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西北多马,因为西北是游牧民族集聚的地方,马是游牧民族的坐骑和“长脚”,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现在的汽车摩托飞机,不是长上了翅膀,就是长上了腿脚,既是一种财富,更是力量和资源。如果以战争作比喻,马又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坦克、装甲车,可谓功能多多。地处西北的兰州土着先民是羌、戎,甘肃古代一些地方的先民,同样也是以游牧为业的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对于养马放牧自有一套独到的专业技术,他们的马匹战时勇往直前,牧时任劳任怨。由于身强体健,西部的良马名扬天下。
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西周时期周穆王朝觐西王母的八骏,从今天河南省的漳水一带出发,北上井陉,循河北省内的滹沱河至内蒙古,再渡黄河折人河西走廊,再西行塔里木河,经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才能抵达西王母的神仙世界。道路的艰险与漫长,八骏的神力与顽强,可想而知。
周孝王封非子以秦地(今天水秦安一带),就是因为非子善于养马。
春秋战国时期,陇右养马成风,曾经为各诸侯提供马匹。秦始皇兼并六国,每每以轻骑部队为先锋,几乎是战无不胜,所用马匹多是取自陇右和西部。汉武帝的天马,出自敦煌渥洼池,东汉时期的临洮人董卓起先在凉州(今武威)任刺史,当地羌人献给他“赤兔马”,后来他想称霸,又将赤兔马赏给吕布,以收买吕布做自己的心腹大将。这赤兔马后来历经磨难辗转更换了几个主人,最后生随魂归皆属关羽。晋代凉州刺史张轨,一次就向京都洛阳贡献良马500匹,后来他起兵坐镇成为凉州王,作战的主力也是骑兵良马。历代英雄豪杰没有不与马结缘的,唐太宗马上得天下,秦琼千里走单骑,玄奘远行印度取经,最忠实的伙伴也是马。
明朝朱元璋夺天下,燕王朱棣同样是马上征战南北夺得帝王之位,成为永乐皇帝。元朝忽必烈战马铁骑纵横天下,将中国版图扩大到空前绝后,那些英雄的故事,那些金戈铁马,人们至今还在津津乐道,称颂不已。
在古代,由于马在政治军事商贸经济中的作用仅次于人,所以历代王朝对马都极为重视。在边疆各地盛产马匹的地方,每年向中央王朝纳贡物品的重要部分就是优良马匹,简称“贡马”。马匹的流通,促进了各地茶马互市的兴起,往来于丝绸之路经商的马匹骆驼,成为汉唐宋元时期最为动人的风景。
茶马互市,起初的时候是以关外的马交换内地的茶,后来逐渐形成交易的主干和路线。宋代,政府在成都、秦州(天水)各置榷茶、买马司,用来提举茶事兼理马政。由于涉及面较广,管理权限较大,遂改为“都大提举茶马司”,设置了提举官员,掌管茶叶与各个少数民族马匹的贸易。并且建立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有专事种茶的茶户,有专事运销茶叶的“茶引”。“茶引”,就是经营茶叶的许可证。蔡京还设立了茶引法,规定商人贩运茶叶,必须向政府纳税领引,运销地点和数量也有限定“这种制度,宋、元、明、清历代沿用,陕、甘、西藏的“茶引”,直至1942年才完全废止。
元明时期,茶马互市盛行,甘肃是边陲重地,历来是少数民族集聚地,各地设立着不少茶马司。天水、甘南、临夏、陇南、河西自不待说,兰州、巩昌(陇西)也有茶马司。为了保证国家军马所需,各个朝代对征用良马数量都有明确规定,如明朝规定,隶属陕西管辖的甘肃境内每年上缴良马为1万7百匹。明肃王为了定期向明王朝贡献优良马匹,先后在兰州开辟了几个大型军马场,其中兰州的马滩、榆中的贡马井都是规模很大专门用来驯养贡马的大型马场。
清朝,兰州成为陕甘总督的重要驻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遂将庄浪、西宁、甘州的三个历时长久的西北茶马司并归兰州道管理,兰州也一度成为茶马互市的重要之地,买卖交易异常活跃。悬挂着“奉旨采茶”的龙旗车船,也在兰州的官道码头招摇过市,来来往往。史载,明洪武年间,一匹上等的骏马可换茶叶120斤,中等的可换70斤,下等的就只能换50来斤了。
在甘肃经营规模最大和最活跃的茶马商号是马合盛。马合盛是清代持有“龙旗”的民间官商,百年间连续几代在西北经营茶庄。马合盛茶号的大本营在白亭,“白亭”是民勤古名镇番的别号。马合盛的商号遍及甘肃乃至西北,仅兰州规模较大的茶庄就有3个,即合盛东、合盛西、合盛谦。马合盛的这些分支,经营方式完全一致,但都是单独核算。他们的茶叶来自湖南安化等地,采集之后运至陕西泾阳马合盛的茶叶作坊进行加工,制成茶砖,这就是当时颇为流行的“湖南的茶,泾阳的水,马合盛的茯茶”的佳话。盛极一时的马合盛,不但拥有大批的马队,而且拥有数量惊人的骆驼队!据他们的后人们说,鼎盛时期马合盛的骆酿究竟有多少“自家也说不清“只是模模糊糊地记得仅家中珍贵的白骆驼就有300多峰。马合盛的衰败是源于清末战乱,最后一处改建在陕西泾阳大街的豪华家宅建筑群落“也因为进驻了国军不慎引起炸药爆炸“而化作瓦砾灰烬。
兰州曾经繁荣一时的茶马互市“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成为鲜为人知的历史。不过“即便是·泥鸿爪“也是自己曾经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