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动脉硬化患者的饮食
5520700000018

第18章 高血压引发动脉硬化的食谱(7)

拌菠菜

原料:

鲜菠菜250克,麻油、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

将菠菜用水洗净切节,入沸水中烫约2-3分钟捞起沥干水分,拌人麻油、食盐即可食用。本品可供佐餐,宜常服。

功效:

鲜菠菜养血,润燥,麻油滋阴。本菜特点是滋阴,清热,润肠。适用于头痛,便秘,面红,目眩,耳鸣,尿黄,心烦口渴等患者食用。

熘胡萝卜丸子

原料:

花生油500克(实耗75克),胡萝卜400克,水淀粉100克,面粉80克,香菜末25克,酱油10克,食盐5克,葱末5克,姜末5克,五香粉3克

制作方法:

1.洗净胡萝卜,切成丝,再剁几下,放人盆中,撒入香菜末、五香粉、食盐、面粉、水淀粉,搅拌成馅。

2.把拌成的馅做成小丸子,放入油锅中炸成金红色,捞出沥油。

3.将炒锅置火上,放人花生油20克,烧热后放入葱、姜末炝锅,加入少许酱油和食盐,并加入300克清水,待烧开后,用淀粉勾芡,放入丸子,搅拌均匀,略烧即成。

功效: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肾上腺素合成,具有降血压的功效。

银丝黄瓜

原料:

黄瓜两根,粉丝50克,芝麻油10克,酱油8克,白糖5克,食醋5克,食盐3克,味精1克,大蒜4瓣

制作方法:

1.把黄瓜去皮洗净,切成块状,放入碗内;蒜瓣捣碎,拌入黄瓜内,撒入适量食盐腌渍片刻。

2.将粉丝洗净,煮好,捞出放入冷水过凉,沥干水分装入盘内。

3.将脂过的黄瓜去汁,倒在粉丝上,再倒入酱油、醋、白糖、味精、芝麻油,拌匀即可。

功效:

有利于降压。

芹菜烧豆腐

原料:

芹菜100克,豆腐250克

制作方法:

将芹菜择洗干净,去根、叶,下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切成小段(长约1厘米),盛入碗中备用。将豆腐漂洗干净,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待用。炒锅置火上,加植物油,中火烧至六成热,加葱花、生姜末煸炒出香,放入豆腐块,边煎边散开,加清汤适量,煨煮5分钟后。加芹菜小段,改用小火继续煨煮15分钟,加精盐、味精、五香粉,拌匀,用湿淀粉勾薄芡,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

具有宽中益气、清热降压、降血糖的功效,此外还适用于糖尿病。

西红柿炒鸡蛋

原料:

西红柿500克(约3个),混合油50克,砂仁8克,鸡蛋3个,清汤、胡椒粉、食盐、味精、葱白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鸡蛋取蛋清置碗内,用筷子反复搅成雪花状后,放少许食盐。砂仁研成细末,与胡椒粉混匀。

2.将混合油倒入热锅,用武火烧至八成热,将蛋清下锅,翻炒至发泡即盛出。

3.西红柿洗净,切成薄片,在热油锅内翻炒至快断生时,加入蛋清、砂仁和胡椒粉,翻炒几遍,加入适量清汤,待沸后再放食盐、味精、葱白炒匀即成。

功效:

健胃消食,温中化浊。

菊花山楂茶

原料:

菊花15克、生山楂各20克。

做法:

水煎或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

功效:

健脾,消食,清热,降脂。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

服法:

每日1剂,代茶饮用。

心肌缺血-党参田七炖鸡

原料:

党参15克,田七10克,鸡肉100克。

做法:

先将田七研成细粉,备用。将党参切片,用纱布袋装后扎口,与鸡肉同入锅,加水适量,加葱、姜、精盐、料酒,用文火炖至肉烂,兑入田七粉,拌匀即成。

功效:

补养心气,改善心肌缺血。主治气虚兼夹血瘀的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痛,痛有定处,心悸气短,苔薄白,舌质紫,脉细。

服法:

佐餐,当菜食用,每日1次或隔日1次,连续半个月以上。

松花淡菜粥

原料:

皮蛋1个、淡菜50克、粳米、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皮蛋、淡菜、粳米共煮粥,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

补益肝肾,益精血,除烦,降火。适用于高血压病。

服法:

早晚温热服用。

脑动脉硬化-鹿角胶粥

原料:

鹿角胶20克,枸杞30克,粳米100克。

做法:

先煮粳米和枸杞为粥后,加入鹿角胶,使其溶化,再煮二、三沸即可。

功效:

补肝肾,益精血,主用于脑动脉硬化的防治。

服法:

早晨空腹以粥代食,可稍加糖调味。半个月一个疗程。

山楂荷叶饮

原料:

山楂15克、荷叶12克。

做法:

将山楂、荷叶水煎1000克。

功效:

活血化淤,消导通滞、清暑除烦。适用于高血压兼有高脂血症患者,还可做夏季消暑饮料。

服法:

随意代茶饮用。

红花绿茶饮

原料:

红花5克,绿茶5克。

做法:

将红花、绿茶放入有盖杯中,用沸水冲泡。

功效:

降低血脂,活血化瘀。主治血瘀痰浊型高脂血症,症见身体肥胖,胸闷刺痛,脘痞腹胀。

服法:

当茶频频饮服,一般冲泡3至5次。

丹参黄豆汁

配料:

丹参500克,黄豆1000克,蜂蜜250克,冰糖30克,黄酒1匙。

做法:

1.黄豆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捞出,倒入大锅内,加水适量。

2.先用旺火烧开,加黄酒1匙,再改用小火煮,至黄豆烂熟,汁浓时离火,将豆汁滤出。

3.丹参倒入大瓦罐中,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没为度,用中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煎半小时许;

4.滤出头汁,再加水适量煎半小时许,约剩下半大碗药液时,滤出二汁,弃渣。

5.将黄豆汁、丹参汁一起倒入瓷盆内,加蜂蜜、冰糖,瓷盆加盖,隔水蒸2小时,离火,冷却,装瓶,盖紧。余下的熟黄豆可再做成菜。放入少量细盐、黄酒、酱油、白糖、味精、香葱,制成红烧香甜酥黄豆。此豆营养好,易于消化和吸收。

功效:

补心血,缓肝气,健脾胃,通血脉,破淤血,利大肠,消水肿等功能。常服此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和慢性肝炎有一定疗效。

食法:

每日2次,每次1匙。饭后1小时开水冲服或米汤送下。红烧黄豆佐膳食。

成分:

黄豆。异名黄大豆,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被誉为豆中之王,绿色乳—牛。每百克含蛋白质36.3克,在质与,量上是可与动物蛋白媲美。含脂肪18.4克,其中含胆固醇较少,而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并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对神经系统发育有重要意义。含钙367毫克,磷571毫克,铁11毫克,因此,对儿童和老年人有益。黄豆性味甘、平,无毒。功效为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治肾病,利水于气,制诸风热,活血,解诸毒。

生黄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影响人体对黄豆内营养成分的吸收。所以食用黄豆及豆制食品,烧煮时间应长于一般食品,以高温来破坏这些因子,提高黄豆蛋白的营养价值。

丹参。性微寒,味甘苦,归心、肝经。功能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橘皮醋煮花生

配方:连壳花生1000克,橘皮50克,米醋150克。

制法:

1、花生连壳洗净,滤干。

2、将橘皮、花生倒入大砂锅内,加水适量。用中火烧开15分钟后,加米醋、细盐各一匙,茴香4只,再改用小火慢煮约1小时,至水快烧干,花生肉已酥烂时,离火。如汁水快干,而花生未烂,可加水再烧,直至煮烂,弃橘皮渣。

3、连壳花生必须经过几次烘、晒、至花生干透,始可储存。

功效:行滞通脉,悦脾和胃,理气化痰,利尿止血,降血压、降胆固醇、抗毛细血管脆性等功能。对动脉硬化性毛细血管出血、血小板减少或无病因出血、高血压病、慢性肾炎、喘咳、营养不良性水肿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用法:作零食吃,每日2~3次,每次20~30颗。

痰瘀阻滞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心胸闷痛甚或刺痛,心悸,咯吐痰涎,舌淡有紫气,苔薄白或微腻,脉细涩。

海带排骨汤

配方:海带200克,猪排骨1000克。

制法:

1.将海带浸泡洗净,切成粗丝。

2.排骨切块。起油锅,放植物油2匙,用中火烧热油,倒入排骨,翻炒断生,后加黄酒3匙,水少许,焖烧5分钟。

3.有香味时,盛入大砂锅内。

4.再放入海带,加冷水,浸没为度,先用旺火烧沸,加黄酒1匙,后改用小火慢炖2时,加细盐调味,再煨半小时,至排骨、海带均已酥烂,离火。

功效:消痰散结,软坚通脉,益气养血。

用法:佐餐食用。

痰瘀阻滞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心胸闷痛甚或刺痛,心悸,咯吐痰涎,舌淡有紫气,苔薄白或微腻,脉细涩。

五味银叶红枣蜜

配方:五味子250克,银杏叶500克,红枣250克,蜂蜜1000克,冰糖或白糖50克。

制法:

1.将银杏叶切碎,红枣皮肉撕开;

2.与五味子土起放入大瓦罐内,用水浸泡2小时,浸没为度。

3.如银杏叶浮起,可加重物压下。

4.用中火煎沸后,改用小火约煎1小时,煎至约剩浓汁一大碗时,滤出头汁;

5.再加冷水适量,约煎1小时,至剩下药液一大碗时,滤出二汁。

6.将头汁、二汁倒入大砂锅内,用小火先煎半小时,使药汁进一步浓缩;

7。再加蜂蜜、冰糖,不要加盖,约熬炼半小时,离火,冷却后装瓶盖紧。

功效:通利血脉,软坚润燥。

用法:每日2次,每次2匙,饭后开水冲服,3个月为1疗程。

痰瘀阻滞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心胸闷痛甚或刺痛,心悸,咯吐痰涎,舌淡有紫气,苔薄白或微腻,脉细涩。

茼蒿鸡子白汤

配方:鲜茼蒿菜250克,鸡蛋3个。

制法:

1.茼蒿洗净切细后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煨汤;

2.汤将沸时,将鸡子白倒入调匀,煮滚后,加油、盐调味,即可饮服。

功效:清热化痰。

用法:佐餐食用,可常食。

痰瘀阻滞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心胸闷痛甚或刺痛,心悸,咯吐痰涎,舌淡有紫气,苔薄白或微腻,脉细涩。

猪肉炒洋葱

配方:洋葱150克,瘦猪肉50克。

制法:

1.洋葱、猪肉均切丝。

2.起油锅烧至八成热,放入猪肉丝翻炒,再入洋葱同炒片刻,调味稍炒即成。

功效:益气降脂。

用法:佐餐食用。

脾气虚弱临床表现:

食少纳呆,倦怠乏力,面色不华,口淡乏味,舌质淡,苔薄白或微腻,脉细濡。

菊槐茶

配方: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

制法:将上三味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密盖浸泡5分钟即可。

功效:平肝祛风,化痰降压。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频频饮服。

痰浊内阻型高血压临床表现:

眩晕头痛,头目昏蒙,胸脘满闷,纳呆恶心,肢体困重,体倦嗜睡,口多痰涎,舌胖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红薯羹

配方:红薯500克,蜂蜜1匙,糖腌桂花微量。

制法:

1.红薯去皮,切成小厚片放入小锅内;

2.加冷水适量,小火约煮半小时,由于红薯含有黏液蛋白和大量淀粉,煮后会自然成羹。

3.再加蜂蜜1匙、糖桂花少许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活血,通便宽肠。

用法:作早餐或当点心吃。每日2次,酌时食用。

脾气虚弱临床表现:

食少纳呆,倦怠乏力,面色不华,口淡乏味,舌质淡,苔薄白或微腻,脉细濡。

银耳山楂羹

配方:白木耳20克,山楂糕或山楂片40克,白糖1匙。

制法:

1.白木耳浸泡发透洗净,山楂糕切成小方块。

2.将白木耳同浸液倒入小砂锅内,用小火慢炖1小时,再加山楂糕和白糖,炖半小时,至木耳炖烂,汁糊成羹时离火。如白木耳未炖烂可延长时间。

功效:益气养肺,和血通脉。

用法:每日1次或2次,每次1小碗,当点心吃。或临睡前吃,2日吃完。

脾气虚弱临床表现:

食少纳呆,倦怠乏力,面色不华,口淡乏味,舌质淡,苔薄白或微腻,脉细濡。

沙参心肺汤

配方:沙参15克,玉竹15克,猪心肺1付,葱25克。

制法:

1.将沙参、玉竹用纱布包好,与洗净的猪心肺及葱段同置砂锅内加水;

2.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约2小时,视心肺熟透,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

用法:佐餐食用。

风热肺燥临床表现:

两目干涩而痒,口干欲饮,咽痛,头痛,毛发失荣,甚至脱落,发热,涎腺反复肿大,苔薄白,舌质偏红,脉细数。

红萝卜海蜇粥

配方:红萝卜120克,海蜇皮60克,粳米60克。

制法:

1.红萝卜削皮切片;

2.海蜇皮漂净,切细条;

3.粳米洗净。

4.三物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粥,粥成后加调味品调味。

功效:化痰消滞,开胃健脾。

用法:作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痰浊内阻型高血压临床表现:

眩晕头痛,头目昏蒙,胸脘满闷,纳呆恶心,肢体困重,体倦嗜睡,口多痰涎,舌胖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胡桃糯米粥

配方:胡桃仁30克,糯米100克。

制法:将胡桃仁打碎,糯米洗净。加清水适量煮成稀粥,加少许糖调味即成。

功效:调补阴阳。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顿服。

阴阳两虚型高血压临床表现:

头昏眼花,面白少华,心悸气短,腰膝无力,夜尿频多,面部或下肢浮肿,舌质淡嫩,苔薄,脉虚弦或沉细。

归芪蒸鸡

配方:炙黄芪100克,当归20克,嫩母鸡1只。

制法:

1.将黄芪、当归装入纱布袋,口扎紧。

2.将鸡放入沸水锅内氽透、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

3.将药袋装入鸡腹,鸡置于蒸盆内,

4.加入葱、姜、盐、黄酒、陈皮、胡椒粉及适量清水,

5.上笼隔水蒸约1小时,食时弃去药袋,调味即成。

功效:温中补气,益血填精。

用法:佐餐食用,分3次食完。

阴阳两虚型高血压临床表现:

头昏眼花,面白少华,心悸气短,腰膝无力,夜尿频多,面部或下肢浮肿,舌质淡嫩,苔薄,脉虚弦或沉细。

丝瓜豆腐瘦肉汤

配方:猪瘦肉60克,丝瓜250克,嫩豆腐2块,葱花适量。

制法:

1.将丝瓜去皮,切成厚片;

2.豆腐切块;猪瘦肉切成薄片,加精盐、糖、芡粉拌匀。

3.在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先下豆腐煮沸后,再放人丝瓜、肉片,稍煮,至丝瓜、肉片刚熟,加葱花等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血,清虚热。

用法:佐餐食用。

阴阳两虚型高血压临床表现:

头昏眼花,面白少华,心悸气短,腰膝无力,夜尿频多,面部或下肢浮肿,舌质淡嫩,苔薄,脉虚弦或沉细。

首乌巴戟兔肉汤

配方:兔肉500克,制首乌30克,巴戟天30克,花生30克,生姜4片。

制法:

1.兔肉洗净,切块,用开水氽去血水。

2.把上物全部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3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温补肝肾,养血益精。

用法:随量饮汤食肉。

阴阳两虚型高血压临床表现:

头昏眼花,面白少华,心悸气短,腰膝无力,夜尿频多,面部或下肢浮肿,舌质淡嫩,苔薄,脉虚弦或沉细。

核桃山楂菊花饮

配方:核桃仁125克,山楂60克,菊花12克。

制法:

1.将核桃仁磨成浆汁,加清水稀释调匀待用。

2.山楂、菊花水煎2次,合汁1000毫升。

3.将药汁同核桃仁浆汁同倒入锅中,加白糖搅匀,取汁烧至微沸即成。

功效:补肾健脑,平肝明目。

用法:代茶饮,连服3~4周。

百合二仁红枣煎

配方:新鲜百合50克(干品25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25克,红枣10枚,蜂蜜2匙。

制法:

1.将柏子仁、酸枣仁、百合共入砂锅中;

2.水煎取汁,约一大碗,入大枣和清水适量;

3.小火煎30分钟,离火,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滋养肝肾。

用法:每日或隔日1剂,连用5~7日为1个疗程。

补髓汤

配方:鳖1只,猪脊髓200克。

制法:

1.将鳖用开水烫死,揭去鳖甲,去内脏和头爪。

2.将鳖肉放入锅内加姜、葱、胡椒粉及水适量;

3.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将鳖肉炖熟。

4。最后放入猪脊髓煮熟调味即成。

功效:益髓健脑。

用法:吃肉喝汤,可佐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