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
5547800000026

第26章 让孩子学会交朋友的最佳对话模式(2)

如果你不会游泳,你就不会被邀去游泳;如果你不会跳舞,你就不会被邀去参加舞会。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善长,就有了自信心,并为他们结识新朋友提供了机会。心理学家怕恩特兑:“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养他们的广泛兴趣。这样,在参加共同活动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

第三,给孩子足够的选择余地。

孩子需要人指导,也需要自己决定一些事。

老李的儿子扬扬11岁时交了一个朋友,老李发现儿子的朋友喜欢和人争辩,生活习惯也不好。这位朋友来家里玩,不经允许就到厨房里拿食品。老李向扬扬提出来,但决不强求孩子停止和这位朋友的往来,很快,扬扬在接触中亲身感到这位朋友蛮横、粗俗,不愿再和他来往了。

第四,要引导孩子交“诤友”。

“诤友”是指敢于直言不讳地开展批评的朋友。真正的友谊,既要与朋友分享欢乐,为朋友排除烦恼,分担不幸;又要当朋友言论、行为上有了缺点和错误时,能坦率提出批评,诚恳提出忠告,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第五,让孩子感到他的朋友在家中会受到欢迎。

孩子和他的朋友在家中相处得越融洽,就越不可能去外面寻求刺激。这就为孩子交友打下健康的基础。

对10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对他朋友的直接指责,很可能导致孩子的反对;而间接的、巧妙的批评则要有效些。你可以对他说:“这孩子常闯祸,你和他在一起可要注意!”

如果孩子继续与那个不讨人喜欢的朋友交往,你可以制订一个严格的作息制度来限制他们,并告诉你的孩子,这是你规定中的一个条款,希望他能严格遵守。

第六,为孩子做出榜样。

记着别人的生日并安排和朋友聚会的父母,以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们的孩子如何和朋友建立友谊,孩子会从父母和朋友的交往中学到很多东西。

没有比友谊更贵重的礼物。在充满爱、耐心和温存的指教下,父母能使孩子们学会这些方法。

4. 会分享的孩子才会爱

奕可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但是,他却养成了不肯与人分享的坏习惯。奕可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在家里,他是绝对的权威,但凡他的东西,就是爸爸妈妈也不准动一下。比如说,爸爸妈妈给他买了点心,如果爸爸妈妈说:“奕可,我们尝一点吧?”他肯定会一口回绝。家里要是来了小客人,奕可就像如临大敌,他绝不会让小客人碰他的玩具。吃饭的时候,他还会目不转睛地瞪着客人,说:“那是我最喜欢吃的牛肉,不准你吃!”弄得大家都非常尴尬。周末,奕可去奶奶家,只要见了奶奶家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提出带回家。要是爷爷奶奶提出要上他家去玩儿,他一定会阻拦,弄得他的爸爸妈妈非常尴尬。爸爸妈妈私下里经常说:“这孩子的性格究竟像谁呀?这么抠门、自私,我俩都不是这种人啊!怎么办?”

在许多孩子眼中,凡是自己能够得到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自然就不肯与人分享。有时候,他们为了讨大人欢心,也会主动与大人分享。如果家长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逐渐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习惯,孩子就能够和别的小朋友友好相处。但是,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不肯分享的坏习惯并不重视,或者说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取。比如说,当孩子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玩儿时,许多家长会这样说:“我家孩子生来就小气,没办法啊!”为了避免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发生纠纷,干脆把玩具给藏起来。

其实,做父母的,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时候,一定不要自以为是地先去干涉,即使孩子向你求援,你也要告沂他:别怕,动动脑筋!这不但给了孩子尊重,也会使其他的孩子“佩服”你的孩子,认为他不是个只会找大人帮忙的人,是个有头脑的人!另一方面,你不能代替孩子与同伴交往,所以最好让他有机会“吃一堑长一智”!

家长如何说才能引导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呢?

第一,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自然给孩子留下记忆。做了好吃的点心分给邻居尝尝,毫不吝惜地借给别人需用的物品。父母要为培养孩子分享意识起表率作用。父母要做与人分享的模范,经常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别人,如关心帮助贫病和孤寡老人等。这些行为都无声地告诉孩子应该分享。

第二,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很多孩子愿意在别人家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让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就不乐意了。当许多孩子在一起玩时,可让大家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拿出共同分享,让孩子体验玩别人玩具的快乐,使孩子明白分享并不等于失掉自己拥有的东西。

第三,让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比如,东东正在玩皮球,他的小伙伴天天眼巴巴地看着他,很想玩,但东东就是不理他,天天生气了,一脚就把皮球踢飞了。这时候,做家长的可以这样教导两个孩子说:“天天很想和东东一起玩皮球,可是东东不理睬他,所以他心理很难受,就把皮球踢飞了,东东原谅天天好吗?天天啊,以后你想和东东一起玩,你就直接对东东说,好吗?不要这样啊!”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自然就学会了与人分享。

第四,不给孩子“吃独食”的特权。

有些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把所有好吃好玩的都让给孩子一人享用。这样时间一长就强化了孩子的独享意识,把好吃、好玩的东西都据为已有。正确的方法就是,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注意把好吃、好玩的东西让大家分享。不要给孩子搞特殊化,要形成一定的“公平”。父母要经常教育孩子,即看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父母要千方百计地使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同样,别人也会关心和帮助自己。大家相互关心、爱护、体贴,就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第五,给孩子“变换角色”的练习。

通过真实的家庭情境,比如:一起玩玩具,或一碟大家都喜欢的菜,就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所以要遵守集体生活的规则”。甚至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通过表演来讲述他与同伴交往的故事,然后顺势利导,让他学会思考“如果你是他,他是你呢”。帮助他一起完成“互换角色”后的演习!让家成为孩子真实的学习天地!

第六,一起玩,好不好。

比如:一个骑着小车的5岁男孩,在公园里碰到了同班的两个小女孩,他很高兴!可是,当两个小姑娘要骑他的车时,他为难了,给她们骑吧,他也想骑,何况只有一辆车,到底给谁骑呢?不给她们骑吧,她们一走,就不好玩了。怎么办呢?在妈妈的启发下,他提议:我们一起玩吧,我来当司机,你来当售票员,你来当乘客,好不好?待会,再换一换!当然OK!而且凭借孩子的想像力,可以将这一幕演绎得相当精彩!

如果你的孩子学会了这样的方法,那可从小就有了很强的组织与领导才能了,而且他的提议如果总是被赞成,他就是未来的“将军”!

5. 正确对待孩子的异性交往

一次家庭教育报告会之后,一位年轻母亲说:“我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天晚上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有女朋友了。’我问是谁,他回答:‘是芳芳,我们俩可好了。’‘你们好到什么程度?’‘都亲过嘴啦!’”这位母亲述说这件事时,态度平静。显然,她认为这是孩子天真地模仿大人的表现,假如是一个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学生对母亲说了同样的话,家长肯定会非常生气、紧张、焦虑。

事实上,小学高年级或中学的孩子是不会对家长说这些话的,即使他有过“交朋友”的经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男孩、女孩该不该交往?家长应该怎样进行教育指导?会不会发生早恋现象?影响了学习怎么办?

我们给家长提供以下建议,供参考:

首先,尊重孩子正常的异性交往。

异性交往与异性间的友谊,是青春期少年成长的需要。这种交往的特点具有群体性,即交往不是固定在某一个专一的对象上,而是觉得与异性相处都很愉快,因此,愿意与尽可能多的异性交往。这种交往对孩子是有益的,既有助于孩子在交往中学习、体会和掌握自己与异性不同的身心特点、行为规范,学会承担与自己性别角色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地发展。对于这种正常的异性交往,父母应予以尊重和支持。

第二,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性的交往活动。

集体活动既满足了孩子了解异性、接触异性的愿望,又将孩子的情感注意力分散开来,减少了单独与有好感的异性呆在一起的机会,避免了不合理的感情发展。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与某一异性交往过密,就应巧妙暗示他,异性交往不要过分专注于某一人,否则就会失去与大多数同学、朋友接触、交往的机会。

第三,帮助孩子区分友谊与恋情。

友谊是异性、同性之间都存在的,恋情则只限于异性之间;友谊是公开,不排他的,恋情是隐秘,排他的。要教育孩子不能把对方纯洁的友谊当成是恋情,想入非非,认为自己在恋爱。不要轻易用“早恋”的帽子来盖孩子。因为有的孩子还根本不知道早恋是怎么一回事,大人一说反倒刺激了孩子。

第四,教育子女与异性交往要落落大方。

男女授受不亲是错误的,但男女有别却是事实。告诉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自尊、自重、自爱是必要的,长时间与某一异性单独相处是不明智的。对异性试探性的求爱行为,如单独约看电影、逛公园、递纸条等,如果孩子的反应含糊,态度不明确不坚持,那无异于会使对方认为是你已经同意或还有机会。因此,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必须要求孩子明白无误的拒绝,态度一定要坚决,毫不含糊。并且还要叮嘱孩子,如果遇到异性纠缠不休,甚至以自杀、造谣中伤等种种手段相威胁,一定要告诉老师及父母,让成人出面解决。

第五,让孩子做好当下该做的事。

教育孩子认识到:春天有春天的事情,夏天有夏天的事情,不要把夏天的事情提前到春天来做,那样害处太多。同时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之后,要经常了解情况,及时帮助、指导。

§§§附录:父母破坏孩子交友的14句话

* “不要领朋友到家里。”

* “怎么不说话?哑巴啦”

* “放学后,马上回家。”

* “客人来了,小孩子一边玩去。”

* “竟敢撒谎,你是个坏孩子。”

* “你这是在做贼。”

* “不许再说不吉利的话。”

* “不许跟男孩子一块玩。”

* “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 “哭什么哭?他打你你不会也打他啊?”

* “不要搭理那个坏孩子。”

* “在这儿撤尿吧,反正没人看见。”

* “那个人真不是东西。”

* “不要把东西借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