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宽心就会开心舍得就能获得
5495400000037

第37章 锲而舍之,退一步海阔天空(2)

王石说:“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会问起我当初的决定。我始终要说的是,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做错了。我承认,来深圳创业最初的动机的确是为了淘金。但是,有一天,当我突然需要面对巨大的财富时,我还真有些不知所措,也没有安全感。而且中国的社会价值取向是‘不患寡,患不均’。钱太多,弄不好会招来祸害。名利之间只能选择一项,或者默默地赚钱,或者两袖清风地做一番事业,我选择后者。”同为地产界的同行冯仑这样评价他说:“在中国,得利很危险,若是不甘寂寞,那就得取名舍利。回过头来看,王石的确如此,他不是个有钱人,社会上没人说他很有钱;他不是个符号,富豪榜上从来没有他;但是好人好事的榜上有他,这样,他在中国社会就容易生存。如果他是个富豪,同时又爱张扬,那万科就会有问题,肯定活不到现在。”1993年5月28日,万科开始发行B股。紧接着在6月,中国的宏观调控随之展开。

王石说:“那时,万科不做其他项目,而专注于房地产,是下了狠心的!可以说,这是我人生中面对的第三次放下。因为当时国家进行了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极端不好,而你还要放弃其他可能带来大利润的项目,这需要很大的魄力。可以说,专攻房地产项目成为1993年万科的战略决定!”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放下,万科的地产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王石之所以能够创业成功,与放下有着不可切割的关系。万科之所以能越做越大,最关键的就是在不确定的摇摆中寻找平衡,一切都是在机会主义中进行取舍,一切都是在无序中寻找有序。想成功,就要学会放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东西,都讲究平衡,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创业成功的最大要求就是要在现实生存和长远战略之间寻求平衡,又要在坚持和放弃之间打破平衡,也就是动态的平衡能力,平衡是二门很大的学问,把握好平衡,才能成就人生伟业。

不过男孩的职业培训也接近了尾声,如果真要到这家公司上班,那么他一年的培训就白费了。男孩是那种付出了就想得到回报的人,父亲看着儿子为此发愁的样子就笑了,他悄悄从冰箱拿出刚买的两个大西瓜,对男孩说要跟他做一个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把这两个大西瓜放在地上,要先抱起一个再抱起另一个,而且只能用一只手。男孩眼睛瞪得圆圆的,一筹莫展,心想,抱一个已经够沉的了,怎么抱第二个啊?他就问父亲:“你怎么把第二个抱起来?”

父亲叹了口气说:“你为什么不试着把抱起的那一个放下,再去抱另一个呢?我又没说让你全部抱起来。”男孩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也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第二天,他放弃了一年的职业培训来到了公司上班,从此开始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放弃并不代表你从此就一无所有,而是为了另一个生活的开始。不懂得放弃的人,到最后往往两手空空。

放弃是二种解脱,放弃是为了向无法挽回的事情告别,虽然伤感,但却伤感得美丽,与其握在手中痛苦,不如洒脱一点,用微笑留下一种美丽回忆,为勉强拥有的这份美丽找到一份安心与解放。

没有人是因为守住一件东西而来到这个世界的,而是为了这件东西更加珍惜生命,如果能够得到,那么就满怀感激,如果得不到,那么就果断放弃吧!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放弃包含着许多学问,放弃不是随随便便的放弃,放弃也要动点小聪明,耍点小计谋,这样你的放弃才会有价值。

有一次,电视栏目组的人要开展一个娱乐节目,内容是数钞票,规则是拿出一大沓钞票,里面有大小不一的各类币种,按不同顺序杂乱重叠着,在规定的3分钟内,让现场的四名观众进行点钞比赛,谁数得最多,而且数目最准确,那么他就可以获得自己刚刚数得的现金。

这个规则一宣布,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所有的观众都想上去试试,后来挑选出了四个人参加比赛:在这四个人中,有三个人为了获得更多的钞票,不管自己能不能数,光挑钱多的数,只有第四位,他看着那些厚厚的一沓钞票,从容地挑选很薄的一叠开始数。

台下的观众都笑他傻,数那么点能得到多少啊?结果很快出来了,前三位数得千元大钞,可是他们所数钞票数目与实际数目却有所不同,不是多计了100元,就是少数了5元或者10元,所以他们都不能获得刚才数的现金,这三个人只能望钱空欢喜一场了。只有第四个人赢得了这场比赛,他才数了几十块钱,虽然数目少,但是一分也不少,一分也不多。

看到这个结果,所有人都沉默了,继而全部呼唤起来,为这个懂得放弃的聪明人大声鼓起掌来。

面对那些诱惑,任何一个人都会动心,但是这些诱惑会让你忽略自己的价值,使你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如果你盲目去追求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结果只会为了那差之毫厘的失误丢掉一切。

放弃虽然痛苦,但是放弃过后生活便会充满阳光。放弃需要勇气,需要果决,如果你学会了放弃,那么你也就学会了怎样生活。其实,放弃就是一种经营策略,是一种生存之道。

放弃是为了突破自我

世上没有人免得了凡尘俗事,没有人离得开欲望,因此,我们在这种矛盾中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才能得到更多。每个人都要明白,放弃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重生,一种希望,一种寻得幸福的捷径,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进而改变自己的不足,勇敢面对,挑战自我,突破自我!

朱诺是一个高尔夫球天才,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夺得过全国比赛冠军,所有的人都很看好他,一度认为他将成为又一个运动球星,他的朋友、家人、亲戚都关注着他,可是就在这鲜花赞扬中,他失踪了。

他放弃了高尔夫球,投入了世界大战之中,成为一名保国抗战的军人:在一次丛林战役中,他们部队所有战士全部阵亡,只有受伤昏迷的他还有生存下来的机会。后来他被人救起,复员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没有任何技能的他,只能每天在家里练习高尔夫球,可是巨大的心理阴影让他根本不敢面对赛场。

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走到今天的地步,他不懂为何放弃中有着那么多沉痛与无奈,但是他的放弃让他明白了高尔夫才是他的一生伴侣,才是他为之拼搏的动力,现在他打不出那种好球,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球技不好,而是自己放不下那些死去的同胞,放不下那场惨烈的战争。

朱诺为此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几次把自己关到屋里,蹲在角落里问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什么都没有了,可是为什么还要这样苟且的活着。他的父母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慰他,他的朋友不知道该怎样跟他诉说。

就在朱诺苦恼无助的时候,一位先生走入了他的生活,告诉他:“放弃不是为了让你在这里忍受煎熬,而是让你变得更加坚强。你是高尔夫的忠实者,只有忘掉一切,把高尔夫看成你的命,打球的时候,不要去想任何东西,你就能赢得一切。”

朱诺听到这些话,他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并认为为过去的痛苦活着是一件很愚蠢的事,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该拼搏的还是要拼搏,为此他擦干泪水,把痛苦深埋心底,专心地投入到高尔夫球的比赛中。比赛场上,他用必胜的信念支撑自己打完一个又一个球。他专心致志地打球,不去想任何事情,心中和眼中只有自己、球杆,以享受比赛乐趣的态度去打球,不去计较输赢,他打的球赢得了所有人的好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才能专心致志地对待自己的人生,才能突破自我。

放弃的反面就是机会,选择了放弃就等拥有了机会,敢于放弃的人能得到一切,不懂得放弃的人只能欢喜一场。放弃不是半途而废,也不是功亏一篑,放弃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为了突破自我,以退为进尽显个人魅力。

始子“放下”,终于“快乐”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事情打破了人们之间平衡的宁静。使人们躁动不安,努力地寻找提升自身升职的机会。不择手段地往上钻,没有台阶就踩着别人的肩膀继续向上,人们变得几乎疯狂。谎言被人所崇拜,实话被人所遗忘。生活中便充满了这些难以化解的矛盾和纷乱,而人的心灵也越发的脆弱和疲惫起来。

有一天,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人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这个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大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乙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很痛苦、很累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着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拥有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才能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材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自古以来,“放下”就是一个人们不断探索的哲理问题。一个永远不想放下的人,是一个沉重的人,人生也不能承受生命之重。一个永远不能放下的人,人生就难有新的收获和新的体验。

舍掉小利,成就大事

很多时候,舍不得局部的或眼前的一些小利益,很可能就会使自己损失整体利益。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小利益,才能获得长远的大利益。

韩非子曾说:“毋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有时为了顾全大局、保护更大的利益,需要学会暂时舍弃相对较小的利益。放弃是为了大踏步地前进,放弃是真正的勇气,也是真正的智慧。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当你茫然四顾、不知向何处走的时候,一定要理智。当生活让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眼前利益而保全长远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正所谓“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贪图一时一事的小利。如果只为贪图那么一点蝇头小利而不注意其中所带来的大害,是再傻不过的了。

无论是上学、经商,不管是为工、为农、为士,只要是有远大目标的人,就不会去计较眼前的一点小利,而失去更大的利益。很多时候,舍不得局部的或眼前的一些小利益,很可能就会使自己损失整体利益。有一些事情,表面上看来是获得、是胜利,但是从整体、长远看来却是损失,聪明的人不会被此迷惑。

一个青年非常羡慕一位富翁取得的成就,于是跑到富翁那里询问他成功的诀窍。富翁弄清楚了青年的来意后,什么也没有说,而是转身从厨房拿来了一个大西瓜。只见富翁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块,之后把西瓜放在青年的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的利益,你会如何选择呢?”“当然选择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笑了笑说:“那好,请用吧!”于是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了青年,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当青年还在津津有味地享用最大的那一块的时候,富翁已经吃完了最小的那一块。接着,富翁很得意拿起了剩下的一块,还故意在青年眼前晃了晃,然后又大口吃了起来。

其实,那块最小的和最后那一块加起来要比最大的那一块分量大得多。青年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开始吃的那块西瓜虽然没有自己吃的那块大,可是最后却比自己吃得多。如果每块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赢得的利益自然要比自己的多。

吃完西瓜,富翁讲述了自己的成功经历,最后对青年语重心长地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小利益,才能获得长远的大利益,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士,大多能够忍耐住自己急于成功的心理。深刻理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就的积累也是由少到多,一步一步地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就像在涉及个人利益的小事情上就没有必要分得太清楚,不妨装一下糊涂,做一点小牺牲,干一点分外事,这一点在职场上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工作中只想着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主儿,从不关心这一领域的其他环节。当老板让他做点职责以外其他部门分工的事,他就会不停抱怨,认为那简直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帮别人干活,又没有利益可拿。可事实上,那些很快在众人里脱颖而出,升职为管理级别的人,都是平时放弃了自己的小利益“随叫随到”的人。他们最大范围地涉猎同领域的所有环节,能够对整个行业有个通盘的认识,又在平时与不同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交际和管理的能力。

无数事实表明,一个人只有深谋远虑,从整体上分析和进行判断,顾全大局,舍小取大,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如果目光短浅,为小利所蒙蔽,就容易招致灾祸。有时,为了顾全大局,保护更大的利益,需要学会暂时舍弃相对较小的利益。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人生。

原谅生活的不公平,你才能快乐

原谅生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原谅生活,不是淡漠所有的不公,不是为了超脱凡世的恩怨,而是要正视生活,以缓解和慰藉深深的不幸。相信生活,才能原谅生活,如果你的桅杆折断,不论是你自己的错,还是生活的错,都不该再悲哀地守着荡舟的孤独。

原谅生活中所有的不公,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心态,原谅生活,不是淡漠所有的不公,不是为了超脱凡世的恩怨,而是要正视生活的全面。

别跟自己过不去,也别跟生活过不去,没理由不开心,不快乐,关键是你是否总是喜欢抓着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不放手。细心观察不难发现,那些平时喜欢计较的人,皱纹总会提前爬上他们的脸庞,而那些“心宽”悠然自得地过着有滋有味的小日子。生活中确实有让我们难以忍受的事情发生,毕竟,生活不是为你一个人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