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你30000天,你怎样活
5491100000022

第22章 这辈子,要与人为善成就自己(4)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看到了蚂蚁的壮举——突如其来的水包围了一小块陆地,那一小块陆地有许多的蚂蚁,是蚂蚁的家园。蚂蚁们对水是很敏感的,因为它们不会水。天要是要下大雨了,它们总是能够预先知道,于是就能看到它们浩浩荡荡搬家的场面。但是这一次它们无法预先知道,因为这一次是人祸——那个人挖开了沟渠,要浇灌他的菜园子。天灾可以预知,但是对于人祸蚂蚁们就无法预知了。蚂蚁们爬出了洞穴,一阵慌乱。逐渐地,蚂蚁们有秩序了,它们聚拢,聚拢,聚拢成了一个大大的蚂蚁团。这时候水漫了上去,蚂蚁团就漂在了水面上,而且在微风的吹动下,蚂蚁团在水面上慢慢地向前滚动。没有一只蚂蚁松手,那蚂蚁团好像向前漂得很轻灵。终于,它们抵达了陆地。于是,它们分散开来,又一次开始重建家园。

那人看得呆了。他在想,假如有蚂蚁怕危险不想在最外边呆着,而是想在最里边呆着比较安全,还会有那紧密的蚂蚁团吗?假如有更多的蚂蚁这样想,还会有蚂蚁团吗?他的脑海闪现了一个词——团结。这是他因为目睹蚂蚁的壮举而创造的一个词!他想: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词啊!

他把蚂蚁的壮举讲给他的子孙,临了总要说一句:“团结啊!”

他的子孙把蚂蚁的壮举讲给他们的子孙,临了总要说:“这就是团结啊!”

后来蚂蚁的故事传丢了,但是总会一代叮嘱一代:“团结啊!”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麽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稳。

可见,团结和集体的力量所起的作用。人心齐,泰山移啊!

从前,某个森林内,住着一只两头鸟,叫“共命”。遇事向来两个头都会讨论一番,才会采取一致的行动,比如到哪里去找食物等。

有一天,一个头不知为何对另一个头发生了很大误会,造成谁也不理谁。其中有一个头,想尽办法和好,希望还和从前一样快乐地相处。另一个头则睬也不睬,根本没有要和好的意思。

如今,这两个头为了食物开始争执,那善良的头建议多吃健康的食物,以增进体力;但另一个头则坚持吃毒草,以便毒死对方才可消除心中怒气。和谈无法继续,于是只有各吃各的。最后,那只两头鸟终因吃了过多的有毒的食物而死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合作,才能谋得出路。

在生活中,不管是同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地独享荣誉和快乐,而是如何消除他人的妒忌和不安心理。最好的办法是把你的成就和荣誉归功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旦别人分享了你的成就和快乐,不仅会消除对你的妒忌,还会为你“有福共享”的精神所感动。这样才能积累人脉,为更大的成功打下基础。懂得分享,能获得他人的友情,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学会育人分享,让生活更完美

分享是影响人成功的很重要的品质之一,也是促使一个人产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一位研究经济的人士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学会分享——成功企业家的秘诀》。这篇文章主要提到了着名的企业家马云的分享精神。在经济危机到来之际,马云指出:“企业要想发展,要想成功,不仅要将自己的财富分享给别人,还要学会分享责任。”

通过许多企业家的成功经历可以发现,懂得分享的人才会交到朋友,才能在日后确立自己牢固的人脉关系,才能为自己的事业开辟新的天地,而他自己也必然是一个幸福的人。

一个企业家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这个企业家毕业于北大,当年在学校读书时,他们宿舍有一个家住在北京的同学。这个同学每到周末都会回家,周日晚上就会回来,他回来时会带上六个苹果。起初宿舍里的同学很高兴,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没有舍友份儿。宿舍里其他同学看在眼里,虽然嘴上都没有说什么,因为苹果是人家自己的,不给你也说不出什么来,可是,心里都公认他太自私。因为他们一群男孩子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大家拿出来一起吃,直到吃光了为止,没有人会留给自己吃完了再接着吃的。

后来,他们宿舍有一个同学成功了,成了企业家。因为企业需要人手,这个企业家觉得还是同学可靠,就把当初同宿舍的几个同学都叫了过来一起干,但唯独没有邀请那个自己独吃苹果的同学。这个同学的事业也并不顺利,因为找不到好的机会,就给这个企业家同学打电话,想请给他一个机会,也到他公司来工作。可是后来大家一商量,一致不同意他来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

还有另一个与此类似的故事,发生在过新东方教育集团的总裁俞敏洪的身上。俞敏洪也曾就读于北大。在学校时,他经常做一件看似很吃亏的事情: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们打水。本来,大家一起用水,应该共同来打,或者轮流来打,可是俞敏洪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吃亏的事情,他每天都自己负责宿舍的热水供应。他不知道这件事会给他带来什么,但是认为自己也并没有因此吃亏。

十年过去了,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到了1995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俞敏洪知道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发展这个事业了,他希望到找合作者。然而,他也清楚这样的道理,最好是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他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他的那些同宿舍的同学。要知道,他的同学关系发展得也很好,俞敏洪一提出请求之后,他们都回来了。俞敏洪都没有料到同学会这么给自己面子,后来,就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同学们给了他一个让他惊奇的理由:“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执着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只给我们粥喝。”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学会分享,并不是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并不是自己吃亏了,随着你与他们的分享,虽然看似少了,其实是无形中增多了。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并不是吃亏,而是一种幸福。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学会分享,这样我们和他人才会得到更多的收益,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人生才会更成功,更快乐。多一些分享吧,世界会因此更加开阔起,生活会因此更幸福。

有人这样说过,乐于分享,是一种心胸宽广、大度无私的表现。因为这种宽广和无私,你的世界才会变得宽大。因为在你与人分享的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回馈。与不同的人分享,你会得到不同的利益。所以,对我们来说,要抱有一种乐于分享的心态,不要因为担心一时的吃亏,而把自己封闭在自已的一个小世界里。给自己更宽阔的心胸,更大的舞台,从学会分享开始建造我们的幸福吧!

关于分享,有下面这样一段经典的话语:

当你拥有五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即使你把五个苹果全都吃掉,也只是品尝到了一种味道--那就是苹果的味道。如果你把五个苹果中的四个拿出来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上你少了四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却得到了其他四个人的友情和好感。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桔子,从那个人的手中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五种不同的水果,尤其是收获更多的友谊。

路过的陌生人,也许就是贵人

现今社会,“不要与陌生人说话”或者“不要和陌生人交心”成为一种普遍的规则。当你行走在清晨的上海街头,如果你微笑着向一个不认识的人喊“早上好”,他一定是一脸惊诧。而如果你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向一位二十多岁的女郎这样表现,你就很有可能被回敬一句“神经病”。

吉米最近生意不顺,投资的股票又几乎全部亏本,正处于走投无路的关头,这时候他收到一封奇怪的信。这是一位总裁写的信,他说自己愿意把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吉米,并聘吉米为公司和其他两家分公司的终身法人代理。吉米不敢相信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他依照信上提供的地址找过去探个究竟。总裁见到他就问:“你还记得我吗?”吉米很茫然。总裁就说:“这就更难得了。”经这位总裁提醒,吉米隐约记得:10年前,吉米去移民局排队办工卡。他听见移民局的工作人员对自己前面的人说:“你的申请费不够,还差50美元。”这人好像是真的就缺这50美元了,不过他要是今天拿不到工卡,就找不到雇主了。吉米看那人挺为难的,就拿出50美元为那人交了。想不到10年之后,那人这么发达。总裁告诉他,自己这么闯荡了10年,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自己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吉米让他相信,世界是充满爱心的,前途是光明的。他之所以迟迟没有还吉米那50美元,是因为,他觉得这不是50美元所能表达的,现在才是报恩的最佳机会。就这样,吉米靠50美元的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张总在任时,逢年过节,家里就来客不断,门庭若市。对此,张总感到满足,说明自己还是受大家爱戴的领导。张总退休后,家里却一下子安静了很多,即使是春节这样隆重的节日,来看望自己的人也很少,可谓门可罗雀。说实话,张总在乎的不是那些人送来的礼物,而是大家的心意。张总正在感叹“人走茶凉”的时候,以前的下属小李却跟往年一样,带着礼物和妻儿来给他拜年。小李的来访令张总感动不已——总有些人比较有人情味。两年后,公司聘张总为顾问,张总手中多少又有些权利,以前那些人又登门而来,张总却只重用了小李。苏格兰有位叫弗莱明的贫苦农夫,他一向乐于助人。有一天,他从沼泽地里救出一个小男孩。本来没什么的,这种好事他做多了,可男孩的家长来道谢时,非要送给他很多钱以致谢意。弗莱明坚持不收,申明自己救人是上帝的旨意,不能收钱。那家长无法,看弗莱明的儿子进来,就说:“你不愿意收我们的钱我就不再勉强了,可是你救了我的儿子,我也要为你的儿子做点儿事,以表达感激之情。我会为他资助一切学费,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我相信,你这么善良,你的儿子将来也一定很出色。”看那位家长这么坚持而有诚意,弗莱明就不再坚持。后来,那位家长真的供弗莱明的儿子到医学院毕业后能自立。再后来,世界上出现两个蜚声世界的杰出人才:弗莱明的儿子就是发明青霉素的著名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弗莱明所救的那个孩子就是英国赫赫有名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通常,小人物的故事才是最真实的,人世间的故事多是由小人物们组成的。类似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总有些温情的东西温暖着我们心里的某一个角落,感动我们的心灵。

佛说一切皆有因缘,种因得果。吉米善待陌生人,最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小李依旧关爱失势的人,最后也得到别人的关照;老弗莱明善举在先,促成了两个年轻人日后的辉煌。所以,请不要忽视陌生人和位卑者,也许今天你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插上一颗柳枝,明年就能收获一片荫凉。生命中的任何人都可能是你的贵人。世事变化无常,多为别人提供无私的服务和帮助,总能获得回报的。即使不是为了得到物质上的回报,做人也应该与人为善,起码可以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宽慰,古人教导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和今天所提倡的助人为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