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动脉硬化患者的饮食
5520700000026

第26章 动脉粥样硬化药膳治疗(2)

(2)硒:每日80-100微克,能清除体内脂质自由基。

(3)维生素A:维生素A具有抗氧化作用。用量5000-10000单位/日。

(4)维生素E: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增加血液中及红血球内的氧气供应。用量100单位/日。

(5)维生素C:每日200毫克,能消除体内自由基。

§§§第三节 其他动脉硬化治疗用药

一、如何逆转动脉硬化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其发生与发展,对防治冠心病、中风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中风是老年人死亡头号病因;南方地区,冠心病是老年人死亡的头号病因。无论冠心病还是中风,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中风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后果。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很复杂,除了高血压外,脂质代谢紊乱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动脉及中动脉的血管壁内出现脂质沉积,形成分散或成片的粥样斑块,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粥样斑块形成,造成动脉管腔狭窄,可影响脑、心肌的血液供应。血压长期升高,使原本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脑动脉血管破裂,这就发生出血性中风。如发生于脑实质,称为脑溢血;如发生于蛛网膜下腔,称为蜘网膜下腔出血。血小板凝聚性升高,血黏度升高,血流缓慢,可在狭窄的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性中风、心肌梗塞。冠心病与中风由于有共同病理基础,所以可同时合并存在。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其发生与发展,对防治冠心病、中风有重要意义。过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与年龄增长有关的退行性病变,现在研究发现并非如此,并非每个老年人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过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形成就不会消退,对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抱消极态度。近年来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可以消退的。动物实验证明,给家兔喂饲高胆固醇饮食,可造成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实验性食谱停止后,病变会逐渐消退。在与人类亲缘关系较接近的猴身上,也得出相似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某些国家居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芬兰、挪威、瑞典三国居民随着奶油、蛋摄食减少,心血管病变死亡率明显下降。之后,由于饮食改善,摄食的胆固醇明显增加,冠心病在欧美已成为流行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是芬兰,该国居民嗜食奶油、蛋等高胆固醇食物。这说明,改变生活方式可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减少,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所以除服药外,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作息有规律,避免精神压力或过分紧张,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则不仅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也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二、过敏性疾病可以治疗吗?

多数人对常见的过敏病不太重视了,认为发作时吃点药缓解一下就可以。其实,过敏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反复发作,会不断加重,并导致其它过敏病发生还会诱发各种并发症,例如喉头水肿会造成窒息死亡;紫癜发展到肾,会诱发肾炎及尿毒症;过敏性鼻炎会引发哮喘等等。经常服用抗过敏西药(抗组织胺药和激素类药)抑制过敏反应不但会致人困乏疲倦,损害肝肾,而激素更可能导致肥胖、感染、色素沉着、骨质疏松等问题。抗过敏药多在用时见效,一停药就复发,导致症状不断加重。

三、过敏可以治愈吗?

过敏病可以根本治愈。但许多患者对此很疑惑,用过很多药,为什么仍然反复发作呢?原因就在于目前普遍采用的抗过敏药物,例如地塞米松、息斯敏、皿治林、开瑞坦等多为对症治疗药物,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本,由于其副作用较大不能经常服用。过敏病的内在原因是过敏体质,通过改变过敏体质,就能根本治愈过敏性疾病。

自由基——过敏体质、过敏疾病、衰老的根源自由基摧毁细胞膜,导致细胞膜发生变性,使得细胞不能从外部吸收营养,也排泄不出细胞内的代谢废物,并丧失了对细菌和病毒的抵御能力;

自由基导致过敏暴发,使人体表现出过敏反应,或出现如:红斑狼疮等的自体免疫疾病;

自由基作用于人体内酶系统,导致胶原蛋白酶和硬弹性蛋白酶的释放,这些酶作用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硬弹性蛋白并使这两种蛋白产生过度交联并降解,结果使皮肤失去弹性,出现皱纹及囊泡;类似的作用使体内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使血管容易破裂,这可导静脉曲张、水肿等与血管通透性升高有关疾病的发生;

自由基侵蚀机体组织,可激发人体释放各种炎症因子,导致出各种非菌性炎症;自由基侵蚀脑细胞,使人得早老性痴呆的疾病;自由基氧化血液中的脂蛋白造成胆固醇向血管壁的沉积,引起心脏病和中风;

自由基引起关节膜及关节滑液的降解,从而导致关节炎;自由基侵蚀眼睛晶状体组织引起白内障;自由基侵蚀胰脏细胞引起糖尿病。总之,自由基可破坏胶原蛋白及其它结缔组织,干扰重要的生理过程,引起细胞DNA突变。自由基与70多种疾病有关,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静脉炎、关节炎、过敏、早老性痴呆、冠心病及癌症。传统抗过敏药多为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不但会致人困乏疲倦,对肝肾还有损害,而激素更可能导致肥胖、感染、色素沉着等问题。另外这些抗过敏药多在用时见效,一停药就复发,症状甚至更重。

深入细胞抗过敏的概念是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极力推崇的治疗方法:它是一个针对各种过敏疾病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特点,采用强效抗氧化天然小分子成份,深入细胞发挥最大限度地控制过敏病症的发作。

OPC是天然抗氧化物,不但可以通过稳定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的细胞膜,使它们即便在很强的过敏原作用下也不释放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过敏反应介质;还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对刺激的耐受性,也提高机体整体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双管齐下,达到抑制过敏的效果。由于OPC抗氧化物是纯天然提取物,不存在任何抗过敏药物的副作用,因此用无副作用的深入细胞抗过敏产品来形容OPC葡多安抗氧化物一点也不过分。

此外,由于OPC在体内的浓度大、半衰期长,使它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尖端科技产品OPC葡多安抗氧化物,可有效保护肥大细胞、嗜碱细胞,使其在过敏原作用下难以释放过敏介质;抗氧化物还会在支气管、皮肤粘膜上形成保护膜,彻底隔离它们与过敏介质接触;抗氧化物更能调节体液免疫,使过敏原与机体不良免疫反应降到最低限度,根本改善过敏体质,对过敏人群实现三重保护。

四、怎样对待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平时应多吃蔬菜;忌食含胆固醇丰富的食品;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和适当选用降压药物,但要防止血压突然下降或低血压过久。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约有60%的中风病是由此引起的。本病是由于已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脑动脉中形成了血栓,使管腔变窄、闭塞,引起急性脑缺血和局部脑组织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半身瘫痪或半身感觉麻木。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脑动脉硬化和其他器官动脉硬化,或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往有过小中风发作史;本次如在安静时发病,常在晨起后发现症状,且常常在几小时或较长时间内逐渐加重;大多数神志清楚,而偏瘫、失语较明显;物理检查脑脊液清晰,压力正常或稍偏高。有上述症状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必要时作脑血管造影和CT检查,有助于确诊。

由于本病的根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预防动脉硬化成为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平时应多吃蔬菜;忌食含胆固醇丰富的食品(如动物内脏、动物脂肪、蛋黄等);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和适当选用降压药物,但要防止血压突然下降或低血压过久。对已有小中风发作的患者更应积极治疗。

对于已发生脑血栓形成的病人,可采用以下措施:

一是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注射液,以降低血粘度,改善血循环。

二是采用抗凝、溶栓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有防止血栓形成作用,尿激酶可溶解新近形成的血栓。

三是减轻脑水肿,根据病情,可选用20%甘露醇,10%甘油或地塞米松等。

四是还要注意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适当给以神经营养药物,如ATP、辅酶A、维生素B族、乙酰谷氨酰胺等。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如肺炎、褥疮等。病情稳定后,可加用针灸治疗。

对于脑血栓后遗症长期卧床的患者,家庭护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保暖,冷热要适宜,因为中风病人的抵抗力一般都很弱,极易感染病邪引起并发症。

(2)宜侧卧位,以利痰液、唾液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勤翻身,促进血液流通,防止褥疮发生。

(4)多活动,恢复期病人要加强患侧肢体的按摩和功能锻炼。脑血栓病人的抢救治疗是否成功,家庭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决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