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5470800000053

第53章 奇特的女性(2)

有着相当出色的英语口才的她,是活跃在美国各高等学府和经济研究机构中的一位着名演说家。她对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探索与造诣,令人刮目相看。她的公司的每一次董事会,参加者绝非一般人士,除专家学者们外,不少是美国国务院的部长等高级官员。

在这些老于世故的权威们的目光里,张雯女士似乎显得有些过于年轻幼稚。在这种场合里,如果你的演讲在五分钟之内不能慑住人心,那么,下面的结局将会是十分难堪的。

“我自信我有极为旺盛的生命力。我走进房间,踏上讲台,便以挑战性的口吻,把所有的人吸引住了,征服了……”张雯女士激动自信地向我讲述了她在美国每次演讲的强烈反响和效果。她的神态,好象此时仍然站在美国的一个讲台上似的。“我把一部交响乐的激越序曲成功地演奏了出来,精采,引人入胜,使台下的专家权威们不由自主地听进去,而且立即把他们自己变成了这部‘交响乐’的一个部分、一个乐句、一个音符……我成了一个出色的‘乐队指挥’……”

“不管是三百人或三个人,这样的场所都不能没有太阳!”美国的记者这样评价张雯女士的巨大感染力。

张雯女士凭借她的才华学识,敏锐的反应能力和活跃的女性风韵,在美国的政界、学术界、企业界等获得了平等的地位,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基于她是一个美籍华人及对中国问题的深度了解和研究,美国的学术界、企业界经常邀请她就“中国的经济改革和投资环境”等方面问题做学术报告。最近几年来,她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哈佛大学法学院,全美中小企业协会和旧金山国际商业理事会等单位,先后做了《外国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79-1983年中国政策的分析》、《怎样在中国做买卖》、《中外合资企业一实例分析》等讲演。

基辛格博士颇有见识地对张雯女士说:中国的现状及其历史、文化,“是一个没有人能获得毕业证书的大学”……

现实证明,美国人想了解中国的心理,是十分迫切的。而张雯女士恰恰能够及时站出来,象靳羽西小姐那样,充当这个媒介。其意义,作用,是极为重大的。

录制《环球了望》节目时,张雯女士受到了前总统尼克松和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还有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1986年4月15日纽约联邦大厦。尼克松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了张雯女士的采访。这几年,尼克松的学术着作成果累累,《领导人》、《真正的战争》、《真正的和平》三本巨着问世后,他又忙于《2001年》这部巨着的写作之中,时间之宝贵是可想而知的。通常,记者的采访都被他婉言谢绝了。然而,他欣然会见了张女士。

“对中国当前的开放政策与经济改革,你有什么见解?”张女士长驱直入地提出了一个极为重大的题目。

“邓小平同他的同事的行动是有魄力的,是有着相当的战略目光的。现在,这一政策已取得巨大的成功。”尼克松的评价,显然是深思熟虑的,是极为坦率中肯的。

“中国这一政策的成功,将带来什么影响?会有什么战略意义?对中国,对世界……”富有经验的张雯女士的采访才华非同一般,相当有深度。

“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可耕地面积并不很大。然而,他们生产的粮食已经自给自足,并且可以出口。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尼克松先生继续发表他的坦诚的见解,“中国的政策和成功,对第三世界国家,甚至对苏联以及其他正在寻求最佳进步途径的国家,都可供借鉴……”

横跨大洋的架桥人

你不要问社会能给你什么,而是要问你能给社会什么。

张雯在美国的办公室里的墙上,挂着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说的这样的一句名言。

也就是说,只要你对社会做出了你的贡献,社会就会报答你。张雯的人生观就是这样。

作为美籍华人,人生追求的三部曲往往是,接受高等教育--建立美满家庭--过着舒适生活。二十年前从香港移居美国的张雯女士同样也享受过这种美好的天伦之乐。

“人生的目标,难道就这么简单吗?”在宁静安逸的生活中,张雯的那池不甘寂寞的心潭,猛地泛起了思索的涟漪。

“难道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过一辈子吗?”

“你还年轻!”一个声音在向她呼唤,“应该去寻找释放你的热量和智能的场所--事业!”

她毅然走出家门,进入纽约州立大学任教,开始了有意义的生涯。

对故土的恋情,促使她于1979年起程飞回祖国观光。在北京、上海,与亲朋好友及前辈们的交往谈吐中,在各地参观的耳闻目睹中,十年动乱的内伤,民族落后的贫困,强烈地震颤着她的一颗赤子之心。

一种欲望,如同旭日东升,不可抑制地在她心中升起。为自己的祖国--母亲做点什么,当是做儿女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她于频繁的学术活动和社交活动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她设想筹办“美中投资贸易公司”,亲任董事长。

“做生意时,你首先不要去考虑能赚多少钱,而应该多想想对对方有没有好处。对别人有利,才会有吸引力。”父亲的教诲虽已多年,但仍然深深铭刻在她心中。她说,她建立这个公司首要的和根本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祖国。

张女士频繁地往来于大洋两岸。在祖国的土地上,她每年要会见许多有权威的经济学专家、企业家和国家领导人,探讨加强中美相互了解与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美中投资贸易公司”总部设在芝加哥。张雯积极推动在中国建立了一些既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又能出口创汇的中美合资企业。这一以“国际之窗”为名的行动,受到了上海、北京、广州、厦门等地领导人的支持与协作,事业进展迅速。她的公司的专业是“传播企业管理知识”和“国际技术转让”。

“当然,我也很会赚钱。”她并不隐讳地笑着对我说,“如果一个企业家不懂得去谋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在这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上,他就不可能生存下去……”

她着手投资创办了《环球了望》电视节目,亲自出任主持人和总编辑。她与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合作,用形象活泼的电视片形式,拟将美国、日本、西欧的企业管理、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陆续介绍给中国。她精心安排,高效率地工作,很快地完成了第一期十二集电视系列片的制作任务。这十二集电视片,分别介绍了硅谷、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全美电子协会、联合航空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美州银行、惠普公司、英台公司、安培公司、西尔斯公司等的历史与现状,展示了人才和技术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影响,提供了科学家与企业家相结合的实业家的典范;阐明了高等院校人才培训与高级技术中心的关系,证实了金融服务业在科技行业发展中的地位,报告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对明天的影响……从这些电视片里,中国可以得到有益的借鉴,可以了解到着名的哈佛大学是怎样为美国培养六位总统和多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可以看到美国大公司成功的秘诀,可以明白跨学科、跨州市、跨国度的协作。这十二集电视片已在中国播放了。张雯女士与中国企业管理协会达成协议,在第一次协调成功的合作的基础上,今后每年度制作播映十二集这方面的电视系列片的做法,还将继续两年,并且要竭力把片子拍摄得更活泼,更深入浅出,以便吸引更多的高低层次的中国观众,发挥更大的作用。

1986年年底,热爱祖国的张雯女士倡议建立“宋庆龄《环球了望》少年儿童科技创造发明奖”,并由她提供“种子基金”。宋庆龄基金会十分感谢和赞扬张雯女士的远见和贡献,决定每年“六一”儿童节评奖一次,奖励少年儿童科技发明活动中的优胜者,激发全国三亿少年儿童爱科学爱劳动的热情,推动他们的创造发明活动的深入发展。这些祖国的未来的缔造者,将为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是一个富有潜在力的国家,她有能力变成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国家……”张雯女士极为同意基辛格博士1986年10月20日对她说的这句话。她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她认为,有突破,就会有起飞,中国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