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诸葛亮兵法》学生活
5557200000036

第36章 《将苑》(18)

孙武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提出的速战速胜方针。孙武认为,旷日持久会使军队疲惫而挫伤锐气,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开支不足,诸侯会乘机进犯,其后果难以挽回。他根据当时战争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交通运输、财力物力等条件限制,提出了“役不再籍,粮不三载”的具体要求,是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要求的,也是孙武以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战争的一种表现。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北征,又派屠睢率楼船水师南攻,征战10余年,壮男披甲作战,壮女担负运输,辍耕废织,民无以为生。始皇死,仅4年就亡国。这被史学家称为“穷军之祸”。

智慧金言

诸葛亮提出的不只是远征南蛮的军事策略,速战速决的作战原则在所有地方、任何时间都是值得借鉴的。

四十九、西戎

原文

西戎之性,勇悍好利,或城居,或野处,米粮少,金贝①多,故人勇战斗,难败。自碛石以西,诸戎种繁,地广形险,俗负强很②,故人多不臣③。当候之以外衅④,伺之以内乱,则可破矣。

注释

①金贝:金银财货。

②俗负强很:习惯于强暴凶狠。

③不臣:不称臣,不臣服。

④外衅:外来的侵扰。

译文

西边的少数民族,性情勇猛凶悍、贪图利益,有的筑城居住,有的居住野外,粮草缺少,但金银财宝很多,因此人们生性勇猛善战,难以打败。从沙漠一直往西,民族种类繁多,地域辽阔,地势险要,习惯于强暴凶狠,因此人们多不臣服而有造反之心,应该等到他们受到外来的侵扰,窥测到他们内部发生混乱冲突时,才能攻破他们。

活学活用

《战国策·燕策二》中记载:“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啄。鹬曰:‘今日下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下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诸葛亮所说的“候之以外衅,伺之以内乱,则可破矣”,其实就舍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凶狠的西部民族很难令其臣服,只能等到他们遭到其他势力挑衅而发生混乱时,才有机会制伏他们。

二战时期的苏联,不愿意让英、美支援的波兰流亡政府重新执政,可自己却无法控制流亡政府,而强攻华沙又绝对会是一场惨烈的消耗战。于是,当流亡政府在华沙起义时,本来可以迅速攻至华沙和起义军夹攻德军的苏军却忽然停止进攻。在起义军和德军激战的60余天中,多次拒绝了英、美两国要求苏军恢复对德军攻击的请求。最后,起义军粮绝弹尽、全军覆没,德军也损失惨重,华沙基本成为一座死城,苏军乘机发动进攻,轻易地攻取了华沙。二战结束后,由苏联支援的波兰政府上台执政。

智慧金言

要想去征服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可能只有等到其遭遇外患与内忧时,才能趁机而攻破吧!

五十、北狄

原文

北狄居无城郭,随逐水草,势利则南侵,势失①则北循,长山广碛②,足以自卫,饥则捕兽饮乳,寒则寝皮服裘,奔走射猎,以杀为务,未可以道德怀③之,未可以兵戎服之。汉不与战,其略有三。汉卒且耕且战,故疲而怯;虏但牧猎,故逸而勇。以疲敌逸,以怯敌勇,不相当也,此不可战一也。汉长于步,日驰百里;虏长于骑,日乃倍之。汉逐虏则斋粮负甲④而随之,虏逐汉则驱疾骑而运之,运负之势已殊,走逐之形不等,此不可战二也。汉战多步,虏战多骑,争地形之势,则骑疾于步,

迟疾势县⑤,此不可战三也。不得已,则莫若守边。守边之道,拣良将而任之,训锐士而御之,广营田而实之,设烽堠⑥而待之,候其虚而乘之,因其衰而取之,所谓资不费而寇自除矣,人不疲而虏自宽矣。

注释

①势失:失去有利的情势。

②长山广碛:长山,即阴山。碛,本意为水中之石,在此引申为沙漠。句意为凭借险要的阴山和辽阔的沙漠。

③怀:感化。

④裔粮负甲:裔,抱着;负,背着。句意为背负着粮食与装备。

⑤迟疾势县:县,同“悬”,指差距大。句意为速度的差距大。

⑥烽堠:烽火台。

译文

北方少数民族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他们追随丰盛的水草而迁徙,形势有利就南下侵犯,形势不利就北上逃窜,高山连绵,沙漠浩瀚,完全能够自卫。饿了就捕捉野兽喝乳汁,冷了就睡兽皮穿皮袍,奔跑着射击猎物,将捕取猎物作为营生手段,无法用道德去感化他们,也不能用兵马去征服他们。汉朝不与他们作战,有三个理由:汉朝的士兵边种地边打仗,因此疲惫又胆怯,北方民族进行放牧狩猎,因此安闲又勇敢,用疲惫对抗安闲,用胆怯抗击勇敢,是不能进行抗衡的,这是不能作战的第一点原因。汉兵擅长走路,一天可行走一百里,北方民族擅长骑马,一天行程是汉兵的几倍,汉兵追逐北方民族需要背负粮食与装备跟随着部队,北方民族追逐汉兵时则驱使战马,运输的方法不同,追逐的方式也不对等,这就是不能作战的第二点原因。汉兵作战多进行步战,北方民族则多进行骑兵作战,如要争夺有利的地形地势,骑兵快于步兵,快慢悬殊,这是不能作战的第三点原因。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因此采取守卫边疆的方法。而守卫边疆,应该选择优秀的将领来担任,同时训练精锐的士兵去防御,大规模实行屯田使仓库充实,并设置烽火台用以了解敌情,等到敌人内部空虚时就乘机而入,趁他们衰竭时去进攻他们,这就是不耗费物资就使敌人自取灭亡,不必兴师动众就使敌人土崩瓦解的方法。

活学活用

公元前559年,一天,晋悼公问荀萤说:如何才能使郑国臣服呢?荀萤回答道:郑国之所以屡服屡叛,是因为有楚国作依恃。只要削弱楚国的力量,郑国就自然会真正归服了。但是,要削弱楚国,在军事上需要运用“以逸待劳”计。他建议把晋国的军队分成为上、下、新三军,每次同楚国作战,只动用一军人马,三支军队轮番使用;而且还应采取扰战法,当看楚军进时,我军即退,当看楚军退时,我军又进;要弄得楚军求战不得战,求安息不得安息,奔跑往来,疲惫不堪。而我军却有两支军队常常处于休整状态,这样以逸待劳,有一天就能战胜楚国,使郑国失去依恃而归顺我国了。晋悼公按照荀萤的说法去做,并委任荀萤为中军主帅,果然搞得楚军疲惫不堪,这时荀萤见时机成热,突然便发起攻击,绳阳一战,晋军声威大振,最后,迫使楚王不得不接受公子贞“我兵乍归,喘息未定,岂能复战”的意见,忍痛“让郑于晋”,任凭晋国进攻郑国,使之归降于晋国了。

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在东郡围困住洛阳王王世允,窦建德率领大队人马来救援,在汜水以东的战场展开绵延数里的阵势,士气高昂盛。李世民知道窦建德自从山东起义以来,从来真正碰到过强敌。而现在看他的士卒们鼓噪不休,表明其军令不严,再观察他驻扎的兵马,又表明他十分轻敌。于是李世民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等待对方士气衰落、疲劳倦怠的时候再乘虚而入。果然还不到一天的时间,窦建德大军的饮水粮草就有了困难,李世民便乘对方混乱之机,与程咬金从两面攻击窦建德的大军,一举击溃对方,活捉了窦建德。

智慧金言

葛亮之所以不愿与北方的民族作战,就是因为无法用己之短去克敌之长,那么就不如先采取守势,以逸待劳,等到敌人内部空虚时,就能以最小的损失来得到胜利。荀萤分军制敌,以逸待劳。李世民同样不想与士气高昂的窦建德对阵,而是冷静地以逸待劳,终于趁其内部空虚时轻松地获得了胜利。

活学活用

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名将,也是中国军事史上怒放的一朵奇葩。在他的辅佐下,刘邦得以打败劲敌项羽,顺利登上皇帝的宝座。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更为难得的是,他能巧妙掌握敌军的特点,并据此采用各种灵活的战术。在他看来,没有无法战胜的敌人,关键是自己能否真正了解敌人。因此,哪怕是遭遇再强大的敌人,他都会首先在对敌人的了解上做足功课,一旦充分掌握了敌人的意图,那么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前204年,为了帮主公刘邦完成统一霸业,韩信率领新招募的三万新兵,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对赵国发起进攻。赵王和赵军主帅陈余素闻韩信用兵如神,对此次进攻自然不敢懈怠,忙集结二十万大军,在井陉口展开防守。

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它是一条长约几十公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当时,赵军主帅陈余的想法是:只要我军首先在井陉口设兵,控制住这一战略要地,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再加上兵力雄厚,韩信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但是,陈余手下的谋士李左车却不这么认为,他向陈余详细分析了敌情:“韩信前段时间刚刚平定了魏国,活捉了代国的相国夏说,全军上下士气正旺,势不可当。如今我军虽然在人数和地势上占据绝对优势,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实力、争取战争胜利,仍要尽量避开汉军的锋芒。据我了解,汉军的军粮必须从千里之外运送,而井陉口一带道路狭窄,运送起来非常困难。因此,主帅不妨让我带三万精兵,劫取他们的粮车。一旦汉军的军粮运输线被切断,他们就是插翅也难飞了。而主帅则可率领赵军主力在井陉口设伏,与汉军展开周旋。如此一来,汉军没有了粮草供应,不出数日便会被我军消灭。”

这么一条看似绝妙的计谋,却被陈余断然拒绝。在陈余看来,行兵打仗讲究的是光明磊落,怎么能用这种“诈谋奇计”呢?他单纯地认为,汉军兵力薄弱,且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就算不使用“旁门左道”,也能轻而易举地消灭掉。就这样,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陈余决定和汉军打一场“正大光明”的战争。

敌军的这些动向怎逃得过韩信的耳目?自从决定攻打赵国之后,韩信就密切关注着敌军的一举一动。当他得知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谋后,心里十分高兴,当即制定出一举破赵的良策。他命令部队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等到夜半时分,韩信派遣两千轻骑抄小路迂回到赵军驻扎的抱犊寨山背后,在那里潜伏下来,准备等赵军倾巢出动时,趁机潜入敌营,将敌军的旗帜换上汉军的旗帜。另外,他又派遣一万名士兵悄悄越过井陉口,在东岸背靠河水的地方排兵布阵,用来迷惑赵军,增长其轻敌情绪。

第二天一大早,赵军才发现汉军摆的“背水阵”,他们不但没有惊慌,反而窃窃哂笑。原来,按照传统的兵学常识,布阵要“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可如今,韩信反其道而行之,乃是兵家大忌,他这么做等于把自己逼向死路,岂不可笑?赵军主帅陈余也认为韩信是浪得虚名,因此对汉军更加轻视,而这,正是韩信所要达到的效果,由此足见韩信对敌军的了解之深。

正当赵军肆无忌惮地嘲笑汉军的愚昧可笑时,韩信已亲自率领大军,从三十里外的军营杀向井陉口东边的赵军。赵军见状,心里乐开了花,有这么个不懂兵法的将领,他手下士兵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于是,他们倾巢出动,和汉军展开了对决。而此时,早就躲藏在赵军后方的汉军也悄悄将赵军营中的旗帜换成了汉军的旗帜。

双方厮杀了一阵子后,汉军在韩信的指示下,佯装败下阵来,并迅速朝东岸撤退,与事先在那里背水列阵的部队会合。陈余以为汉军真的敌不过自己的猛烈攻势,岂会放过这个难得的追击机会?他率领大军猛攻背水阵,企图一举歼灭汉军。汉军眼见前有强敌,后有水阻,只得拼死作战,就这样,赵军猛烈的攻势硬是被顽强的汉军顶了回去。

陈余见背水阵久攻不下,再拖下去也毫无意义,只好下令收兵,准备择日再战。可是,等他快回到自己的大本营时,却发现大营上插满了汉军战旗,他顿时大惊失色,以为自己的根据地已经被汉军占领了,而士兵们也是人心惶惶。正在这时,占领赵军大营的汉军轻骑趁势出击,从侧后切断了赵军的归路,韩信率领的汉军主力也从东岸赶来,他们两面夹击,赵军一下子乱了阵脚,很快便全军覆没了,井陉口之战以韩信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之后,韩信又说服燕王归顺,攻下齐国临淄,甚至歼灭了刘邦最大的敌人——项羽的二十万楚军。眼看离自己一统天下的愿望越来越近,刘邦对大功臣韩信自然宠爱有加,不仅赏银无数,还封他为齐王。

时间很快推进到前202年,刘邦见围歼项羽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任命韩信为总统帅,指挥各路大军进入楚地,试图一举歼灭项羽。这年12月,汉军终于将项羽大军围困在了垓下。众所周知,刘邦曾是项羽的手下,可如今,项羽却被自己的手下追杀,他心里真可谓是百感交集。这天,他登高远望,只见汉军如蚂蚁一般汹涌而来,不禁仰天长叹:“为什么我当初没有一刀杀掉刘邦?那样的话,我今天也不至于如此狼狈!”可是,后悔有什么用呢?

韩信深知项羽生性多情,且优柔寡断,要对付这样的敌人,不必像当初对待赵军那样大费周章,只需攻破项羽的心理防线即可。于是,他亲自率领三万人马来到项羽的军营外,指挥士兵齐声高喊:“人心皆背楚,天下已归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项羽最听不得别人说他失去人心,如今,汉军居然敢如此嚣张,项羽顿时火冒三丈,他立刻率军冲杀出去。而韩信并不急于和项羽展开殊死搏战,而是边战边走,慢慢地将项羽引进自己早就设好的“十面埋伏”阵中。直到此时,项羽才知中计,但为时已晚,接二连三的汉军冲上前来,将楚军团团包围。项羽凭借一身胆气,奋力杀出一条血路,带领残兵败将退回到垓下大营。

项羽能冲出十面埋伏阵,是韩信没有想到的,但是,这并不影响韩信必胜的信心。凭借着自己对敌军的了解,他相信接下来的这一招,定能杀人于无形。

项羽虽然活着逃了出来,可手下的士兵已经损失大半,元气大伤的楚军只好休养数日。此时正值隆冬季节,粮食也越来越少了,忍冻挨饿的楚军将士一个个垂头丧气、牢骚满腹。这天夜里,寒风瑟瑟,天气格外寒冷,楚兵们一个个缩在帐篷里,却怎么也睡不着。正在这时,耳边隐约传来楚地的民歌,歌声牵动了士兵们的思乡之情,他们再也无心战斗,一个个趁着夜色逃离了垓下,连跟随项羽征战多年的将军们,也纷纷不辞而别。项羽听到歌声后心里一惊:“难道汉军已经把楚地占领了吗?不然的话,为什么汉军里有那么多楚人呢?”这么一想,原就身心俱惫的项羽更加六神无主了。他哪里知道,并非是汉军占领了楚地,而是韩信故意让汉军大唱楚歌,以此来搅乱楚军的军心。不明真相的项羽心灰意冷,最后虽然逃到了乌江,但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便拔剑自刎了。自此,楚汉战争以汉军的胜利而告终。

智慧金言

诸葛亮之所以能屡打胜仗,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对敌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他很清楚自己在东、西、南、北方各有什么敌人,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需要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成功制服他们。如果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能对自己的对手有如此透彻的分析,还愁不能战胜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