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苦是执迷出不来
5546100000015

第15章 一分钟烦恼解脱术(14)

不错,你说社会有太多的不公平,这个社会有太多的势利眼,这我承认,但承认就能解决你的问题吗?显然不能。

你有没有想过,这太多的不公平里有80%是你自己造成的,你信不信?也许你不信,我们不妨多角度的再想一想。你能力强,但品质差,能被老板聘用吗?你学历高工龄长但劳而无功,老板能留下你就算不错了。你干得多回报少,只因为你刚进单位还在试用期……总之,只要分析一下你的抱怨,我们就会发现,你自身一定有问题。大多数时候,有问题的一定是你,而不是老板,也不是别的同事。

所以说,你所有的痛苦,所有的烦恼,所有的闷闷不乐,都是由于你看不开,想不开造成的。一个人若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则难见山外青山楼外楼;一个人若被蝇头小利所困扰了,则难睹天外天,则难见窗外明月。人生短短几个秋,琐事何必缠不休。有酒堪醉直须醉,莫待无酒空把杯。常人的目光只关注眼前,只有杰出人士才会目光远大。所谓放眼寰球、气吞山河、指点江山,粪土名利之辈又岂是鼠目寸光之人。

面对逆境,有人牢骚,愤怒,从此不思进取,百无聊赖,有时颓废,消沉,甚至自甘堕落,也有的人却能处之泰然,豁达大度。

看开,看透不是消极暂忘,更不是破罐子破摔的无所谓,它是一种“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明悟,是对人生世事变化规律的通透理解。苏轼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一种慨叹,但更是一种看透人生后的宁静。

总之,一个人不能在“看”字上修炼心境,他是必然苦恼一生的。我总结了“人生七看”,请大家认真思考。

烦恼要看开,名利要看轻,得失要看淡,恩怨要看破,是非要看清,世事要看透,明天要看好!

人生八苦,有些苦难是无法回避和改变的。惟一能改变就是心境。整个20世纪的心理学就说了一句话——改变心境,改变命运。佛家说,你的绝大多数痛苦皆来源于太执著。世界是一个动态的世界,一切都会改变的。老子说:暴雨不可能下一整天。人生苦在低潮中,自然很快就会回升。下面我还向大家介绍一首《半半歌》,我认为这首诗很有意思,值得玩味。《半半歌》为李密庵所作,且录之于下:

看破红法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幽闲,半里乾坤展宽。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闱经尘,半士半民烟眷。

半雅半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产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丰半脸。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思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显然,这首歌诀是作者从生活的阅历中总结出来的,极富哲理和人生智慧。虽然个别词句显得消极一点,但总体上是教世人活得宽松、宽容、大度、豁达一些,要知明知暗、知进知退、知盈知亏、知得知足,这样才能活得有安乐、有情趣、有境界、有始终。细细品读把玩,大可省人喻世。

人生是个谜,是个难解的谜。有的人,潇洒度人生;有的人,消极混人生。其间的差异无非是能否看开看淡看透。否则,他不是活得太忧郁,就是活得太无聊。

人生一世,荣与辱、得与失在所难免。有的人将得失荣辱深藏于心,有的人则因受宠而得意忘形,因受辱而愁眉不展。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有可能看得开,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宠辱不惊是看得开的高层次境界,它不是消极的回避,也不是看破红尘,而是远离名利、远离喧嚣的一种坦然,一种从容。

“看得开”是心理平衡的杠杆,并非消极看透人生。如果把人看得太透,从生到死,一览无余,生命就会变的毫无意义,甚至生和死都可以画等号了。那些自杀的人,大概就是生等同与死,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得开”有更深的含义。它决不以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为雅致,以自甘堕落,满不在乎为清高。无论在什么境况,什么痛苦面前,既不把名利作为惟一的精神支柱,也决不失去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事业的满腔热忱,对生活的真挚热爱,对身边的美的细心品味。苏东坡光照千古的前后《赤壁赋》等绝唱写于最失意的黄州,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豪迈也出自不毛之地——正是这种始终不渝地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看得开”,成就了一位集诗、词、散文于一体的文学史上的大家。

总之,一个人要做到心宽,首先就要学会多一点接受。

只有你意识中充满了接纳,世界才会在你心中显得无比美好,苦味在你口中才会变得甘之如饴,苦酿才会在你口中变成琼浆玉液。你会情不自禁地向往到乡村一游,同蝴蝶一道飞舞,同鱼儿一道戏水,同鸟儿一道鸣唱。你可以同富翁们比富足,赛欢乐。你可以自豪地对他们说:“美好产生出来的幸福远远超过了金钱产生出来的幸福,金钱属于你们,你们只能自己享用,而美好属于上苍,可把它施与众生!”

上苍赐给我们的一切,首先,我们都应无条件地接受。许多人都只能按受对他有利的条件,而不能接受看似不利的因素。其实,失败的人主要是没有搞清楚,一切不利的因素才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正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大海的博大是因为接受;高山的雄伟是因为接受。一个人不能接受现实,他就会生出抵触情绪,就会产生偏执和狭隘,就会与环境作对,与他人不和,就会不利于快速成长。

接纳是勇敢的象征。接纳给我力量,使我做出明智的抉择。接纳现实不等于喜欢现状。接纳不是选择待在恐惧里,接纳不是选择待在愤怒里。想要接纳,就得对自己、别人和生命的过程保持耐心。

一切都应接受。你的胸怀有多大,你的人生就会有多大的成就。我们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境界才能成就自我。你爱上了你的爱人,你就得接受她的一切,包括优点和缺点。你选择了企业,你就要毫无怨言地接受企业的一切,无论是你讨厌的员工,还是你工资太低,工作条件差。

一切的一切,你只有先接受。只有接受,你才会快乐;只有接受,你才会正确对待工作,对待问题;只有接受,你才会试着去改进你的现状。接受是第一步。一个要没有一颗接纳一切的胸襟,则必然流于小家子气。则必然是一个斤斤计较,自怨自艾的家伙。

强大的恐龙灭绝了,而小小的变色龙却繁衍生息到现在。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啊!人要学会把自己变成水。可以改变的就要尽力改变,不可以改变的就要尽力接受!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生命本来就不是能被安排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

因此,要乐于接受必然发生的情况,接受所发生的事实,这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惟有学习坦然面对失败和痛苦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让生命中无可避免的困境、失败、障碍、疾病与痛苦都转变成创造成功、奇迹与完美的力量。

在漫长的岁月中,你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况,它们既然是这样,就不可能是那样。

假如我们学会欣然接受变化,从中求福,对眼前的种种难题和烦恼就能处之泰然,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都会过去”。

接受光明的美好,也接受它阴暗的角落。但别忘了微笑,别忘了挣扎,别忘了在苦恼和重压下细品生活中甜蜜的快乐。

其次就要学会多一点理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一些致命的缺点,都有一些别人看来很恼火的恶习。因此,当别人对你做了一点小动作时,你要理解他,人本就是自私的动物嘛。当他向你发火时,你要理解他,也许是他工作困难受阻,也许是情场失意,他不向你发火,他就会憋得受不了。

当我们发现了对方不足时,我们不应升起厌恶之心,而应升起同情心。对方由于过去的因缘不利而导致了今天的恶业。在骂我时他自己也是十分难受,骂完了还有半个小时心情难以平静。而且,他的骂并没有真正解除了他的困境。所以,此时的你不仅不应责备对方,而且还应分析对方发怒的原因,还应当反过来给予一些帮助才是。人总不能见难不救呀!

理解,是一种能力,这里的理解不是理性的理解,不是对逻辑关系的理解,而是一种感性的理解,也是一种广义的理解。这种理解让人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泰然处之,不会因任何事情或冲突而感到奇怪和不安,世间万物皆有生存之道,每种事物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不合理只是对于感到它不合理的人来说的。

生活中总有一些寂寞的人,他们也许外表坚强,但是内心脆弱,他们让我们无法理解,无法靠想象去拨开他们的心扉,与他们保持平衡与宽容,但是我要说的是:理解与宽容一样,是世界上最大的感动。

“理解一切”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常人不可及的高度。理解包含有宽容之意,它代表着一个人对一切事物甚至罪恶的宽容之心,这种宽容不是奖赏,不求回报,不是恩赐,不求受之者铭记感恩,这种理解、这种宽容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它不会因为对象而改变,一条狗和一个人在这种宽容者面前是等价的。宽容者对狗和人的理解是一样的,是平等的。

再次要学会多一点欣赏。

欣赏是一种能力,欣赏能使内心充满愉悦,使心灵戴上光环,使精神得到慰藉。谁的感觉和意识中充满了欣赏,那他便青春永驻,永远富足!有了欣赏,生命将豁然觉醒;有了欣赏,爱就会像春风一样扑面而来!

所谓欣赏,就是要有一双正面发现的眼睛,就是能目光到处即天堂。一个人像一棵植物需要浇水才能活下去,对他人保持正面的看法,就等于浇灌一棵干渴的植物。

大多数人把生命里的大多数时间,用来复制别人对他人的批评和判断。我们的潜意识力量很大,能记住自己听到的每一个字。当人们怀着愤怒、恐惧,或是出于自身的痛苦和疏忽,对我们讲话时,他们在我们的潜意识留下了持久的印象。这些话语变成了思想,这些思想又变成了杂草,紧紧勒住我们的自尊和自我价值。你的本质是神圣的,你的本质很有力量,你的本质永不改变,这就是关于你的真理。无论你听到什么看法,经历到什么事,真理就是真理。你这一生的任务就是了解这个真理,尽量去肯定这个真理。

一个舍不得为别人鼓掌的人,必定得不到别人的掌声。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你会相遇、相识很多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品质及魅力,欣赏、喜欢和爱便成了我们最难把握的尺度。

但是,一个不懂得欣赏的人,一定是一个不会爱的人。发现、品味世间万事万物和谐与美,这不仅是艺术家的功课,同样也应是每一个追求人格完美的人的功课。

《庄子》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恶有恶的合理,丑有丑的价值。人处身天地之间,渺如沧海一粟,臧否事物的本身,是不能改变事物的,而溶于其间,进而认同与欣赏,这是尊重客体,也是开心自己。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他们的身上同样散发着不同的美,每一种美好的品质都是诱人的。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你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人,你便会更坦然地面对一切了。

一个狭窄的人是不可能懂得什么是理解、包容、接受和欣赏他人的,只有宽心的人才能做到这一切,因此,也只有心宽的人才能得到大自在、大解脱、大自由!

5、从功利中解脱出来

追求功利本无可厚非,但人生的一切追求都只为了功利,那未免就误解了人生。如今的社会很可怕,马路上的人你只要观其言,察其行,就会知道,一切都有目的的。是的,这就是今天目标偏执教育隐藏的危机,它使我们的注意力全部被调到那个结果上去,全部都只对行动结果感兴趣了,它做一件很不讨好的事。

偏执教育的本意是加快我们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而事与愿违,我们都被从享受过程而转移到享受结果上去了。

我们整日劳作,自然为了金钱,于是疯狂地工作,不择手段地搞钱,最后,我们的目标终于实现了,人人手中都能拿得出百万、千百万元银子了,我们看到手中那么多钞票,自然觉得该休息了。很有钱的生活并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它只可能带给你临时的享乐。

享乐和快乐是有本质区别的。快乐是心灵层面的,是更高层面的,而享乐则只是感官生理层面的内容。快乐是心灵安静、自足,享乐则是从来没有安宁和满足感。如一次挣了许多钱,你在旅途遇到了一个妖艳的女郎,用钱交换了性乐趣,你当时满足了。享乐是要通过不断地外在刺激来占据的,一旦停止便会空虚无聊。

《体验》一书中说道,全世界的偏执教育基点都是把人当小孩看的,它从没有真正教人自立过。小孩需要奖赏,那么,长大成人了在各个部门工作,他便设立什么奖励、奖金、勋章来哄你,他之所以用这些东西来哄你,是因为他从来就没把你当大人看过。一个成熟的人是不需要外在的奖赏的,奖赏是一种愚弄。成熟的人他的奖赏只可能来自于他的内在,他的付出之中,他不可能盯着那个外在的奖赏而努力而奋斗。萨特,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哲学家之一,他便是一个对人类偏执教育有很深洞的见的人,他拒绝了诺贝尔奖,他在内心深处认为那是对他的侮辱。

他说:当我创造我的作品时,我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奖赏,诺贝尔奖并不能够对我增加什么,相反地,它反而把我往下压,它对那些寻找被人承认的业余作家来讲是好的,我已经够老了,我已经享受够了,我喜爱任何我所做的,它就是本身付出所得到的奖赏,我不想要任何其他的奖赏,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我已经得到的来得更好。

他是对的,但是世界上对的人很少,世界上充满着错误的人,他们都生活在陷阱之中,都落入了偏执教育不足的圈套之中。同样还有一个类似的笑话。泰戈尔,世界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写了《吉檀枷利》一书,它的原文版比翻译版优美得多,因为原文版是用孟加拉语写的,而孟加拉语很甜,即使在吵架时,它听起来好像在谈一件好事,极富有音乐感,这是英译本永远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