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你为什么是穷人
5513700000031

第31章 不学习 不积累(3)

第二天,他通过在自己在某药厂工作的亲戚,以每包15元的高价,买了每件60包装的板蓝根5件。当晚,他算了下账,如果自己是以每包50元价售出,可净赚10000余元。他激动得一夜未眠。

第二天上午,满以为可发一笔意外之财的他却从报纸上读到了市政府要严肃查处哄抬板蓝根价格坑害消费者行为的报道。

朱先生再也不敢高价出售自己高价抢购来的板蓝根了。

抢购板蓝根的风波暂时平息了,朱先生的发财梦也破灭了。朱先生本来是可以用自己的积蓄开个店或者做别的创业项目,一步步的获取成功,然而,他等不及了,更妄想一下赚很多钱,本来以为是好运气,却摊上了霉气。

我们不否定运气的作用,可是也不能把自己的财富之梦都寄托在碰运气上。运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能碰上好运气的人少之又少,一心要碰运气,往往会翻船。

一个人要发财,要靠自己拼搏,靠自己积累。应该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何规划和完善自己的事业上。“钻营”事业,而不是钻营运气。

一个想成为富人的人,一定是个求真务实的实干家。万丈高楼平地起,发展再快的大富翁的财富也得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做了就要一步一个脚印,专注是成功的前提。”这就是娅茜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先生的感慨,他自己的事业正是这句话的完美体现。

随着娅茜内衣有限公司的发展,公司董事长黄先生已经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从两手空空到家财亿万,他的财富是如何积累起来的?

1993年,黄先生打算创业,他为自己选定了一个方向,做内衣。

黄先生在创业之初的状况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候,他只租来三间民房和10台家用缝纫机。

一刚开始生产内衣时,由于真正懂内衣的技术人员一个也没有,设备也简陋,运转相当困难。但是,他认准了这个目标,不管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他都不会动摇。

并且,他还常常骑着一辆摩托车不辞辛苦地在金华周边跑市场,带着自己的小作坊生产的内衣在杭州、义乌、衢州等商业繁华的地区一家家上门寻找代销商。在他的努力下,事业有了起色,积累了一些资本。

黄先生并没有因此就“小富即安”。

一年以后,他决定在扩大再生产,租了600平方米的厂房,购买了几十台工业缝纫机,实现了规模生产的愿望。当了老板之后也是相当的不轻松,既担任内衣设计师,还得担任技术员,还要兼维修工。

如果是自己修不了机器,他就背上30多公斤重的机器前往内衣业发达的广东维修。为了省钱,还要在车厢过道上站几十个小时,熬不住的时候就钻到座位下打个盹儿。

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他就决定去广交会。然而,进广交会要交一笔摊位费,他舍不得这笔费用,于是就站在门口发公司产品的宣传资料。

这样下来,通过宣传,产品的市场影响扩大了一些,公司又有了一定的发展。

黄先生以后又去了欧洲考察。

第一次去欧洲,这可让他大开眼界。欧洲人设计的内衣美妙绝伦。他深深知道,他生产的内衣和国际一流水准差得很远。差距是很大,但他下决心要做得更好!

从欧洲回来之后,他就开始大力提高产品的品质,用质量说话。企业也开始引入新的营猪模式,开始向国外发展。

1997年黄先生接到了第一张外贸订单,公司的产品轻松进入欧洲市场。接着,又开辟了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市场。外商不断来公司洽谈合作,公司的品牌终于在国外打响了。黄先生的口袋里开始装起了“洋钱”。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大,黄先生深知自己作为掌门人,没有一定的文化和眼界是不行的。

他开始加紧学习,他先后参加各类企业经理培训班、领导艺术与沟通管理讲座、营销战略讲座等大大小小的培训班数十个。

他常常是只要有讲座、有培训班,不管多忙,都要挤时间去听。他先取得了大专文凭,后来又陆续拿到健峰高级经营管理师证书、清华大学EMBA研修班证书。他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脚踏实地去创业。

黄先生的确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当他的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后,局势变幻莫测,黄先生意识到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意义。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大胆创新。

于是,他在产品款式和公司管理和市场营销上进行创新。公司的创新成果颇丰,最具代表性的有:

在行业内独创“娅茜1+1营销”模式;投入巨额资金,成功签约香港著名艺人温碧霞代言,成为国内文胸行业首家请明星代言的企业……

不断的创新让娅茜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失败后找借口,不找原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生匆匆忙忙的几十年,又有谁能保证在一生中间能够不犯错误,少犯错误,不遭遇过挫折、失败呢?

很多人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之后,往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态度。

同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为什么有人会财运亨通、名利双收成为富人,有些人却成了生存艰难的穷人呢?

追根溯源,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面对人生的挑战、生存压力时,选择了不同的反应态度。

穷人失败后往往会找借口说:“既然已经无路可走了,那就这么算了吧,起码我努力过了。”

于是乎,穷人就放弃了原有的那份坚持,为自己找到了成千上万的理由,理所当然地当起了穷人。

但是,富人却不一样,他们面对失败的时候却不气馁,千方百计的想找到自己错在哪里了,是不是可以换一条路走就会行得通。

他们尝试着继续向前,最终成功的大门被他们打开。

环卫工人赵孙立,经过24年的潮起潮落如今成为全国知名的“化纤女裤大王”。只是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成,只有他自己最能深切的体会得到吧!

怀揣着仅有的500块钱,赵孙立开始了自己的艰辛创业,经过12年的努力奋斗算得上事业有成,拥有了自己价值百万元的电脑绣花厂。

就在事业突飞猛进的时候,一场大火毁掉了他曾经拥有的一切。

多年之后,他回忆说“当时就感觉好像世界末日一样,将自己关在家里闷了好几天。”

他并没有妥协,擦一擦眼泪,重振旗鼓。于是有了赵孙立今天的娅丽达公司。

刘欢在《从头再来》中唱得好:“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

每个人都有成功、有失败的权利,重要的是如何用正确的价值观去面对它们。考试之后,往往是好学生在找原因,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然后对症下药,避免同类的错误继续发生,争取更好的成绩。

差生则是在不停地安慰自己:“你看总考第一名的某某都错了,我犯这点小错也是应该的。”

小小的自我安慰虽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不能正确的引导就会越来越膨胀,一旦失败了,各种理由就像是潮水般纷纷涌出来辩解。当借口真的成为了习惯,那就像是染上了毒瘾,想戒掉都难了。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可能面对各种各样的失败,包括穷人与富人。穷人失败之后,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借口,为自己找借口,为失败找借口,为今后不能飞黄腾达找借口,为不能成为富人找借口。

借口轻而易举就能找到,正是这借口令穷人心安理得地接受失败,名正言顺地选择放弃,继续着穷人的身份。“这次的失败只是巧合”、“人倒霉的时候做什么都不会如愿的,再等等看吧”、“或许我并不适合,那就放弃吧”……这一句句安慰自己的话在耳边回响,它们像镇静剂一样,更像是赋予了某种力量,理直气壮地为自己开脱,开脱一次就离地狱更近了一些,渐渐地当他们走进那无底深渊的时候,他们只有老老实实做穷人的份了。

富人永远不会为自己找借口。即便是有那么丁点儿的倾向,他们也要抽打着自己让自己及时清醒过来。

他们比谁都更清楚和明白,那些完美的借口不过是一句废话,起不了任何的作用。他们更深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如何去面对失败,唯有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才是正确之道。

“经营之神”王永庆的一生充满了挫折,然而,他却用自己惊人的信念不畏艰辛地创造出了财富的奇迹。

当时的乡下,每家每户都会饲养一些家禽以便换些钱补贴家用,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家禽就只能靠着一些野菜和野草充饥,所以往往生长得极其瘦弱,更不用说卖什么好价钱了。

这时候,就有一个想法不停地敲打着王永庆:“如果能够找到饲料喂养它们,使它们强壮起来就好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王永庆终于观察到了一个秘密。

他发现农民们总是将一些菜根和粗叶扔在菜园子里。王永庆于是他雇人把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回收回来,再从碾米厂买回稻壳和碎米,混合在一起就制成了鹅的饲料。

王永庆又开始到处向农民收购那些瘦弱的鹅,将它们集中起来饲养。那些饱受饥饿之苦的瘦鹅看到这些饲料的时候就拼命吞食起来。

由于自身的消化能力比较强,几个小时后就会继续狼吞虎咽起来。一天天地过去,那些原本很瘦的鹅都变得又肥又大。

饲养瘦鹅的经验让王永庆清晰地了解到,自己也要像这瘦鹅一般,要忍受得了饥饿,只有这样去做,才能磨炼出不同常人的意志力与承受力。

度过了这段困苦的时期,往后的日子他就会如瘦鹅般快速强壮起来。这就是富人的性格——能在遭受挫折之后迅速地清醒过来,找准方向对症下药,不是一味地怨天怨地。

王永庆还从瘦鹅的经验中发现,如果在某一行业做得不成功,不要简单地怪罪这个行业,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你所采取的是哪一种方法。

在出现错误失败的时候,富人想到的都是自身的原因,想想究竟自己做错了什么,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的。穷人将永远把问题向外抛,这时候的他们绝对不会首先想到自己。

领悟了这些道理的王永庆开始了自己新的创业历程,之后他更是尝试投身到木材行业、生产PVC塑料粉等领域,为自己一点一点地积累资金,为自己打造日后的塑料王国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

王永庆的致富道路经历着一次次的倒下,一次次的爬起。

他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有自己非常清楚的奋斗目标,就算是面对失败也不轻言放弃,他会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追求,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不惜任何代价。

穷人摔倒之后,就会一直沉迷在伤痛之中,为自己站起来会再摔倒找了无数的理由。因为缺乏那份足够坚强的信念,他们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

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成功呢?

“内地首富”的刘永好当初就是个孵小鸡、养鹌鹑和培育蔬菜种的能手,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还差点儿因此丢掉了性命。

1984年4月,刘永好和他的兄弟们接手了一单10万只小鸡的订单,被利益冲昏了头的刘家兄弟马上借了一大笔资金购买了10万只种蛋。

令他们做梦没有想到的是,2万只小鸡孵出来后交给买方,对方还没有付款就逃跑了。在追款的途中他们发现了交给买方的2万只小鸡大约有一半就在运输的途中给闷死了,另一半则在家里被大火烧死了,对方已经是倾家荡产,根本无力赔偿。走投无路之下,负债的刘家兄弟琢磨着究竟是从岷江的桥头跳下去还是从此亡命天涯。

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想法偿还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