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陈沂评说
5455600000009

第9章 散文研究(1)

爱国主义情感的绝妙宣泄(附原文)

--《我:们从朝鲜回来》赏析

抗美援朝运动,在报告文学领域迅速得到反映,相继出版了《朝鲜通讯报告选》(一、二、三辑)、《志愿军一日》和《志愿军英雄传》等著作。其中《朝鲜通讯报告选》收录了1951年至1953年全国主要报刊上发表的比较优秀的通讯、报告文学109篇;《志愿军一日》作者的群众性更加突出,为响应这次征文,在志愿军全军上下形成了一个广泛而深入的群众运动,应征的稿件上万篇,最后成书时为100多万字,规模之巨大、作者之广泛,都是空前的陈沂不仅发动、组织专业作家和广大战士讴歌最可爱的人的业绩,而且还亲自三赴朝鲜前线,实地慰问爱国将士,挥笔抒发对战士们的敬意。

在其所写有关抗美援朝的系列散文中,《我们从朝鲜回来》一文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与《谁是最可爱的人》媲美,可堪称为姊妹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作者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质,形象地说明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我们从朝鲜回来》一文,作者视野更为广阔,从后方到前线、从机关到基层、从首长到士兵,选取了许多更为生动的事例,揭示了志愿军高贵品质和情怀。作品先在《人民日报》发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广播,新华社向全国转发,各地报刊纷纷转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援抗美援朝的热情。

兴许是因人废文吧,1958年政治风暴冲击作者,《我们从朝鲜回来》一文也就销声匿迹了。后人只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佳文,而对当时与其齐名的《我们从朝鲜回来》却一无所知。随着作者的复出,《我们从朝鲜回来》一文连同其它有关访问的文章结集为《我们从朝鲜回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印数逾10万册。同时,《我们从朝鲜回来》一文,也先后收入到作者的《五十年一瞬间》和《脚印》作品集中。

今天看来,《我们从朝鲜回来》一文,在爱国主义情慼的抒发上,是很有特色的。换句话说,作者情感的宣泄,是掌握火候和恰到好处的。这便是控制的功能。控制是一种理性的艺术,也是一种艺术的理性。控制得好,可以使你的抒情活动进入美的极点,控制失调则会捉襟见肘、败笔重重。所以,不朽的诗人作家都是控制艺术的高手,他的作品,也都是控制艺术的杰作,《我们从朝鲜回来》一文,通过定向控制、定势控制、定序控制和定度控制,使爱国主义情感的宣泄达到非常自觉和高明的程度。

定向控制。即情感流的流向控制,它的起止、线路、角度都得斟酌选定。唇亡齿寒: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抗美援朝争的意义。爱国主义,在陈沂的《我们从朝鲜回来》中作为全副感的流向,被高度控制住了。

开篇情起:

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

领受着你们所交给的光荣任务,我们今年又去了朝鲜。作为你们的代表来讲,我们作的事情很少。但是你们关怀前线的心,关怀你们自己的子弟的心,我们是尽我们的力量都给你们捎到了。前线的同志感谢你们,你们自己的子弟也感谢你们。他们一方面很兴奋(有的兴奋得下泪)的来接受我们带去的每一件慰问品,高呼祖国--我的母亲一方面又感到祖国所委托给他们的任务没有完全完成,感到惭愧。其实这完全是他们的谦逊。一个班的战士把祖国送去的慰问品摆在阵地上,互相询问,好像进行检讨似的:我能吃这个糖吗?我有资格抽这支烟吗?我的任务完成了吗?拿着刻有赠给最可爱的人字样的搪瓷杯,战士们纷纷宣誓:祖国称我们为最可爱的人,我们一定要为祖国做最可爱的事。

篇末情收:

邓华同志曾代表志愿军全军向我们提出:希望我们祖国好好建设,现在战争是要白面、大米加飞机、大炮,希望祖国加速建设,多多制造飞机大炮。

我们也曾问战士们有什么需要,他们的答复是:需要更多的胜利!问他们有什么希望,他们的答复是:希望祖国建设好,希望毛主席永远健康。

再问他们还有什么希望时,一个战士靠近我的身子,很小声地表达了他的、也是万千志愿军心中的理想,这理想就是胜利后能够到天安门前走一走,听毛主席说一声:同志们辛苦了厂有的战士为了等待这个理想的实现,曾经把发下来的皮鞋保存起来,准备有一天穿着它到天安门前卡、卡、卡。

多么可爱而又是多么朴实的我们的英雄的志愿军战士啊!现在把他们从阵地上送出来要我们转呈给毛主席的信抄在下面,作为结束语。

敬爱的毛主席:你的战士--我们,永远不辜负祖国给的光荣称号--最可爱的人。遵循着你的指示,遵照人民的意志,彻底消灭侵略者,保卫隆隆转动的机器,田野上驰奔着的拖拉机,成千的红领巾为祖国而平安的学习,每一块土地要和平,万丈高楼牢牢的盖起。敬爱的毛主席,心里话像流水似的说不尽,请接受你的战士献给你的这颗感谢的心,战斗的开头和结尾定点爱国主义,也就作者情感流的角度、线路确定了下来。其情感之流的起止、线路和角度三者系控于祖国一身,其流向自然鲜明、集中,其情感自然浓烈深沉。祖国对子弟兵的关怀和子弟兵对祖国的厚爱之情,通篇都洋溢着。

定势控制:即情感流的流势控制。一个作者所具有的抒情势能和动能的不同,往往直接影响到他的情感之流势态的变化。如不予控制,或者会导致过于直露和随意泛滥,或者会成为过于隐晦和平平淡淡。而陈沂在本文中,大都能在适当之处掀起波澜,掌握势头。

首先,在开篇起调时定得很高,继而推波掀浪。如叙述慰问团受到热烈欢迎情景时,开始就写道:为了接待我们这些亲人连彭德怀司令员的小汽车都开到安东来了。英雄、功臣亲自驾驶汽车,有的还带上了救护车;为了使我们这些亲人得到比较安全与舒适的生活,很多部队都把自己最好的防空洞腾了出来。笔势定得高;接着叙述见面,波澜骤起,继之就是握手,拥抱,几千年来不习惯的礼节,不论男女老少,在朝鲜前线都拥抱了。这是热情的拥抱,这是祖国人民和志愿军--我们最可爱的人心连心的拥抱。老头子,像张积慧的父亲张本周,董存瑞的父亲董全忠,在朝鲜四十多天,笑,从没有离开过他们的嘴角。慈祥的爸爸,代表着志愿军万千战士的爸爸,人人都以见到他们为幸福。有的部队没有见着,还专门打电报来要他们去。看啊,从他们身上,借用战士们的话:可以看到祖国,可以看到自己的父母,可以看到毛主席难怪有些从百里以外被派来迎接慰问团的战士,跟慰问团的代表握了手后,三天不洗,一定要回到连去,回到团去,回到师去,和没有见着慰问团的战士一一握手,才算完成任务,办了交代。多么热情呀!只有共产党、毛主席教导出来的人才有这份热情,才够得上这份热情。

其次,本文在叙述时,对具体的事物介绍先压低调子,然后层层掀浪,收笔时再推出情感的大潮。从后方交通来看,先前入朝碰到大雾,志愿军领导称好,可以避敌机,这次入朝,晴天碰到飞机,小吉普照开。去年许多物资送不过江,今年志愿军的棉衣三天就全部运完,没有一点损失;我军早穿上了棉衣,而美军还在那里打哆嗦。回想起去年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时候,那时战士托我们带回祖国的信是一不想家,二不想老婆,只想吃个热馍馍只要枪有吃,炮有吃,伤了能抬下来治疗,保证打败美国鬼子去年就是这个情况。今年则变成战±都表扬后勤工作了,这就说明敌人加诸我们的这个艰难困苦的情况,跟麦克阿瑟滚蛋一样,是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前方不是没有东西,而是东西没地方放;现在不是没运输力,而是运输力已有富余。铁路、公路都有一套较成熟的经验可用了。正告战争贩子们,让你们看看吧:就是在后方(这只是对前线部队而言)的中朝人民,你也是欺负不了的。

定序控制,即是对情感流的有序控制。情感之流需要有逻辑关系。掌握好这种逻辑关系,就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晰、井然有序。《我们从朝鲜回来》一文,可分为五个部分:(1)欢迎盛况,(2)后方稳定,(3)前方安宁,(4)胜因探寻,(5)战士情怀。本文逻辑性强,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作为刚从朝鲜前线慰问而归的代表,祖国人民自然渴望了解子弟兵对祖国的情感,因而作者花了不少篇幅,汇报了子弟兵对祖国亲人热情欢迎的盛况。作者从后方驱车到前线,亲身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作者曾在四野从事过后勤领导工作,深知运输关系战争大局,因而写了后方稳定的部分。祖国人民最关心的是前线的战况,作者描绘了前方无战事的前方安宁部分,用事实表明我们已在朝鲜战场取得了主动权。接着作者探寻了胜利的原因,归结为人:这次甘岭的战斗就说明了,有工事、有大炮,还要有人,和人想出来的办法。抗美援朝并没有结束,志愿军战士还坚守在那儿,情绪如何,自然成为国人关心的焦点。作者深知这点,便在结尾处抒发了战士的情怀:需要更多的胜利!遵照人民的意志,彻底消灭侵略者。其情感流属于纵向明流,其流势属于大波大浪;似锣鼓喧天,响彻神州大地。

定度控制,是对情感流的程度控制。程度包容着情感流所涉及的全部范畴。它是最基本、最复杂、最细致,也是最全面的控制。关键是掌握一个分寸强调一个适度,将你的情感之流控制在恰到好处也许,所有的抒情问题就都如此迎刃而解了。掌握这个度是要有认识能力和无畏精神的。陈沂回忆道:

我写了《我们从朝鲜回来>,表现了朝鲜战场的真实情况。记得当时有人向彭德怀司令员反映:陈沂的文章暴露了战场的秘密。彭总回答:朝鲜战场就是这样,应该让全国人民知道。假如彭总也认为陈沂的文章暴露了朝鲜战场的秘密,那就不好办了。

陈沂强调道,彭总的回答,这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写战争的问题,既要写进行战争的人--他们是怎样里得战争的胜利,又要写战争的环境,借以烘托人是如何适应环境并战胜环境的。这个烘托,是情感流奔腾的河床,所有的抒情问题就都如此迎刃而解了。作者采用烘托并不是消极地罗列不足,而是积极地表现出战士们适应和战胜环境的能力。通过下面几则生动鲜明的事例对比,作者的情感流自然会流到你身上:

我们随某军长到他们的军部,虽是夜晚到的,完全不像去年到他们那里的样子。去年问他们的一个驻地,连朝鲜人和中国人都在内,一共问了四个钟头,四个钟头时间,警报还拉了十几次。

今年下车以后,也打了几次防空枪,但秩序很好,枪一响,一切都沉静,战士们在黑夜里很熟练地就把东西搬上了山。我当夜就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室,都有电灯,都安了地板,而且都存放了他们自己工兵做的各神桌椅板発。

去年,因为我们坑道工事还未很好的建立起来,敌人依仗他们的所谓飞机大炮掩护,相当猖狂,有时还强拉着女人在坦克面前跳舞。当上级号召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战士说:这个办法好,打死十个去见师长,打死二十个去见军长,打死一百个去见毛主席就是这样,敌人一露头就打,什么地方露头,就在什么地方打;坐汽车看地形,打;解手,打;集合吃饭,也打;直打得敌人一天到晚不敢露头……以后,这个冷枪战更加开展了,步枪摸到敌人后面去打,大炮配合着步枪打。

特别是在坑道中的战士们,潮湿,阳光不足,空气不好,每天面对山,面对树;有些部队在战斗时,没水喝,还喝过尿。应>该说这是很艰苦的。战士们称日光、空气、蔬菜,为三宝我们看到的则是日光、空气,蔬菜、烟叶,文工团,是批们在生活和战斗中不可缺少的三要素,我们祖国应该在这三方面首先给他们以满足。

通过这些可歌可泣的事例,我们自然能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可责的品质和奉献精神。他们经受住了种种困难,战胜了种种困难,全凭着对祖国母亲的厚爱。如果不如实反映朝鲜战场的严酷环境,英雄们的行为就称不上可歌可泣,也无法使广大读者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可贵的品质和奉献精神。

通过上面赏析,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从朝鲜回来》一文,在逢国主义情感的抒发上,是美妙无比的,值得我们学习。访朝慰问的内容,选择了如此好的抒情方式,使《我们从朝鲜回来》一文迅速传遍中华,这就不足为怪了。

1994年3月写于江西九江发电厂宿舍。

原文:

我们从朝鲜回来

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

领受着你们所交给的光荣任务,我们今年又去了朝鲜。作为你们的代表来讲,我们作的事情很少。但是你们关怀前线的心,关怀你们自己的子弟的心,我们是尽我们的力量都给你们捎到了。前线的同志感谢你们,你们自己的子弟也感谢你们。他们一方面很兴奋(有的兴奋得下泪)的来接受我们带去的每一件慰问品,高呼祖国--我的母亲;一方面又感到祖国所委托给他们的任务没有完全完成,感到惭愧。其实这完全是他们的谦逊。一个班的战士把祖国送去的慰问品摆在阵地上,互相询问,好像进行检讨似的:我能吃这个糖吗?我有资格抽支烟吗?我的任务完成了吗?拿着刻有赠给最可爱的人字样的搪瓷杯,战士们纷纷宣誓:祖国称我们为最可爱的人,我们一定要为祖国做最可爱的事。另一个班的一个战士把糖先吃了,当他看见人家还去拿糖进行检讨的时候,他马上拿着装糖的袋子向大家说:你们说,要吃一块糖打一个敌人,我,已经把糖吃了,我决心留着装糖的袋子,永远带在身边,以后打死一个敌人,我捡一块小石头装进去,一直装到126块,和原来糖的数目一样,带回祖国,做传家之宝。他是用这样的决心来和他的战友们一样,一起为祖国做最可爱的事。

这样的人,我们接触到的很多,他们异口同声的都说:谢谢祖国,谢谢毛主席,派来了我们的亲人,我们两年没有见过我们的亲人了。他们恨不得长一双翅膀飞去迎接他们的亲人。亲人,多真挚的称呼呀!为了接待我们这些亲人,连彭德怀司令员的小汽车都开到安东来了<>英雄、功臣亲自驾驶汽车,有的还带上了救护车;为了使我们这些亲人得到比较安全与舒适的生活,很多部队都把自己最好的防空洞腾了出来。我们总团部一共去了300多个人,他们就给我们腾出了300多个人的住所。而他们的300多个人(实际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为他们都是挤着住的),就要住到别的地方去。而别的地方,首先在安全上,就不如原来的地方。

然而这是对待亲人呀!他们就跟在火线上一样,没有什么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