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过去因,今生作者是。”
这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过去所种的业因,比如今生病苦多,那肯定是过去生中杀业太重,而今生所作所为,又该未来去受果报。种下业因,必受果报,但有早迟的不同。
有的人说:“如果真有前世,但那毕竟已是‘过去’的事了,为什么现在的我,必须为过去所不知道的事负责呢?”这种人的意思认为,“现在”是现在的,“过去”是过去,既然过去已过去,且现在“不知道”过去所做的事,那么无法也不必去为过去所做的事“负责”!
但“现在”和“过去”真可以这样截然的划分吗?我们可以因为“不知道”以前所做的事,而不必“负责”吗?因为“现在”是“过去”的延续,“不知道”,并非表示可以不必“负责”!
虽然“我”的本质是无常性的,想从“我”中,找到一个永恒不变的“我”而不可得,但年轻的“我”,也是由童年的“我”递变而来,老年的“我”,也是由年轻的“我”递变而来,因此,虽然没有永恒不变的“我”存在,但我却是由一系列“变化的我”所构成,因此,“我”就可以说是由一连串“生命的因果序列”所组成!
就像“那先”比丘在回答“米兰陀王”时所说的:“陛下,那个娇弱啼哭的婴儿是‘我’,而现在长成的也是‘我’啊!虽然形貌不同,但却是同一系列的连续!”
“能不能进一步的解释!”米兰陀王说。
“陛下,这就好比有人点灯,照耀通宵,请问陛下,那初夜的火焰与中夜的火焰是同一个吗?”尊者说。
米兰陀王回答说:“当然不是,尊者。”
尊者继续问说:“那么,中夜的火焰与后夜的火焰是同一个吗?”
“当然不是,尊者。”米兰陀王很快的回答着。
尊者进一步的问说:“请问陛下,那么,是否初夜是一灯,中夜是一灯,而后夜叉是另一灯呢?”
米兰陀王回答说:“当然是同一盏灯,尊者,只不过是和第一次所点的火有关联而已!”
尊者说:“陛下,一系列生命的存在,一个接一个,与灯焰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一个原素灭了,另一个便接着生起,相续不断,中间没有丝毫的间断,因此,今天的您,与当初那娇弱啼哭的婴儿,既非同一人,也非另一人!”
尊者又说:“又好比牛奶,新鲜的牛奶放久了,会变成酸酪,酸酪会变成乳酪,乳酪会变成清酪,陛下,如果有人说酸酪、乳酪、清酪与鲜奶没有关系,这样的说法,对吗?”
“当然不对!尊者,它们都是与鲜奶有关联,所以才会出现的。”米兰陀王肯定的说。尊者应许的说道:“是的,就是这样,陛下,一系列生命的存在,一个接一个,相续不断,中间没有丝毫的间断,今天的您,与当初的您,既非同一人,也非另一人!”
同理,“前世”的我和“今生”的我,虽然在外貌形体上有所不同,但今生的“我”,是由前世的“我”变化而来的,所以说,前世的“我”和今生的“我”,“既非同一,亦不相异”,它们是同一个系列的相续,就像初夜、中夜、后夜的火焰,或是鲜奶、酸酪,乳酪的关系一样!
因此,虽然现在的“我”,不是前世的‘‘我”,但现在的“我”却是由前世的“我”递变而来,都是属于同一个生命的“连续序列”!
由以上的陈述知道,我们可以说,“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没有任何关联吗?或是我们可以因为“不知道”以前所做的事,而不必“负责”吗?
从生命的“连续”观点来看,对于过去所做的事知道要负贡,不知道更要负责!一个人,不只要为“现在”所做的业负责,要为“过去”曾做的业负责,更要为“将来”要做的业负责,这就是对自己直下承担、能够承担的“大负责”!
至于那些自私、敷衍、推卸责任、遇事逃避的人,不只无法减松现时业力的捆绑,恐怕业力将更如影随形的加剧。因为,他逃避得了别人,却无法逃避得了他“自己”!
最后,顺便了解什么是十二因缘?
佛教对于人生过程的划分方法不止一种,佛教经典论述较多的是“十二因缘”说(亦称“十二缘生”说)。“十二因缘”说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名、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名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
下面我们对十二因缘进行一下解读:
一是无明:
指人们心中无明烦恼,晦昧空境,无所明了,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无明,无明是粗细烦恼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根源。同时也是涅盘解脱,菩提寂静的根本。《楞严经》对于真妄二种根本道理,讲得十分透彻。
二是行:
行是业行,因为有了无明迷惑妄心,所以于诸法本来无我妄执有我,本来无法可得,妄执有法。因有我法二执,就起惑造业,就有了业行。无明缘行,是过去惑业的因。
三是识:
一刹那之间在父母面前,看到现前欲境,就生起一念爱心,为受生的种子,纳于父精母血之中,而为胞胎。
四是名色:
指心法与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为我们的身心。
五是六入:
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为六根能入于六尘,又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够见色,就入于色尘,其他诸根也是这样的,所以叫做六入。
六是触:
三和合是触,因为有了六根,它就能够感受和触对六尘境界。触是十二因缘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触是根,所触是境。环境的好坏,就会联系到我们根的感受,所以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例如孟母,她为什么要选择邻居呢?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观的环境,对我们人主观的意识是起极大的作用。我们经常能够亲近高贤、或大善知识,时时受到至理嘉言的熏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进。如果因缘成熟,经常能在名山古刹清净道场,安心居住,时时刻刻常受佛教的熏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净佛地,因缘殊胜。对于所触的环境《遗教经》说:“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于五欲,譬如放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又如恶马,不加控制,将牵人坠于坑阱。”能够把住这个触的大关,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七是受:
根尘相互触对,一定就会接受所触对的尘境,譬如我们的耳根,对声尘,就会接受各种声音,如笙箫鼓乐,同时演奏,我们就会同时接受,而且层次分明,清楚明白。以上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的五支苦果。
八是爱:
爱是贪爱,六根既然领受六尘,对于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别,对于称意的就欢喜,便生贪爱之心,不称意的就生烦恼厌恶之心。这个贪爱和厌恶之心,它是众生六道轮回的生死根源,发心学佛修行,就是要修这个妄想心。《金刚经》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刚般若妙智来回光返照降伏妄想。要令它对境不生爱染之心,不起分别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万虑俱寂,这就是“一刀斩断烦恼因,双脚踢开业障苦”。记得古德说:“铁牛哪怕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这里最为吃紧的是无心二字,就是六根对六尘不生贪爱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顾话头,就能降伏其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古人赞无尽意菩萨说:“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说明爱的作用很大,爱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七种情念。
喜,成就我所爱的,心中就欢喜。
怒,夺了我所爱的,心中就要发怒。
哀,失去我爱的,心中就生悲哀。
乐,得到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快乐。
爱,一切环境,对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贪爱,贪得无厌的妄念。
恶,违背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厌恶。
欲,顺从我所爱的,心中就生贪欲。
依此看来,爱的确是生死的根本,烦恼的首恶。古人说:踏断脚下红丝线,跳出红莲大火坑。什么是脚下红丝线?就是这个爱字。
九是取:
既爱了所贪的五欲境界,就想尽办法把它攫取过来,随心所欲的为我享受,多多益善,贪得无厌,毫无疑问,就会做出种种恶业,如果感到违反我所贪爱的环境,就横生忿恨,不顾一切,任意胡为做出许多罪业,所以说取是罪魁祸首,我们要时刻把住这个取的关口,能够断除烦恼因。可以免受生死苦,这个取和上面的爱以及最初的无明,这三支叫做烦恼的迷惑因。
十是有:
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对于所爱之境,将其取来,对不爱之境,把它舍掉,因此就做出种种业,真是业海茫茫,苦恼无量,有业因一定招感业果,因果定律,丝毫不错。爱、取、有三支是于现世造作的未来三支苦因。
十一是生:
根据爱、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十二是老死:
凡有生,一定就会由少而长,由长而壮,由壮而老,步步向前迈进,最后走向死亡的道路,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世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释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游四门时看到的那样,真是令人感到万分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我们每人都是无法解决的,这是由于现在的爱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来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
古人有一首偈语: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概括的说明了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佛对缘觉人说这十二因缘法门,就是揭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轮回循环的规律。总的说来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古人有四句偈:“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为业道,从识至受并老死,如是七事为苦道。”是说十二因缘为惑业苦三道流转的道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的几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指的就是这十二因缘。从深层次的禅定中观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十二因缘也只是空相而已,因此也可以说没有无明,也没有老死,在这一层次上,既然它们不存在,也就无所谓去穷尽或者消灭它们了。
有人问,十二因缘究竟想说明什么关系?
十二因缘想说明人生的过程是一个连环钩锁,相互牵连的关系。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因缘道理。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称为利根。他们听到佛说十二因缘流转门的互相关系,互为因果的道理,觉悟到无明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缘中间苦因苦果的总根源。无明一灭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缘就会一起断灭了。因此辟支佛就下定决心来斩断无明。譬喻砍树一样,先砍树根,树根一断,而整棵大树,便自然倒下。无明灭才能复还真性,灭除烦恼,所以叫做还灭门。这就是缘觉圣人所修的十二因缘的道理。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是中道义。缘起是说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缘起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性。缘起性空是佛法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它贯穿整个佛教的教义之中,是关于宇宙人生的真相。
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单独存在。如山林的树木要靠种子水份阳光土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种子水土又要靠别的因缘,物物相助互为因缘。树长大后可以培植风景、木材可以用来起房屋做家俱。人的生存,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七岁以后要受学校的教育,一切生活物资要靠工农商各行各业的供给;又要靠社会帮助,国家军队公安法律卫护保障,群众互相合作,互为人服务谋福利,互相依存。这就是因缘果报互相关连的关系之网。
因果之环。果既从因而生,因又从果而起,因亦为果,果亦为因,果必有因,因必有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是之谓“因果之环”。要注意两点:因果之环的环体是坚固不破的,这个环的用是连绵不绝的,时刻不停的。我们生活在业力网中,业力网是因果之环一环套一环结成的。我们都逃不出去,都被业力网罩住了。之所以有你、有我、有众生,皆因业力而起。天龙八部,地狱阎罗都在业力之网内。世出世间法,根本上都是从业力上修业力上证,才能从业力之网里解脱出来。这是很真实的,虽然通俗平凡,但确实是真理。
依因果之环而修行,有三个特点:
一是因果之环的体,是起于“不空”这一面的;
二是因果之相,是起于“有相”这一面的;
三是因果之用,是起于“有作”这一面的。这些从“不空”、“有相”、“有作”上修行的法门,便是业力的修行。
表现14:超循环因果——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古人早就发现了一个两难的问题:到底是鸡在前还是蛋在前?
现代生物学发现,核酸和蛋白质都是生命物质基础,活细胞通过蛋白质来表达功能,又通过核酸进行信息编码。在分子层面上揭示了生命的起源。
接着又得回答先有核酸还是先有蛋白?若把核酸称为分子鸡;把蛋白称称为分子蛋,那么,是先有分子鸡?还是先有分子蛋?
如此问下去会没有尽头。著名科学家艾根为了回答这一在因果上相互扯皮的问题,他引入了全新的概念,叫超循环。他说由许多自催化或自复制单元循环联系起来的所构成的复杂循环,叫超循环。
艾根认为在鸡和蛋的因果先后问题上不应该这么提问,不应该将鸡与蛋的因果限定在绝对化的小系统内,更不应用机械论的观点来处理超系统内和超循环的复杂问题,而应站在更大的背景中看问题。
在他看来,世界原来既无鸡,也无蛋,因而也就没有鸡下蛋或蛋孵鸡的循环。这种演进的本质正如老子所言,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既循环来自非循环,新系统来自其他系统,在没有鸡与蛋互为因果的早期世界是相当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某种耦合,突变中便产生了鸡与蛋或者是其中的某一种,而后才有鸡与蛋的新循环因果关系。
总之,生命的证生和进化,是由于因果必然性和因果偶然性共同演化的结果。
有一个禅师问他的新收的弟子,他问道:“一个瓶口很小的大瓶子里关了一只鹅,请问不打碎瓶不杀死鹅,要怎样才能取出鹅?”
小和尚自然答不出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问题的前提假设不成立。而小和尚之所以答不出,是因为他一直在假设后的因果循环中思考,他在想鹅到底是用什么方式放进去的;要使知道怎么进去的原因,他自然知道了怎么出来的办法。只可惜他永远想不出鹅是怎么进去的。
只有跳出天外看天空,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公安系统破案,许多限入僵局的案子,大多数都是打破常规思维,将思路放到更大的系统之中去思考和寻找线索而得到破案的。
如一位佛学大师问你是茶杯大还是茶桶大时,你会怎么回答呢?也许会说茶桶大。但对佛学大师来说,既不是茶桶大,也不是茶杯大,佛家认为,世界没有茶杯和茶桶,一切有为“物”,如梦幻泡影。一切外物皆是虚幻而已。
显然,这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超循环因果的思维方式。当我们一旦遇到用常规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就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要想到超循环因果法则。
对于人的命运来说,完全有可能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