叩压在前头部,依次自前头部向后头部按压,直至头顶,而后改五指并拢沿后头部向后滑捋至颈部(图22)。

(6)取坐位,先用热水洗脚,用小鱼际摩擦涌泉穴。

(7)用拇指点揉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此法对咳嗽、咳痰伴四肢无力、体倦懒言、全身酸痛者治疗效果好。

七、氧气疗法

氧气疗法的作用是什么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气道阻塞不畅,有肺通气障碍,表现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病情控制不好时表现得更为突出。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引起肺心病、呼吸衰竭。根据缺氧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中、重度。通常用动脉血氧分压表示,正常动脉血氧分压为12.8~13.3干帕,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而在6.67千帕以上时,我们称之为轻度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33干帕时为重度低氧血症;介于5.33~6.67干帕之间时为中度低氧血症。

氧是维持人体生命必需的物质。人体的氧储备极少,健康成人体内存氧量仅1.0~1.5升,3~4分钟即可耗尽。代谢所需的氧全靠呼吸器官不断从空气中摄取,并借助循环和血液系统的功能运往全身各器官、组织。

缺氧对机体危害很大,尤其在中、重度低氧血症时表现得更为突出。机体各组织器官的代谢都需要用氧,代谢活跃的组织器官如心、脑、肾对氧的需要量更大。总之,缺氧对机体的危害广泛而严重,可导致体内的代谢异常和生理紊乱,严重者可致重要脏器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甚至引起细胞死亡而危及生命。对于中、重度低氧血症的患者,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纠正机体脏器缺氧,改善低氧血症,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呼吸道通气;二是提高吸入空气的氧浓度。解除呼吸道梗阻,可以选用消炎药、平喘药,以减少支气管内黏液分泌,减轻呼吸道管壁水肿,缓解支气管痉挛。但对慢性支气管炎、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气管梗阻不畅难以完全解除,还必须配合氧气吸入,方可提高肺泡的氧分压,以缓解病情。而氧气疗法(简称氧疗)即是纠正缺氧的最好办法。

氧疗可以在医院进行,也可以在家中进行。家庭氧疗是指在家庭中给以氧气吸入的治病方法。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在其病情稳定时,做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是缓解病情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家庭氧疗的开展给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康复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它被认为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据研究,对严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长程家庭氧疗者,比没有氧疗者的5年生存率增加l倍,且患者在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提高运动耐力等方面也均有显著改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便携式供氧装置的面世和家庭用氧源(压缩氧气、液态氧和氧浓缩器)的发展,为家庭氧疗开拓了更广泛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