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五项修炼
5554000000033

第33章 创新型员工的他学能力(1)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更多,知道一切。

——【苏】高尔基

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有效地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

——【美】富兰克林

在培训中学

培训能够激发创新力是显而易见的。创新力的产生,其前提条件之一便是团队成员自身得以发展,而培训正是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条件。

在宝钢的企业文化中,不仅有对人才引进的高度重视,更有对人才培训的高度重视。这成为宝钢员工创新力产生的又一法宝。

许多企业的科技进步主要是采取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的办法。但只重视先进技术装备引进,而不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必重蹈“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覆辙。为什么宝钢引进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先进的技术装备,现在仍保持90年代的先进水平呢?一条重要经验是:通过员工培训走“引进——消化——跟踪——创新”路。

在宝钢,领导抓培训像抓生产、财务一样,都必须列入议事日程,及时作出决策。宝铜每年都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训计划,并将其列入宝钢年度计划,下达给各部门,并作为考核依据。每个季度,宝钢的管理高层都要检查一次培训工作,专题讨论职工培训问题。通过培训,宝钢还实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从而形成了一支精练而富有创新力的精英团队。

为了增强团队创新力和企业竞争力,宝钢将员工培训与提高劳动生产率联系起来,并进一步使劳动生产率与职工生活挂上钩,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改善职工生活的基础。正如宝钢董事长所说:“我们提高生活.要靠创造出来的财富多。外国人坐汽车,我们骑自行车,说我们是世界一流,这明显是自欺欺人。想坐汽车,天上不会掉汽车,就得创造出能坐汽车的劳动生产率。日本松下公司的电器是在生产‘人’的过程中产生的。他们始终把培养人放在第一位,为此松下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培训中心,每年开支40亿日元花在职工培训上,使其在名牌产品的背后拥有一支高素质员工,这就是松下公司长盛不衰的生财之道。”在宝钢,留住人才不是走过场,而是被融入到宝钢的文化中.使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在宝钢扎根、成长,形成伟大的凝聚力,为宝钢的创新力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如果说员工创新力和企业的培训费用成正比,那么摩托罗拉员工的创新力近乎是世界上最高的。而如果说团队创新力与员工素质成正比,那么,摩托罗拉无疑拥有一支高创新力企业团队。现代企业都注重人力培训,但遗憾的是很少有收到像摩托罗拉那样的效果的。培训不光是要花钱,同时也要注意钱的使用效率。

所谓培训,是一个企业促进内部职工不断学习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改善员工行为,增进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目标。从深层次目的来看,培训无疑是激发员工创新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手段。因为,不论是增强职业道德、提高产业水平,还是提高工作能力,随着员工受到的培训质量的增高,他们无疑会比以往更加紧密地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

松下幸之助十分注重对员工的在职培训。在他看来,这是最为经济的培养方式。松下幸之助的培训方式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他认目标为激励工具,而正如我们一开始说的:创新力源于共同目标。这种培训方式,值得任何一个企业团队效仿和借鉴。

在执行公司战略时,需要员工掌握一定的技能,这有赖于严格、系统的培训。松下幸之助认为,每个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譬如在运动场上驰骋的健将们大显身手,但他们惊人的体质和技术,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长期在生理和精神上严格训练的结果。如果不接受训练,一个人即使有非常好的天赋资质,也可能无从发挥。员工的能力构成了决策含金量的基础,所以要加强员工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通过对员工进行技术、价值观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与开发,使得组织员工在掌握特定工作岗位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努力提高分析和解决与工作有关的问题的能力,将有助于组织绩效水平提高。

惠普认为,一个组织要实现最大限度的效率和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挑选现有最能干的人负责组织内部的每一项任务,特别是在进展速度很快的技术性企业里,必须实行和保持一项持续的教育计划(惠普与斯坦福大学密切合作,实施优秀员工培训计划,并授予硕十或博士学位,使公司可能从全国各大学招聘高水平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并在各个层次都鼓励高度的创新热情;为此,至关重要的是要在公司内创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使人们有可能尽其所能,充分发挥潜力,并因取得成就而得到承认。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关键就是要培养创新型员工的开拓思维,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加强技工培养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计划》而提出的一项工程。目的是充分依靠行业和企业,广泛动员全社会的教育培训力量,普遍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目标任务是瞄准企业生产急需,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和比重有明显增加和提高,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状况。

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训主要措施包括:充分发挥企业和高级技工学校的作用,动员其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积极行动,强化高级技能人才和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广新技术、新技能在职业培训领域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创新培训形式。推动企业落实培训经费,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政策,提高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工资水平、岗位津贴和福利待遇。推进职业技能鉴定改革,加大技师考评改革的工作力度,使经过培训的高级技工,通过公开考评的方式,取得技师职业资格,促进高技能人才尽快成长。实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利用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职业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加强教师特别是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培训。组织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建立高技能人才库,定期组织同业技能交流活动。逐步完善职业分类、标准、教研、教材等基础工作。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宣传政府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政策、措施,宣传各行业的技术能手和标兵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术标兵的良好氛围,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在讨论中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杰克·斯坦伯格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提到:“我从同学身上学到的东西和从教授那儿学到的一样多。1945年德国投降后,我仍在部队呆了几个月,一直到日本投降后才退役,回芝加哥大学继续未完成的学业。这是一个绝佳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在教授和学生之间,还是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我尤其感谢恩里科·费米、w.扎卡赖森、爱德华·泰勒和格里高·温泽尔。费米讲课言简意赅,在正规的上课时间之外,还在晚上安排议题广泛的系列讨论会,在这些讨论会上他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使我们尽快成长为优秀的物理学家。我的同学中有杨振宁、李政道、戈德伯格、罗森布鲁斯、加文、钱伯伦、沃尔芬斯坦和乔。这是一次了不起的合作,我觉得我从这些同学身上学到的知识和我从教授那儿学到的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