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己解脱自己
5547600000007

第7章 调整自己错位的个性(6)

心理学家说,如果一个指责很过分,那么你也要懂得回敬那个指责你的人,不要让别人自以为有权利无端指责你。碰到让你伤心的事,要努力寻找一个解脱的办法,比如你可以向朋友倾诉。越跟别人多交流,就越能从相对化的角度看问题。原本认为很严重的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原本天大的事,其实也很渺小。有了一次经历,下次就能够轻松地面对,要让自己从内心里接受正在发生的一切。

世界对你的微笑永远都会是灿烂的。生活虽然不会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你的生活也绝对没有理由总是处于消极的状态中,要珍视那些小小的快乐。过度敏感的人的弱点在于他们缺乏自信心,总是在寻找抱怨的理由。结果是,即使别人发自内心的赞扬,也不足以让他们往好处去想。所以,为了克服这种情况,过度敏感的人要学会自我赞扬,要培养一种积极的思维。

敏感的人是一个更善于倾听、观察细致的人。他们有很敏锐的知觉,能一下子就看出人性中的弱点,如言不由衷的阿谀,欲言又止的犹豫和眼神中流露的不信任,一切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虽然敏感的人容易想得太多,跟自己过不去,但这种人却可以是一个有心人,不至于撞到了南墙还觉得云里雾里。

过度敏感的人可能会更快地意识到问题,而不会对周边事物视而不见。或许我们从敏感者的身上可以获得某种启迪,那就是防止让自己变成心理麻木者。别人提出批评时,问问自己,他说的有没有说错的地方?

如果能这样,那么别人的批评对你的进步和成熟便是起了建设性的作用了。对于那些不喜欢你的人,你有没有想过一定要改变他们对你的态度,要让他们喜欢你,将这个目标变成自己不得不迎接的一种挑战。真正有这种思维方式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然而,一旦你做到了,你对人性的适应能力便会超过你的同事,就会让你拥有更多的机会。

【心理处方】

> 不要对别人有偏见

当发现自己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时,一定要换一下位置思考,是不是自己的偏见在影响自己,因为很多敏感出于个人的偏见。因此,当有了某种疑虑时,不妨先调查一下,看一看猜疑与事实是否相符。

> 增强自信心,增加良好的自我感觉

只要自己真诚、热情,就会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所以对自己要有信心,同时要多参加学校的各种群体活动,在群体中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

> 加强沟通

尊重性的询问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 心胸要宽广

遇事应该乐观一些,大度一些,不要对人和事情都过于敏感。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宽容,不能斤斤计较,处处表现出比较在意别人的态度,久而久之,会让人产生与你交往不舒服的感受。有些时候不要太要面子,有些时候放低些自尊,反倒会赢来别人的尊重和友谊。

15、报复——以恶制恶,毁人毁己

报复是人性中一处扭曲的心理死结。它很像潜藏的癌细胞,当人能控制它时,也许并没有什么危害。可一旦它超过了正常的心理比例,就会给人造成伤害。

【专家诊断】

在社会交往中,有些人以攻击的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这种情绪就是报复。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试想,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仇必报的话,那么冤冤相报何时了?社会又怎么能够平静安稳?

每个人都该学会用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去衡量人的行为,这样可以减少许多不满情绪的产生,为报复心的萌生断了后路。当他人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时,应该试着回想自己是否在也给别人带来过同样的伤害。如此将心比心,报复的欲念就会慢慢散去。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当受挫折或不愉快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将自己置身于对方境遇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换位,也许能理解对方的许多苦衷,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挫折或不愉快,从而消除报复心理。

报复毕竟是对他人的一种伤害,每个人在产生报复的念头时务必要多考虑报复的危害性。报复行为会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会不会触犯纪律或法律。如果良心约束不了自己,那只有用法律来束缚。

有报复心理的人一般心胸狭窄,容易受情绪影响,而且恶劣心境的作用强烈而漫长。所以,要加强自身修养,开阔心胸,提高自制能力,让自己在阳光雨露下生活。

要知道,以恶治恶并不是惩恶扬善,而是对邪恶的姑息养奸。多一点宽容,根除报复心理,就能够赢得更多的朋友。

当一个人的灵魂真的已被报复心控制,他(她)失去最多的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宽容和慈善。失去宽容和慈善的人面部有一层潜藏的杀机,这层杀机严重消减这个人的魅力。人有时说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但却能感觉出事物的本质。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不是接受样子,而是接受感觉。许多报复心重的人也懂这个道理,不然他们就不会费力不尽地伪装自己。伪装很累,因此怀揣报复的人整天都会觉得自己很有压力。

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审视报复的价值,人们会惊叹:报复的人生成本实在是太昂贵了!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如果自己的孩子生性老实,总在外面受人欺负,三天两头挂彩回来,怎么办?

有的家长一看自己的孩子挨打了,就再也不让孩子出去了,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亏:你出去又打不过人家,还是在家待着吧。这类家长也不让别的孩子到家里来玩,怕人多又打架。还有的家长知道孩子挨打后,不管怎么回事,首先的反应就是这还得了,找他们家长去,或者就干脆告诉孩子:他打你,你也打他!有的甚至全家一齐出动,给孩子壮胆。

前一类家长由于过分限制了孩子的行动,将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对外人充满敌意,也会变得胆小怕事,缺乏交际能力。而后一类家长则会使孩子养成报复心理: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我,都要给予回击,以牙还牙,决不手软。这两种家长的做法都不可取,只能使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很怕事,要么很霸道。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要独立面对来自生活各个方面的冲击,家长与其像老母鸡一样,总是把孩子护得紧紧的,不如把自护本领早一点交给孩子。这个自护本领就是,让孩子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独立面对外来的各种挑战,应付各种问题,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智的家长在碰到孩子打架的情况后,总是先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公正客观地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在这件事上,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告诉孩子以后再碰到类似事件应该如何解决。在批评别的孩子的缺点同时,也要给自己孩子指出在这一事件中的责任,不要把埋怨都倾泻在别的孩子身上。即使发生矛盾的主要责任在对方,也要让孩子学会宽容,大度,不耿耿于怀。要让孩子知道,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对来自外界的欺辱侵犯予以回击是必要的。有时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友情,相互理解,相互原谅更是应该的。

有的孩子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在集体生活中也表现得内向、畏缩,家长和老师要注意纠正孩子的这些不足,创造条件,使他们多接触人,接触新鲜事物。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勇于表达、敢于据理力争的勇气。

对一般孩子尤其是生性老实的孩子,家长平时应注意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除了给孩子讲如何对待别人的欺负及怎样处理外,还要鼓励孩子多和别的小朋友接触,在游戏中建立与他人相处的信心。

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我们首先不欺负人,如果别人欺负你,可以躲过,也可以和他面对面讲理,甚至还手抵抗,总之你不要受到伤害。这世界上有正义,也有权利,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维护它,捍卫它,哪怕被碰得头破血流。在外来侵犯面前,退让是怯懦的表现,是不勇敢;只会号啕大哭,听任拳头落在自己头上,则是愚蠢。

每一位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受气包,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打架大王。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怎样让孩子掌握好这个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处方】

人们总认为报复的受害者是被报复者,其实不然,最倒霉的受害者往往会是报复者本人。在报复者实施报复之前,报复者就会跌进扭曲、变态的心理深渊。报复者会花很多时间去构思、幻想和实验报复的内容。他们会经常陶醉在演习的过程中,而且还会一个人冷冷地傻笑。很多时候报复者完全处于阴暗的心理状态之中,他们会有自觉犯罪心理。因此心存报复的人内心难得明朗,发霉的心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畸形的态势。要命的是这种状态会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来。当报复心驾驭了人的灵魂时,人就无法自己。从这一刻起,报复者就自己为自己判了无期徒刑。

情绪是一种本能的能量,情绪作为一种能量是有积蓄效应的,积蓄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发泄,但可以通过改道来宣泄。报复的心理,同样可以且必须通过改变发泄方法、转换发泄渠道来宣泄。切勿在一念之间,让邪恶占了上风,到头来后悔莫及。

人随着在生活中的磨砺,会逐渐认识到宽容对于这个世界的宝贵。就像基督教教义的变迁:开始的时候,耶稣告诉人们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是后来,他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要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伸出去让他打;如果一个人要你的外衣,你把内衣也给他。虽然不能够提倡无原则的宽容,但是这至少说明即使是圣贤也有被报复心理困扰的时候,但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贤,是因为他们最后选择了宽容。要时刻记着这句话:伤人即是伤己。

16、偏执——别做井底之蛙

偏执,会带你走向人生的峭壁!

偏执心理是一种病症,患上这种病的人,往往走极端,死不回头,还自以为是,分明是自己做错了,却总觉得是别人不对。当自己不能和别人取得一致意见时,从来不反思自己的对错,而总是去探究别人做错了什么。

【专家诊断】

偏执是不可小觑的人格缺陷。具有偏执性格的人,往往是高度的敏感,对别人小小的伤害和嘲讽常耿耿于怀,而且思想行为极其固执、孤僻,对别人的成功常抱怀疑和猜忌的态度。总之,偏执是一种可怕的病态心理。所以我们一定要结束固执的心理,改变能改变的一切,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切,摆正心态,从容生活。

具有偏执性格的人就是这样一种人: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 以我为中心,对别人兴趣不大。

> 常常认为自己对的时候总比错的时候多。

> 不太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

> 认为别人的意见不太有用,因为自己比别人更熟悉情况。

> 失败了之后,很不服气,常抱怨运气太差。

【心理处方】

改变偏执行为,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 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 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 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即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 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软弱的感觉。

要想改变偏执心理,就要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分,切除自己那种我总是对的想法。

当然,思想上的调整与认识以一种良好的心境为前提,才能有效果。因此,我们可以用各种方法让自己心灵宁静下来。

⑴从书籍中获得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