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举起这杯葡萄酒
5488900000031

第31章 第三个螺旋上起飞(1)

创造中国礼品酒

敢为天下先--更敏感,更快捷,更准确--漂亮的“白鸽”进入“视野”--在家不敬人,出门没人敬--我家有女初长成--瞬间烂漫“姊妹花”--“霓裳羽衣”遍中华--“霓裳”“文存”双记之。

敢为天下先

敢为天下先,就是敢于做先行者,开天下万物之先河,做他人未曾做过的事。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令人值得思考的却是,这个词语的出处,竟是“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为什么倡导不敢为天下先?因为“出头的椽子先烂”,因为枪打出头鸟,因为这在本质上是做前无古人的事业,容易失败,需要牺牲;为保全自己计,故不敢为天下先。

这种理念,从保全自己来说,没有错,但从事物的发展来看,并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放眼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起初都必有一个敢为天下先。如果没有第一个,就不会有群体的产生。这个规律放到企业经营上,就是企业要发展,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同样是经营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会迅速发展,在几年甚至十几年里就做大做强起来,而有的企业却怎么做也做不大做不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有没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气概。

这个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无论在政界的改革,社会的进步,在科技的发达,文化艺术的发展,乃至吃螃蟹这样的事上,都需要敢为天下先--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试想,一个企业要发达,没有这种精神会是什么样子?

有的人片面理解敢为天下先,仅仅把这句话理解成了个敢字,并且举出很多为敢字牺牲的例子来证明,要敢就要有牺牲。这点没错,其实任何事物都有成功有失败,就是你不敢为天下先,跟在他人后面跑,也不敢保证你一定不会牺牲,一定成功。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成功者没有一个是不具备敢为天下先精神的,而失败者,却不敢说都有这种精神。

敢为天下先是一种智慧,而不是鲁莽;是顺潮流而动,而不是逆势而上。顺应历史发展大势,走在时代前头者,是敢为天下先者;而那种凭自己一时心血来潮而做出鲁莽之事者,不是敢为天下先者。这一点不仅企业家当戒之,任何一位社会人都当戒之。

综观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位位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我们可以看到着眼于“社会潮流”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在他们身上的体现,看到他们的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和坚忍毅力,看看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给社会所带来普惠性的福祉。

鲁祥云就是这样一位站在时代潮头,敢为天下先,追求梦想,奔跑在社会前头的领跑者。他的胸中时刻涌动着发展的力量与愿望,身上充满了朝气蓬勃的干劲。他敢想敢干,敢于突破禁区,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探索创造出新的事物,改变社会的思想观念,引领社会的潮流。他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着的这种饱满的激情和旺盛的创造力,让人羡慕;他创造的一个个奇迹,让多少人叹为观止?

敢为天下先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如果从社会更广阔的视角来考量这种品质,可以清楚地看到,鲁祥云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优秀品质,不仅对企业家是亟需要的,对每一个想有作为的社会人也是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缺乏这种“微量元素”的人生,不会成为一个于社会有益,于自己有益的完美人生。

更敏感,更快捷,更准确

鲁祥云自从瞄准民营企业家的财富人生目标,走上创富大道以来,迅速地在栖霞县城建立起他的商业批发“帝国”,生意日益红火,市场越来越大,但他并不满足,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怎样才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使自己的财富增长速度几何级地膨胀。

要实现这种追求,鲁祥云知道,仅仅凭传统的商业思维在传统的商业模式里经营,不打破常规,走创新创造的新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创新的意识、求新的思维却一时一刻也没有在他心中停止运动,他智慧的双眼扫视着市场。

果然,鲁祥云像掠过商业市场草原蓝天的雄鹰一样,很快地发现了更肥美的“猎物”,像地质勘探家在旷野里找寻一样,确定了“新矿新油田”丰富储量,他欣喜若狂,因为在全中国几千年来,他是第一个开发这个市场的,其前景之广阔简直是不可限量。

鲁祥云这位商业奇才看到了什么?会做出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创出一片财富的新天地呢?一个人没想到,两个人没想到,全中国的商业系统多少年来都没有想到,鲁祥云竟然像他的祖先鲁班造锯一样,成为中国酒类精包装的“祖师爷”。

人们现在看到各种酒类,不管是贵是贱,几乎都有盒子包装,而且有的很华贵,却不知道,鲁祥云就是创造中国“礼品酒”的第一人,是他给酒穿上了“精美的衣裳”。

因为鲁祥云的这一创新和创造,给中国的酒文化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此前,酒文化虽然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其地域广阔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渗透生活,但是,人们所崇尚的是酒的本身,歌唱的是酒的浪漫与豪放,研究的是酒的功用与珍藏,叙说的是酒的故事与传承,却忽略了酒的衣裳。

几千年下来,它们或是储在缸中坛中,或者是装在瓶中,或者散装着,浅斟慢饮伴丝竹,或是被人用酒葫芦盛来仰头而饮向天笑,几千年下来,泱泱中华,竟然没有一瓶酒穿着“华贵的礼服”,都是赤身裸体的“模特”。

一朝酒界“祥云”来,中国美酒皆霓裳。真是一个神奇,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真是一个酒界划时代的“创举”,就在十五年前,鲁祥云给中国的酒第一个穿上了“高贵的礼服”,从此以后,“光着腚的”、“赤着脚的”酒,穿上华贵的“霓裳羽衣”,变成了“绅士”、“淑女”。鲁祥云给她起名叫“礼品酒”。

从鲁祥云的礼品酒上市的第一天,就光彩夺目,吸引了全中国的经销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全中国的裸体酒“模特”几乎在一夜之间都穿上了“霓裳羽衣”。现在,无论白酒、红酒还是果酒,即使是出身寒门“小子”也有“礼服”加身,门庭再低的“小女子”,也身着“霓裳羽衣”了。现在,如果谁送人一瓶“光腚酒”,不仅自己脸上过不去,对方也会以为不够档次。

虽然鲁祥云是创造中国“礼品酒”第一人,但现在他不可能也没有办法垄断酒盒包装市场,因为他当初并不知道“礼品酒盒发明”的知识产权为何物,更没有申请专利保护的意识,他所知道的、所看重的,就是自己制造的“礼品酒”有市场,能赚钱,高收益。只要有这一条,他就满足了。

因为鲁祥云是商人,不是研究员,他的利益在酒的营销市场上,而不是在产品研究开发技术市场上,他根本想不到也不可能把酒盒申请专利后再生产,更不可能去把所有形状和型号的酒包装盒都申请国家专利。因此,从来就没有人知道鲁祥云对酒文化的这种贡献。

今天我们也不是要为鲁祥云的这种贡献作历史的评价,更不是向社会为鲁祥云摆这份功,以期说明鲁祥云的了不起。我们之所以书写这段历史,是为了尊重和还原,更重要的是从中显现鲁祥云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以及他从不满足,不小富即安,不故步自封,不喜欢自吹自擂的品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品格比创造中国礼品酒更有意义,对启迪人生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客观地记录鲁祥云创造中国“礼品酒”的历史,探寻他在不满足于自己商业“帝国”的构建的景况下,如何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不懈的意志,时刻搜寻着更高的利润目标,一旦有这种迹象在天空中飞过,甚至是偶然的一闪,他就能立即判断出其最高的价值,而决定是否介入其中勇敢获取。企业家之所以称为企业家,就在于他们对企业项目的嗅觉和判断力比一般人更敏感、更快捷、更准确。

漂亮的“白鸽”进入“视野”

现在,我们再回头来看看鲁祥云在创造礼品酒上,是怎样敢为天下先的。

万里蓝天下,雄鹰展翅飞。一只漂亮的“白鸽”进入了他的“视野”,它就是礼品酒。

在一个酒类营销会上,鲁祥云结识了汕头开发区的一位朋友。当时,开放的特区本身就吸引着全中国的目光,何况鲁祥云这样四处寻找商机的人岂不魂牵梦萦?朋友一句:“到汕头来吧,我们这里净是些先进的东西,保你开眼发财。”就把鲁祥云调到了汕头。

当然,朋友的应允不会落空,朋友的热情更让他倍感汕头的确是让人开阔眼界的“大世界”。朋友开着丰田轿车风驰电掣般的在公路上疾驶,让鲁祥云眼热;朋友的太太开着三菱吉普大气而潇洒,更让鲁祥云羡慕,要知道当时这些高档车鲁祥云也没大见过啊,别说栖霞见不到,烟台也没有几辆,人家两口子,竟然一人一辆高档车。直到后来鲁祥云进烟台开发区时开了辆别克商务车,也成了当时开发区仅有的一部高档车,可想而知当时的南北差距有多大。

不光人家的坐驾让鲁祥云眼馋,汕头的开放环境更让鲁祥云心旷神怡。这里有练歌房,有卡拉OK,人们活得非常轻松。而在鲁祥云栖霞的一亩三分地上,工商税务总是把他的头绷得紧紧的,如同上了紧箍咒。当然,汕头开放的环境带给人们滚滚的财源和机会,更让鲁祥云喜出望外。

法国产的大英雄白兰地,由香港一家公司代理,同时在深圳设有办事处,开展大陆的营销。鲁祥云从酒类市场的众多品种中,选择了这个法国大英雄的品牌。经过鲁祥云与厂家的几轮谈判,最终他签下了一个“法国大英雄中国礼品酒总代理”的营销合同,法方提供原酒,由鲁祥云贴牌生产。

说是“礼品酒”,只有一个概念,“礼品酒”为何物,别说鲁祥云,就是特区里也没人知道什么样。那时,市场上所有的酒,都是“光腚”瓶,没有外包装。连最好的国酒茅台也是用纸在瓶子上一包就出厂了。鲁祥云惟一看到的是郎酒出过一个带简易盒子的酒,算是中国当时穿着最高贵的酒中之“美男”吧--这后来成为鲁祥云研发“礼品酒”包装的启发素材。

如果换成别人,连模样都不知道的买卖怎么做,怎么代理?这必会成为生意上的绊脚石,根本不敢签这样“无厘头”的合同。但鲁祥云恰恰看好的是这个“没见过”,有了这个“没人见过”的空间,他就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了。

鲁祥云心里精明透亮:只要法国厂家提供了白兰地原酒,怎么包装就是我鲁祥云的事了,我鲁祥云怎么做着好看,怎么做着赚钱就怎么做,全部的主动权在我手里,我说几壶就是几壶,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买卖?再说,全中国没有“礼品酒”,我做出来,这个市场有多大,买卖会多火?

签了合同那天,鲁祥云觉得,一闭眼,钱就哗哗地从天上掉下来了。美,真是一个美。“礼品酒”一定能做好做出品牌来,能在全国叫响她。鲁祥云有这个把握,更有这种特质与强烈的成功欲望。

在家不敬人,出门没人敬

鲁祥云像还没有学习登山技术的乔治登山队的队员一样,全心想着登上“礼品酒”这座山赚大钱,在他眼中没有困难,也没有“不会”的字眼。

鲁祥云很快地拿着合同从深圳飞回栖霞,这个合同是他抱回来的“礼品酒”这个全国头生的“金娃娃”啊。在飞机上,他把自己几天来想的“礼品盒”模样大体设计了一下,回到栖霞,椅子都没坐热,就马不停蹄地四处找起印刷厂来。因为只有找到好的印刷厂,才能制造出好的礼品盒来,生产出像样的礼品酒打开市场。

哪知,鲁祥云把事情想得简单了:他跑遍了烟台境内很多的印刷企业,没有人能够制造礼品酒盒。人家一听鲁祥云的要求,不问价格,全部摇头不接活。不是人家不想做,而是当时北方根本就没有制造这种礼品酒盒的印刷设备。

鲁祥云之所以一路成功,就在于他从不简单地放弃任何可能的道路。他想,既然你是搞印刷企业的,你这里做不了,总该知道有地方能做得了吧,你们掌握同行的信息总比我这个外行多吧。在印刷企业打听不到信息,他就打听酒厂的,看酒厂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说来也巧,在牟平酒厂,鲁祥云碰到了夜光杯酒厂的总监。他对鲁祥云说:“你说的礼品酒盒,现在全国没有,也没有能做出来的--印刷厂的机器、技术都达不到要求。”他又说:“不过,你要真想做,我可以介绍你到深圳见一位印刷包装公司的庞老总。他如果做不成,你就不用想了。”

他告诉鲁祥云,目前全国只有庞老总从香港弄来一台印刷机,可能做这种礼品酒盒。鲁祥云立马飞深圳,但出乎鲁祥云意料的是,虽然经朋友介绍,庞老板却因为生意很火,腾不出空来亲自接待自己,只让业务人员跟他接了头,礼品酒盒的业务也是简单地谈了谈。

因为是新产品,人家也没做过,业务员又定不下企业是不是给开发,鲁祥云算是吃了“闭门羹”,只得回家另想别的设计方案,找别的出路做礼品酒盒。

正在鲁祥云想方设法的时候,事有凑巧,深圳的庞老板前来烟台一家大企业要货款,打来电话请鲁祥云帮忙。鲁祥云一听,机会来了。他马上跑到烟台,租了一辆全新的桑塔纳轿车,开着到了烟台机场。

当时,桑塔纳在烟台就是好车了。鲁祥云想,应该让庞总在烟台显得气派点,不仅要坐好车,还要住高级酒店,这样不仅庞总在烟台能够显出身份高贵,容易办事,我鲁祥云在他面前也大大气气地脸上有光,让庞总对我有好感。

真是在家不敬人,出门没人敬。鲁祥云鞍前马后地陪着庞总跑来跑去。他到企业找人说事,通过关系帮助庞总把事情办得顺顺利利的。庞老板以前并不知道鲁祥云的为人是如此豪爽大气,此次烟台之行,让他深感自己交上了一位好朋友,也是一位商场上的好战友。

庞老板跟鲁祥云倾心交谈,相见恨晚。当他听了鲁祥云进军“礼品酒”的全盘打算之后,当即拍板说:“这事我帮你搞定。”庞老板也真是一位商场上大手笔的人物,说到做到。回到深圳后短时间内就按照鲁祥云的想法和要求,做出了六千个高级礼品酒盒,连盒子带配套的胶封、蜡封,全部免费赠给鲁祥云。鲁祥云感激不过,但庞老板执意不收任何费用,只说鲁祥云只要做好了“礼品酒”,他比什么都高兴。

我家有女初长成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鲁祥云立即把大英雄礼品酒装进酒盒,做成了第一批“礼品酒”。他看着“礼品酒”漂亮的外表,长方、四方的盒子,红彤彤的是那样的高贵典雅,大气迎人;打开盒子,里面是金黄色的缎子包着带着深黄色的酒,异型的瓶子躺在缎子上,真像一位美女,让人看不够爱不够。

鲁祥云仿佛看到了一箱箱金子在眼前闪光,喜悦得他跑遍了全省的批发市场全线推销。市场反响十分强烈。在莱芜市场上,一个单子就进账几十万元。全省糖酒会在胶南召开,鲁祥云骄傲地带着他的“礼品酒”参会,马上吸引了众多经销商的眼球。“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鲁祥云的“礼品酒”,给山东人打开了从未见过的精彩世界,让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糖酒会上,一炮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