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462600000023

第23章 张掖马蹄寺千佛洞8号窟石窟艺术

秦春梅

(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张掖市南62公里处的马蹄区境内。千佛洞窟区是马蹄寺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第8号窟位于窟区北端,是迄今很少研究的一个洞窟。

马蹄寺千佛洞第8号窟属于中心塔柱窟,是十六国北凉直至北魏时期流行于此地的一种比较单一的窟形。洞窟前部因山体坍塌而损毁,窟内中心柱因此暴露于崖面前沿,现已修复。此窟座西向东,窟顶为平顶,窟高约6米,宽5.9米,残深5.65米,基本形成方形窟。窟内前部南北二壁面原开有两个圆拱形大龛,龛内塑有坐佛,现只余石胎。中心柱四面开龛造像,并绘有壁画,历经北魏、元、明、清、民国各代重修。现塑像均已不存(原开窟之初的作品几乎看不到了),保留的塑像遗迹已是元、明以来的作品,由于宗教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喇嘛教传人此地以后,宗教性质转变,使窟内汉地佛教遗迹被删除,以喇嘛教为题材的作品被重新塑造、重新绘制;喇嘛教势力退出之后,代表汉地佛教的势力又再次渗入,喇嘛教遗迹又被破坏、清除,然后又进行了新的妆绘,致使我们现在看到的窟内早期遗迹几乎都“体无完肤”了。整个洞窟被妆绘得琳琅满目。

窟内中心柱东、南、北三面第二、三、四层每层并排塑五佛,均结跏跌坐,现只能看到塑像头部蓝色尖形帽似的遗存,从遗迹上看属喇嘛教造像,是在原造像的基础上改妆的。

中心柱东面(正面)底层开有一龛,塑像已不存。但其头光、背光仍存,还经后代重绘。头光是圆形的,先绘有三圈红、绿、白、蓝、朱红相间的纹饰;其外绘有一圈坐佛,佛的头光为红色,背光为绿色,着褐色或红色袈裟,坐绿色莲花座;此圈之外,是·圈飞天图案,飞天人物的面相不清,但其飘带飞舞,色泽鲜艳,或蓝、或绿、或红、或黑。背光这一圈有结跏趺坐佛;有乘云而降的菩萨;有忍冬纹饰;有宽幅的火焰纹带。接下来一圈是后代重绘的面相“狰狞”的菩萨或供养;最外圈的龛楣用龙鳞纹装饰得生动鲜活。

以同样的绘画方法,窟内西壁前部的坐佛龛也被图绘得五彩缤纷。龛内只存石胎,佛头光和背光以上述同样的内容充满了。这样的以石蓝色为基调的绘画充满窟内龛间。实际上这是因为宗教性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开窟时的作品均被覆盖在底层,历代进行重描妆绘,最后一次重绘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进行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遗迹是在原有遗迹的基础上(历代修补重妆)又进行的重妆。这一次不知是因为艺匠技法拙劣,还是有其他因素,菩萨的眼总是往上挑,眉细长,也上挑,面形大,不柔和,非慈祥之态;飞天面部模糊不清,形体描绘得非常粗劣,线条不细致,不像是在空中飞舞,而是忸怩作态。衣饰描绘得也不细致,大多是双领下垂式,却也有一身(中心柱东面底层龛内背光中)是袒露上身的。总之这一次的重描非常粗劣,让世人感受不到佛、菩萨的“慈悲”,原因却不得而知。

然而,不是说此窟中的壁画都如此拙劣,现存于中心柱西面的表层壁画以及窟内北壁上部的壁画都属喇嘛教兴盛时期的作品,中心柱西面表层绘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及其二弟子,俗称“宗喀巴师徒三尊”。宗喀巴头戴桃形黄色高僧帽,结跏趺坐。旁侍的二身弟子,右面是宗喀巴的首席大弟子贾曹杰,左面的是二弟子克珠节,被后世追认的第一世班禅活佛。二身弟子的装束基本与宗喀巴相同。这些绘画是在刷白了的粉层之上绘的,非常生动;绘于北壁间的是一幅众菩萨乘坐祥云去赴会的情景,同样也是在白粉层之上绘的,估计与中心柱西面的“宗喀巴师徒三尊”及中心柱二、三、四层饰有尖形帽的塑像残迹是同时代的,即喇嘛教兴盛于此地的元、明二代,可见当时喇嘛教在此地香火之旺盛。北壁下层壁画中隐约可见菩萨、供养、弟子等,形体雄健,造型古朴庄重。衣饰很接近金塔寺东、西二窟的下层壁画,为开窟之初北凉时期的作品。

此窟中除了有北凉开窟时的作品,有元、明时代喇嘛教的作品,有民国时期的重描作品,更主要的是有一铺北魏时期的壁画精品,同时也是此窟群中保存较为完好的,艺术价值比较高的一幅壁画——号窟中心柱南面下层龛内的“释迦、多宝佛”说法图。该题材主要表现释迦的神通广大。据《法华经》说,法华会上,有多宝塔涌现其前,释迦依会众之请,以神通开启塔门,多宝佛立即分半座请释迦佛入塔、二佛并坐。此画中,释迦佛和多宝佛都着红色袈裟,双领下垂,结跏趺坐于须弥座台上。旁侍的二身菩萨,左胁侍右侧有一竖长条形榜题,内墨书,隐约可见“文殊师□□□”,由此可判断这是“文殊师利菩萨”,而对应右边的应该是“普贤菩萨”。文殊普萨和菩贤菩萨同为佛教四大菩萨,文殊为毗卢遮那佛或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普贤为右胁侍。文殊菩萨骑狮表示智慧威武;普贤菩萨骑白象来除掉人间诸害。此画中二菩萨均高髻宝冠,面形清俊秀丽,上身袒露,红色披巾于腹际交叉,下着裙,赤脚踏在莲台上。这种形象是典型的北魏孝文、宣武以来风行全国的“秀骨清像”,已经改变了十六国时期古朴雄健的风格。

在“释迦、多宝佛”并坐之上绘有一身交脚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尚未成佛前的弥勒佛,佛经记载他原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天,上生于兜率天宫,经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降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在莫高窟,弥勒最初是以交脚菩萨的形式出现在北凉、北魏等早期洞窟中(如北凉第275窟、北魏第254窟)。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弥勒菩萨上身袒露,披巾从双肘间绕过,下身着红裙,交脚而坐,双手作说法印,神情安祥,是说法图中的一部分。整幅绘画线条圆润流畅,色泽艳而不俗,用笔流畅自如,堪称北魏壁画的上乘之作。

在此铺壁画四周满绘千佛,其衣饰、造型、绘画风格都与金塔寺东、西二窟中的下层壁画如同出一辙,显然也是开窟之初北凉时期的作品。

石窟艺术是佛教发展留下的产物,佛教在这里的渐入、发展、融合、兴衰,并形成艺术的过程,在马蹄寺石窟群其他洞窟遗迹中,都有很大程度的表现。千佛洞第8号窟的文物遗迹,不仅反映了早期佛教艺术的特点,而且较集中地表现了元、明以来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相互排斥、相互融合、交替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不同的统治思想,并全面、生动地再现了各时代佛教石窟艺术发展的历史,为研究河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