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脂血患者的饮食
5522500000029

第29章 附录(1)

高脂血症疑难问答

什么叫高血症?

高脂血症主要分为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根据病情轻重分为以下3种:临界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值为5.18~6.19mmol/L(毫摩尔/升);轻度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值为6.22~7.49mmol/L;重度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值>7.51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轻重之分,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国内外及国内各地标准有一定的差异。据中国统计数据显示,血清甘油三酯水平<1.47mmol/L为理想水平;>1.81mmol/L为过高值;介于两者之间为临界值。

什么叫胆固醇?

一般都知道,脂类物质主要分为脂肪和类脂两大类,共小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体内的——种主要能量来源;另一类叫类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约占体重的5%,除包括磷脂、糖脂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种叫胆固醇。胆固醇在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但当其过量时便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现代研究已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形成、胆石症等疾病与高胆固醇血症有密切的相关性。

胆固醇是一种存在干血液和体内细胞中脂质内的柔软、蜡样的物质。它来源于肠道和体内合成,通过胆酸形式排出体外。人体内几乎所有组织都可生成胆固醇,但主要部位在肝脏。胆固醇不溶于水,必须与脂蛋白结合才能完成出入细胞的转运过程。

胆固醇在血清中以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两种形式存在,一般化验室测定胆固醇水平均包括这两种类型。

什么是总胆固醇?

血浆总胆固醇(TC)是指血浆中各类脂蛋白所含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总和,即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极氏密度脂蛋白(VLDL)中胆固醇的总和。

理想情况下,人体胆固醇水平应低于5.2mmol/L,相当于200mg/dl(毫克/分升)。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人群血清TC水平均值越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血浆中胆固醇水平受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影响,并随年龄而升高,70岁以后略有下降。另外,胆固醇水平存在性别差异,中青年男性略高于女性,老年女性(绝经期后)高于男性。

什么是磷脂?

磷脂是一类脂质物质。脂质是人体内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前者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后者是磷脂、糖脂、固醇和类固醇。因此,磷脂是体内的类月旨物质。人体细胞膜即是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其分子一端具有亲水性,可溶于水;另一端为亲脂性,可溶干其他物质,有利于细胞膜和脂蛋白的磷脂作用的发挥。

什么是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TG)是体内含量最多的脂肪,与上述胆固醇、磷脂等共同组成人体的脂类物质。甘油三酯是由甘油与3个脂肪酸在肝脏和畅黏膜内合成,又称为三酰甘油。主要仟伍十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

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指所有血浆脂蛋白中含有的甘油三酯总和,即总甘油三酯。TG水平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等组成的两大因素有关,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中国制定的TG正常值为:

空腹TG小于1.7mmol/L(150mg/dl)。

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指南(ATPⅢ)中制定的TG标准为:

正常TG小于1.7mmol/l(150mg/d1);

临界高值TG1.7~2.3mmol/L(150~200mg/dl);

增高TG大干2.3mmol/L(150—200mg/dl);

重度升高TG大干5.7mmol/L(500rog/dl)。

什么叫低密度胆固醇?

低密度胆固醇(LDL—c)实际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它可以反映低密度脂蛋白的多少。低密度脂蛋白是由中间密度脂蛋白在肝脏内转{艺而来的,肝脏也可直接合成、分泌少量低密度胆固醇。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外组织细胞,满足它们对胆固醇的需要。低密度脂蛋白是所有血清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

什么叫高密戏旦固醇?

高密度胆固醇(HDL--C)实际指的是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它可以反映高密度脂蛋白的多少。高密度脂蛋白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是脂蛋白体积最小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肝外组织中的过多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代谢,以防止胆固醇在这些组织中过多地聚积。现代研究证实,高密度胆固醇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冠心病死率的作用。

血液中胆固醇是怎样排出的?

1.胆固醇在肝脏中转化为胆汁酸是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正常人每天合成1.0一1.5克胆固醇,其中约2/5(0.4—0.6克)在肝脏中转化为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道,促进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

2.胆固醇从血液中离开的其他途径还有:在肾上腺皮质合成一种叫醛固酮的激素,主要具有调节体内水盐代谢的作用;合成一种叫糖皮质激素的物资,主要调节糖、蛋白和脂肪的代谢;还可合成少量的雄激素和雌激素。在睾丸可直接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雄激素睾丸酮。在卵巢和月台盘可合成孕激素和雌激素,它们在肝脏灭活后,90%由肾脏随尿排出。

低密度脂蛋白有什么临床意义?

目前已经证实,低密度脂蛋白是所有血清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已经证实粥样斑块中的胆固醇来自血液循环中的低密度胆固醇,经过氧化后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其本身的一些特性有关,即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相对小,能很快穿过动脉壁,且富含胆固醇酯和载脂蛋白B,当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时,通过动脉壁的低密度脂蛋白超过其清除率,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聚积在动脉壁上。在另一些情况下,即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不增高,由于其代谢不正常,也可使其流入率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有什么临床意义?

高密度脂白要由肝和小肠合成,也可来自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高密度脂蛋白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到肝脏进行代谢,然后降解为游离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而从肠道排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群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35mg/dl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65mg/dl者的8倍。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临床上可见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周围血管病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较健康的人显著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是由于能够将动脉壁内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代谢,并能够抗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抗动咏粥样硬化的血清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如何看明白血脂化验单?

除科研外,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6项。各级医院因医疗条件不同,以上项目不一定都能检查。

在看化验单时最常遇到的问题是看不懂上面写的一些简写英文代号。在此,介绍一些化验单上多用的符号。

TC:代表血清总胆固醇,也有用T—CHO代表血清总胆固醇的。

TG:代表甘油三酯。

HDL—c:代表血清高密度胆固醇。

LDL—c:代表血清低密度胆固醇。

ApoA1:代表血清载脂蛋白A1。

ApoB:代表血清载脂蛋白B。

看化验单时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指标的正常数值应该是多少,现介绍一般情况如下。

血清总胆固醇:3.36—5.18mmol/L。

血清甘油三酯:男,陆为0.45~1.81mmol/L;女性为0.23~1.22mmol/L。

血清高密度胆固醇:0.9~2.19mmol/L。

血清低密度胆固醇:<3.12mmol/L。

载脂蛋白A1:男0.96~1.76g/L;女1.03~2.03g/L。

载脂蛋白B:男0.43~1.28g/L;女0.42~1.12g/L。

当发现血脂化验单上的以上数值超出正常范围时,首先应该检查一下血的样本是不是在空腹状态下采取的。一般要求患者在采血前一天晚10时左右开始禁食,干次日早上9—10时采取静脉血。其次还应注意受试者的饮酒情况,因为饮酒能明显升高血浆中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再次,在分析结果时,还应考虑脂质和脂蛋白水平本身有较大生物学波动,其中部分是由于季节变化、月经周期及伴发疾病等原因所导致。

血脂所代表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1.总胆固醇的临床意义:增加常见于胆管梗阻、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淀粉样变性、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传染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某些慢性胰腺炎、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老年性白内障及牛皮癣等。减少多见于严重贫血、急性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脂肪痢、肺结核、先天性血清β—脂蛋白缺乏及营养不良。

2.甘油三酯的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管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积症、原发性甘油三酯增多症。

3.高密度胆固醇减少的临床意义:提示易患冠心病。

4.低密度胆固醇增多的临床意义: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

5.载脂蛋白的临床意义:ApoA1、Ap。B可用于心脑血管风险度的估计,ApoA1下降和ApoB增高在心脑血管病中最为明显,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和其他异常脂蛋白血症。

需要说明,各个医疗单位由于使用的方法.实验的条件等差异,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者口标有正常参考值,可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

血脂检查为什么要空腹?

当进行血脂化验检查时,医生会告诉你抽血当天不要吃早饭,必须空腹12小时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餐后几个小时内,其血清脂质和脂蛋白的成分和含量发生了某些变化。如果进食脂类食物,则血液可出现乳糜微粒,同时甘油三酯含量也显著增高。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于血液中的脂蛋白脂酶还来不及对脂类彻底水解的缘故。此时抽取的血液相当混浊,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可为空腹时的数倍乃至数十倍,此种现象可持续6—8小时。除乳糜微粒和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外,其他脂质和脂蛋白成分也有变化,一直到12小时以后才慢慢地恢复到原来空腹时的基础水平。虽然进食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馒头、糕点等,也可引起脂质和脂蛋白含量的变化,但是变化的程度不像脂肪那么明显。所以要使血脂检查比较准确,一定要做到抽血检查时保持空腹12小时以上。

高脂血症是怎样产生的?

当由于各种原因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增加时,也就是说从食物如内脏、蛋黄、奶油及肉等动物性食品中摄取胆固醇增多;或由于胆固醇合成的原料乙酰辅酶A(这种物质是葡萄糖、氨基酸及脂肪的分解代谢产物)供应增加,自身合成胆固醇增多时:或由于胆固醇在肝脏中转化成胆汁酸的能力减低;或在肾上腺皮质合成胆固酮、糖皮质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在睾丸合成雄激素睾丸酮,在卵巢和胎盘合成孕激素和雌激素功能低下,使胆固醇的消除不足时,高胆固醇高脂血症就形成了。

膳食中的脂肪是血液中甘油三酯的主要来源之一。当摄入脂肪增多时,或肝脏利用体内脂肪组织分解提供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能力增强时,或脂肪组织利用食物中的甘;由三酯合成脂肪,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转移到脂肪组织中去的能力减弱时,或组织细胞对脂肪酸的氧化利用减少时,均可使血液中的甘{由三酯超过正常,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

由上可知,任何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来源增加或消除减少的原因,均可导致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有什么表现?

1.眼睑黄色瘤:分布在眼睑周围,表现为略高于皮肤的橘黄色的扁平片状瘤,边界清楚,质地柔软。容易引起患者注意而去眼科就诊。大多数眼睑瘤提示其有血脂异常,可警示患者进行血脂检查。

2.肌腱黄色瘤: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特征性表现,发生在肌腱部位如眼腱、手或足背伸侧肌腱、膝部股直肌腱和肩三角肌腱等处。呈圆形或卯圆形质硬皮下结节,与其上皮肤粘连,边界清楚。

3.掌皱纹黄色瘤:是指手掌部位线条状扁平黄色瘤,分布在手掌及手指间皱褶处,呈橘黄色轻度凸起。多见于家族陆异常β—脂蛋白血症。

4.结节性黄色瘤:常见于身体伸侧,如肘、膝、指关节伸处以及髋、踝、臀等部位。呈圆形结节状,大小不均,边界清楚,质地逐渐变硬。主要见于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5.结节疹性黄色瘤:好发干时部四肢仲恻和臀部。往往短期内成批出现,呈结节状,并有融合趋势。主要见于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6.疹性黄色瘤:呈细颗位状丘疹,基底部炎症浸润,皮肤呈橘黄色或棕黄色。主要见于高甘油三酯血症。

烟酒对血脂有影响吗?

1.吸烟和一些饮品都可影响血脂水平。吸烟可使血清TC和TG水平升高,降低HDL—c水平。这可能与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作用有关。研究还表明,被动吸烟者血脂变化与吸烟者相似。戒烟后,血脂异常可恢复至正常。

2.酒对健康的影响与种类有关。比如,有研究表明,少量饮葡萄酒对冠心病有保护性作用。每日饮用50—70克葡萄酒,对血脂呈现有益影响,其中含有的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而另一方面,大多数长期饮酒者,尤其是饮白酒者,大都有高脂血症。因为饮酒量增多,极易造成热能过剩而肥胖,同时酒精在体内可转变为乙酸,乙酸使得游离脂肪酸的氧化减慢,脂肪酸在肝内合成为甘油三酯,同时使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也增多。

吸烟对血脂有何影响?

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吸烟对血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吸烟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不吸烟者高,其血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浓度高达10%一20%,推测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可能与血中一氧化碳浓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