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得了气管炎怎么办
5450300000009

第9章 中医治疗(2)

煎药量以1剂药为宜,而不应2剂或3剂合煎后分服,否则药物的有效成分会残留较多,影响效果。补药一般应煎煮3次,补益成分才能较充分地煎出。

最后,要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服药的时间应该有规律,一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使有效成分充分起作用;二是要保持药物在体内的适当浓度,使药物能持续发挥作用。

中药的习惯服法是每日2次,即每剂药煎2次,煎成后调和,分早、晚各1次服用。

常用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有哪些

1.气管炎丸

(主要成分)麻黄、款冬花、杏仁、贝母等。

(功能主治)散风祛痰,止咳定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30粒,每日2次。

2.六君子丸

(主要成分)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陈皮等。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化痰。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3~6g,每日2~3次;小儿酌减。

3.肾气丸

(主要成分)制附片、肉桂、生地黄、山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等。

(功能主治)温阳补肾,益气。用于治疗肾阳虚型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3~6g,每日2~3次。

(注意事项)急性发作期暂停服用本药。

4.固本咳喘片

(主要成分)党参、茯苓、白术、麦门冬、甘草等。

(功能主治)益气固本,健脾补肾。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病。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4~5片,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长年服用疗效更佳。

(注意事项)本药在急性发作期暂停服用;迁延期服用本药要同时兼用清肺利痰的方药。病程长及阳虚患者应适当增加服药次数。

5.肺气肿片

(主要成分)野马追、红花、桃仁、淫羊藿、补骨脂、黄芪、丹参、牡荆油等。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6g,每日3次。

6.补肾防喘片

(功能主治)温阳补肾。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季节性发作及慢性支气管哮喘。

(用法用量)口服,每年自哮喘习惯性发作前l~3个月开始服用,每次4~6片,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每年服1个疗程。如连用3个疗程(即3年),可完全控制哮喘的发作。

(注意事项)少数患者服用此药后可能出现“生火”现象,这时可减服半量,并加服适量六味地黄丸。

7.百合固金口服液

(主要成分)百合、熟地黄、麦门冬、川贝等。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适合肺肾阴虚、盗汗、咽部充血、干咳少痰的人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20ml。每疗程2周,可以连用2个疗程。

8.百令胶囊

(主要成分)发酵虫草菌粉。

(功能主治)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等症,或作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5~10粒。

9.金水宝胶囊

(主要成分)冬虫夏草提取物等。

(功能主治)补肾保肺,秘精益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之久咳、盗汗、痰少、痰白而黏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3粒,饭后服用。

10.桂龙咳喘宁胶囊

(主要成分)桂枝、龙骨、半夏、黄连等。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降逆平喘。用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咳喘病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5粒,小儿1岁1粒,3~7岁3粒,8岁以上按成人剂量服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个月为一疗程,可连服1~2个疗程,以减少或防止复发。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生冷食物。

11.固本咳喘片

(主要成分)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培土生金。适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病症缓解期服用。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4片。

12.金匮肾气丸

(主要成分)桂枝、附子、地黄、山药、山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适宜于肾阳虚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痰饮咳喘病症缓解期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8丸。

13.麦味地黄口服液

(主要成分)麦门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等。

(功能主治)滋养肺肾。用于肺肾阴虚、潮热盗汗、咳嗽、咯血等病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1支。

14.四佛合剂

(功能主治)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20ml,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

15.百合固金丸

(功能主治)适用慢性支气管炎,肺肾两虚者。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丸,每日2次。

16.消咳喘

(功能主治)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20ml,每日3次。

17.息喘平胶丸

(功能主治)适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6~8粒,每日3次。

18.安喘舒片

(功能主治)适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控制后,病人体虚者。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4~5片。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

19.十味贝砂散

(功能主治)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5g,每日3次。

20.复方蛤蚧散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喘息型老年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8g,每日2次,分别在秋末、春初服用。

常用的止咳化痰的中成药有哪些

1.通宣理肺丸

(主要成分)苏叶、麻黄、杏仁、前胡、桔梗、黄芩、陈皮、半夏。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寒咳嗽及风寒型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l~2丸(4片),每日3次;小儿用量酌减。

2.复方甘草片

(主要成分)甘草等。

(功能主治)祛痰镇咳。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2~3片,每日3次。

3.蛇胆川贝液(胶囊)

(主要成分)蛇胆、川贝。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祛痰。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1支(或2粒)。

4.复方鲜竹沥

(主要成分)鲜竹沥、鱼腥草、桔梗、枇杷叶、生姜等。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对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老年性支气管炎均有明显的祛痰、止咳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ml,每日2~3次;小儿酌减。

5.天一止咳糖浆

(主要成分)百部流浸膏、桔梗流浸膏、远志流浸膏、盐酸麻黄碱、氯化铵、薄荷脑。

(功能主治)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痰多、支气管性气喘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日3次,每次l0ml;小儿酌减。

6.急支糖浆

(主要成分)炙麻黄、野荞麦根、四季青、前胡、鱼腥草等。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呼吸系统疾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30ml,每日3~4次;小儿酌减。

7.复方甘草合剂

(主要成分)甘草流浸膏、复方樟脑酊。

(功能主治)祛痰镇咳。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0m1,每日3次。

8.法半夏罗汉果川贝枇杷膏

(主要成分)法半夏、罗汉果、枇杷叶、川贝母、橘红、桔梗、苦杏仁、远志、瓜蒌仁、款冬花、紫菀、薄荷脑、甘草、蜜柏。

(功能主治)止咳嗽,除顽疾,补中气,清心肺。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等。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1汤匙,每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每次1茶匙,每日3次,直接口服或温开水调服。

9.安达平口服液

(主要成分)罂粟壳、枇杷叶、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等。

(功能主治)养阴敛肺,镇咳祛痰。用于久咳不愈,或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15ml,每日3次;小儿酌减。

10.橘红痰咳液

(主要成分)橘红、款冬花、茯苓、紫菀、瓜蒌皮、生石膏等。

(功能主治)理气祛痰,润肺止咳。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气喘、痰白黏或黄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l~2支,每日3次;小儿酌减。

11.半夏露

(主要成分)生半夏、远志、桔梗、麻黄、枇杷叶、甘草等。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5ml,每日3次;小儿酌减。

12.罗汉果冲剂

(主要成分)罗汉果等。

(功能主治)祛痰镇咳。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

13.岩果止咳蜜

(主要成分)石吊兰、果上叶、甘草流浸膏、蜂蜜。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养阴润肺。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感冒等引起的咳嗽、咯血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15~20ml(瓶盖为10ml量杯);小儿酌减。服用前摇匀。

14.强力枇杷露

(主要成分)罂粟壳、枇杷叶、百部、桔梗等。

(功能主治)养阴敛肺,镇咳祛痰。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痰多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15ml;小儿酌减。

15.川贝止咳糖浆

(主要成分)川贝、桔梗、远志、甘草、盐酸麻黄碱等。

(功能主治)宣肺止咳。用于感冒及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20ml。

16.复方枇杷叶膏

(主要成分)枇杷叶、桔梗、百部、麻黄、浙贝、甘草等。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宣肺化痰。用于风热咳嗽、久咳、痰多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15mg。

常用的解痉平喘的中成药有哪些

1.咳特灵胶囊

(主要成分)长春树叶流浸膏,扑尔敏。

(功能主治)消炎平喘,化痰顺气,止咳。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各种咳嗽、气喘的病症。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丸,每日3次;小儿酌减。

2.消咳喘胶囊

(主要成分)满山红提取物总黄酮。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气喘、痰多色白等病症。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小儿酌减。

3.克咳胶囊

(主要成分)桔梗、苦杏仁、甘草等。

(功能主治)止咳、定喘、祛痰。用于各型咳嗽、顽固性咳嗽、喘息气短。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小儿酌减。

4.恒制咳喘胶囊

(主要成分)半夏、沉香、豆蔻、砂仁、红花等。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温阳化饮,止咳平喘。用于治疗气阴两虚、阳虚痰阻所致的咳嗽痰喘、胸脘满闷、倦怠乏力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4粒,每日2次。

5.消咳宁片

(主要成分)麻黄素、甘草、杏仁膏、石膏。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适用于哮喘、咳嗽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l~2片,每日3次。

6.咳停片

(主要成分)氯化铵、贝母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甘草浸膏、远志流浸膏、碳酸钙、八角茴香油。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痰多、气喘。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4次,每次1~2片。

7.首乌喘息灵

(主要成分)何首乌、甘草、马兜铃、知母、五味子等。

(功能主治)平喘,镇咳,祛痰。用于治疗喘息型或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

(用法用量)口服,发作时每次4片,每日3次;平时每次2片,每日3次。

8.痰咳净

(主要成分)桔梗、北杏、甘草、冰片、远志、五倍子、咖啡因、苯甲酸等。

(功能主治)消炎镇咳,促进排痰,通窍顺气。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病症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气喘。

(用法用量)将本粉剂置于口腔或舌下含服,每日3~6次,成人每次1~2g;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为保证药效,不宜冲服;孕妇慎用。

9.十味龙胆花颗粒

(主要成分)龙胆花、烈香杜鹃、小檗皮等10种纯天然药材。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痰黄等病症。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每日3次,每次3g。

10.止嗽化痰颗粒

(主要成分)川贝母、桔梗、知母、前胡、半夏、苦杏仁等。

(功能主治)清肺止嗽,化痰定喘。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痰多、喘息等。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日1~2次,每次3g,早晨、临睡前服用。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清热化痰类中草药方有哪些

1.款冬花12g,枇杷叶15g,水煎服,每日1剂。能利肺、化痰、止咳,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2.桔梗、生甘草、车前子各6g,水煎服,每日l剂。能清热润肺、祛痰止咳,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3.川贝母、知母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服6g,每日2次。能润肺化痰、散结除热,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4.棒棒木1500g,甘草90g。将两药切碎洗净,加水8000ml煎煮至3000ml,每日2次,每次服10ml。能清热祛痰、止咳平喘,用于治疗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

5.文蛤粉750g,青黛150g,黄芩200g,地龙(蚯蚂)250g。以上各味洗净、烤干,研成细末,压制成每片0.5g的片剂,每日3次,每次服3~6片。能清热利尿、止咳平喘,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

6.四季花12g,白毛夏枯草、刺杉各1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l剂。能清肺、止咳、化痰,用于治疗肺火型慢性支气管炎。

7.天浆壳、江剪刀草、佛耳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g,天竹子15g。水煎服,每日l剂。能清肺热、化痰止咳,用于治疗肺火型慢性支气管炎。

8.粉沙参、天门冬、天竹子各9g,山海螺12g,沙氏鹿茸草15g,前胡6g。水煎服,每日1剂。能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用于治疗肺火型慢性支气管炎。

9.棒棒木30g,地龙、黄芩、金银花各9g,五味子、桔梗各75g。水煎服,每日l剂。能清热祛痰、止咳平喘,用于治疗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

10.按满山红花10份、暴马子叶1份的比例用药,洗净,烤干,研末和匀。每服30g,开水泡饮,每日2~3次。能止咳平喘,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咳嗽痰多。

11.百日红(红菊)10朵,酒饼(制酒的酵饼)15g,加水500ml煎煮至200ml。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能祛痰、止咳、平喘,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连续服用至症状消失为止。一般连服7剂即可。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温肺化痰类中草药方有哪些

1.百部60g,甜杏仁120g。共研细末和匀,每服3g,每日3次。能温肺润燥、止咳化痰、定喘,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2.炒芥籽、橘皮、甘草各6g,炒莱菔子9g。水煎服,每日l剂。能理气、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3.桔梗、陈皮各6g,荆芥、紫菀、白前、百部各9g。水煎服,另加川贝粉3g,吞服。能温肺散寒、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4.元胡索30g,枯矾6g,共研为细末和匀。每服6g(小儿减半),每日2次,可用软糖和药含化或用蜂蜜调药服之。能活血散瘀、化痰燥湿,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久咳咳痰。

5.五倍子、茯苓各30g,远志肉l5g,共为细末,制成蜜丸,每服9g,每日3次。能涩肠、化痰、健脾,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6.沙参、百合各15g,川贝45g水煎服,每口l剂、能清肺润肺、止咳化痰,用于治疗干咳、痰少之慢性支气管炎。

7.灵芝、百合各15g,南沙参、北沙参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能养阴清肺,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经验方有哪些

1.参藤五味方

(主要成分)牛奶参12g,鸡矢藤18g,车前草、蔓荆子、五味子各15g。

(功能主治)扶正固本、止咳化痰,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l剂,40日为一疗程,可连服3~5个疗程。

2.百部煎剂

(主要成分)百部200g。水煎2次,合并药液约60ml。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之久咳不已、咳吐痰多或午后低热等。

(用法用量)每日3次,口服,每次20ml,可以加少许冰糖或蜜糖调味。

3.云芝复方

(主要成分)野生云芝24g(培植云芝30g),鱼腥草10g,地龙20g,陈皮2g。

(功能主治)扶本、祛痰镇咳,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