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得了气管炎怎么办
5450300000035

第35章 冬病夏治(3)

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在冬季发病,主要因为老慢支患者卫外不固,抵抗力低下,在寒冷季节,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常见的细菌感染如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病毒感染如鼻病毒及流感病毒等。其次,天气寒冷,气温骤变,气压改变,湿度改变,均能降低支气管自净一排出功能,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再者,对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冷空气可作为过敏原,直接刺激支气管,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

临床上,慢性支气管炎以长期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证。常在寒冷季节及气候剧变时反复发作。本病如迁延不愈,可并发肺气肿,甚至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认为,支气管炎是由阳虚引起的,即是由肾气不足造成的。肾气不足则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为了防治各种慢性疾病,尤其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及类风湿病,必须补肾气以增强体质。夏季养阳,是补肾气的最佳时节。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来,补肾气之后,能使体内多分泌激素,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临床实践证明,肾气补足后增强免疫力约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因而伏天应用中药或针灸治疗,到冬季身体免疫力增强,不怕冷空气刺激,故冬病夏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敷贴疗法如何选用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敷贴疗法如下:

1.葱白数根切碎,用布袋包起,放在蒸锅中蒸,再以毛巾裹之,趁热烫敷咽部和前胸。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咽痛、咳嗽、气逆。

2.伏贴,是伏天治疗慢性支气管用的一种方法,采用配制的药膏摊在方块纸上,分别贴于有关穴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即用细辛、延胡索各12g,甘遂、白芥子各21g,研成细末,生姜汁调糊(每次用鲜姜60g,洗净浸泡后捣碎,挤出姜汁),再取直径约5cm的油纸或塑膜,共6块,将药糊摊上。其中每次药糊直径为3cm,分别贴于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的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贴后局部烧灼疼痛,可以提前取下,如局部有微痒或温热舒适感,可以多贴几个小时。每隔10日贴1次,即每伏1次,共3次,一般可以收到显著效果。

3.苍耳子、细辛、罂粟壳各40g,公丁香81g、茱萸18g,白芥子24g,肉桂20g,麻黄150g,共研细末,每次取少量填脐,胶布盖贴,隔日换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3~4个疗程。

4.甘遂、细辛各12g,白芥子、延胡索各21g,共研细末,加姜汁调成糊状,敷贴于背部,两侧心俞、肺俞、膈俞等穴,每付(天)贴1~2小时,整个夏季共贴3次。

5.公丁香0.5g,肉桂、麻黄各5g,苍耳子3g。以上4味共研为细末。用酒精棉球消毒脐部,趁酒精未干之际,将药末敷于脐内,装满肚脐为度,然后用消毒纱市覆盖,再用胶布固定,48小时换药1次,连用10次为1个疗程。具有温肾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6.穴位敷贴“阳虚咳喘敷贴方”,主要成分和比例为淫羊藿、熟附块、巴戟天、补骨脂、桑寄生各2g,麻黄1g,丁香、吴茱萸、肉桂各0.6g,各研为细末,拌匀,将敷贴方用姜汁调制成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cm的锥状药饼,然后用7cm×10cm麝香止痛膏固定于天突和大椎穴,一般贴4~6小时至局部皮肤发红甚则发泡,如有皮肤溃破者局部涂以龙胆紫。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艾灸疗法如何选用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艾灸疗法如下:

1.麻黄5g,白芥子、半夏各3g,公丁香0.5g,细辛2g,麝香少许,厚约0.3cm的鲜生姜1片。以上前6味共研为细末,敷于脐部,生姜片可用针扎小孔数个,盖在药末上,再放置大艾炷施灸,每天灸1次,每次3~5壮,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具有温肺平喘、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2.夏天,在病人背部的大椎、定喘,以及脊柱两旁的肺俞、厥阳俞、心俞等穴位上,先用梅花针口叩打,然后将切成薄片的生姜摊在这几个穴位上,再用艾条熏烤。每周灸1~2次,可连续4~8周。同时可配合服用补肾、健脾、益肺的中药,一般可用党参、北沙参、淡苁蓉、补骨脂、紫苏子、茯苓、白果各9g,紫石英30g,煎水,分3次服。第1个月每日服1剂,第2个月间日服1剂,第3个月3日服l剂。偏于脾虚者,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可在夏天服用固本咳喘片。偏于肾虚者,平素怕冷,冬日尤甚,可在夏天服用补肾防喘片。

3.取膻中、天突、尺泽、肺俞等穴,先针刺以上各穴,得气后以2cm艾炷置针柄上燃之,使艾火之温直达经脉。适用于咳嗽不止、咳痰清稀,饮食减少,气短懒言,遇冷易发者。

4.用七星针,在大椎、定喘、风门、肺俞、厥阳俞、心俞等穴上敲击后,以鲜姜片,约2分厚,贴在上述6个穴位上,再放上艾绒,约红枣核大小,隔姜燃熏,每穴灸3壮,每周灸3次,在三伏天内,共灸l2次。隔姜灸可使温热渗透组织,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湿,再加天热时腠理疏松,气血最畅通,故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很好。

5.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各10分钟,石门5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度,起床及睡前各1次。10日后改为每日1次,常年不断。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耳压疗法如何取穴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耳压取穴疗法如下:

1.取肺、心、脾、肾、扁桃体、内分泌、胸椎、神门、皮质下、脑干、三焦、腰骶、交感、直肠下段等耳穴,用王不留行贴压穴处,耳背对应点也可增贴。贴后每日按压数次,以有酸、胀、微痛感为止。5~7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取支气管、肾上腺、前列腺等耳穴,痰多加脾,罗音加肺。用王不留行贴压穴处,双耳均贴,5日1次,5次为1个病程。

3.取神门、肾、肝、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平喘、肺等耳穴,王不留行用胶布贴压穴处,前后对贴,隔日1次,每次单侧,每日按压4~6次,以微痛为度。

4.取肺、支气管、平喘、喘点等耳穴为主穴,配穴有神门、心、肾等耳穴,用圆形绿豆贴压敏感点处,按压以有酸、麻、胀、痛感力度。每日按压3~5次,每次l~2分钟,双耳同压,每次3~5穴,3~7日更换。

5.取支气管、肾上腺、前列腺等耳穴,痰多加脾,罗音加肺。用白芥子贴压穴位上,双耳同贴,5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疗法还有哪些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疗法还有:

1.推拿疗法

(1)用示指、中指、无名指推大椎穴1~2分钟;或用双手掌重叠贴于膻中穴,按揉1~2分钟。

(2)左、右手手掌交替擦颈项,以发热为度。

2.拔罐疗法

在患者背部、颈部两侧及肩胛区拔火罐。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5分钟。

3.毛刷疗法

用毛刷循人体经络通行的路线来回刷动,作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效果较好,而且简便易行,患者乐于接受。

手臂内侧有一条经络直通拇指少商穴,在中医学上被称为肺经,若用毛刷从手臂内侧一直刷向大拇指少商穴,即按肺经的流向刷,就可以使呼吸器官“健壮”,就可使咳嗽、多痰等气管炎症状逐渐减轻以至消失。切记不能逆向刷动(不能从手指少商穴刷向手臂内侧),逆向刷动会引致不好的后果。这种毛刷最好是用动物毛制作的,不宜用尼龙制作的毛刷。

手臂内侧的皮肤较柔嫩、敏感,刷的次数可多可少,通常刷至皮肤呈桃红色为宜。在睡前施行此法,疗效较好。

4.吹笛疗法

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吹笛作为慢性支气管炎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效果比较好。其理由是,吹笛能使横膈肌运动范围增大。吹笛时要进行深呼吸,必然使膈肌的上下运动增大,从而使呼吸加强,缓解支气管炎发作时的呼吸困难和缺氧现象。吹笛还可以使肺泡开放的数目增多。正常呼吸时并不是所有肺泡都开放,而是按一定比例轮流开放。支气管炎发作时气体交换发生障碍,需要开放更多的肺泡以代偿其损失,而吹笛可使肺泡开放增多。

5.冷激疗法

从夏季开始进行耐寒锻炼,方法是以冷水洗手,洗鼻孔,洗脚,逐渐用冷水擦洗面、颈部,每日l~2次,每次5~10分钟。l个月后可扩大到四肢及全身,早晚到室外活动并在阳光下做呼吸操。天凉时也要坚持下去。

6.注射疗法

两侧足三里分别进行穴位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2ml。每年夏天6~8月份每星期2~3次,连续穴位注射3年。

冬病夏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