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462600000046

第46章 佛学辩证法钩沉(2)

为了论证和阐明宇宙万物的空性,龙树提出了著名的“八不说”。“八不说”即不生、不灭(从实体方面说),不常、不断(从时间方面说),不一、不异(从空间方面说),不来、不去(从运动方面说)。龙树在《中论》中说:“一切法性空寂灭相。”又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去)。”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处于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空无自性的状态,客观事物及其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实在,不仅变化是相对的,而且运动也是相对。他在《中论·去来品》中写到:“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龙树把运动和静止完全隔离了开来,犯了相对主义的错误,但也不可否认,龙树通过否定生灭、来去等两极来显示空,他的空涉及到了宇宙万象的外在形式的矛盾和对立,同时龙树承认事物的相对性,应该说,龙树的空观包含着辨证思维,在思辩性方面超过了原始佛学。

龙树在阐述空的同时提出了二谛说。龙树认为,佛是用二谛为不同根底的人说法的,为那些覆盖无明的凡夫说俗谛,说俗谛有世界和众生;为那些已经消除无明,洞察真理的人说真谛,说真谛则没有世界和众生,如果不能区别真谛和俗谛,也就没有理解佛法的真义。龙树是为真谛而说俗谛的,是为绝对而说相对的,是为涅槃而说世间的。龙树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实际上就是承认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变化性。龙树的二谛说启发我们,不仅应该辩证的看待人类已有的思维成果,而且应该灵活地传授人类已有的思维成果。

中国佛学以“法界缘起”说和“顿悟”说为代表。“法界缘起”说是中国华严宗的中心教义,它认为“法界”本身就是一个大缘起,宇宙万物是互为缘起的一片“幻相”,是无根无据、无穷无尽的关系之网,没有任何独立的实体。在“法界缘起”说看来,本体(理)与现象(事)、现象与现象(事与事)之间,无不处于“圆融无碍”、“重重无尽”的普遍联系之中。与此相关联的是法藏提出的“六相圆融”说。法藏认为,现象界每一事物,都是“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的统一,一切事物既矛盾重重,又和谐统一。“顿悟”说是中国禅宗(慧能是其实际上的创始人)的核心观念,“顿悟”说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自心是佛”、“凡夫即佛”、“无念为宗”等等。慧能非常重视“无念”。他认为“无念”是本宗最高的宗旨。如何做到“无念”?首先,要依靠“真心”的自觉。其次,能够“出语尽双,皆取对法”。

中国佛学是外来佛学中国化的产物,它经历了两汉时期的酝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隋唐时期的繁荣和五代以后衰退的历程。中国佛学思想以“法界缘起”说和“顿悟”说为代表。“法界缘起”说是中国华严宗的中心教义,是关于理、事以及理和事、事和事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它认为“法界”本身就是一个大缘起,宇宙万物就是互为缘起的一片“幻相”。是一个无根无据、无穷无尽的关系之网,没有任何独立的实体。“法界缘起”说以“一真法界”作为世界第一原理。宗密在《注华严法界观门》中对“一真法界”作了如下的解释:“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这就是说,宇宙万有本是一心所缘而起,而当宇宙万有统摄于一个“真心”时,则呈现出四方面的状态。首先,从现象(事)上看,各个事物互相区别,具有差别性;其次从本体(理)上看,则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同一本体的显现,因而具有同一性;第三,从本体(理)与现象(事)的关系上看,则每一事物都体现了本体,任何事物都有体和用、理和事、性和分两个方面,两者是重合的;第四,从各个事物(事与事)之间的关系上看,既然每一事物都在显现同一绝对的本体,则事物之间的相对差别也就消失了。宗密在这里不仅解释了“一真法界”,而且描述了“一真法界”的四种状态,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四种法界。事法界是指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现象界,是就现象的特殊性、差别性而言的;理法界是指空理的世界,是就一切现象的普遍性、同一性而言的;理事无碍法界是说,理为事的本体,事为理的显现,理和事相即相人,互不相碍,圆融统一;事事无碍法界是说,每一不同的特殊现象都显现同一的空理,事于事之间都通过此理而融通无碍。四法界说反映了华严宗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

“法界缘起”说有两个要点:一是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均由“清净心”随缘生起,离开“一心”(即“一真法界”)更无别物;二是在此“一心”作用下,本体(理)和现象(事)、现象与现象(即事和事)之间,无不处于“圆融无碍”、“重重无尽”的联系中。在华严宗看来,“理事无碍法界”尚不算是“佛智”的最高认识,“佛智”达到的最高境界,应是“事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和“理事无碍法界”一样,也具有个性和共性两重含义,由于共性融会于事物之中,以致纷繁复杂的事物之间也都融通无间,相即相人,互相反映,互相包含,层层叠叠,无穷无尽,使整个世界出现为一个普遍联系之网。

为了说明和论证“事事无碍法界”,法藏提出“六相圆融”说。“六相圆融”,亦称“六相缘起”,是说明“事事无碍”的相状的。“六相”指“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三对范畴。用这三对范畴从六个方面说明一切现象虽然各有自性,但又都可以融会无间,完全没有差别,所以称为“六相圆润”。法藏在《华严五教章》卷四中对“六相”作了具体规定:“总相”是事物的整体,“别相”是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同相”是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为整体的同一性。“异相”是各个部分自身的差异性。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为整体,则事物成,是“成相”;各个部分不共同组成为整体,只停留为各个部分,则事物坏,是“坏相”。法藏认为,现象界每一事物都是“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的统一。他对宇宙的万有,先看出它们是全体(总)与部分(别)的关系,又从部分上看出了共同性(同)有差别性(异)的关系,再从差别性上进一步分析出既是相互依持(成)又不能不失个性(坏)的关系。这种认为一切事物既矛盾重重、彼此对立,又互相依存、和谐统一的思想,显然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也大大超越了原始佛学和中观佛学的辩证思维,它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进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顿悟”说是中国禅宗的核心观念。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自心是佛”、“凡夫即佛”、“无念为宗”等等。慧能非常重视“无念”,他认为“无念”是本宗最高的宗旨。所谓“无念”、就是指人们接触外境时,内心不受任何外境的影响。“无念”不是什么也不想,而是说无妄念,即主观上完全不受外界的牵累。要做到“无念”,首先要依靠“真心”的自觉;其次,要能够“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据《坛经·付嘱品》记载,慧能临终时曾对他的十大弟子留下遗嘱:“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於性相,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慧能还以“明”与“暗”的问答为例来说明什么是“出语尽双,皆取对法”。他指出,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暗”你就用“明”与之相对,指出“暗”自身并不存在,只是因为有“明”才有“暗”。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明”,你就用“暗”与之相对,指出“明”自身并不存在,只是因为有“暗”才有“明”。这就叫“出语尽双,皆取对法”。经过这种“明”与“暗”互相界定,最后便可得出“明”与“暗”都不存在的结论。“明”与“暗”这一对法如此,其他三十五对法也都如此,这样,整个世界便都被否定了。世人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以此为此,以彼为彼地执取外界,从而就能做到“无念”。虽然慧能在这里说的是如何做到“无念”,但是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他思想深处的辨证思维,不过,这种辩证思维滑向了相对主义。慧能强调“无念”,教育弟子如何做到“无念”,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论做什么,都不能偏执,而应该灵活圆润。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黄心川《东方佛教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79年。

4、顾晓鸣《中国智慧大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5、吴为山、王月清《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6、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