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命是因果在捣鬼
5546500000009

第9章 原理篇:因果法则(7)

然而,我们可以在隐患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做到“亡羊补牢”。一个伟大的作家,不一定描述故事的每个细节,但是却总是把关系到故事结局的细节描写得特别生动。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不一定关注每个细节,但是却绝对是特别注重可能关系胜负的细节。那些觉得自己重要到不屑去关心任何细节的人,往往也不足以成就大事业。

其实,蝴蝶效应带来的不一定都是负面影响,它也可以作为商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任何一个系统都可能在某一个时期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这就是说,竞争对手看似强大的系统,也完全有可能由于细小的扰动而引起坍塌。如果你能够找到对手的组织系统中业已存在的不平衡状态,你就可以使用很小的启动资源,形成冲击对手的巨大力量。

混沌现象给人们的印象是混乱不堪,毫无规则。其实那都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混乱,而在混乱的表面下却蕴藏着多样、复杂、精致的结构和规律,是一种看似无序的复杂而高级的有序,是一种与平衡运动和周期运动不同的有序运动,是一种非平庸的有序。

混沌是确定性的非周期流。在经典科学中,确定性和随机性是水火不相容的,种此因就得此果,种善因就得善果,但混沌学推翻了这一说教,证明确定性与随机性的关系是辩证的,确定性可以产生不确定性,确定性系统可以产生随机运动。

难怪大力学家莱菲尔工“以力学家全球集团的名义”说:“我们集体一致清求原谅,因为我们把受教育的人们引向谬误,传播了牛顿的确定论的思想,然而1960年以后才发现,情况并非那样。”

总之发现混沌为扩展人类预测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如用于股票市场等过去一直无法预测的现象,它能预测不可预测的事物。

我说了这么多,其目的只有一个,即我们平时要多种善因,多帮助他人,那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帮助也是很好的,也可能在将来产生巨大的善果。

一个那么小的因,也许十年二十年会给他人给你自己带来巨大的命运改变改善。

为什么要广种善因呢?

因为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那一次种的善因会结出硕果,因此,惟一我们能知道的就是尽可能随时随地对任何人事物种下善因,再小也不怕小,对他人我们帮不了金钱,出不了力气,那怕能给一个掌声,给一脸微笑,给一个肯定的目光也行。在这个因果法则中,我们要牢记: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讨论者提出的问题并不能证明不符合因果法则,放大是因为有别的能量加入了之故!

表现3:错小因引发大恶果——糟糕的事情总会发生

西方有一个墨菲法则就是讲错误的小因若不及时处理,必然会拖出大恶果。

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事情,墨菲法则又为什么屡屡生效呢?

答案非常简单:概率!所谓概率,就是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学规律告诉我们,无论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多么小,只要我们重复实验的次数足够多,就一定会看到它的出现。这就是墨菲法则的科学依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发现那么多让我们惊讶不已的事件,其实多半是概率在起作用。我们必须明白,墨菲法则不是运气好坏的问题,因为任何事情只要发生的概率不为零,就迟早会发生。

两块钱一张的福利彩票,也许连着好几期都没开出大奖,但最后却会有一个幸运儿捧得百万大奖,这种事情我们在报纸上屡屡看到。古人云:“上得山多终遇虎”,其实正是这个道理。

灾祸发生的概率虽然也很小,可是日积月累,也肯定会在某一天爆发。每到这种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墨菲法则又显灵了!

因此,我们要切记——糟糕的事情总会发生!

人们尽量避免发生的恶果,实际上偏偏会发生,这就是墨菲法则的本质意义。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那么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如果不断重复去做这件事,结果总难免会有某人按照错误的做法去做,于是,事故就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了。

令人震惊的是,提出这个法则的墨菲本人,就成了这个法则的牺牲品!

1990年的一天晚上,墨菲开车外出时突然发现汽车没油了,于是他只能把车停下,准备在路边搭便车。当时天色昏暗,墨菲一时大意,加上心急,就站到了马路上,不料这时却有一辆车从后面急速驶来,撞倒了他。原来,这辆车的驾驶员是一名英国人,习惯左边行车,没有注意到站在马路中间的墨菲。墨菲以自己的生命验证了墨菲法则的威力。

墨菲法则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架上升空仅仅73秒钟后就突然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被炸成碎片坠入大西洋,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美国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普通公民——37岁的中学女教师麦考利夫。在经过4个月的调查后,事故调查委员会确认,“挑战者”号爆炸的原因居然是一个小小的○形圈,它在低温下会失去弹性。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认为这个小问题无足轻重,结果却酿成了大祸。

7年之后,2003年2月1日上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途中在佛罗里达上空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事后发现,造成航天飞机解体坠毁的“罪魁祸首”仍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哥伦比亚”号在发射后不久,外部燃料箱一块绝缘泡沫碎块发生了脱落。

美国航天飞机的两次失事堪称墨菲法则的经典例证。航天飞机是一个有着数万个部件的高科技产品,如此复杂的系统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事故之后,积极寻找事故原因,以减少差错的发生,防止下一次事故的发生。

对于亘古长存的茫茫宇宙来说,我们的智慧无疑是幼稚和肤浅的。世界无比庞大复杂。人类虽然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永远也不能彻底了解世间的万事万物。人类还有个与生俱来的弱点,就是容易犯错误,永远会犯错误。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事故、灾难才得以发生。

半个世纪以来,墨菲法则曾经搅得世人心神不宁。它在冥冥之中提醒我们,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我们最好还是在事前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导致灾难和损失。

墨菲法则告诉我们,不论科技有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当然,这并不是要人们在技术风险面前听天由命,而是提醒人们对技术风险防范有足够的重视。现在,在重大的技术风险防范方面,墨菲法则几乎成了安全圣经。

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法则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法则就会帮助你做得更严密些。墨菲法则重视的是可能性,包括那些小概率事件,强调事物的变化及不确定性。了解墨菲法则,我们就能够充分拓展思维或观察的视野,防患于未然。

表现4:概率因果——提升生命成功指数

从因果中看命运,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因有狭义的因,有广义的因,因如果上升到了人类智力不可控的程度,那么,多因产生的果自然也会不可控。

在此,我们来研究一下因果中的概率学,以便更好的把握能把握的部分,从而改善我们的命运。

什么是概率?

直白地说,就是彩票的机率,就是种某种因后出现结果的几率。如执力硬币的正反机概率为二分之一。如掷骰子从1到6个数字点出现的概率为六分之一。奇数偶数出现的概率为二分之一。如果我们抛一万次硬币,得出正反数字的次数多少,这叫统计概率,如果尝试的次数越多,就越接近二分之一的数学概率,这就是平时讲的大数法则。

不过,许多人在玩老虎机赌博时,专挑那些玩笑很多次依然没有中奖的机器去玩,以为马上就会出大奖了。这其实是错误的,虽然出奖的概率是六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但仍然不能保证下次机器会出中奖的一面。另外,还有人建议你只要坚持始终押正面或反面就行,而且每次将赌注扩大一倍,你就一定能赢。从道理上来说没问题,但一般赌徒却总会在出现中奖机会之前就早已输光了手中的本金。因此,即便我们知道概率,也不能准确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只有事后我们才会知道。

又如歌唱小组有三名歌唱家,他们的出场顺序会有几种呢?

3×2×1=6种

如果歌唱家增加到9名时,一共又有多少种出场顺序呢?

9×8×7×6×5×4×3×2×1=362880种

如追求成功的要点只有三个:目标、方法、行动。无论你要达成什么目标,只要找到方法和努力,就一定会实现。

学习概率,当然是为了更好的追求成功。

成功概率为二分之一的事情,我们只要能坚持5次,即失败5次就能使成功机会提升到97%。

0.55=0.03=3%

成功概率为50%(0.5)的事情,尝试5次之中至少有一次能成功的概率为:

100%-3%=97%

即使成功概率为1%,如果能不断尝试450次,也会有99%的成功概率。

即使成功概率为0.5%,如果坚持2000次,也可能使成功概率提升到99.9956%。

爱迪生发明灯泡失败了接近10000次,肯德鸡连锁经营模式推销了1005次是失败的。畅销书《哈利·波特》小说曾连投了八家出版社都没人看上。

罗琳→挑战9次——成功;

山德士上报→挑战1006次——成功;

爱迪生→挑战10000次——成功;

猴子→挑战几次——能写出《红楼梦》;

从不断地对概率进行归纳总结,人们发现了不少追求成功的捷径,如80比20法则,就对人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无论你是用来找目标,还是用来找方法和行动,它都有积极地指导作用。

如果能将概率因果用于战略中,我们不仅可以在猜拳、买彩票和赌博中获胜,还可以在相亲、就职等多方面成为胜利者。如玩石头剪刀的猜拳游戏,如果懂得概率因果,便胜算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据心理学家统计,一般人一般不会出同一种拳,会在三种不断选择出拳方式。那么,如果上次出的是石头,你这次就应出剪刀;如果对手上次出的是剪刀,你这次就应出布,等等,依此类推,就能稳操胜券。总结出的规律依然是:石头、剪刀、布的顺序。不过你如果遇到喜欢出同一种拳的人,就会输得很惨,但这种人很少。

另外,许多人都说最近自己比较走运,这是怎么回事?

从概率学的角度来说,当尝试的次数比较少时,实际概率和理论概率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偏差会操持一段时间。如果一旦好运来了,很有可能会保持一段时间,一旦开始走霉运,也会保持一段时间。由此可知,发现自己走霉运时,要果断收手,走好运时,要乘胜追击。

生活中我们时常听我那喜欢打牌的老婆讲:“要打就打一天,不要一上场打几轮就下场,那一点意思都没有。”我问为什么?她说,打一会儿可能会输,但只要打的时间一长,我一般都不会输太多,因为每个人总有走运的时候。

这就是爱因斯坦讲的“上帝也掷骨子”。正如我们平时用一枚铜钱压正反一样,若只抛一次赌输赢,则有一方必输,若赌三次,也有可能三次某方都输,但若赌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双方的输赢数就几乎相当了,这就是著名的大数定律。从这个定律中我们可以得出,时间给人的机会是大致均等的,上帝给每个人的机会是大致均等的。

有一个丑男人爱上了一漂亮女,男的爱得神魂巅倒,女的却无动于衷,而且还有点反感,甚至是讨厌。但这男人却是吃了秤铊铁了心,不到黄河不死心,一次被拒绝后,二次、三次、三十次、一百次地继续求。五年后,奇迹出现了,那女人终于被感动了,她终于答应嫁给了他。

这说明,一个人如果种善因,不断地种善因,一次不见效,十次也不明显见效,但一百次、一千次就必然会见效的,而且有接近100%的可能性。

权威对概率学这个问题地研究是这样的:

相当因果关系说诞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由德国富莱堡大学生理学家冯·克里斯首创。克里斯长期研究概率学,并一直试图把概率论的有关方法运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

一八八八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将概率论的思想用于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研究领域。其理论的基本立意很快得到大陆法系诸多学者的赞同,他们在克里斯的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当性的判断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判断领域的相当因果关系理论。

相当因果关系说产生以后,逐渐被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法院所接受,并成为支配性的学说。

时至今日,相当因果关系说在德国、希腊、奥地利和葡萄牙等国仍然处于主导性地位。

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理论前提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反映形式之一,它是客观的,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们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是要受制于人类的知识水平的。事物之间联系的复杂性、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信息占有的不完全性等等,使得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而,人们对特定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判断也只能是在现有的认知条件和信息状况下,对因果关系作出一个大致的判断。因而,因果关系的认定就不完全是一个逻辑推演的过程,而只是一个可能性的判断过程。

关于可能性的判断,在克里斯看来,就是一个运用概率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对于某一个现象发生的频率进行考察;其次,对不同现象发生的频率进行比较和分析。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考察特定人群患某种疾病的频率,来判断从事某种职业,是不是很有可能造成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患上这种疾病。

一个经常讨论的案例是关于矿工患肺结核病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煤矿工人长期暴露于对呼吸系统损伤极大的粉尘当中,因而患肺结核病的比例很高,远高于一般人群。这样,我们就可以作出从事矿工这一职业很可能导致肺结核的判断。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有一句常说的话,“一个人要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一是一辈都去做好事。”若一个人果真能做到这样,我决不相信此人不会得好报,不会活得幸福快乐!

表现5:信息组合因与果——形式大于内容

当今时代信息时代,每个人的手机、电话、看电视、打广告、上网等都无不是与信息打交道,从因果的角度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播种信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