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人兴会:毛泽东以诗会友记趣
5542900000056

第56章 刻苦细心田家英 博大精深毛泽东--毛泽东和田家英的诗交

1.投暗明珠今灿烂 沧海桑田放光辉

田家英对毛泽东的诗词、书法、文章是非常喜爱的,尤其是对毛泽东诗词、文章的手迹视为国宝。很多时候,当毛泽东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的时候,经常随便地当废纸扔掉。田家英凭借自己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方便条件,总是将这些被废弃的东西爱惜地收藏起来,为保全、收藏毛泽东诗词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田家英收藏的毛泽东诗词手迹,在中央档案馆的就有十首,分别为:

《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清平乐·会昌》、《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仙人洞照》、《忆秦娥·娄山关》、《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

这些珍贵的手迹为人们研究、欣赏、收藏毛泽东的诗稿、书法提供了丰厚的第一手史料。

1949年4月23日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占领南京,宣布了国民党二十二年反动统治的结束。几十年坚苦卓绝的奋斗,今天终于见到了胜利的曙光。毛泽东心潮澎湃,诗意飞扬,当即吟成一首伟大的革命史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写完之后又觉得不甚满意,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里,田家英细心地拣回来,并妥善地收藏起来。1963年,在编辑出版《毛泽东诗词》的时候,田家英献出了这首诗。毛泽东说:“忘了还有这一首。”1963年12月5日,毛泽东给田家英的信中专门谈到这首诗:“‘钟山风雨’一诗,似可以加入诗词集,请你在会上谈一下,酌定。”可见,毛泽东对这首诗又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没有田家英用心收藏,毛泽东的这首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墨宝就难以放射出灿烂的光辉了。

田家英收集的诗词中有两首是毛泽东生前没有发表的,一首是:

五律·看山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一片飘摇下,欢迎有晚鹰。

另一首是:

七绝·莫干山翻身复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2.共工怒触不周山 主席酝酿梅花诗

1961年4月下旬,毛泽东在杭州,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写注释,其中“不周山下红旗乱”一句的典故有些搞不准了,要田家英查找。田家英很快找到了资料,并送到毛泽东的手中。毛泽东根据这些资料旁征博引,为“不周山下红旗乱”写下了一条长注。将《淮南子》、《国语》、《史记》中关于共工的记载均详列其中。可见田家英的工作是做得比较详尽的。后来郭沫若在1962年5月号《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一文,对这条长注特别作了说明:“主席这一注的重要性不亚于词的重要性。”“鲁迅的《补天》作于1922年11月,我的女神之再生作于1920年11月,我们的认识和主席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还大有距离,故我们当时还不能体会到共工神话中人类改造自然、改造客观世界的潜在意义,经主席这一点出,就好像在中国的神话世界中高擎起一只火炬。”1961年11月6日,从早上6时至上午8时半,毛泽东在两个半小时之内连续给田家英写了三封信。早晨6点他请田家英为他查找宋人林逋的诗文集。8点半,又写道:“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八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来则最好。何时何人写的,记不起来,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没有,请你再查一下。”过了一会,又写信说:“又记起来,是否清人高士奇的。前四句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下四句忘了。请问一下史馆老先生,便知。”田家英很快查明,该诗为明代高启的《梅花》九首之一,后四句是“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台。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毛泽东获此非常高兴,当天即用草书书写了全诗。

也就在此后的一个月左右,毛泽东酝酿已久的《卜算子·咏梅》完成了。他一反古人哀怨、寂寥的风格,词句酣畅淋漓,格调高昂,豪情万丈,放射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3.编辑历朝四川诗 寻找史诗《三垂冈》

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主持中央会议期间,根据毛泽东的需要,田家英为毛泽东选印了《唐宋诗人有关四川的诗词》、《明朝诗人有关四川的诗》,并分发给参加成都会议的人员。

1961年5月前后,毛泽东在杭州工作,为了解古代有关杭州西湖的诗词,让田家英查找一些资料。田家英通过在杭州从事文史工作的史莽,编成了一本《西湖古诗集粹》,供毛泽东阅览,为毛泽东全面了解杭州的古代文化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1964年12月29日,毛泽东读五代史时,曾给田家英一封信:“近读《五代史后唐庄宗传》三垂冈战役记起了年轻时读过一首咏史诗,忘记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请你查一查,告我为盼……三垂冈诗一首: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诗歌颂李克用父子。”田家英很快便查到这首诗是清代严遂所作,及时将结果报告给毛泽东。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诗、对史引征求问的认真态度和治学的严谨;我们可以看到田家英对古典诗词有关知识的掌握是比较渊博的,也是下过很多功夫的,否则他和毛泽东的配合怎么会如此地默契呢!

4.田家英谈诗论词臧克家字斟句酌1963年《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出版前,遵照毛泽东的意见,开了一个有中央领导人和诗人参加的会议,征求意见。田家英出席了这次会议,并负责记录大家的意见,传达给毛泽东。毛泽东根据这些意见,对诗词的个别之处进行了精心的润色。其中诗人臧克家对毛泽东的诗词研读得非常认真,字斟句酌,提出了二十三条意见,由田家英代转给毛泽东,其中有十三条被毛泽东所采纳,使毛泽东诗词达到至臻完美的水平。

还有一次,田家英和诗人臧克家共同探讨毛泽东诗词,在电话中告诉臧克家:“毛泽东同志有首词的起头,是有意依照辛稼轩《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还说:“在唐诗中,毛泽东最喜欢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在宋词中,毛泽东最喜欢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稼轩长短句》是毛泽东常放在身边的一部书。”田家英和诗人臧克家的探讨对人们更好地理解毛泽东的诗词是大有帮助的。

田家英对毛泽东无比崇敬,他曾经说:“当代人中间,学问上称得上博大精深的首推两个人,一是毛主席,一是鲁迅。”他还说:“我对主席有知遇之恩。”可见毛泽东在田家英心目中的位子是很重的。

田家英是毛泽东特别倚重的一位秘书,他知识渊博,忠于职守,尤其是对古典诗词非常热爱,和毛泽东在一起的十八年里,共同的语言、爱好以及对毛泽东的崇敬,使工作成为兴趣,不仅在毛泽东身边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为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贡献了很多劳动和智慧。我们在吟诵毛泽东诗词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在后面默默工作的田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