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家的攻守之道
5503600000003

第3章 何为墨家(2)

这段的意思是,有个很有名望的墨家叫腹朜,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说:“先生的年岁大了,也没有别的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他了。先生在这件事情上要听我的。”腹朜回答说:“墨家的法规规定:‘杀人的人要处死,伤害人的人要受刑。’这是用来禁绝杀人伤人,是天下的大义。君王虽然为这事加以照顾,让官吏不杀他,我不能不行施墨家的法规。”腹朜>没有答应秦惠王,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忍心割去自已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朜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腹朜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家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三、墨者的组织制度

墨家之所以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具实力的一个流派,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派别,它还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可以说,墨家是先秦时代唯一的有严密的组织和鲜明的宗旨的学派。

与其他的学派的松散关系大不相同,墨家有着严密的组织,在组织内部存在着严格的纪律,正是因为组织和纪律的严密,才使得墨家有较强的战斗力和实力,因而在学术流派之外,还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社会团体。

墨家严密的组织制度对墨家学说的兴盛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历代学者的共识。墨家学派有相当严密的组织,并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墨家的首领称为“巨子”,也称“钜子”,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贤者担任,代代相传,类似于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墨家子弟们必须听从巨子的命令,为实施墨家的主张,舍身行道,“赴汤蹈刃,死不旋踵”;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一旦做官和墨家的政治主张发生抵牾,宁可辞职也不能背义向禄;巨子掌管团体内部的一切事务,对墨家子弟有惩罚的权力;而且,巨子要以身作则,遵循墨家的制度纪律。

墨子一手创建了墨家组织,《淮南子·泰族训》曾记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由此可见墨家制度之一斑,墨子本人是否担任过巨子,并没有详实的资料来证明,历史上有记载的是孟胜、田襄子、腹朜三任巨子。巨子是墨家组织的实际领袖,《庄子·天下篇》这样评价:“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绝。”正是因为巨子制度的存在,墨家才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的学术政治团体。墨家才得以发展成为“世之显学”。

下面介绍一下墨家巨子制度的特征:

(1)墨者的天命是服从。在《淮南子·泰族训》有记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至也。”为什么墨家的弟子们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和墨家严密的组织制度有关系。在作为团体的墨家内部,巨子是最高权威,拥有决断集团事务的权力,在一层层的上下级关系中,下级有对上级绝对服从的义务,这和墨子所倡导的“尚同”思想,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是什么力量让墨家弟子能够做到对巨子绝对服从,忠心耿耿呢?“化”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墨子《尚同》中说:“上同而不下比”、“上之所是则必是之,所非则必非之”,其实在墨家集团内部,墨家弟子和巨子之间的关系就等同于民众和君上的关系。天子为天下之仁人,因此墨家巨子也是墨家弟子通过选举而确定下来的仁德之人,因而为墨者所拥戴。而且墨家学派的领袖都能够“以身戴行”,以身作则,因此才能使墨者们由钦佩而服从。《备梯篇》中就记载:禽滑厘事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

墨家学派提倡应该自上而下进行改革。墨子认为社会组织起源于天下“一人一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认为正是人众导致了意见的不统一,因而才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相非”才出现了社会的混乱,因此,只有选举天下贤人为天子、三公、诸侯、正长,按照最上一级的旨意做事,做到“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这样“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意思是天下思想首先集中于官吏,而官吏又上同于天子,这样才能做到“一人一义”,社会才能够安定。

墨家的这种思想,表现在政治上,是推荐弟子出仕,通过弟子在各国为官,来推展墨家的学说。而这种思想表现在墨家集团内部,就是巨子的绝对领导权和下级的绝对服从义务。可以说,墨子就是用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主张来管理作为团体的墨家,在一定程度上说,墨家实际上也是一个小的“国家”,除了没有土地之外,一切都按照墨子的政治统治主张来进行。甚至可以这样认为,通过墨家这个团体,可以看到国家采取墨家主张施政后的景象。

(2)墨家有严格的“家法”。墨子也是主张遵循“法”的,他在《法仪》中就阐述了自己的这种思想,在墨家内部,墨家纪律的严格性不但体现在法度的严格上,还体现在执行法度的公正上。

墨家纪律严明,而且执法如山,不徇私情,即使巨子本人也不例外。如前文所述的墨家巨子腹朜杀了犯法的独子,后世的人对此都十分敬佩,认为墨家巨子在执行墨家法度上做到了大公无私。而墨子后世的传人也因此而恪守墨者之法,从而保证了墨家组织的严密性,使得墨家数百年而长盛不衰。

墨家法度的严格还体现在组织的严密性上,墨家组织严密,《公输篇》记载的就墨子为了止楚攻宋,派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按照墨子的守御部署,在宋城以待楚国的事情。试想,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在短时间内组织三百个弟子参与守御的任务,不是能轻易做到的。正是墨家组织的严密性,才保证了行动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及时性。

墨家的法度严格还体现在“行义”上,墨家以“兴天下之利”为己任,为此摩顶放踵、甚至牺牲性命也作所不惜。墨家巨子孟胜,守阳城君之托为他守城,然而阳城君参与了吴起的谋反活动,因此而获罪,封地要被收回。孟胜守国无望,就像以死报阳城君,虽然弟子徐弱劝谏他不需要这么做,但孟胜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死亡才是行墨家之义,于是把巨子之位派人传给宋国的田襄子。孟胜死后,他的弟子80余人也不全部自杀。就连那两位受孟胜之托传位给田襄子的使者,返回后也自杀身亡。孟胜在死之前,曾说自己必需选择死的原因:“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正是这种无畏的牺牲精神,为墨家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也使墨家不断地发展壮大。

此外,墨家法制的严格性还体现在对出仕弟子的约束上。墨家学派的很多成员都由墨子推荐到各个地方去做官,而这些做官的弟子们把官俸的一部分拿出来交给墨子,作为墨家的经费。墨子曾推荐自己的得意弟子耕柱子到楚国去做官,墨子对耕柱子非常器重,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耕柱子在楚国做官后,他的几位同学前去探望,耕柱子请他们吃饭,每餐仅供食三升,招待并不优厚。这几个人从楚国回来后,告诉墨子说耕柱子在楚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墨子却说:“这未可知。”不久,耕柱子送给墨子十镒金,并说:“弟子不敢贪图财利,以违法纪送死。这十镒金,请老师收下大家共同使用吧!”可见,耕柱子虽然为官,但他的行为依然受到墨家纪律的约束。自己过着俭朴的生活,却主动将俸禄交给墨子公用。可见墨子教育学生之严。

而对于墨家弟子中违反纪律的人,墨子也对他们进行了训斥和管教。如曹公子,墨子推荐他到宋国去做官,然而,他处高位不让贤,有财不分给贫苦人,墨子很生气,认为他这样做不会有好结果。又如胜绰,墨子派他到项子牛处做官,项子牛三次入侵鲁国,他三次跟从,从而违背了墨家非攻的主张,墨子一气之下,派弟子到项子牛处,请求辞退胜绰。

正是墨家制度对出仕弟子的约束性,使得墨家在外做官的人依旧遵从墨家的主张,使得墨家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得到了有利的推行。

(3)巨子在墨者集团中的绝对权威。在墨家集团内部,一切事情都由巨子作主,无论是政治上的出仕或者辞职,还是集团内部的财物(在外做官的、富裕的墨家弟子要按时向团体缴纳一定数额的俸禄和钱财),都由巨子操纵。另外根据史料记载,巨子还负责组织墨家弟子帮人守城,由禽滑厘在墨子的授权下率领三百墨者帮助宋国守城防御楚国就可以看出来。

在巨子的任命上,一般来说,后世巨子是前任巨子所指定的对象,当然这种指定是以道德、技能、品行等各方面都具备为标准的。此外,巨子一般都是终身制,巨子之间的职位传承有点类似禅宗的衣钵相传。

墨家因为有了巨子制度、严密的组织、严格的法律,才成为一个区别于当时学术流派的政治学术团体。而坚守墨家之法、大公无私、行侠仗义、英勇无畏的墨家特征,使得墨家更具有了一种慷慨悲壮的豪迈。

如果说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处世方式,是一种圣贤的智慧,那么墨家“死不旋踵”的执着则是一种豪杰气概。

四、学术和政治相结合的墨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墨家的主体思想是“兼爱非攻”,这种切合下层民众的利益。因此,墨家也比其它思想更容易流传。

墨家是一个学术和政治相结合的团体。墨者所从事的是一般游士们共同的事业:首先通过学习完成学业,然后四处游说自己的主张,希望通过自己言行和辩才影响诸侯各国君王,为自己政治理想找到推行的现实条件,而且争取出仕做官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建功立业。墨家也不例外,墨子本人就到过楚、鲁、卫等国进行游说,而且,他还推荐很多自己的弟子到各国去做官。从这个层面上说,墨家和同时期的其他学术流派没有什么差别。

墨家之所以成为先秦显学,与它的政治和学术相结合的特征是分不开的。如果墨家只是停留在学术团体这个层面上,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成为一个较为优秀的流派。

墨家的政治主张,不仅提出了具有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理想,而且还进行着与这种社会理想相应的政治实践行为,这就是墨家作为政治团体的主要原因。

墨家学习儒家,墨子也聚徒讲学,但墨子聚徒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宣扬自己的学说,更重要的是墨子把自己的弟子组织成为一个类似宗教式的集团。而且这个集团是用墨家教义、巨子制度、严格的修身磨炼等准宗教方式所凝集而成的一个稳定的行动集团。在这个团体内部,墨子的思想、政治主张、社会理想在这个“微型社会”里实际上得到了实践。

墨家的巨子制度,是体现墨家是一个有组织的政治学术团体的一个方面。在墨家内部,最高领袖为巨子,巨子是由墨家在弟子中公认的贤者,巨子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操守。墨家所有的成员对巨子的有绝对服从的义务。墨家作为政治团体还体现在墨家有自己的教义和制度,墨家以“兼爱非攻”为思想核心,以“利天下之大义”为奋斗目标,墨家弟子们无论出仕与否,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在,墨家的教义和官职、俸禄、甚至生命之间出现矛盾时,选择墨家的“义”是每个成员必须做的,墨家制度的严格也是非常著名的,违禁者轻则开除,重则处死。此外,墨家的政治团体性质还体现在墨者们严格的修身磨练中,墨家子弟平时一律吃“藜霍之羹”这类的粗糙食物,穿“短褐之衣”,足登麻或木制的“歧矫”,生活极其简朴,有后世学者认为墨家的这种修身磨练类似于标准宗教团体,然而墨者们修身的本意并非是皈依宗教,而是以艰苦的生活方式来锻炼自身,为了更好的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

由上所述,可以给墨家一个这样的定义:学术政治团体。这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百家们有着根本上的差别。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的学说主要在平民百姓中流传。墨子本人就是小手工业者出身,墨家的绝大部分弟子都来自下层民众,而且墨家历代的巨子也都基本都出于身下层庶民。作为庶民,想要在政治上得到的地位是困难的,因而墨子所创立的墨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性,墨者们在学习结束后可以被推荐到各地做官。

巨子在墨家团体内部,就类似教主的地位,率领墨者进行政治活动,墨家组织的许多特点就体现出了这种团体性。

墨家提倡简朴的生活方式。墨子把大禹当作是墨家所效仿的圣人,因而处处以大禹的精神作为墨家遵循的典范。在墨家内部,弟子们必须着短衣草鞋,尽夜工作不休息,以吃苦做事为高尚行为。如果弟子们受不了生活条件上的简朴和行为上的艰苦,就是违反大禹的遗教,违反了墨家的教义,也就不配称为墨者。

墨家法度严格,墨者必须遵守。墨家团体内部实行巨子制,巨子拥有绝对的权威,墨者尊巨子为圣人,对巨子的命令有绝对服从的义务,巨子对墨家弟子们有支配和惩罚的权力。墨家所有的弟子都要遵从墨家的制度,即使是巨子本人也不例外,墨家的巨子腹朜,他的儿子在秦国杀了人,在秦王已经赦免其罪之后,腹朜还是按照墨家的法度亲手处死了他。墨家的法度之严由此可以得到体现。

墨者卫道,可以不惜牺牲性命。孟子曾这样评价墨子,说他“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这是对墨子行为的最好描述,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墨子曾步行十天十夜去楚国阻止楚王攻打宋国,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无畏精神,体现了墨子行道的伟大情怀;而墨家弟子们也是用行动实践着墨家的道义,钜子孟胜替人守城战死,从死弟子一百八十五人,这种慷慨赴死的豪迈行为,使得墨家成为当时最受信赖的一个团体。而那些违背墨家道义的墨者们,即使是备推荐出仕,在各地做官,墨子也一样对他们进行警戒和惩罚,墨子弟子腾绰,被推到齐国做官司。腾绰跟从主人作战勇敢,墨子责备他违背“非攻”的思想,于是就叫他辞官回来。

兼相爱,交相利:在墨家团体内部,墨子主张分财互助,那些有余力余财的人应该扶助贫乏人。墨家的弟子在外做官所得的俸禄,必须分出一部份来作为墨家活动的费用。除此之外,墨子还在墨家内部推行自己的兼爱主张,要求墨家弟子之间要相互友爱、帮助。

通过上述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墨家的确是一个标准的政治团体,在这个团体内部,所倡导的团队精神,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在处理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上,墨家主张个人与应该服从团体利益、为团体尽心尽力、和团体共荣辱同命运,;在处理团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墨家主张要互相帮助,有能力者主动扶携弱小者,主张成员之间要相互得利。墨子的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很多企业管理者在培养团队精神的时候,常常借鉴墨子的这种管理制度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