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纵横兰州
5451000000003

第3章 兰州的水

兰州的水,是黄河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地下来,深山大峡里来,从唐古拉山,从雪域高原,从嵯蛾崎岖的千山叠嶂中一路奔腾而来“她以远古的激情和冲动,一路咆哮呼号,一路摧枯拉朽,奔涌前进,激荡f彭湃,就这样激情万丈地来到兰州,走过兰州,流在兰州,用她那仁慈的乳汁滋养着今古兰州,成为兰州世世代代的母亲河,宽厚地养育着兰州万物!并使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看吧,十里滨河,林木苍翠,繁花似锦;万里丝路,车马坦途,前景光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诗经》中的句子,诗歌生动地描写了一群唧唧喳喳的水鸟欢快地聚集在河心绿洲,一些少男少女在青草河畔谈情说爱。水是生命之源,人们自来缘水而居,自然万物,因水而生存,而美丽,而繁衍,而幸福。水滋养着大千世界,生机勃勃,五光十色。水,绽放着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生生不息。

兰州人世代缘河而居!黄河就在身边泊泊流淌!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人们天天守着黄河!似乎不愁没水吃。尤其是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发展的现在,人们急功近利,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态度,大量就地取材,不断“开拓进取”,超负荷地利用黄河水发电、灌溉、制砖制瓦、大造水泥高柱板块,建筑各种各样的楼堂馆所。但凡人之所涉,无不水电盈门,市区、街道、公共场所,彻夜灯火通明,那些人造的假山假树假花假景,也是张灯结彩通宵达旦无比辉煌。何况还有那些常年的自流水,名目繁多的家机、家电……如此一来,那黄河变瘦,春冬断流,实在地也就在所难免了。

人,常常是欲无止境,不知惜福。从电视上得知今春云贵川遭遇百年大旱,看到那些龟裂的土地,干旱的山川,焦渴的人们,还有那些攀爬在陡峭山路去深沟小溪背水的男女老少,禁不住揪心牵挂。忍不住要问(守着黄河过日子的兰州,难道真是水源滚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否!守着黄河过日子的兰州城,其实水资源并不富足。睁大眼睛看看周围那些植被脆弱的荒山秃岭吧,迈开双脚走近那些深沟大壑吧,你会看到一个干旱缺水的甘肃,你会知道豪华楼堂歌舞升平的并不是人们生活的全部。翻开浅浅几页兰州的饮水史章看看吧(位于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兰州,遭遇干旱缺水的日子并没过去多久。透过淡淡的时光迷雾,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弯腰弓背、肩挑沉重水桶沿街卖水者的身影,兰州人称他们为“水客子”。

那些距今并不遥远的“水客子”以担水卖水为营生,并将这行当作为养家糊口讨生活的正当职业,传承延绵维持生计。“水客子”运水卖水,大多是靠一条扁担两个桶。他们从曲折蜿蜒的黄河汲取河水,装满水桶,沿着为方便居民往来黄河取水开辟的几条“河水道”,出人于桥门、水北门辗转往来,不断把黄河水装进高大的水桶,再担着它们走进千家万户,一一倒人顾主的大缸水瓮。当年兰州城里的道路几乎全是土石路“几条通向黄河的河水道也是坎坷不平,路面难行。因为往来黄河取水的还有小康人家的骡马畜力运水车,桶溢车洒道路泥泞时常可见。

“水客子”长年累月肩担水桶奔走在河水道上“无论酷暑烈日“无论暴风骤雨,无论刀霜剑雪。夏天常是“无风三尺土,落雨一街泥”,冬天又是“风雪加水溅,路滑冰溜手脚寒”。逢到数九腊月,天寒地冻,河水结冰,“水客子”必须下河破冰取水,破袄单鞋肩挑水桶跌跌绊绊行进在疙里疙瘩的路面上,人倒桶破,车翻水流,牲口跌倒的事儿也屡屡发生。“水客子”拿命讨生活,个中辛酸苦难实在不堪回首。

“水客子” 千辛万苦担来的黄河水,浑浊不清,居民不能马上饮用,必须用明矶沉淀过滤,才能澄清食用。当时的人们用水节俭,把浪费水、糟踏水视为“罪过”,将珍惜水同珍惜粮食列人同等重要的位置。

饮水思源,人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痛”。当我们面对荧屏,面对西南同胞遭遇的特大旱情,我们不能不感恩我们的黄河,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自私和贪婪,奢侈和罪过。我们必须认真改过,切实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真正珍惜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真正尊重每一个生命和自己,由衷地感谢生活,感谢无私的天地慷慨赐予我们的每一份恩泽和福祉。让我们的黄河母亲永远年轻,永远奔流,永远激情澎湃,浩浩荡荡,赐福于我们的兰州。

聪明的读者,留个问题给你大自然中存在两种资源,一种是可再生资源,一种是非再生资源,水属于那一种,你又属于哪一种,兰州的水又有些什么不同,我想请你去探究,去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