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职不如谋职
5509600000027

第27章 顺利度过试用期,与企业成功对接(2)

这一招果然奏效,不一会儿总裁便宣布演讲结束,并接受了小丽的采访,而且对她说: “你是我见过的最勇敢且最具个性的新闻记者。”

完成任务后,小丽兴高采烈地回到该单位,并将对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的采访资料交到了主考官的手上,结果与她意料中的一样,她被录取了。

在试用期中,有关领导往往会给职场新人布置一些任务,有些甚至是难度较大的任务,借此来考查你的能力,这正是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职场新人要善于把握这些时机,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脚踏实地,勤于动脑,力争把这些任务办得圆圆满满万无一失。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纵然对现实的工作不甚满意,也不能一心二用,立足本职,干好属于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职场新人一定要明白:作为刚刚走上社会的一名新人,要学会主动调整自己,尽快适应工作环境,顺利度过工作试用期。

【谋职攻略】

对于职场新人或者经常换工作的人来说,在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尽快的适应工作环境,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已经选择的职位,这样,才能顺利度过试用期,使职业生涯向纵深发展。

谦虚谨慎,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对于处在试用期的职场新人来说,他们的志向都很远大,恨不得马上就能做出成绩,博得领导的赏识。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或者理论与实际脱节,所做的工作往往事与愿违。这就要求职场新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和学习,不要以为自己的文凭比别人高就自以为是。

这一年,郑明获得了博士学位后,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工作,他成为了研究所中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郑明闲来无事,就到研究所旁的一个小池塘去钓鱼,恰巧正副两位所长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郑明眼睛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飞?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漂回来了。怎么回事?郑明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儿,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武林高手集中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郑明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研究所上又太远,怎么办?郑明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堂堂的博士过不去!

只听“扑通”一声,郑明一下子沉到了水里。两位所长慌忙把他拉上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郑明尴尬地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一愣,然后相视一笑:“你不知道,这个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能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郑明落水的原因,其实就因为他自恃高明,而不屑于向别人求教。

现实中,这类人很多,他们自己估价过高,瞧不起他人。其实,涉世之初,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社会,不熟悉各行各业的特点,更不了解自己所在单位运行的详细程序,所以,遇到问题不要不懂装懂,擅自下结论,匆忙表态,应该多虚心求教于别人。

有这样一个事例:

某单位新招来一批大学生,在新员工座谈会上,领导希望新来的毕业生们,在见习期内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

其中有一位学管理专业的小孙,非常积极地响应了领导的号召,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写出一份洋洋万言的建议书,从部门设置、工作流程、作息时间等很多方面,找出不少“毛病”,提出了改进意见。之后,领导在大会上好好表扬了他,他也认为自己的科班出身,管理理论上比别人懂得多。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壮志满怀,锋芒毕露,而周围的同事却对他敬而远之,渐渐地失去了好人缘,至于他的建议中提到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改变。为此,他很苦恼,见习一年转正后,不久就辞职离开了单位。

还有一个事例:

硕士生小刘在一家电子公司招聘考试中力拔头筹,他自以为浑身是智慧是财富,到公司第一天上班就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大有公司要发展,舍我其谁的架势。刚巧,他分配在产品设计处工作,对于电子工艺设计专业的小刘来说,简直就是轻车熟道,他的毕业设计可是在全校拿了一等奖的。可他有一个致命伤,就是嘴尖毛长,喜欢说大话。在第一次的工作例会上,他就口若悬河地神侃一通,从产品设计的文化定位到细节处理,好像在做一次学术报告,全然不顾主任和全处的同行在场,主任几次打断他的发言,在场的老设计师们也都直摇头。

接下来,他和一位四十几岁的女设计师共同完成一项设计任务,这位女设计师的产品设计曾在全国拿过大奖。领导的意图是以师带徒,可小刘却把自己的角色搞颠倒了。在商讨设计方案时,他全盘否定女设计师的观点,说他的方案才是最佳的,弄得这位女设计师满脸不高兴。第二天就在主任面前告了他的状,“这位后生不知天高地厚”,她伺候不起。

平时,小刘也不喜欢跟公司的同事沟通交流,总是一个人在电脑前捣鼓什么,旁若无人。天长日久,小刘在公司越来越孤立,没有人愿意与他合作共事,小刘十分烦恼。半年后,他不得不离开这家公司。

从上面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职场新人一定要谦虚,孤芳自赏、恃才傲物只会让自己失去很多学习的机会。作为职场新手处在一个新环境中,不管你曾经获得多少奖学金,不管你曾经有多大的能耐,从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开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本着谦虚求问的态度 “多干活少说话”准没错。刚参加工作的你有想法有创意有抱负是好事,切忌锋芒毕露、自作主张。“欲速则不达”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工作业绩才是最有力的证明。

某名牌大学新闻系的吴睿毕业后进入一家报社担任记者,因为工作经验缺乏,每天忙忙碌碌地寻找新闻线索,但仍然难以完成正常的采访任务,感觉压力很大。一位朋友提醒他,向单位里一些老同事请教,但他觉是自己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低声下气地问别人,太掉价了。由于吴睿一直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刚刚过了试用期,就被报社辞退了。

初涉职场,新员工要时刻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他们身上的好的品质。相信别人的成功都是因为具有独到的优点。你若能从他们身上吸取各自的优点,你就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

虚心向别人学习和求教会让你受益匪浅。不仅有利于攻克难关,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能促使你不断上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会让别人对你的“请教”产生好感,认为“孺子可教”,也能促使彼此关系的友好、和谐,使工作配合更为默契。相反,如果你不懂得虚心请教和学习,很可能造成工作上的失误。

向别人学习和请教是职场新人实现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彼此良好关系的客观需要。向别人请教要把握好分寸和“火候”,既要诚心诚意、虚心受教,以达到自我提高;又要避免老板的误解,以致产生反效果。

勤于学习他人的工作方法,虚心接受他人正确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是最大的进步秘诀。职场新人应该时刻带着新的思维观念,敢于否定陈旧的工作方法,大胆创新,从身边做起,从手头的小事做起,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以谦逊的态度去向别人请教,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放下架子,虚心请教,你会发现别人身上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你自己身上也有别人值得学习的优点。虚心求教,进步很快,又能建立良好人际的关系,让自己很快融入到集体中去,既受益匪浅,又让人喜欢,何乐而不为。

【谋职攻略】

刚到公司,你所有的工作对你来说是陌生的,诸多事情都不知如何办理,因此多向别人求教是进步快的方式。你要有一种从零做起的心态,放下面子,尊重同事,不论对方年龄大小,只要比你先来公司,都是你的老师,虚心请教,埋头学习和苦干。

爱岗敬业才能安全度过试用期

用人单位考察职场新人最为看重的方面就是能否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场新人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第一步,也是评价职场新人综合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爱岗敬业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爱岗敬业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搜狐公司总经理张朝阳说:“我们公司聘人的标准是敬业精神,当然,辞退的原因也和敬业有关。我认为,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要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能力差一点,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会提高的。如果一个人本职工作做不好,找别的工作、做其他事情都没有可信度。如果认真做好一个工作,往往还有更好的、更大的工作等着你去。这就是良性发展。”

爱岗敬业,是职场新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如果你在工作上能敬业,并且把敬业变成一种习惯,你会一辈子从中受益。一个缺乏敬业精神的人,以懒散粗心的态度应付工作,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让我们看看下面两个事例:

王娜在大学读市场营销,毕业后经朋友介绍到一民营房产开发公司应聘。公司老总看到王娜的学习成绩优秀,有意将她作为公司的中层干部来培养,试用期特地把王娜安排到公司前期部做外勤职员。

按说,对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应该倍加珍惜,但王娜却感觉到公司对自己的工作安排大材小用。因此,她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在平时的工作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并时常丢三落四。终于在一次公司参与的土地竞买招标活动中,由于王娜负责承办的相关手续迟迟未能办好,而丧失了参加投标的资格。对于公司来讲,一次较大的赢利机会就因此而泡汤,王娜的试用期提前画上了“句号”,被公司解聘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郑爽即将大学毕业,她来到某报社实习,一待就是5个月。5个月里,她找选题,分析竞争对手,学习先进媒体,还写了不少有分量、有深度的文章,受到了主编的肯定。终于,在实习的第6个月,报社和她签订了劳动合同。

正式毕业后,她才到报社上班。想到已经有5个多月的实习,郑爽觉得试用期不过是走过场的形式,没放在心上。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工作,郑爽完全没有新人的拘谨。本来坚持早到晚退的她,也学会偶尔迟到早退。新闻写作已经驾轻就熟,郑爽也没了当初的热情和积极。两个月试用期中,她写的稿子和评上的好稿都没有实习时1个月的量多。

试用期结束,郑爽怎么也没想到报社居然变卦,不要自己了。部主任抛给她一句话,“你越来越懒,越来越不认真了”。

从上面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对职场新人来说,许多时候决定成败的往往是工作态度,并非工作能力,是敬业精神决定你在试用期的去留问题。所以,职场新人要想适应当今的职场环境,就必须具备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强烈的责任心,带着激情去工作,踏实、有效率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态度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成果,有良好的态度才有可能塑造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获得同事、上司的信任。

各行各业都需要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都需要爱岗敬业的员工。热爱本职工作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职场新人竞争和生存发展的需要。

小王、小张和小李三个大学生毕业后,在中关村一家著名的软件公司找到了工作。三个大学生都努力地工作,为了更快适应公司,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加班。转眼间,一个月的试用期快到了。然而,到了试用期的最后一天,经理在公司门口等着他们,对他们说:“很抱歉,你们三个人的表现都没有达到公司的要求,今天上完班,你们就可以离开了。”说完,经理把这个月的薪水给了他们,然后就走了。三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都感到很难过。

过了许久,三个人似乎才回过神来。小王对两位同伴说:上班时间到了,我们进去吧。小张和小李冲小王吼道:“你是傻瓜吗?这家公司已经把我们解雇了!”最后,只有小王一人走进了公司,小张和小李则头也不回地走了。下班后,小王走出了公司大门,却发现经理又在那里等他。经理微笑地说:“小王,恭喜你!你的试用期结束,公司将给你一个新的职位。”见小王一脸疑惑的表情,经理解释说:“你们三个人都很优秀,但和你的两个同伴相比,你比他们更敬业,所以我们选择了你!”

无独有偶。小慧大学毕业后,和另外两个女孩一起被一家企业临时录用了。试用期三个月,届时再从三人中挑选两位。

这三个月,小慧一直十分努力。另外两个女孩也同样地很努力,而且她们先前还有一些工作经验,比起小慧更有优势。

就这样打拼到试用期结束前两天,公司按照她们三人的工作能力和表现,一项项给她们打分。结果,小慧虽然也很卓越,但仍然比另外两位女孩低一至二分。

公司于是作出决定,并通知小慧:“明天是你最后一天到这里上班,后天就可以结算工资走人了。”小慧虽然心里很难受,但也明白自己毕竟有不如人之处。她同时觉得,哪怕是自己在公司的最后一天,既然要做就把工作做好吧。

翌日上班时,许多同事都关心地劝小慧说:“反正是最后一天了,你就不必来上班了吧,还是去找工作要紧。”小慧笑笑说:“手头还有点工作未做完,做完再走也不迟。”只见她井井有条地完成所有工作,把桌椅擦拭干净,然后才和同事们一起放工,一一道别。

第二天,小慧回到公司的财务处结算领薪。没想到,总经理却前来通知她:“我们希望挽留你,请你到公司质量检查部去工作。”小慧颇为吃惊,总经理笑着解释说;“昨天下午,许多同事都来跟我说,你做事十分敬业、认真和细致,而且坚持到底。我们质检部正需要这样的人才,你一定会做得好的。”

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态度是企业录用人才的标准。职场新人要想在企业立足、发展,没有敬业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一个工作态度认真、热情、尽责;工作行动快捷、有序、高效;工作作风踏实、严谨、进取的职场新人是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相反,那些工作态度马虎、冷漠、敷衍;工作行动迟缓、无序、低效;工作作风浮躁、轻率、消极的人在企业将是很难立足的。总之,缺乏敬业精神的人是注定会被企业淘汰的。因此,职场新人应当在修炼敬业精神上下工夫,这是你能否在企业获得发展的治本之道。

【谋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