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5553500000006

第6章 武装起义

同盟会在开展宣传工作,扩大组织的同时,着手准备武装起义,以实现推翻清政府的目的。为了筹措革命经费,孙中山亲自到南洋各地奔走,动员华侨,进行捐款。为了各地进行武装起义时有一个共同的方略,1906年11月同盟会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同黄兴,章太炎等讨论制定了《革命方略》,确定了组织国民军的规则,还拟定了《军政府宣言》,准备起义时采用。

在同盟会成立后最初三年的时间里,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同盟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1906年秋,在东京的黄兴派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等人回国,在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策动会党群众,于这一年的12月初在浏阳、萍乡发动武装起义。湖南、江西边界地区的下层群众纷纷响应,很快起义军遍布附近的几个县。起义军士兵头缠白布巾,手里拿着白旗。参加起义的人员大多是这个地区的农民,也有一部分矿工和手工业者。大家公推龚春台为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宣布破除封建专制政体,建立共和民国。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三万多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清政府前后派数万名军队镇压,起义失败。起义人员残遭血腥屠杀,刘道一、蔡绍南等被捕牺牲。刘道一牺牲时年仅22岁。

这次起义第一次在中华大地打出了中华民国政府和国民军的旗号,公开讨伐清朝廷,震动了大半个中国。这次起义也是同盟会会员第一次流血,它在同盟会会员中引起震动。此后,东京的同盟会会员纷纷回国,发动起义和从事其他反清活动。

在萍浏醴起义和留学生纷纷回国的形势下,孙中山认识到,具体领导国内各地起义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便从日本前往河内,谋划在广东、广西边界的钦州、廉州、潮州、惠州一带发动武装起义,然后再向中原发展,打开夺取全国胜利的局面。

从1907年上半年开始,广东、广西边界地区的起义此起彼落,连绵不断。这年的5月,在同盟会会员、华侨许雪秋的领导下,余继成率领会党群众在潮州府饶平县的黄冈镇誓师起义,一举占领了黄冈。起义军同派来镇压的清军进行了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黄冈被清军夺回,起义失败。许雪秋逃亡香港,后到新加坡,继续进行革命活动。黄冈起义的消息传到惠州,同盟会会员、华侨邓子榆6月2日在七女湖发动起义,响应黄冈起义。起义军截获清军防营的枪械,击毙清军多人,各地会党纷纷响应,队伍增加到二百多人。清水师提督李准急忙派兵镇压,起义军声东击西,终因黄冈起义失败,得不到声援而失败,大部分起义人员退入山中。

潮州、惠州起义相继失败后,孙中山又派黄兴、王和顺到广西的钦州、廉州一带活动。1907年9月,王和顺率领起义军攻占防城,以中华革命军都督的名义,发布安民布告,很快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王和顺留下一部分人员留守防城,自己率领大部起义军向钦州进发。钦州城内守军已有戒备,王和顺便改道进攻灵山,奋战两天两夜。起义军战士长途行军,非常疲劳,且没有援军,无法继续作战。王和顺不得已,只好率领部队退入大山中。起义宣告失败。

防城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又委派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计划攻取广西通往越南的险要关口——镇南关(今友谊关)。黄明堂和关仁辅等人联络镇南关炮台的守兵为内应,12月2日,率领起义军一百多人,从山背后,用绳子攀登,攻占了镇南炮台。炮台的守军纷纷逃散。起义军乘胜又占领了镇中、镇北炮台,并缴获了大批枪械。12月3日晚,孙中山在河内接到黄明堂报捷的电报,非常高兴。第二天,他率领黄兴、胡汉民等二十余人从河内出发,直奔镇南关,当天到达阵地,在镇北炮台受到起义军的热烈欢迎。孙中山和同来的同志们同起义军官兵一一握手,亲切慰问。在炮台前的空地上,孙中山向守军发表讲话:感谢大家奋勇起义,我们要和全国的同胞一起,把清朝的皇帝推翻,建立起一个新的富强的共和国,四万万同胞都成为国家的主人翁,享受独立自由的幸福,外国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大家都有田地耕种了。贼军必败!我们必胜!兄弟此次入关是和大家一起奋斗,把革命革到成功。孙中山的话音在山间回荡,炮台上下,气氛非常热烈。

第二天清早,孙中山又率领同志们到镇中、镇南炮台,看望驻守炮台的起义官兵,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孙中山把从河内带来的军饷和枪械一一交给黄明堂,随后下山视察阵地。当孙中山一行回到镇北炮台后不久,清军向炮台发来一炮,这是试探性的一炮,孙中山用望远镜观察以后,便命令炮手发炮还击,一炮击中了敌人的营地,敌人再也没敢发炮。可是,阵地上敌人还占据着一座地势较高的炮台,清军据高临下,用步枪频频向镇北炮台射击。孙中山和黄兴先后抄起步枪还击,击伤两个清军,打死了一个清军。孙中山站在山坡炮台上,看着奔忙的起义兵士,看着飘扬的青天白日旗,豪情满怀,他激动地说:“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今日始得亲自发炮攻击清军。”孙中山作为领袖,身先士卒,亲临阵地,亲自射击敌人,在历史上也不多见。事后,他把自己在这次指挥作战时戴的帽子保存下来,在帽子的里面亲笔写下了“镇南关占领纪念,高野”的字样。高野是孙中山曾经用过的化名。如今这顶帽子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

清政府接到起义军占领镇南关炮台的消息后,十分惊慌,紧急电令两广总督张人骏,广西巡抚张鸣岐,必须在七天之内收回炮台。清广西提督龙济光、镇南关防军统领陆荣廷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四千多名清军进行反攻,直扑镇北炮台。起义军奋勇还击,从12月8日夜晚一直奋战到9日下午,清军先后抢占了四方岭和小尖山。起义军全部退到炮台内坚守。9日夜,守军已弹尽粮绝,黄明堂只好率领起义军突围,退入越南境内的大山中。镇南关起义也告失败。

1907年7月6日,在安徽安庆,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巡警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时举行起义。他先是在开学典礼的会上,借向安徽巡抚恩铭递呈学生名册时,掏出短枪,击伤恩铭。不久,恩铭死亡,其他文武官员四处逃散。徐锡麟同陈伯平率领百余名巡警学校的学生进占了军械所后,被清军包围,激战四小时,陈伯平战死,徐锡麟等被捕牺牲。与此同时,女同盟会员秋瑾在绍兴大通学堂组织光复军准备响应。因安庆起义失败,她被捕后从容就义。

1908年,同盟会又先后发动了钦廉上思起义和云南河口起义,两次起义也都告失败。

同盟会发动起义,虽然都遭到失败,但他们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前赴后继,愈挫愈奋。他们冷静下来,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寻找新的途径。以往的几次起义,大多都是依靠会党,而会党的成员都缺乏训练,组织也不严密,又缺少枪械,所以很难成事。此后,革命党人便把注意力转向清朝的新军。新军组织训练都较好,武器装备也精良,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多是知识分子,比较容易接受民主思想。所以,同盟会便派一批得力的干部,到广东新军中去,倾注很大的精力,做宣传发动工作。向他们讲述革命道理,在下级军官和士兵中秘密发展同盟会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工作,同盟会在广州新军中的力量发展很快,兵士加入同盟会的人越来越多。

新军的发动工作已经成熟,设在香港的同盟会南方支部便着手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起义日期初步定在1910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起义的领导人倪映典到香港报告工作,共同商议元宵节起义的具体事项。不料,此时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件。

2月9日,正是旧历除夕,士兵放假,进城的几个士兵因为取一枚图章同警察发生了冲突。以这件事为导火线,大年初一,城外的新军携带棍棒、木枪进城,同警察再次发生大规模的冲突,清广州官员劝解无效,便下令关闭大东门、小北门。

倪映典闻讯,于正月初三早晨急急回到广州。这时,新军已经很难控制,又缺乏子弹,而清军却全副武装。倪映典看到这种情形,想取消起义计划已经不行了,只好宣布起义,集结新军士兵三千多人,大家推举倪映典为总司令,倪映典当众宣誓:“愿为革命战死!”兵士们齐声高呼:“愿为革命战死!”整队向城内进发。

这时,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也正率领清军向大东门、小南门三路迎战,行到东门茶亭时,两军相遇。起义军奋勇向前,司令倪映典身穿蓝袍,手里举着青天白日旗,来往指挥。两军相持。清巡防新军管带童常标、李景濂来到起义军阵前,要求见倪映典。李景濂是同盟会员,前一天倪映典还同他联系过,以为他这次来是带领队伍反正的,没有怀疑其中有诈,便从容地跟随他们二人到清军营地会谈。当倪映典走出清兵营回阵地时,清军突然开枪把他打死。司令突然死去,起义军顿时大乱,难以再组织进攻,队伍很快便溃散了。准备很久,仓促发难的广州新军起义又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