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性格决定人生全集(白金版)
5459000000013

第13章 性格决定命运(3)

这种类型的人,如果具有出色的表现能力,就会成为主观表现欲极强的艺术家。可是,通常这种类型的人不仅不具备这种表现能力,反而不善于表现。因此,在第三者看来,这种人具有谨慎、被动、及理性的自我抑制等特征。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人所采取的主观态度令人感到奇异,给人一种无视周围的人和事,无视外界的感觉。有时,他们也能接受、理解外部的信息,并表现在自己的行为方式上,但外界的作用并不能到达本人心中。程度更强烈时,其感觉、方法和行动,都脱离现实,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奇特。而且,这种人并不强迫周围的人理解并承认自己的感觉方式,而是满足于自己封闭的世界,满足于平衡而温和地与外部现实世界的接触。

因此,这种人一般对周围的人不会造成伤害,但容易成为他人攻击和支配的牺牲品。由于这种人不太关心他人怎样对自己,所以,即使被不适当地对待,也容易听之任之。即使被别人颐指气使,也会甘心忍受。但有时,他也意外地发挥其反抗和顽固性,以发泄自己的愤怒。

这种类型的人,由于易采取独自生活在幻想世界的生活态度,所以会脱离现实。强行推行自己的要求并开始发挥破坏性威力。一旦达到极端,就与“外向型感觉类型”一样,变成极端顽固生活态度。

遗传对性格的作用

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父母和孩子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真像是在一个模子中铸出来的。有句俗话概括了这种颇为常见的奇特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这种现象说奇特也并不奇特,它只不过是说明了遗传和环境对性格形成的特别作用。

事实上,不仅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这种奇妙的相似,就是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之间,在言谈举止之中也会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自己不觉得,外人却能一下子发现。这也说明了遗传对性格的影响。

关于遗传对于孩子性格形成的作用,有所谓的“先天生成说”或“遗传决定说”。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在出生时就已被决定了,终其一生都不会改变或只是有很小的改变,遗传在孩子性格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支持“先天生成说”或“遗传决定说”的最有力的证据,是家庭系统研究即“家系研究”。它通过观察某家族所有成员,是否具有某种共同的特征,来考察遗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的程度。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有些家庭成员普遍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如德国着名作曲家巴赫家族在连续五代中,出现过13个创作能力极强的作曲家,17世纪瑞士着名数学家贝努利家族出了8位极其优秀的数学家。

法国着名作家左拉在其小说中广泛地运用了性格的“先天生成说”。在左拉的笔下,一个家族的人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嗜好,而左拉的自然主义小说是完全写实的,它真实客观地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奇特的现象。

家族系统研究还表明,不仅一些特殊才能可以由上辈遗传给下辈,一些不良性格也可能被下辈再现出来,如某些家庭中出现罪犯的比例较高,这是由于他们的犯罪性格由上代遗传给了下一代。继家族系统研究之后,有关性格的“先天生成说”又出现了另一种研究方法,即人们对双胞胎人性格的研究,其中以一对孪生双胞胎的性格的研究最能说明遗传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力。经过对许多双胞胎人性格的细致研究,学术界发现,一对孪生双胞胎兄弟姐妹之间在“精神的活泼性”、“基本个性”、“对外界的感受能力”以及“个性倾向”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类似性。“精神的活泼性”指的是精神上是属于比较急躁活泼但是动作比较迟缓的类型。日本有性格心理学者通过对一些双胞胎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研究,指出在精神活泼性方面,遗传起着决定性作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双胞胎不仅在外貌上惊人的相似,让人几乎不可辨认,就是他们的性格,也让人难以置信的相似,要么都活泼外向,要么都文静内秀。这更增加了区分的难度,恐怕除了至亲好友,别人是不能轻易确定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哥哥还是弟弟,是姐姐还是妹妹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发现,在一家之中,如果父母成天乐呵呵的,对人总是笑脸相迎,其孩子也大多是笑口常开的人。相反,如果父母成天阴着一张脸,孩子也很少会用好脸色示人,这也是遗传对一个人性格形成的作用。有关遗传对人性格形成的影响的研究还表明,有的人很善解人意,很体贴他人,善于为他人着想,有的人却满脑子自私思想,一门心思想自己,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个性上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缘于遗传。

既然遗传在人的性格形成中占到了如此重要的地位,前面又已经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他的命运,性格关系到他的事业、家庭、人际关系等人生的诸多方面,因此,为人父母者,为了孩子,应该注意改善自己性格中的不良之处,以免孩子因为遗传而受到了不良诱导。

家庭对性格的影响

从遗传学的角度看父母个性对孩子个性的影响时,只能说孩子的个性受出生时的遗传因素的影响相当大,但不能肯定地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事情没有绝对的。孩子有可能在个性方面酷似父母,但也有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异,这就要谈到父母个性对孩子个性的间接影响——通过家庭环境的影响来实现。

家庭环境对孩子个性的影响又可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这就要涉及到父母两人个性的相互影响、配合问题。首先,父母个性的相映成趣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发展和丰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父母中有一位是黄胆汁质气质,另一位是黑胆汁质或黏液质气质,这样两种个性刚好形成互补。这样的父母一唱一和,松弛有致,孩子就能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家庭的魅力、生活乐趣、人生的幽默感。生活在这类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会形成乐观、开朗的个性。相反,若是父母的气质类型相同(多血质还好点),要发脾气两人大动干戈,要温柔起来,两人情意绵绵,家庭环境也形成夏日型环境:一会儿狂风暴雨,一会儿晴空万里。这样的个性组合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往往具有消极影响。他们往往对父母的行为感到不知所措,再开朗、乐观的孩子也会变成一副坏脾气,沉默、抑郁、苦恼、少年老成。

此外,父母对孩子个性的影响还表现在父母本身的个性影响力上。一般说来,多血质和黄胆汁质气质的父母比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两种“外向型”的气质,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说话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使他们很容易形成类似父母的个性。如果父母性格比较沉郁,孩子在沉寂的家庭环境找不到多少快乐就会把目光投向外界,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找欢乐,从而丰富自己的个性内涵,使孩子在未来形成与父母相去甚远的个性。

孩子的个性对父母个性的影响。这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话题。孩子对父母个性有没有影响呢?

孩子个性的形成,遗传起了巨大作用,但是孩子后天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很明显,孩子的心灵发展轨迹与父母不同,孩子的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不同的程度还会继续加大。这样孩子的个性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趋于完善、健全。这种个性如果与父母很相似,那父母会觉得很得意,龙生龙嘛!从而对自己已经具有的个性更加自信,对孩子也会更有爱心。若孩子的个性与父母亲的个性相差很远,这时候,往往会引起父母的惊讶,“怎么这孩子不像我的孩子?”聪明的父母会在认识孩子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自己个性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成分。这时候,有的父母会有意识强化自己个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弱化个性中消极、火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面,从而转变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有的父母则会维护自己的家长权威,以极端粗暴顽固的方式在孩子面前强化自己的个性,尽管这种做法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成功的父母是孩子的明天。社会学认为,人的一辈子要扮演诸多角色: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为人下属,为人上司;与人为友,与人作对,与人为邻……永远都不得空闲,不管你喜不喜欢,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关系把你困在网中央。

父母难为。有人说看今天的父母就知几十年后的国家和民族前途,因为他们直接影响下一代的素质。还可以说看今天的父母就可知整个国家、民族的遥远未来,因为他们在创造着新的一代公民的同时又在创造新的一代父母。陈陈相因,今天父母的失败必然影响孩子的明天,明天的孩子,明天的国家、国家的明天。

很多人都知道“班母”的来历。古代杰出的土木建筑大师鲁班的母亲,也是一位出色的木匠。鲁班受到其母亲的影响,从小对斧头、锯子等感兴趣。成了大建筑师后,母亲仍是其重要的帮手。每次鲁班用墨斗放线时,母亲就拉着墨线的一端。有一次,墨线突然卡在了木缝里,母亲突然得到了启示:如果有一个钩固定在一端将墨线钩住,不就可以腾出手来干别的活了嘛。母亲将想法告诉了鲁班,鲁班很快做好了这种钩,人们为纪念发明家的母亲,就将这个钩称为“班母”。鲁班在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又相继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这其中有他母亲不小的功劳。

在人生的过程中,家庭是子女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触的教师,因此父母的性格对子女最具潜移默化的影响。

后天的条件与性格

性格的形成与一个人生活的周围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孟母教子的传说是这方面很好的例子。

孟子,生活时期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主要活动于战国时期的梁惠王、齐宣王时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相传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曾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的门人。这种出身与影响对他思想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孟子本为贵族后裔,到他父亲那一代,家境就已衰落贫困了。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他从小是母亲一手抚养大的。孟母是一个有知识、有教养、很能干的女人,她为了抚养儿子,替人家洗衣服、纺线织布、省吃俭用,任劳任怨,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人。

开始,孟子家距墓地很近,他常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到墓地里去看热闹,也许是看得太多了,他也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起给死人送葬一类的游戏来。孟母知道这些事以后,觉得这种地方不能让孩子来,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于是,第二天孟母收拾好家里的东西就搬家了。

他们母子二人搬到一个闹市附近住下来。这个市场人来车往,每天从早到晚叫卖声、吵嚷声不绝于耳,时间一长,孟子又学起那些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来了,孟母觉得这种环境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便再次搬家。这回,他们搬到一个学堂附近住下来,那些来学堂读书的人个个斯文讲礼貌,见面时或作揖或鞠躬。日子长了,孟子就照着那些读书人的样子拿书来读,和人见面时也仿照那些读书人行礼作揖,变得非常懂事有礼貌。孟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这个地方对孟子的成长大有帮助,于是就一直住下。

后来,孟子一天天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龄,孟母就把家中节省下来的钱给他交了学费,送他到学校读书。起初,孟子还很用心读书,可时间长了,就有些松懈了,有时孟子还偷偷逃学。后来被孟母知道了,有一天,天黑了,玩了一整天的孟子回到家里,一进门看看火炉也没有点着火。孟子感到情况有些不大对头,他慌忙低着头准备从母亲背后绕过去回到自己的小屋里。他刚走到屋门口,被母亲厉声叫住了。看见母亲站起身来,满脸气愤,又走到厨房拿出一把菜刀朝织布机上的布刷地一下砍了下去,将那块还没有织好的布一下子砍成两截。孟母用颤抖地手指着被砍断的布对孟子说道:“你也太没出息了!一个人如果没有志气,做什么事总是半途而废,跟这没织好的布有什么区别呢?假如你再逃学,不求上进,我就不要你了。”孟母说得很伤心,并掉下泪来。孟子是个孝子,他最怕母亲伤心难过。他知道自己做错了,急忙认错并保证今后一定努力学习,不惹母亲生气。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博览群书,终于成为孜孜不倦、志向远大的学者,名扬四方。

生活中我们发现,贫苦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比别的同龄孩子早成熟,这是由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中我们还发现,某些才能卓越的孩子是由于他们自小就生活在一个有助于他们发展特殊才能的家庭环境中,如朱彤那一口流利的英语不知为多少青年人折服,让多少父母动心,殊不知朱彤生在一个外交官家庭,从小就受到了有关英语方面的良好训练,耳濡目染,从而练就了英语翻译的过硬本领。

在那些一个家族同时产生很多音乐家的例子中,虽说音乐天赋的遗传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我们也绝不能否认来自音乐环境的熏陶。一个具有很高音乐天赋的小孩,如果生长在一个与音乐完全绝缘的环境中,恐怕也很难在音乐方面有所作为。

生活中,我们可能还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一个从小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人,由于他从来不为一些日常小事发愁,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大度豁达的性格,不会斤斤计较,什么事都放得开,且有一种包容的气度。在书香门第中长大的孩子,举手投足之间都会透出一种温雅的气质,农村来的孩子其性格中的朴实与憨厚也是掩盖不住的。有良好家教的孩子待人接物小节有礼,对待老人尊爱有加;相反,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则可能显得骄横跋扈,让人难以接近。这些都是环境对人的性格发生作用的有力实证。

环境对性格形成的影响还有更多的例子:常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在人面前显得落落大方。相反,与人交往较少的小孩子多会形成文静内向的性格,拙于与人交往,一说话就脸红,显得忸忸怩怩,不知所措。因此父母还应该注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充满爱心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善于关心他人的孩子其父母也必然是很会关心人的人。乐于助人的孩子,其父母一般说来也不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性格冷漠的人。从理论上来说,恶劣的环境可能导致孩子恶劣的性格。

教育的重要意义

达尔文在童年时代曾被学校认定“是一个很平庸的孩子,远在普通的智力水平以下”。达尔文家中有一座不小的花园,他和兄弟姐妹整天在万绿丛中玩耍。儿时的生活环境,使达尔文产生了对生物学的兴趣。达尔文很爱看书,科学书和文学书都爱看,尤其是《世界奇观》之类,引起了他的幻想,他要去远游,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