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你30000天,你怎样活
5491100000024

第24章 这辈子,放宽心走更宽的道路(2)

生活中不要为了一点儿小事斤斤计较,能容人之处且容人。

不斤斤计较是一种豁达。

英国一位著名的作家,出身极其穷苦,他的成功乃从艰苦卓绝之中,抱着百折不挠的精神,长期奋斗而来。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从不在乎别人付给他的稿酬多少,当他暮年时候,各大书局竟觅他的佳作,他的酬金版税也就丰富起来。但是好景不长,他不久就病危了。

这个消息一经传开,就有好多访问者,赶来探望,盼望知道他的遗嘱,可在各报发表。这班人站在病床旁边向他请求说:"老先生,你是奋斗恶劣环境的胜利者,那种百折不回,刻苦自励的精神,真使我们敬佩无比。你已功成名就,对于我们这班崇拜你的青年,景仰你的后生,有何教训;我们愿意知道先生的秘诀,胜利的方法,以作我们的指引,"那位老先生听了这番诚恳的请求,微微地睁开昏花的老眼向着他们看看,仍旧一言不答。

他们又向他请求说:"老先生饶恕我们的麻烦,在你病中唠唠叨叨,实在对不起,我们是报馆编辑,新闻杂志的记者,愿意听听先生最后的教训,不但我们获益,在报上发表以后,又将不知造福多少青年。因此务请不吝赐教,我们谨候恭听。"

"成功么?秘诀么?有,请看马太福音十六章二十六节。"老先生轻轻地说完上面的话,便于工作合上了眼,与世长辞了,他们一一记在纸上,连忙打开圣经看,见是:"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没错,人即使得到了整个世界,却付出了整个生命,又有什么益处呢?因此,人一定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很多人都看过《大长今》这部电视剧,里面有很多感人的例子,尤其是皇帝中宗。由于国事繁忙,中宗常常忧心忡忡,因此长今时常劝他要敞开心扉,将自己内心积压的苦闷向最信任的人倾诉。中宗和长今接触频繁,渐生爱慕,尤其是当他知道长今就是多年前给他送酒的那个小姑娘时,更是觉得他和长今是缘分天生注定。可是当他知道长今和闵政浩的缘分比他还要深的时候,心中升起了一股醋意。

中宗问长今是不是喜欢闵政浩,长今点了点头,这时候中宗就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明确地告诉长今,他爱慕长今,但不会逼她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第二天,中宗约闵政浩比赛射箭,一时难忍心中的愤恨,想要致闵政浩于死地,但是终于还是忍住了…

中宗犹豫到底要不要封长今为后宫,此时闵政浩求见,告知中宗他曾经打算和长今一起逃离宫廷,但是又回到宫廷来,是因为长今想要发挥她的专长,继续行医,这是他爱慕长今的方式。他也恳求中宗爱惜长今的才华,不要封长今为后宫,但是要任命长今做中宗的主治医官。中宗终于下了决心,不畏一切艰难,任命长今为正三品堂上官,下赐大长今的称号,闵政浩则被流配到异乡。后来,中宗的病情每况愈下,他秘密下令让内侍府的人将长今送到闵政浩被流配的地方,希望两人远走他乡,避免被朝廷官员追杀,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保护长今了。

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因为宽容和大度,终于使得长今和闵政浩有情人终成眷属。应该说,作为皇帝,想得到一个宫女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他也知道,是自己的应该争取,不是自己的也不能勉强。

做人要学会宽容,懂的宽容别人!宽容应该是一种人类精神,是一种善;一种美;是一种胸怀和气度;更是一种境界。只有善良的人,心胸中才有宽容,只有慈悲的心灵里才能放得下宽容。

学会宽容待人,润滑人际关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用宽容来对待别人无意或有意的伤害,有如春风化雨,冰释雪化,对方定会投桃报李。宽容永远是人际关系的调和剂。因此,人生处世,当学会宽容。

宽容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常有一些所谓的厄运,只是因为对他人一时的狭隘和刻薄,而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自设的一块绊脚石罢了;而一些所谓的幸运,也是因为无意中对他人一时的恩惠和帮助,而拓宽了自己的道路。

市场上,果贩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客人。

“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5元吗?”客人拿着一个水果左看右看。

“我这水果是很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处比较比较。”

客人说:“一斤4元,不然我不买。”

小贩还是微笑地说:“先生,我一斤卖你4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

“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

“不会的,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就要卖10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

不论客人的态度怎样恶劣,小贩依旧面带微笑,而且笑得像第一次那样亲切。

客人虽然嘴里挑剔不止,最后还是以一斤5元买了。

有人问小贩何以能始终面带笑容,小贩笑着说:“只有想买货的人才会指出货如何不好。”

小贩完全不在乎别人批评他的水果,并且一点也不生气,不只是修养好而已,他称得上是一个聪明的人,聪明人常常是豁达的。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然洒脱的态度,也是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之一。一般来说,豁达开朗之人比较宽容,能够对别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论、行为以至他们的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等都加以理解、包容并尊重。不轻易把自己认为“正确”或者“错误”的东西强加于别人。尽管他们也有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或做法之处,但他们依然会尊重别人的选择,给予别人自由思考和判断的权利。

一位哲人说过,如果大家希望享有自由的话,每个人都应采取两种态度:

在道德方面,大家都应有谦虚的美德,每人都必须持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对的态度;在心理方面,每人都应有开阔的胸襟与兼容并蓄的雅量,宽容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

一次,理发师为周总理刮脸时,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不小心把他的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不用着急,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从周总理身上看到了一种美德——宽容。

宽容犹如冬日午后的阳光,去融化别人心田的冰雪变成潺潺细流。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是很愚蠢的人,他的生命也会显得很苍白;一个不懂得对自己宽容的人,会为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而伤痕累累,抑或断裂,自断活路。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重视名利的社会里,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别人让一步路,这样的人最终会走投无路;倘若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别人的见解,这样的人最终会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无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别人的一点瑕疵,这样的人最终宛如凌空在太高的山顶,会因缺氧而窒息。

学会宽容,还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问题。大凡骄傲的人,都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往往斤斤计较别人,动不动爱揪住别人的“辫子”不放。只有谦虚谨慎,才能赢得友谊,赢得理解和共鸣。记得四川东山凌云寺内弥勒佛旁有这样一副对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这副对联在告诉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时时处处看到自己的无知无识,对别人,不仅要看到其缺点更要尽量发掘其优点。笑,并非笑人,而是笑自己无知无识。观,并非观别人之短,更要观人之长。因为任何事物都有长有短,任何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看待人和对待人,要努力做到善于赞扬人之长、容人之短,这样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人把“人”比喻为“会思想的芦苇”,虽小易变,因而情绪的波动,随时都在改变对事物的正确了解。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有一失之时,我们何以不能宽容自己和别人的失误?

宽容是有原则和底线的,并不意味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和退让,也非对自私自利的鼓励和纵容。谁都可能遇到情势所迫的无奈,无可避免的失误,考虑欠妥的差错。所谓宽容就是以善意去宽恕有着各种缺点的人们。因其宽广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宽广显得大度而感人。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常常难免会产生一些争论,一些攀比,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彼此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传统医学认为:怒必伤肝。轻者会使人心神不宁,伤身损气,影响身体健康,严重的会导致举止失常,甚至一时冲动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逞一时口舌之快,因闲话惹得四邻不安、亲朋反目;唯利是图,引来杀身之祸。因此,何必争执你我谁是谁非,彼此间又何须说长道短。

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这决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罗兰小语》中有这样一段话:“既然无力兼济天下,那么就独善其身也好。从自己本身做起,让自己宽大些、平和些,多存几分仁恕,少用几分抱怨。承认自己和世界都是如此不完美的,所以也不必为此烦恼。”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给你带来心平气和的感觉,忘了不该想的东西,做一些对自身有益的事情,对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人更宽容一些。老是抱怨自己过得不尽如意,自寻烦恼,只会让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地不顺心。

拥有包容之心,能够看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