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好为自己幸福为别人
5495700000015

第15章 你是战役的失败者,还是战略的胜利者?(1)

人,这辈子别再为完美所累

有个叫伊凡的青年,读了契诃夫“要是已经活过来的那段人生,只是个草稿,有一次誊写,该有多好。”这段话后,打报告给上帝,请求在他的身上搞个试点。

上帝沉默了一会儿,看在契诃夫的名望和伊凡的执著份上,决定让伊凡在寻找伴侣一事上试一试。

应该说,伊凡是个很幸运的青年。因为他那不可思议的“奢望”竟然得刭了上帝的恩准。

到了可婚年龄,伊凡碰上了一位绝顶漂亮的姑娘,姑娘也倾心于他。伊凡感到很理想,很快与之结为夫妻。不久,伊凡发觉姑娘虽然漂亮。可她一说话就“豁边”,一做事就“翻船”。两人心灵无法沟通,他第一次把这段婚姻作为草稿抹了。

外表华美。也许内部丑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现象。秀外而惠中是极难得的。看来,确实“人不可貌相”啊!

第二个对象,除了绝顶漂亮以外,又加上绝顶能干和绝顶聪明。可是,也没多久,他发现这个女人脾气很坏,个性极强。聪明成了她讽刺伊凡的本钱,能干成了她捉弄伊凡的手段,在一起他不是她的丈夫,倒像她的牛马、她的工具。伊凡无法忍受这种折磨,他祈求上帝,既然人生允许有草稿,请准三稿。

上帝笑了笑,也允了。

爱情应是平等的。只有双方互敬互爱,才能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如果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那就不是夫妻,而是主仆关系了。

伊凡第三次成婚时,他的妻子的优点,又加上了脾气特好这一条,使婚后两人的生活非常和美。半年下来,不料娇妻患上了重病,卧床不起,一张病态黄脸很快抹去了年轻和漂亮,能干如水中之月,聪明也一无所用,只剩下了毫无魅力可言的好脾气。

从道义角度看,伊凡应厮守终生,但从生活角度看,他无疑是相当不幸的。人生只有一次,无比珍贵,他试探能否再给他一次“草稿”和“誊写”。上帝面有愠色,但想到试点,最后还是宽容他再作修改。

“糟糠之妻不可弃”。伊凡的“不幸。就在于他在修改人生、追求完美的同时。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道义”。

伊凡经历了这几次折腾,个性已成熟,交际也老练,最后终于选到了一位年轻漂亮能干聪明温顺健康要怎么好就怎么好的“天使”女郎。他满意透了,正想向上帝报告成功,向契诃夫称道睿智,不想“天使”竟然变卦——她了解到伊凡是一个朝三暮四贪得无厌连病中人也不体恤的浪荡男人,提出要解除婚约。

上帝为难,但为了确保伊凡的试点,未允。

“天使”说,我们多人被伊凡作了草稿,作为上帝行为,如果试验是为了推广,难道我们就不能有一次草稿和誊写的机会?

上帝理屈,无法自圆其说,只好让伊凡也被作为草稿,誊写在外。

伊凡虽然最终找到了一位完美无缺的“天使”,但“天使”却不能容忍他。在“道义”面前,连上帝也感到了“理屈”,伊凡自己也被“作为草稿,誊写在外”。当然,这个完美无缺的“天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她只是“道义”的象征。

满腹狐疑的伊凡,正在人生路上踌躇,忽见前方新竖一路标,是契诃夫二世写的:“完美是种理想,允许你十次修改也不会没有遗憾!”

咬紧牙关,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是在日本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人为装修家里拆开了墙壁。日本式住宅的墙壁是中间加了木板后,两边是泥土,里面时空的。

他拆墙壁的时候,发现一支壁虎困在那里。一根从外面钉到里面的钉子顶住了那支壁虎。那主人觉得又可怜又好奇,仔细看那根钉子,他很惊讶,因为那钉子是10年前盖那栋房子的时候钉的。到底怎么回事?那支壁虎困在墙壁里整整活了10年!黑暗的墙壁里10年,真不简单!

尾巴被盯住了,一步也走不动的那支壁虎到底吃什么活了10年?

那主人暂时停止了工程。过了不久,不知从哪里又爬来一支壁虎,嘴里含着食物……呵,爱情!那无比高尚的爱情!为了被钉住不能走动的壁虎,另一支壁虎这10年的岁月里一直在喂它。

每个人听到这件事,都深深地被那爱的力量所感动!……

生命是一种爱,除了这样的解释,我再难找到说服自己的答案。

罗伯特与妻子玛丽终于攀到了山顶站在山顶眺望。两人高兴地手舞足蹈。对于终日劳碌的他俩这是一次难得的旅行。突然罗伯特一脚踩空,高大的身躯打了一个趔趄,随即向万丈深渊滑去……短短地一瞬,玛丽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下意识地,她一口咬住了丈夫的上衣,但是她正蹲在地上拍摄远处的风景。同时,她也被惯性带到岩边,仓促之中,她抱住了一棵树。

罗伯特悬在空中,玛丽牙关紧咬,她的牙齿承担了一个高大魁梧身躯的全部重量。

玛丽不能张口呼吸,一小时过后,过往的游客救了他们。而这时的玛丽,美丽的牙齿和嘴唇早被鲜血染红。

有人问玛丽如何能挺这么长时间,她回答说:“我一松口,她肯定会死。”

死神也怕咬紧牙关!

每当我听到这样的故事,总会在心中自问“在生命中有什么样的力量有爱那样伟大。”

在施瓦辛格主演的《魔鬼终结者2》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施瓦辛格扮演的冷酷的机器人终结者问小孩:“你们人类为什么要哭?”小孩一下答不上来。直到影片最后,一直保护着小孩的终结者为销毁储存在脑中的芯片,不得不将自己融化在钢水中时,小男孩留下了难过的泪水。这时终结者方才明白,他说出了他的最后一句话:“我已经明白了,你们为什么要哭!”随后,毅然地滑入沸腾的钢水之中……

人类为什么会哭?因为他们有生命,因为他们懂得爱,懂得爱是必死与不朽的交汇点。

终结者认识到这点,他认为这是他赢得的最好的一场胜利,可以无憾而去了

人要创造心灵的增长。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我们寻求成功的人生道路上,在我们经过艰苦努力实现自我的奋斗中,我们确实变得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我们常常会在创造才能增长的同时,忽略了心灵的成长,就像影片中的终结者一样,拥有无坚不摧的能量,但是不知道哭是什么,更不知道爱为何物。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不敬。

化解痛苦才能真正战胜种种不幸

快乐与痛苦,光明与黑暗之间不停的摆着生活全一刻不在继续,苦难一直都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实实在在地去面对,才是最正确可取的办法。

意大利杰出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在监狱里用破旧的小提琴练习和演奏;波兰伟大诗人密茨凯维支在牢房里构思诗作,在放逐途中创作著名的《十四行诗集》。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胡祖荣下肢瘫痪后,转向著书立说,编写了《身体训练1400例》和《撑杆跳高》两本书,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很多古人就是这样,在苦难挫折面前,敢于面对,奋发图强,在逆境中升华了自己的生命力量,“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遭宫刑而着《史记》;《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挫折和苦难面前,当你用理智来驾驭恶劣情绪时,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与压垮,反而能让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从而创造出超出平常的成绩。

生命里的许多问题,其发生与否,并非是我们所能左右的,这些问题可以使你更软弱或更坚强,使你力争上游或自甘堕落,或此或彼,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态度,不过,你要是能控制对这些问题的反应态度,就等于你控制了它们对你的影响。

所以,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苦难,都要敢于面对,因为生命还要继续,生活还要继续。所以在遭到挫折之后,要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从而将不良情绪导往崇高的方向,使其得到升华。这是最为积极的方法。

善于采取升华这种积极的方式,就能像贝多芬说的一样“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要相信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一味地逃避等待创造不出辉煌。因此,直面人生,化解痛苦才能真正战胜种种不幸,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痛苦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次痛苦也荒废不了。

拥有宽心的头脑,挖掘逆境这块试金石

顺境使我们的精力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善待逆境,阳光总在风雨后。拥有宽心的头脑,挖掘逆境块试金石,期盼生活的彩虹。

逆境是块试金石,面对逆境,是强者的,就会战胜它,取得成功;是弱者的,就只有面临失败的结果了。

梁启超曾说:“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只有在患难困苦面前始终听从内心中正确的声音,我们才会有良好的人格。

吴敬梓就是一个面对逆境,不服输,努力奋斗的人。他写出了《儒林外史》这部名著。他从37岁开始写这部书,依靠典当衣服、卖文和友人的周济维持生活。冬天天气寒冷,家中没有火取暖,夜间写书寒冷,他就邀朋友乘月光绕城跑步取暖。他就在这样困苦的3年时间里完成了33万字的巨著《儒林外史》。面对逆境,吴敬梓不曾退缩半分,而是努力想办法,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拿破仑曾说过:“人生之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也就是说,我们如果面对的是逆境,我们也要去战胜它,就算是失败了,也要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努力奋斗。

逆境能够磨练出人的坚强意志。尼克松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比较艰苦,为了生计,尼克松的父亲开了一家小小的汽车加油站兼食品杂货店。年仅10岁的尼克松每天必须到店里帮忙干活,长大一点之后,他便独自承担起采购水果和蔬菜的任务。这个工作是相当艰苦的,他必须每天凌晨4点起床,以便5点之前把马车赶到菜市场。当他把采购好的货物运回后,还必须争分夺秒将其洗净、分级,送上货架陈列好,到8点赶到学校去上课。下午放学之后,他第一个任务不是回家完成功课,而是要去店里干几个小时的活。因此,他几乎每天到了深夜才能做完功课,做完功课,刚睡了一会儿,又要去采购了。当年的加利福尼亚对不畏艰苦的人来说,似乎是一个有无穷机会的地方,少年时的尼克松就是在这里受到了磨练。进入中学时为了锻炼自己的竞争能力和减轻生活压在自己工作和学习上的重负,他与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尽管学习环境艰苦,但他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很好。尼克松面对那么大的压力却没有放弃,面对逆境,他勇敢地迎了上去,于是他就成功了。

伏尔泰曾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知道的唯一方法就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踏过。”这就是面对逆境应有的态度。

接纳所有的不幸,期盼生活的彩虹

幸福不是必然,但不幸是自然的,人一生出来不一定幸福,但绝对会觉得有不幸福的时候,很多人不会努力地记起幸福的时刻,但却可以回忆很久之前的不幸,也许很多人用尽一生去尽力令自己幸福,却抵挡不了自然而来的不幸,天灾人祸是不能避免的,尽管你多么的小心,但要来的却抵挡不住。

四川的大地震,来的时候根本预料不及,就算如此人们还可以献出自己的爱心,为灾区的人们捐助自己的物资,毕竟受伤的不是自己,这些爱心的捐赠看得出安全的可贵,在无风无雨的家里安全的在电视机前看到受难的一切,除了同情还觉得安全真好,幸好我们不是那里,我想大部分人都有这么想过吧,因为这不是自己的不幸,那就应该觉得庆幸。

当然我要说的不是接纳人家的不幸,毕竟这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根本不需要教大家亦都明白,世界上不平等的理念每个人都会体验过,亦知道这个概论,这个概论简单来说就几个字可以形容,就是别人过得比我好,你会想到过为什么别人会升职加薪而这个不是我,为什么人家有靓女老婆而我连暴龙都啃不起,为什么别人就是好过我,这样的事情不只我想过,很多人都应该会想过,简单来讲出生之后你就要被不公平这个词限制着,正如黄先生说道,伟大的名词都是用在坏的方面好用点。

其实人生不如意的事只得一两成,问题一两成往往都很大错,俗语说一次意外足以致命,一次不幸就等同要你的命,对我没有说错,一不幸你等同已经死了,不幸是不会让你知道何时会来的,那么你会想着什么时候不幸会来吗?如果会的话就说明你在等死。

很少人会等待或去预料自己什么时候会不幸,因为大家都不想知道自己会不幸,等同大家都不想去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明天会更好,活多一天得一天,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想法只会令你觉得愚弱颓废,甚至当你遇到大问题时你就会马上崩溃。

只有那些相信自己马上就会死去的人才会过得更有意义,例如因为知道自己只有三日命的人,会在这三日做出非凡人能做到的事,因为自己都要死了何不痛快活完这旅程,想食就食,能做就做不再考虑得失成败,不再考虑烦恼的之后,甚至会比长命百岁的人做事效率高上百倍都不止,所以只有觉得自己每时每秒都在不幸的人,思想才会进步,因为你在这个世间已经是一个不幸的事情,所以发生什么事都是不幸,把不幸当作平常事那么平常的时候对你来说就已经是幸运的开始。

感谢贫苦,领悟人生的价值

唐朝诗人王勃曾经说过:“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被贫穷所吓倒,变得人穷且志短。年轻时品了贫穷的滋味,会让你更加珍惜人生道路上未来的幸福。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人可以生活清贫,但不可以让精神贫困。在历经了数载的摔摔打打和人生的酸甜苦辣,在饱经贫困的沧桑后,很多人感慨万千:感谢贫困,贫困是一笔财富。

上世纪80代初,中国的经济远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因为贫困,我享受一等助学金,每月18.50元人民币,它要包括我每月的伙食费、起码的生活资料和必看的课外书,课外时间,我想打工也没有地方。为了省钱,5分钱的豆腐乳,要伴我早晚两餐;晚上下完夜自习回到寝室,感到饥饿难忍,便用白开水泡咸萝卜条充饥;那时候,5分钱可以坐3站公交车,但星期天在书店看完书返校,我宁愿用双脚丈量城市这熟悉又陌生的马路;为了节约,我总是将别人寄过来的信封,翻过来再使用一次。尽管这一切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今天回忆起来,仍然是那么清晰、那么亲切。作为过来人,我想对所有贫困大学生们由衷地说一句:感谢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