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命是因果在捣鬼
5546500000032

第32章 原理篇:因果法则(30)

首先,业是什么?

现代汉语中,“作业”、“造业”、“事业”等词被频繁使用,但知道它们出自佛教经典的并不多。业,在佛教里被认为是延续生命进程、推动生死轮转的直接动力。业的意思是造作,即我们的一切身心活动,包括每做一件事(身业)、每说一句话(口业)、每动一个念头(意业)。

业(或因)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如稻谷的种子,我们肉眼看不出它能发生稻芽,但是它确实蕴藏着这样的能力,同样,当阿赖耶识上播下一个业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因缘成熟后,它就会产生出“果”,这个果也叫报应。所以因(或业)的本性就是阿赖耶识上这种特殊的能力。

比如说一个人去偷盗,偷了东西以后,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个是因呢?我们经常讲的业,在这里和因是一回事。偷盗人用手去抓一个东西放到自己的包里,这是不是叫做因呢?

当一个人心里想:我要去偷这个东西,这个起心动念是因吗?上述身口意行为当中到底哪一个是因?一切有部和唯识宗对于因果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名言谛中比较究竟的是唯识宗所阐述的观点。他们认为,每一个人自从无始以来到成佛之间,都有一个心的相续,此心相续有时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识,有时候没有,无论它有怎样不同的分别,总有一个恒时不灭的存在,叫阿赖耶识。

造了业以后,就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个种子。还有一个比喻是:下雪的时候,将墨水倒在雪里,雪就变成了墨水的颜色,雪化之后,在地上就可以看到这种颜色。同样的,如果以烦恼去造业,当这个烦恼消失的时候,这个业就会留在阿赖耶识上。

当一个人杀生、偷盗的行为完成以后,在他的阿赖耶识上就会留下这个行为的种子。这颗种子什么时候发芽是不定的。经书中常用粮食的比喻来说明报应的早晚。粮食蔬菜品种繁多,它们成熟的早晚也不相同。有些成熟只需要一两个月,有些却需要五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种差异来自于种子本身的不同,以及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

就行为的主体而论,业可分为个业(个人的业)、共业(家庭的业、国家的业、人类的业等)。众生如果有类似的业,他们四周将会有一个共同的世界景象,我们可称之为“业的景象”。

譬如,人类有基本的共业,所以都生而为人;而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同一座城市甚至同一个家庭,这说明他们有更为相近的业。

不过,即使生长在同一个家庭,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习性、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独特的个人世界里,这就是如上所说的个业。

众生所认知的,是自己的业的景象,我们只能觉察自己的宇宙,而一只昆虫也许会把一块石头看成一座高山。

我们来此世间一遭,最终能带走的,并不是令我们亟亟奔走的身外之物,而是一张业的成绩单,所谓: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一位大富长者娶了四个太太。大太太年老色衰,长者对她感情冷淡;最让长者欢心的是年轻娇美的四太太,长者对她体贴入微,两人总是形影不离。无奈的是,巨大的财富并不能让长者逃脱死神和病魔的手掌,他终于一病不起。临命终时,长者将四个太太叫到身边,问道:我已经不行了,黄泉路上会很寂寞。你们谁愿与我结伴而行?

四太太回答:我还年轻,美好的人生正等着我去享受呢。

三太太回答:我也还年轻,我可以改嫁。

二太太回答:我只能略尽情谊,送你到坟地,因为家中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未成年的儿女还需要照顾。

大太太回答:虽然你平日薄情寡义,我仍愿与你携手同行。"遂与长者相拥而逝。

世尊用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拥有四个“太太”:

四太太:青春。我们拼了命也要留住青春,可它却像小鸟一样溜掉,永不回头。

三太太:财物。身外的一切财物终会"改嫁"他人,若要紧抓不放,必定徒劳无功。

二太太:亲友。当有一天我们跟这个世界说再见时,亲友也只能送我们到墓地,掉几滴伤感的眼泪,然后又要投身社会,为生活而忙碌。

大太太:业力。“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一切的善恶种子将如实地投入来生。

我们人生,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是由因到果,有果到因,相续不断,形成轮回不停的现象。我们这个人“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都是受业力支配的。

业力好象是一个种子,信息,它储存在第八识里面。第八识又叫“含藏识”,就是储藏信息的东西,好象是“精神磁带”,它把一个人前世做的善,恶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生所造的善、恶业带到后世去,就这样轮回不息。我们的身体叫报身,接受报果的主体就是第八识。

其次,你造了多少业?

广超法师在讲解《中观》时是这样说的:从用生福德,罪生亦如是。

造业时影响因果的轻重的主要因素有五种。

第一个是造业的对象,佛称为福田。这个稻米长得好不好不因为你努力的耕田,也要看这块田的本身好不好。因此你造业的对象影响你因果的大小,所以我布施佛一粒米会比布施你一吨粒米的功德来得大,因为佛是很大的福田,种一点点米就可以生很多出来了,反而如果在石头上种一吨的稻却也不会生粒米来,因此造业的轻重会受福田的影响。第二个因素是造业时造了多少的量。如我布施一毛钱,一块钱跟一百块钱的数量是不一样的,也影响了业的大小。再来是造业的次数,你造业多次它就越重。

另外造业以后的心态也会有所影响,如有的人造业时很高兴,但过后又后悔了,那它所造的业就打了折扣,所以重要的是我们做善业时要有欢喜心,要随喜。

另外一个是对方有没有受用你的业也在影响。

曾经有一个人到佛前拼命的责备佛,等他骂到不想再骂时,佛就对他说,如果一个人吐口水吐上天时,如果没有人接受,是谁在接受啊?那个人就说当然是自己接受了。而佛又说如果一个人送礼物给人,没有人接受,那礼物又是谁的呢?那人说自然是主人的了。所以说那个人骂了佛,而佛不接受,骂人的话就还给那个人了。也就是说那个人有没有接受也会影响你造业的情况,即所谓的“从用生福德”,相反的如果是造恶业,对方有受用的话,你的因果就很重。

通过他的这段讲述,可以明白,业行的果报是有很多变化的条件、很多的可能性,并不是我们不能改变。有些行为出于微小的心念,很可能带来极大的影响,有些则相反。所以所说“等量”是不存在的。

最后,理解造业与命运的关系。

我们身、口、意的一切行为(因),在外部条件(缘)成熟的时候,都将产生相应的结果(果),即使最细微的一个念头,都孕育着它的后果,犹如微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随着业因的性质和份量,必定有恰如其份的结果在后面。概括地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果必有因,同类相应,绝不会有因无果、有果无因,也不会种善因得恶果、种恶因得善果。经中说:

富贵者从布施中来。

贫穷者从悭贪中来。

长寿者从慈悲中来。

短命者从杀生中来。

……

业因果报的法则是不可避免、真实不虚的。我们只需回顾自己的生活,就能看清行为的后果:当我们恼怒或伤害别人时,就会留下痛苦的记忆和自我厌恶的阴影,这些记忆和阴影当下就成为业报的一部分,而且,将来某一天,我们必然会经验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别人心中所生起的感觉,一切都将反弹到自己身上。

如果能够反省自己的行为,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一直重复着同样的模式:每当做错了事,就会导致痛苦,每当做对了事,就会产生快乐;每当伤害别人时,其实是在伤害自己,每当带给别人快乐时,就是在培育自己的快乐。

因果规律还有另一个特性:我们所种植的业力种子,不会因时间久远而枯萎。在我们承受果报之前,它的力量是不会消失的,所谓: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业因不一定马上呈现果报,但只要有适当的外部条件,它们终将成熟。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佛所规定或制造的,佛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而已。不管信与不信,我们都生活于因果规律之中。

一般而言,业分为身、口、意三业。我在本书下篇的因果训练中将之划分为四种业,即心业、思业、语业和行业。要想通过因果改变命运,仅仅知道因果法则的原理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知道、悟到、践行三个步骤之中,知道最简单,在修行的路上,最多只能算完成了10%的工作,悟到最多只能算完成了10%的工作,而践行却要占80%的工作。

如何践行?

我在下篇的因果修炼中,主要将业分为四个方面:

心业修炼;

思业修炼;

语业修炼;

行业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