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8年,惠帝刘盈忧郁而逝。刘盈死后,吕后又先后立前后少帝,二帝年幼,吕后“临朝称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独揽国家大权的女人。
吕后虽然刚毅阴狠,满手血腥,但是她也有一些为人称道的政绩。她先是辅助高祖画谋定策,争夺天下,后又减轻百姓负担,导正社会风气,废除了许多繁苛的法令,尤以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为百姓所称道。史书对其称道:“高后女主,制政不出闺阁,而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4.诸吕之乱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吕后因病去世。九月,吕姓诸王欲起兵叛乱,夺取刘汉政权。齐王刘襄闻知后随即调集军队,高举“率兵消灭不应当为王之人”的旗帜发兵西进。相国吕产派遣大将军灌婴率兵迎战。
灌婴原是汉室开国元勋,是忠于刘氏王朝的重要人物,他领兵到莱阳后,随即倒戈,并派人与齐王联合,按兵不动,只等吕氏集团反叛,以率兵击之。
在长安城里,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等私下密谋策划,设计让上将军吕禄交出了兵权。周勃进入军中号令“拥戴吕氏的袒露右肩,拥戴刘氏的袒露左肩!”军中将士纷纷袒露左肩,呼声震天。周勃成功地控制了北军,成为反吕的一支主要力量。接着,周勃令朱虚侯刘章率兵入宫以护卫皇帝为名,伺机捕杀了统率南军的相国吕产。后又捕杀吕禄,并派人捕杀诸吕,不论老少全部处死。
至此,吕氏集团被彻底剿灭,统治大权又回到了刘氏集团手中。
乱后的盛世——文景之治
1.势小而继位——文帝的幸运
在吕后专政期间,刘恒尚在代国为王,此时的他并没有像一些诸侯王那样恣意享乐,而是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变化。当吕后让他迁封内地的时候,他以“为国长久守边”为理由,委婉地拒绝了吕后,没有入圈套,从而躲过了被吕后谋害的命运。
诸吕被灭以后,有人提议立齐王刘襄为皇帝,他不仅是高祖刘邦的长孙,而且是起兵反吕的首倡者。但因齐王的母舅家族势力比较强大,大臣们害怕再上演一出“吕后之乱”,此议便作罢。淮南王刘长也因“家母恶”而被否决。
周勃和陈平主张立代王刘恒,“代王方今高祖亲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这一方案,得到了众人的赞同,于是派人去请代王。
代王刘恒见到迎请的使者后,犹豫不决,便请母亲薄太后给拿主意。薄氏不肯让儿子犯险,便先遣兄弟薄昭到长安去见太尉周勃。薄昭探明朝中大臣的真意后,刘恒方才启程进京。
刘恒至京,丞相陈平等拜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子,不当奉宗庙。大王,高祖长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刘恒再三推辞后,于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九月三十日,遂即天子位,时年24岁,是为汉文帝。
从上述史实可见,文帝登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从主观方面看,汉文帝并不得宠,母亲薄姬也并不得势,这却使文帝从小就无荒淫之举、骄矜之态,素有“仁孝宽厚”的美誉。刘邦在世的儿子仅有两位,文帝刘恒又年长于淮南王刘长。文帝的自身条件,使他自然成为最佳人选。
从客观方面看,文帝登基,实际是刘姓宗室集团与功臣集团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因为齐王刘襄母族势大,而文帝母族“薄氏谨良”,即软弱谨慎,所以宗室和功臣两大集团才弃刘襄而立刘恒。
2.第一个盛世
文帝继位后,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甚至12年免收全国田赋,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他还亲自耕作,为天下之表率,对当时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文帝的努力,文帝时期畜积财增,户口渐多,国库充盈,海内殷富,天下家给人足,社会经济繁荣。
在律法上,文帝在高祖、吕后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废除了肉刑和诽谤妖言罪等一些严刑苛法。
在对外关系上,文帝妥善处理好汉朝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对南越王赵佗实行安抚政策,对匈奴继续实行和亲政策的同时,加强了边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犯境,文帝及时派兵还击,将其赶回了塞外。为加强同匈奴的作战能力,文帝大力推进鼓励养马的政策,“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并在西北边境设立了三十六个牧马所。这些措施对防备匈奴大规模入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为后来汉武帝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物质保证。
文帝以俭约节欲自持,是个谦逊克己的君主。他在位的23年,是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
3.盛世的小插曲——七王之乱
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终年四十六岁,葬霸陵。文帝死后,时年三十二岁的刘启登基,即汉景帝。
景帝在位时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削藩。
高祖在扫灭异姓王后,封了许多同姓王(同时杀白马为盟,声明汉朝不再封异姓王),但这些同姓王逐渐成了一方割据势力,他们有行政权、司法权,基本就是独立王国。如果让这些诸侯国尾大难去,那么汉朝又必将分裂为第二阶段的“春秋战国”。
文帝期间,大臣贾谊、晁错等人极力主张剪除同姓王,以免后患,但文帝没有采取行动。景帝即位后,立即采纳了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
当时吴王刘濞经营吴国四十余年,势力极大。晃错向景帝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景帝遂决定先拿吴王开刀,下令削夺吴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吴王刘濞不愿坐以待毙,便联合楚、赵、济南、菑川、胶东、胶西六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反叛。这时,与晁错素有恩怨的袁盎趁机劝说景帝杀晁错,以平诸侯之乱。景帝遂将晁错腰斩,但叛乱的诸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但没有退兵,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刘濞更是公然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
景帝对错杀晁错悔恨不已,决心以武力镇压叛乱,他命太尉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仅用三个月的时间便将叛乱彻底平定。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景帝趁机将王国的权利收归中央,或将国改为郡县,或将其分裂为若干小王国。到汉武帝时,残存的小王国更是有名无实,行政规划恢复到秦朝时的郡县制。
七国之乱三个月即告平定,它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并未动摇大汉王朝的根基。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文帝的政策,对内休养生息,国力继续增强,从而为“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汉武盛世
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病危,他临终前对太子刘彻说:“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景帝似乎已经感觉到儿子有许多异于自己的品质,把天下交给他是放心的,无需过多嘱咐。不久,景帝即病死于未央宫,葬于阳陵(今陕西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
1.和窦太后的分歧
景帝病死后,十六岁的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他雄心勃勃地想将“文景之治”的盛世延续下去,但在初期却遇到了一个人的阻扰。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太皇太后窦氏,即汉文帝的皇后。窦氏从做皇后到这时,已经有四十余年,其家族势力很大。
窦太后喜欢汉初盛行的“黄老”思想,即远古的黄帝和近世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治”。它是汉初“与民休息”政策的基本治国思想,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促成了“文景之治”盛世景象的出现。但到了武帝时期,因为分封的王侯们对抗中央,所以迫切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以压制地方势力。就这样,武帝和窦太后在治国思想上产生了分歧。
2.胳膊拧不过大腿
武帝即位后便开始实行自己的政治方略,他安排自己的亲信掌管朝中大权,如让舅舅田蚡做太尉,掌握军权。同时,许多的儒生也被他重用。为了选拔人才,武帝还下令全国各地向中央举荐人才,称做“贤良方正”。有名的董仲舒就是在一次举荐考试中得了第一名而被武帝重用的。武帝向董仲舒探询治国良策,董仲舒便将自己整理的一套儒家治国思想说给武帝听,武帝听后十分赞赏。
意气风发的汉武帝迫切希望有一番作为,但他忘了此时自己根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和窦太后较量。他任命的重臣赵绾提出窦氏不应干涉朝政,这可惹恼了窦太后。窦太后逼迫武帝废除了刚刚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任命的丞相和太尉也遭罢免,有的大臣(包括赵绾)甚至被逼死狱中。
然后,窦太后宠信的人接替了这些重要职位,他们惟窦太后之命是从。这对武帝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武帝有年龄的优势,他并没有从此消沉,而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3.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时机终于来了,武帝立刻将窦太后的人悉数罢免,重新任用田蚡为丞相。同时他采用儒家的治国思想,开始加强中央集权,对付地方的豪强势力。此外,他还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大汉王朝的政权更加稳固,国家实力更为强大。这时,武帝开始将目光转向北方的敌人——匈奴。
西汉王朝建立后,北方的匈奴严重威胁着边境的安宁:“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攻城屠邑,殴略畜产”,“杀吏卒,大寇盗”,给北方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从汉高祖至文、景时期,由于实力不逮,汉朝只能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维持双方和平。然而“和亲”政策并不能遏制匈奴的袭扰,汉武帝决定对匈奴动武。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武帝命马邑(今山西朔县)人聂翁壹出塞,以诱匈奴进占马邑,而以王恢统领30余万军队埋伏一旁,企图一举歼灭匈奴主力。单于引骑十万入塞,中途发觉有诈,罢兵而归。此后,汉匈两国的邦交从此破裂,汉匈大决战也拉开了帷幕。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兵犯上谷、渔阳等地,汉武帝避实就虚,实施反击,遣卫青领兵出击,夺回河套一带,在那里设置朔方郡,并重新修筑防御工事。
汉武帝得朔方后,匈奴不甘心失去河南这一战略要地,连年入侵。汉武帝决定反击,遂发起了漠南之战,时为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当时卫青任车骑将军,他率兵出塞二三百公里,长途奔袭,打得匈奴措手不及,狼狈北逃。
漠南之战后,汉武帝又于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命霍去病将兵远征,发起了河西之战。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的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可能。
经过河南、漠南、河西三大战役的打击,匈奴遭到了重创,汉军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然而匈奴并不甘心失败,仍时时南下袭扰。
汉武帝为了彻底歼灭匈奴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边患问题,在经过充分准备后,决定对匈奴发动最后一击。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领十万骑,“私负从马几十四万匹”,步兵及转运者数十万人,向漠北进击。
是役,汉军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歼灭匈奴9万余人,严重地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得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
4.意外的收获——丝绸之路
在汉朝与匈奴作战之时,汉武帝得到了一个消息:西域有一个大月氏国,月氏人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
汉武帝想,如果与月氏国联合起来,从两边夹击匈奴,那匈奴就会十分被动。公元前138年,张骞应募任使者,率领100余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大月氏。张骞一行人从长安启程,出陇西(今甘肃临洮),经匈奴,不幸被俘。
张骞在匈奴整整11年,虽在匈奴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张骞寻机逃脱,越过葱岭、经大宛国、康居国后,终于到达了大月氏国。但是,月氏人拒绝了与汉朝联合的计划。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辗转返回长安,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与西域各国联合,以孤立西迁的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次,张骞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后,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西域各国也纷纷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关系终于建立起来,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也由此被打开。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恐怕是汉武帝始料不及的。
代汉建新——一场闹剧
西汉帝国经历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盛世辉煌以后,在武帝晚期便呈现出了衰落的势头。到了成帝之时,以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外戚集团独揽朝政大权,加之汉成帝昏聩无能,极为宠信赵氏姐妹,从而形成了“赵氏乱于内,外家擅于朝”的局面。到了哀帝时,天下大乱的征兆已经显现。哀帝驾崩后,一个千年来极富争议的人物——王莽登上了历史舞台。
1.王莽的发迹
王莽的发迹源于王氏家族的显赫地位,而王氏家族的崇高地位又来源于王家的一个女人——王政君。王政君是元帝的皇后,成帝即位后,王政君就成为了太后,王氏一家由此皆得贵幸。但王莽的父亲王曼早死,是太后诸弟中唯一未被封侯的,所以王莽与其堂兄弟们相比,自幼孤贫。王政君觉得很过意不去,便将他接养于后宫。
与那些整天游手好闲骄奢淫逸的纨绔堂兄弟们不同,王莽自幼谦恭俭朴,勤奋好学,对内孝敬寡居的母亲,照顾兄长的遗孀,对外结交社会名流。他待人接物恭敬有礼,对当权的叔伯们更是百般奉迎。如当朝权臣、他的大伯父王凤生病时,王莽就在身边侍奉,汤药煎好后他都要亲自尝过才递上去。王凤病重期间,他还数月不解衣带,弄得蓬头垢面。
为此,王凤甚为感动。临死时,特将他托付给王政君和成帝,并任命他为黄门郎。黄门郎虽是守宫门的小官,但王莽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2.低调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