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非常道
5494500000004

第4章 职场的生存之道(3)

细微之处见精神,有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成为影响成败的关键。一位成功学家说:“一个书桌上堆满了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一下,留下待处理的工作,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更容易些。这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公室工作质量的第一步。”学做小事,在老板看来也许是填缺补漏,但时间长了,你考虑事情周到、工作扎实的作风就会深深地印在老板心中。试着多做一些小事,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会成为你升职的阶梯。所以说,工作中的任何事情都值得我们全神贯注地去做。

【职场攻略】

每件事情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做好小事,是一种功夫,是一种成功的素质。“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工作中几乎没有大事,无非都是些繁琐细小的事务。但繁琐不能怕麻烦,细小不能忽视。要本着对公司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做好了眼前的小事,才能提高做事的效率,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它看做是人生的使命和荣耀,那么你的职场之路一定会一马平川。

倾注热情,让工作变得有趣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础正是责任心。”在当今充满了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只有倾注更多的热情,才能抓住机遇,从而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能够在IT世界傲视群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比尔·盖茨的公司中所有聘用的员工所不可缺少的素质,即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每天早上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比尔·盖茨的这句话表明了他对工作的热爱和激情,而且他的微软公司在聘用人时宁愿任用失败的人,也不愿任用对工作没有激情的人。

微软在对应聘人员面试时有一个名为“挑战”的测试。被测的人会拿到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试题,例如:如果在没有秤的情况下,如何测出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重量?答案当然不是唯一的,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考官会对被测试者的答案进行不断的反问,如果被测试者能够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为自己的答案进行辩护,并连续挫败两次“挑战”时,才算通过。而如果被测试者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答案,那么他的得分将是零。这个测试是为了验证其是否对工作有无限的激情,如果一个没有激情的人会对自己的答案不断地放弃不断地改变,而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被录取。而一个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将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被录用。在比尔盖茨看来,一个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素质不是能力、责任或其它(尽管它们也不可缺少),而是对工作要充满热情。

对工作有兴趣,工作才会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热爱你的工作,把它当做生活的乐趣时,就不会再觉得工作是负担,就不会再觉得又苦又累。法国哲学家卢棱说:“每一项工作中都蕴藏着说不尽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知如何去发现它们而已。”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份工作,都有他独特快乐的地方,只有当人们在享受这种快乐的时候,才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因此,我们应当学会快乐地工作,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任何一位职场人士,想在职场立足,有所建树,只有倾注自己的热情,让工作成为乐趣,才能在职场为自己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美国著名播音员格兰汉姆·麦克奈米最初只是一个没有名气的歌手,一度穷困潦倒,连维持自己的生计都非常困难。一天,他看到一家广播电台的标语,心想,或许广播电台需要一位歌手。于是,他满怀热情地来到电台经理办公室,跟经理交谈起来。经理没有丝毫犹豫就拒绝了他的请求。尽管遭到回绝,但他却没有离去,而是问了经理一些广播事业中的运行机制。经理见他对这广播业确实有兴趣,而这家电台确实也需要一个播音员,于是便决定让他试一试音。

麦克奈米虽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但他依然满怀热情地试了音,十分钟后,经理决定聘用他。就这样,他步入了广播事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假如当初他没有足够的热情,或许他的生活就不会有变化,最终潦倒终生。

我们不能把工作只看作是获得薪水的职业,如何工作是一个态度问题,工作需要积极进取、自动自发、努力勤奋、充满激情的精神。有了热情,工作起来才会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一个对工作缺少热情的员工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优秀员工,他无法做到始终如一的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别说创造业绩了。

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对工作缺乏热情的人将会变得老气横秋,精神委靡,无所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领导班子如果缺乏热情,就会缺乏凝聚力、削弱执行力、失去创新力,甚至变成一潭死水。只有充满热情才敢于应对挑战、直面困难、承受挫折。在这个竞争激烈、强手如云的时代,在这个快速更新、你争我赶的时代,要想做到与时代脉搏合拍,跟上潮流,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就是要带着热情去工作。

让我们对生活、对工作充满无限的热情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坚持到底、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我们只有把热情带入工作,才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创造力,撑起美丽的人生。

【职场攻略】

身处职场,没有一定的热情,自然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而燃烧的热情,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潜能,不断高层次,走向一流员工的行列,为自己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最终有所建树。记住:人的潜能,只有在热情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扩大“承担圈”,放大“成功圈”

在职场,要想做出成绩,仅仅做好自己“分内事”是远远不够的。纵观那些在职场取得成就的人,他们在做好“分内事”的同时,还做了一些“分外事”,这些“分外事”正是他们价值上升的阶梯,也为他们在职场生存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在美国,有一位年轻的铁路邮递员。刚工作时,他和其他邮递员一样,用陈旧的方法分发信件,大部分信件都是凭着这些邮递员不太准确的记忆挑选后发送的。这就造成了很多信件因为人的记忆出现差错而耽误几天甚至几个星期。

这位年轻的邮递员开始寻找新办法。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他发明了把寄往同一地点的信件统一汇集起来的方法。而这样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却大大地改变了信件的传递效率。他的方法和计划很快引起了上司的注意,他获得了升迁。五年以后,他成了铁路邮政总局的副局长,不久又被升为局长,从此踏上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经理的仕途。

看似非常小的事情,微不足道,而他的成功就是因为多想了一些事,多做了一点儿“分外事”,成了他一生中意义最为深远的事情,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西方有句名言:“多走一里路,交通不堵塞”。用在职场中,就是多做一些“分外事”,使自己在职场中一路畅通。

麦克进入出版公司之初,是一名普通的文字加工者。他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作家。于是,在做好“分内事”的同时,他开始经常帮助编辑写一些东西,帮助编辑做一些市场调研工作。渐渐地,他充分掌握了市场需求和写作技巧,一步步朝着梦想前进,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

没有人是天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多种技能是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的。但仅仅埋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技能的提高是非常的。要想在职场有所发展,有所建树,就很有必要做一些“分外”的事。

卡洛·道尼斯先生在汽车制造商杜兰特那里打工的时候,是一名办公室文员。工作一段时候后发现当所有的人每天下班回家后,杜兰特先生仍然留在办公室直到很晚。因此,他每天在下班后也留在办公室看资料。没有人请他留下来,但他认为,应该留下来,以便为杜兰特先生随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从那以后,杜兰特在需要人帮忙时,总会发现道尼斯就在他身旁。于是他养成了随时招呼道尼斯的习惯。渐渐地,他就成为了杜兰特的左右手,而杜兰特对他信任有加,逐渐把卡洛·道尼斯培养成自己下属一家汽车经销公司的总裁。卡洛·道尼斯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升到这么高的职位,正是因为他提供了远远超出他所获得报酬的服务。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如果一个人只拥有一项技能,而且掌握得不够熟练,那么,这个人在社会上就很难立足。面对“分外”的工作时,不妨伸出手,并把“做分外事”当做人生成功的催化剂。

做好“分内事”的同时,多做一点“分外事”,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在职场有所建树。扩大“承担圈”的同时,也放大了自己的“成功圈”。所以,对于那些有志于在职场中有所建树的人来说,不妨考虑多去承担一些“分外事”。

【职场攻略】

对每一位职场人士来说,多做一点“分外事”,就多了一分成功的机会,只有不断进步,才能获得更广阔的职场生存空间。主动多做一些“分外事”,多承担一些事情,扩大“承担圈”,才能放大自己的“成功圈”。多做一点“分外事”,积少成多,为自己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你的老板会把一封升职信放到你的桌子上。

靠山重要,自己的价值更重要

身处职场,很多人认为有一个稳固的靠山是职场生存的必要条件。靠山固然很重要,有一个稳固的靠山,可给自己诸多便利,而比靠山更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价值。只有自己具有独特的价值,才能受到上司的重视,才能在真正在竞争、利益纷争的职场立足。

无疑,在职场中,上司最信任的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而在职场立足的根本,是自己有价值,要在职场有所建树,获得上司的信任,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成为上司的左膀右臂,让上司看到自己的价值。

1952年前后,日本东芝电气公司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公司的发展一时受挫。公司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通销路,费尽心机想了不少办法,但是依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

而这个时候,一个小职员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改变电扇的颜色。于是,这名小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就是把电扇的颜色改为浅色。

石坂董事长听到这个建议之后立刻就重视起来,经过公司的研究决定,果断地采取了这一建议。在第二年的夏天,东芝公司一批浅蓝色的电扇推向市场,受到顾客的青睐,一度出现了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而这个小职员,自然也受到了董事长的格外信任,很快就升职加薪受到重用了。

当很多人都在忙着寻找自己的靠山的时候,身处职场的你,不妨花更多的心思在工作上,任何上司都会喜欢辛勤工作的员工,而不是四处钻营,不安心工作的员工。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中国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的一所著名的大学。但是,由于漂洋过海,身处异国他乡,加之水土不服等原因,这个学生入学不久就病倒了。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生活费也所剩无几,生活窘迫,濒临退学。尽管他只要给餐馆打工一小时可以挣几美元,坚持下来足以让他生活下去,但是,他嫌累不愿干。

几个月后,他的生活费终于告罄,学校放假了,他准备趁着学校放假回家,然后退学。回到故乡后,他年过花甲的老父亲自在机场接他。他看到父亲便兴高采烈地跑过去,他的父亲看到儿子也非常高兴,张开双臂要拥抱儿子。就在儿子要拥抱父亲的一刹那,父亲却突然大大地向后退了一步,孩子扑了一个空,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他对父亲的举动深为不解。

父亲拉起倒在地上的孩子,若有所思地对孩子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做你的靠山,当你的支点。如果你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那个叫自信、自强、自立的生命支点,一切全靠你自己!”父亲说完,给了孩子一张返程的机票,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机场。

这个学生明白了父亲的话,很快登上返校的航班。不久之后,他通过自己的勤奋,获得了学院里的最高奖学金,还在具有国际影响的刊物上发表了几篇论文。接下来的几年,他在美国完成的学业,创建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在异国他乡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个梦想。

在这世界上,不管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多少财产、有什么样的父亲、什么样的地位、有怎样的亲朋好友,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依靠他人,才能在千难万难中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一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首诗:“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职场又何尝不是如此,与其千方百计地寻找靠山,不如多花点心思在工作上,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上司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职场生存的重要法则。

【职场攻略】

或许你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足够的关系,没有靠山,既然步入职场,目的就是生存,就是发展。没有靠山没有关系,自己做自己的靠山。没有什么比自己的价值更可靠,更稳固。做自己的靠山,在职场中开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