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为人处事
5511300000018

第18章 办事有方,求人办事学会变通(3)

宋太祖又被惹烦了,说:“我就是不准,你能怎么样?”

赵普面不改色地说:“有过必罚,有功必赏,这是一条古训,皇上不应该以自己的好恶去专断。”

宋太祖听了,气得脸色变白,一甩袖就往内宫走。赵普死跟在后面,到了内宫门口,赵普就在宫门外站着,垂首低头,久久不动。看门的卫士见他老站在门口不走,只好向宋太祖回报。这时候,宋太祖的脾气也缓和了很多,就叫卫士通知他,说皇上已经同意他的请求,叫他回家。

当然,赵普通过磨人的方法达到自己办事的目的,都是感之以诚,没有多少私心。而生活中,我们即使诚心办事也因为放不下面子,而不愿硬缠软磨地求人,所以常常办不了大事。磨人就是一种坚持,不管对方答应不答应,都不软不硬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在事情没走到绝路之前,都有机会让对方答应你的要求。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对方,而是在于自己有没有耐心坚持。

某保险公司有一名精于求人投保的业务员,每次他求人投保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你欲取得一家公司的团体保险业务时,必须先说服那些职员,但通常他们都忙得没时间坐下来与你闲聊。于是一般的保险业务员只要一看到某职员有一点空闲时间,便急忙逮住机会死缠不放,并且打算给他来个拉锯战,这样的长谈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于是你无法得到预期的结果。

可是这一名业务员并不这样做,当他见对方很忙碌,并且也了解他们会有什么心理反应,于是便很快地离去,以待下次机会,而对方必会感激他的贴心。如此的三番两次后,对方心里就会想“这人还挺热心的,又来了”,最后他们被他的诚意感动而答应投保。

“好事多磨”这句话用到求人这件事上是再贴切不过了。为了要达到自己说服对方的目的,讲究的是磨功、缠功,必须耐心地反复说服。

当然,磨人也要讲究分寸和方法,不是消极地等待,也不是强硬的耍无赖,而是要采取积极的行动影响对方,感动对方,促进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

对初次见面或是很忙碌的人,要说服他时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你这么做便会适得其反,最好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等待下次的见面,让对方去回味你的为人。

在求人时要想说服一个毫无关系的人,最好是让他心里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不理会他,他也着实可怜。”有了这种心理负担后,他便不会轻易地拒绝你。进一步说,就是以情义来缠住他。因此即使被拒绝多次也不要气馁,若能继续地纠缠不放,以热忱来感动对方,即使是铜墙铁壁般的心也有被软化而同意帮助你的一天。

有时我们求某个人,而这个人却对此事采取敷衍态度,或者说“不好办”,或者说“以后有机会再说”,或者说“像你这种情况有很多,我不知道该帮谁,不该帮谁”,如此等等。而对这样的情况,也许有些人就会打退堂鼓,本能地维护自己的面子,不愿让别人说自己厚脸皮。而另一些人却不是如此,他们深知“会哭的孩子有糖吃”的道理,因而当他们第一次被对方拒绝后,他们会再次或连续几次发动进攻,软磨硬缠地硬要对方答应他的请求。虽然他们这样做可能会更讨人厌,但是也有可能让厌烦的对方害怕招来更多的麻烦而干脆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还有一些人,他们虽然多次向对方提出要求、但每次见面都是轻描淡写地提一下,反而积极争取下一次见面的机会。这样次数多了,对方也就有了心理负担,他就会考虑满足请求者的要求。比如有的人声称自己只是到对方那里“坐一坐”、“看一看”、“见见面”,而对方则很清楚他的来意,时间久了,对方就感到不帮他处理那件事,就有点过意不去了。

狐假虎威,虚张声势

求人办事,有时要借助第三者的力量,即运用“拉起虎皮作大旗”,假借别人的威名抬高自己。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往自己脸上贴金”,只要“贴”的手法巧妙,就可以抬高自己身份,使对方不敢拒绝你的请求,或者给自己所求之事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使对方无法拒绝。

清朝末期的中堂大人李鸿章位高权重。文武百官都想讨他欢心,合肥知县也不例外。这一年,中堂大人的夫人要过五十大寿。知县带着师爷写好的一副对联来到北京。见到李鸿章后,他朝下一跪说:“卑职合肥知县,前来给夫人祝寿!”

李鸿章见是区区一七品知县,冷淡地命人给他沏茶看座。知县连忙取出寿联,双手奉上。 李鸿章顺手接过,打开一看。上联是:三月庚辰之前五十大寿。下联是:两宫太后以下一品夫人。李鸿章见“两宫”字样,不敢怠慢,连忙跪下来,命家人摆好香案,将此联挂上。此后,合肥知县官运亨通。

小小的一个七品知县,没有几两银子,只是带着一副对联拜寿,就深得李鸿章的赏识,从此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他这张“虎皮”披得可真够巧妙,真够及时,不仅让中堂大人满心欢喜,也让自己仕途顺畅。

求人办事,就要敢于“狐假虎威”,甚至无中生有,“拉起虎皮作大旗”,依靠更加有威势的第三者的压力或名头唬唬人,从而促成所求之事。运用此手段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在求人过程中,态度不卑不亢,使所求之人对你产生与众不同的感觉;第二,在不经意之中,流露出你与强大的第三者之间的关系,不由得对方不信,事也就好办了。

一座小城突然遭遇一场暴风雨的袭击,许多居民家里停电。小王家也不例外。一连停电三天,供电所却没有人来上门修理。小王的妻子有点沉不住气了,埋怨他也不找个熟人赶紧修一下。小王苦思冥想,也没有想出一个供电部门的熟人。但又不甘心,就对老婆说:“找什么熟人呀?打个电话不就行了。”说着拿起电话,“喂,供电所吗?我是猫耳朵胡同的居民,我们家停电好几天了”没等他说完,对方就说:“你等着吧,全城停电300多家呢,反正得一家一家地修!”说着对方就把电话挂了。妻子白了他一眼,一脸的嘲弄。

眼看着周围的邻居都修好了电,小王心里是又急又气又无奈。一天中午,小王的朋友小李到他们家去玩。闲谈中,小王把停电的烦恼告诉了小李,并且把他打电话的事情也说了一遥。小李听完以后就笑了,他说:“你那样说,谁会提前给你修呀?我打个电话试试。”

很快,电话接通了:“供电所吗?我这里停电了”小李刚开口,就传来对方不耐烦的声音:“知道了,知道了,再等几天!”小李又说:“好的,谢谢你,不过我还是先说一下我的地址,您登记一下,好吗?”对方仍有些不耐烦:“行,你说吧。”于是小李大声说:“我们区主管工业的王区长家你知道吧,我家就在他家的东侧,中间隔一条马路。也就是市人大周主任家以北200米那个胡同,政协郭主席家以西100米,市纠风办柴主任新开的那个门市往里走,对对,我的门牌号是38号,好好,谢谢你,再见。”

小李放下电话,小王却半信半疑。谁知道,不到两个小时,小王家的电扇就转了起来。小李对小王说:“以后求人办事要讲点艺术,懂吗?”难道不是么?现在的社会,势利小人太多了,你不这么说是不行的。

一般而言,在求人办事过程中,求人者是处于不受欢迎的地位。因此想要求人办成事,你手头最好有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本”,否则所求之人凭什么要高看你一眼,进而答应你所求之事呢?假如你手头并没有这种“资本”怎么办?建议你必须千方百计地去创造这种“资本”。采取虚张声势的方法找些借口,说些假话,制造假象,迷惑对手,让对方错误地感到你实力强大,于不知不觉中实现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改变自己在办事过程中的不利地位。

巧妙激将,促事成功

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意思是说善用激将法,更易取得成功。因此,求人办事时,在坚持与对方循循诱导的同时,适当运用激将法是促使事情取得成功的有效方法。其实,激将法就是指激将者从自己的目的出发,利用对方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故意用反面的言语和行为刺激对方,以唤起对方的自尊,激起其“不服气”的情绪,使其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去完成激将者所想要完成的任务,只要施计者因人而异,考虑语言的分寸,把握住适当的时机,往往就能收到不同寻常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