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举起这杯葡萄酒
5488900000042

第42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2)

“怎么办?不能这样无休止地跟耍赖的打下去,必须想办法一次性解决。”鲁祥云想出了一个法子,一次性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夺回属于自己的马蒂尔德商标权来。那是自己梦中想起的商标啊,是自己的心血凝聚啊。

鲁祥云找到开发区和烟台市两级工商局,恳切请求帮助。市区两级工商部门看到自己管辖的企业权益受到了侵害,二话没说就帮着维权。烟台开发区工商局局长和市工商局商标科科长为保护我们的品牌,一起到了北京国家工商总局,把恶意注册马蒂尔德商标的事情驳回去了。最后,鲁祥云的中文马蒂尔德注册也下来了。

“我又一次打了胜仗。”鲁祥云回顾说,“当时,马蒂尔德的山东省著名商标还没下来,如果下来了,他们注了也没用。”

故事并没就此结束,鲁祥云说:“就在我们到北京去驳他们注册的时候,蓬莱那个注册的感觉到他的官司快输了,就托人来说情:‘不给那么些,少给几个也行啊。’我跟来人说:‘不用说那么多,我们法庭上见面吧。’让这个恶意注册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面对造假者,决不手软

“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旦有了名气,没有人不想吃你这个唐僧肉的。”鲁祥云说:“不光有找商标注册这样事的,还有人侵权的,也不是一出两出的。只要我的产品一出来,就有人仿造。”

山西一个制瓶子的老板,没读几年书,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专利,法律意识更谈不上了。他给鲁祥云生产专利瓶子,看到鲁祥云的瓶子模样好,很多客户都去打听要买。于是,他就一批一批地往外卖。

这个老板不知道鲁祥云的专利瓶子只能归鲁祥云自己用,他以为只要他能造出来就是他的东西,爱卖给谁就卖给谁,可以随便卖。

鲁祥云知道后,几次告诉他不要卖了。他嘴里答应了却照卖不误。不仅往别的地方卖,还卖到鲁祥云的老家栖霞市。简直就是给鲁祥云上眼药。

鲁祥云查得真凭实据后,提请烟台市中院去查封,做了证据保全。官司打下来,判赔鲁祥云二十万元。“结果只执行下来十万元。去了在法院打官司的八万元,基本没弄回什么钱来。其实我们不是仅仅为了钱,也为一口气。”鲁祥云说。

类似的不正当竞争,鲁祥云不止遇到一次两次。他讲了一个打击自己老乡侵权的故事,让人感觉到鲁祥云的对手们也确实有点太过火了:

“不光瓶子,酒也是这样。只要我一上市就有人跟着仿,在背后抄袭我的市场。”鲁祥云说,“栖霞有个酒厂,老是抄袭我的。那个老板跟我不错,我几次三番跟他说,你如果想创新,搞个品牌,自己搞不了,就把我请过来,我过来免费给你开发,你不要老是跟在我后头来挤兑我。”

“他们表面上说好好好,后面照样抄袭不误。我做的小白兰地,南京的一个客户年销售量达七八十万元,他抄出来了,拿去顶我的行说:‘老鲁的是二十元一瓶,我给你五六元钱就行了,东西只比老鲁的好。’”

“这种做法实在是太欺负人了。我就让人打假。先找人去买这款酒,开出了发票,到去找他的时候,他们不承认说是他们的,说是贸易公司进的,不是他们自己生产的。”

面对狡猾的对手,鲁祥云当然也得成为“好猎手”。鲁祥云说:“后来我们想办法,查清了他们的生产情况,请求法院在他们的生产线上查封了。那位老板没脸见我了,就托人来找我。我对来人说:‘我家有专门打假的组织,找我没有用。’”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年,鲁祥云到现在讲起来,还带着点生气的口吻:

“一天,栖霞市技术监督局一位领导打电话给我说,今天中午咱市里一位副市长到烟台,中午想到你这里吃顿饭。县里的父母官来了,到我这里吃饭,我得好好接待啊。当时我在外面,中午赶了回来。

“我当时估计他们很可能有事,但不知道他们是来说情的。我一看,栖霞那位酒厂的老板也来了,我就知道他们是为什么事来的。来了就是客,但话要说明白。

“我在酒席桌上说:‘我起诉谁不好,起诉咱老乡?你实在做得太过分了。一开糖酒会,你和你哥就去看我的新产品,回去就抄袭。你做企业,要自己创新!我从做酒以来,没有用过别人的一点,全是自己创新的。一个企业没有创新,做什么企业?’”

一场找上门来的摆平宴,变成了一场“鸿门宴”。那位老乡厂长满以为鲁祥云在自己家乡的父母官面前,会给他们一点“面子”,没想到鲁祥云坚持维权丝毫不含糊。

后来,虽然在领导的说和下,鲁祥云给了他面子,但他绵里藏针的锐气,使那位老乡颜面扫地。承担了鲁祥云起诉的全部费用并停止了侵权,而鲁祥云也撤了官司。

“吃点亏就吃点亏吧,谁叫他是老乡呢。”鲁祥云叹口气说。

昭告社会: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们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鲁祥云的企业能够走到今天,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西夫拉姆酒堡能够巍然屹立在亚洲葡萄·葡萄酒城而瞩目世界,经历了多少艰难的争战。真可用陈毅元帅那句经典的诗句来形容,“创业艰难百战多”。

往事如烟,前程似锦。鲁祥云和他的企业,勇敢地面对任何对手,大义凛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与各种对手交锋、招招胜出;在风雨中摸爬滚打,成长壮大。

早在2003年9月9日,鲁祥云就在《烟台晚报》上做广告进行形象展示,向社会宣告:《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以此来显示自己和企业的雄风。这种宣告,既是一个企业英雄的自我表态,更是一种企业生存的哲思。

文章在提示中说:“中法合资威斯诺·查尔斯酒业(烟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与壮大,成功地塑造了马蒂尔德和查尔斯两大系列品牌。企业规模日渐壮大,2002年,烟台开发区前五十强企业排名第四十一位。公司总裁鲁祥云先生高瞻远瞩,大胆创新,以超前的眼光和市场竞争意识,一次次化风险为机遇,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一次一次化腐朽为神奇,带领企业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铸就了一个山东铁汉传奇般的故事。如今,威斯诺公司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2002年,又以骄人的业绩和同业市场占比55%的绝对优势稳居榜首。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威斯诺公司是怎样发展壮大的呢?我们通过详细调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朝阳初上,山城起宏图”是文章对威斯诺·查尔斯酒业的历史回顾:

“1992年,邓小平南巡和十四大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位于烟台栖霞市的一个个企业也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1994年,在栖霞的一个小山村,威斯诺·查尔斯酒业公司的成立已在酝酿之中了。选什么项目,上多大的规模,人才的招聘,市场的开发,资金的筹集,广告的宣传,一系列的问题纷沓而至。总裁鲁祥云认为:烟台地区葡萄种植条件得天独厚,选葡萄酒项目,借此地利将事半功倍,至于人才,山东半岛三面环海,钟灵毓秀,沿海发展趋势明显,内地人才必会云集于此,只要做好选才、用才、重才,人才问题就不难解决;至于产品,鲁祥云总裁深思熟虑后,决定赴葡萄之国--法兰西取经。XO被誉为法国的‘生命之水’,深受法国人尊崇。在当时,中国人能享受如此美酒,只有选择‘人头马’等极少数品牌,而且价位惊人。鲁祥云总裁敏锐地看到,引进法国原装XO,不求暴利,降低价位,礼盒包装,必能适合国情,闯出一片新天地。鲁祥云总裁自信这将推动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将开创中国XO礼品酒的先河。他这种长远的眼光,大手笔、高起点、定位准确的构思,不久以后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产品刚一推向市场,独特的包装,典雅的外观,精巧的构思,诱人的XO色调,富含着异国风情味的设计,让同行业为之一振,惊呼:‘葡萄酒业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好的产品吸引了大批客户,订单雪片般飞来,马蒂尔德这个法国的知名品牌在中国大地上首次大放异彩。”

在记述威斯诺·查尔斯酒业的另一段历史的时候,文章这样写道:

“最初的成功没有使鲁祥云总裁得意忘形,他却更冷静地思考公司的下一步该怎样走,怎样谋求更大的发展。法国之行给了他深深的震动,法国葡萄酒业高科技的生产,完善的管理,信息化的市场运作,便捷的物流,相比之下,中国葡萄酒业才算刚刚起步。年轻的威斯诺路在何方?在公司成立之初,栖霞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公司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由于信息、物流、环境的限制,高素质人才进不来,诸多因素制约了公司向更高层次发展。年轻的威斯诺公司成立的时间太短了,有许多困难急待解决。是稳步前进,还是险中求胜,公司上下议论纷纷。此时,鲁祥云总裁以惊人的胆略和果断力排众议,作出决定,公司搬出栖霞设在烟台。在大会上,他谆谆地教导大家:‘公司不能满足现状,要想到未来十年的发展,搞企业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有公司人员都被折服了,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在营销战略上,鲁祥云总裁站得高,看得远,立足烟台,面向全国,提出营销要‘问鼎山东,逐鹿中原,饮马长江’,由北至南,由近及远地渐次开发理论。对公司原有基础较好的区域,提出‘精耕华东,确保华南,虎踞东北’,巩固根据地的思想。为扩大销售,提出‘布点西南,谋势华北,横跨大西北’的经营构思,从而形成全国营销的行动指南。在他心中,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做到的,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能克服的。他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儒将风度,也有着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名将气势。从1996年到现在,销量每年成倍增长,公司的实力增强了,知名度提高了。‘十年磨一剑’,威斯诺公司完成了原始积累,有更强的能力取得更大发展的实力了。由于法国原酒在中国销量的激增,引起了法国许多葡萄酒企业的重视,致函鲁祥云总裁赴法国洽谈合作事宜,鲁祥云总裁又一次抓住了机遇,欣然前往,选定与法国西夫拉姆集团合资成立威斯诺·查尔斯酒业(烟台)有限公司,谈判愉快成功。自此,威斯诺公司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有了人才,一切皆有可能”的小标题下,文章是这样表述的:

“鲁祥云总裁就是这样,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一旦决定,立即行动。他为人诚信,讲求务实,大可以‘天高云淡,沙场点兵’,排兵布阵,布局全国市场,规划未来蓝图;小可以明察秋毫,对员工关怀至微。从他身上,处处体现出具有中国代表性的企业家的风范。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不是上天的恩施,与其识人善用,大肚能容,广纳贤才,密不可分。‘有了人才,一切皆有可能。’这是鲁祥云总裁常讲的一句话,也反映出他对帐下人才的重视程度。怎样选好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保持高速发展的保证。鲁祥云总裁在这点上更是独具慧眼,见解深刻。企业的发展,是人才的发展。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公司成立伊始,许多跟随鲁祥云总裁打江山的一批人员如今很多已成长为公司的得力干将,有的已晋升为区域经理和大区经理,也有一些不求发展、思想落伍跟不上企业发展现状的人员,鲁祥云总裁为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多次大刀阔斧进行人力整顿。他虚怀若谷,广纳贤才,2003年不惜重金,聘请营销专业人士加盟威斯诺成立行销部,强化市场营销,完善管理,加强售后服务。用鲁祥云总裁的话来讲就是‘商海无情,大浪淘沙’,‘行与不行,市场中见真假’。人才招聘上,筛选是严格的,宁缺勿滥,尤其注重德才兼备,积极务实的人才。为了吸引、留住人才,公司制定了新的薪资制度和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灵活的管理方法和务实的作风,使整个威斯诺公司充满活力,人人积极争先,以先为荣,以落后为耻;以为公司着想为荣,以营私谋己为耻,从而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积极健康的人才发展氛围。市场运作上更加注重服务意识和适合当地的新产品开发,提出‘立足市场,强化管理,保持优势,拓展道路,整合资源,合理收支,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三十二字方针。

“威斯诺公司的发展壮大是超前的意识、果断的行动、团结的斗志、高质的产品、超值的服务、先进的管理等诸多因素的结合。”文章最后这样总结道:“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申请专利达五十二项,产品高、中、低档多达四百多种,公司销售人员本科以上学历占比80%,行销全国二十六个省、直辖市。一切数据无不说明,威斯诺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到2004年,威斯诺公司计划在法国西夫拉姆集团的协助下,在烟台征地一百零八亩,建造葡萄种植窖藏基地,这必将为威斯诺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气象。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威斯诺公司必将飞得更高,游得更远。”

八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了当初的那种宣告,西夫拉姆酒堡作了见证。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连绵战之而不馁,虽入太平而警醒。是为国之大魂,企之大器,人之英杰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