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荀子》学生活
5557400000060

第60章 解蔽篇(3)

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不慕往,不闵来,无邑②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③,治乱可否,昭然明矣!

【注释】

①几:通“冀”、“觊”,希望,指实现愿望。②邑:通“悒”,愁闷不安。③辨:通“办”,治理。

【译文】

做一件事对成功没有什么好处,追求一件事物对利益没有什么好处,忧戚对危机的解除没有什/z-,好处,就应该把它远远地抛弃掉,不应该妨碍自己,不把它留在心里片刻。不羡慕过去,不担心未来,不要有忧虑、怜惜的心思,在适当的时机迅速行动,事情来了及时应付,事情一旦发生马上着手解决,这样,是治还是乱,不就再清楚明白不过了吗!

【原文】

周而成,泄而败,明君无之有也。宣而成,隐而败,暗君无之有也。故君人者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①矣,小人迩而君子远矣。《诗》云:。墨以为明,狐狸而苍。“此言上幽而下险也。君人者宣则直言至矣,而谗言反矣,君子迩而小人远矣。《诗》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此言上明而下化也。

【注释】

①反:通“返”,回去。

【译文】

隐蔽真情就会成功,公开真情就会失败,明君是不会做这样的事。公开真情就会成功,隐蔽真情就会失败,昏君也不会这么做的。所以统治者若是隐蔽真情,谗言就会随之而来,直言就会离开,小人围了上来,君子就疏远了。《诗经》上说:“你把黑暗当光明,他说狐狸呈深蓝。”这是说君主昏庸愚昧,那么臣民就会险恶。君主如果开诚布公,那么正直的话就来了,毁谤的话就缩回去了,君子接近而小人远离了。《诗经》上说:“下面光明,在上有赫赫光辉。”说的就是上面开明了,下面就会开化了。

活学活用

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要全面

荀子曰:“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在认识上的通病,往往是被事物的一面或一部分所局限,而忽视了其整体或全面的道理。

荀子结合战国时代的实际情况,认为当时人们思想上的主观武断和迷信鬼神,在认识论上都是犯了片面性(“蔽于一曲”)的错误。有人甚至满足于这种片面的认识,还自以为得到了全面的认识。

这句话对今天的我们同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们在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时,应尽可能全面;否则,所作出的判断很可能是“盲人摸象”,势必影响到对所要从事的工作的全面把握,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爆发,曹操率军与孙权、刘备联军作战大败,退回北方,刘备乘机单独攻占了荆州地区,这引起了东吴的不满。为了暂时存身并维持孙、刘联盟,刘备假托“借居”荆州,等有了存身之地后“归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地区后,自称汉中王。此前他早已占据了益州多时,现在又拥有了汉中,根据“协议”,他早就应该“归还”了,但又推托说等得到凉州以后。

刘备进入西川以后,荆州一直由关羽镇守,此年关羽北征屯聚在樊城的曹仁,生擒大将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甚至打算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这时谋士司马懿献计,建议利用和扩大孙、刘矛盾来解救曹军困境。他说,孙权与刘备外亲内疏;关羽得志,孙权也不愿意。因此可以派人以割让江南为诱饵,劝说孙权袭击关羽的背后,以解樊城之围。曹操听从了司马懿的建议。

东吴本来屡讨荆州不得,早就愤愤不平;此前孙权想与关羽结亲,而关羽自视甚高,不但断然拒绝,还竟然骂孙权为“吴狗”,根本不把东吴放在眼里,违反了诸葛亮当初托付荆州时“联吴抗曹”的既定方针。同时,荆州将领糜芳、傅士仁怨恨关羽轻视自己,不肯尽力支持樊城前线,关羽扬言等战斗结束后要予以惩治,二人特别惧怕。这样一来,关羽不仅把自己推到了腹背受敌的境地,而且还有内奸。因此,当使者转达了曹操的意见后,不少人同意借此机会夺回荆州,司马懿的计谋得逞了。于是,东吴先召回都督吕蒙,并派名不见经传的书生陆逊代替吕蒙,以麻痹关羽;暗地里诱降了糜芳、傅士仁。陆逊还采用多种手段放烟幕弹,进一步迷惑关羽,使他将绝大部分兵力调到了北方前线,只留下少量守卫烽火的军兵。陆逊见时机已到,亲自带领军队,假扮成商人,骗取荆州兵的信任,让船队停泊在江边。乘夜袭取了烽火台后,大队渡江,几乎兵不血刃,直接袭取了荆州。而且陆逊还及时做好了安抚工作,尤其善待那些在北方前线作战的将士家属,成功地瓦解了荆州兵的军心。等关羽得到消息,为时已晚。且军心离散,无力战斗,只好败走麦城,企图退人西川。但这一切都落入了吕蒙的圈套,最终被吴军活擒,慷慨就义。孙权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荆州,但孙、刘联盟破裂,为后来的吴蜀交兵埋下了祸根。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并有谣言说汉献帝已经被害。第二年四月,刘备也在蜀中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刘备此前既伤与关羽兄弟结义之情,忿恨孙权袭杀义弟夺荆州,早就准备报仇,现在更是欲倾蜀地之兵伐吴。蜀中群臣大都加以劝阻,镇军将军赵云说:蜀汉的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不如先兴兵攻灭魏国,而后孙权自然会俯首称臣。况且曹操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儿子曹丕篡夺了汉朝,应当乘此天下人心思汉的时机,举起讨逆大旗,先攻夺关中地区,然后沿黄河、渭河顺流而下,那么潼关以东地区的节义之士必定会踊跃参加您的军队。决不能把魏放在一旁不管,而先与吴国交兵。这是因为如果两方军队相交,必然长年累月,不会很快就结束的。

但刘备沉湎于昔日桃园结义之情,感念兄弟三人,而关羽独亡,不能共享富贵;竟然不顾大局,一意孤行,坚决不听赵云、诸葛亮等人的劝阻。孙权求和,刘备更是大怒回绝。于是令诸葛亮留守西川,防备魏军;命令张飞从阆中起兵;自己亲率西川兵数十万,大举伐吴。但军队还没有出发,就有人从阆中来,报告说张飞被帐前亲军将领范疆、张达刺杀,二人带着张飞的首级投降东吴了。刘备一听是又痛又恨,伐吴之心更加迫切。七月,派兵攻至秭归,打败吴军,孙权派遣陆逊督兵应战,举国不安。到第二年六月,蜀军五十余万,分据险地,前后相连五十余营,绵延七百余里,与吴军对峙于夷陵。陆逊巧用火攻,蜀军大败,损失惨重,刘备仅率领少数兵将逃回白帝城,愧恨交加,由此生病不起。刘备自觉无颜见蜀中父老,遂留居于此,第二年四月抑郁而终。

智慧金言

事实上,关羽平日善待兵卒而傲视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轻慢小人,二人之死与他们性格上的缺点直接相关。如果关羽能够尊重孙权,东吴未必会响应曹操偷袭荆州;如果张飞平日也能善待亲兵,或鞭打以后不允许他们再在身边,范疆、张达之流也不可能有行刺的机会。而刘备若能够顾全大局,不那样沉湎于兄弟结义之情,也不会轻率伐吴,更不会有蒙羞而死的悲剧。他们都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精通“道”的人可以处理一切事务荀子曰:“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这句话的意思是:精通某一种技能的人只能处理一种事情,而精通“道”的人则可以处理一切事情。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一种从很多具体事物中抽绎出来的、抽象的、本质的、一切事物所共有的同时又可以贯彻于其中的东西。

荀子认为,各种事物的差异会造成认识上的片面和局限,以至搞乱事物的本身秩序。为此,应该同时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加以比较衡量,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由这个正确的认识贯注于这一事物,就可以管理好它;如果能推而广之,那就可以进行普遍的管理工作,这就是“精于道者”。否则,至多也只能是“精于物者”而已。如果专一于研究道,思想就能正确,用道来帮助考察事物,对事物就能明察,以正确的思想使用他的明察,那么万物都可以治理好了。比如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都可以发现新的或更好的方法,而且有时候这些方法还可以运用于另一种工作,或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还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学习,这样的东西就可以称为“道”了。

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求我们大多数人要“精于物”;还要求相当一部分“精于道者”的管理人才。

汉高祖打败项羽、平定天下以后,也开始对功臣们论功行赏。可是大臣们互相争着夸耀自己功劳大,吵了一年都没有结果,简直把高祖的脑袋都吵大了。当然,高祖自己心中还是很有数的。最后高祖确定:萧何功最大,封的食邑最多。

群臣一下子都不乐意了,吵吵嚷嚷地说:“臣下等人自己身披铠甲,手拿兵刃,冒死战斗在疆场,多的身经百余次战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从功劳上说,只是攻占的城池和土地面积或多或少而已。现在萧何他并没有丝毫汗马之功,仅仅是留在后方舞文弄墨、指挥指挥罢了,一点战功没有,而所受封赏反而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高祖看这批人粗里粗气,觉得跟他们讲大道理也说不清,何况自己也是个粗人,干脆就打个粗比方,对他们说:“诸位知道打猎的事吗?”众人说:“知道。”高祖问:“你们知道猎狗吧?”众人笑着说:“那怎么不知道呢?皇上说这个什么意思呀?”高祖笑着说:“你们想想,打猎的时候,那些追杀野兽的当然是狗;可是,给狗指示方向、下命令的却是人。这样看,现在诸位的功劳只是抓住了野兽的狗,是‘功狗’;而萧何能指挥你们去追扑野兽,他是‘功人’。‘功狗’的功劳怎么能跟‘功人’比呢?”诸将一听,心想:闹了半天,原来我们都只能算是“狗”呢,也只好乖乖地夹起尾巴做狗了。

汉高祖的比方虽然粗鲁了一些,却也能说明单单精于物与兼物物的区别。而从汉文帝与陈平的问答故事中,则能从道理上说明“精于道者兼物物”。

汉文帝即位以后,因为自己年轻时远处边疆,吃过苦头,也了解了百姓的疾苦,就有意识地想出种种办法来安抚百姓。比如下诏书废除连坐法(一人犯罪,家属都受牵连)和肉刑(即残损犯罪者身体的刑罚)、救济生活困难的人等。他反对铺张浪费,不允许臣下向自己贡献奇异之物。因此,他也很注重人们违犯法律的情况和朝廷钱粮收入的多少。

有一天,大臣们上朝,他问右丞相周勃:“全国关在监狱里的囚犯,一年有多少?”周勃一听就问这么细致的问题,登时就耷拉了脑袋,但又不能不回答,只好如实禀告:“不知道。”汉文帝又问:“一年当中收进和支出的钱粮各有多少?”周勃又是一激灵,可还得实话实说:“不知道。”他又急又吓,脊梁上、头发里直冒冷汗。汉文帝一见周勃这个样子,回头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原本就是个有学问的人,况且也比周勃机灵,就回答说:“这些事都有主管的人。皇上要知道监狱的情况,可以问廷尉;要知道钱粮的收支,可以问治粟内史。”

没想到汉文帝还不打算放过他们,说:“既然一切事情都有主管的人,那你们是管什么的呢?”陈平胸有成竹地回答:“丞相主要的职司是:对上,要帮助天子调理阴阳,顺从四时;对下,要适应万物;对外,镇抚四方;对内,爱护百姓,使文武百官很好地各司其职。”汉文帝这才说:“哦,原来如此。”或许汉文帝这时还不是真正懂得,为上之道并不在于日理万机,全面管理,而是凭着自身的地位,因势利导,发挥各专职人员的积极性,才是高明的统治方法。再者,当时朝廷上下,还是倾向于黄老之学,陈平的这种说法也很符合无为而治的精髓。

事实上,“精于物”与“精于道”并不决然分开,二者之间又有互相联系,甚至可以由“精于物”而“精于道”。即如果对这一事物弄得很清楚,并悟出了其内在的道理,完全可以将这方面的经验应用于其他事物,从而由“精于物者”上升到“兼物物者”。《庄子·养生主》里所记载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揭示了这一过程。古时候,文惠君的手下有个专门宰牛的厨师,人们就叫他庖丁。开始的时候,他杀牛也和一般人一样,眼里所见,心中所想的,都是眼前庞然大物的动物。杀牛、分割的动作也很慢,遇到不好割开的地方就用刀砍,结果仅仅一个来月,那把崭新锋利的刀就不能用了;每杀一头牛,他自己也累得够呛。

可是,庖丁是个善于动脑筋思考的人,他一边干,一边认真观察牛的骨骼结构和肌肉的纹理走向,揣摩牛的整个身体结构,并一一记在心里。渐渐地,他掌握了牛的骨节之间是有间隙的,肌肉的纹理也有大致相同的走向。分解牛的肢体时只要顺着这些固定的间隙和纹理,既省力又省心,还不容易因砍骨头而损伤刀刃。于是,宰牛这个工作越来越熟练了。他这样持续地干了三年,就发现自己每每看到牛时,已经光靠心神感知这是牛,再也不像以前觉得那是完整的一头牛了。文惠君听了庖丁解牛的说法,赞叹不已,说:“你能做到这样,已经由‘技’进到‘道’了。从你解牛的道理,我也悟到了治国、养生的道理了。”

智慧金言

由“技”上升为“道”,这需要一个过程。庖丁从实践中得到了这个道理,而文惠君又从中悟出了治国、养生的道理,这正是从“物物”到“兼物物”的过程,也是二者之间的区别所在。汉文帝和周勃都知道自己是管理者,应该“兼物物”,却又把这误解为兼管一切具体事情,这就不如汉高祖“不善将兵”而“善将将”来得高明,因为这正是“兼物物”的精髓所在。这话放到今天,用在管理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专业管理与全面高层管理的关系方面获得启发。

不要被片面所蒙蔽

荀子曰:“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于蔽者乎!”

意思是,如果不用心思考,即使是眼前黑白分明也视而不见,即使是耳朵旁鼓声如雷也能充耳不闻,这都是因为被片面所蒙蔽。

有戴眼镜的人,一定都会有找眼镜的经验,明明刚拿下来的时候,是放在桌上的,怎么现在找不到呢?再不然也有因为在喝热汤时,因为一直会有两团雾气,所以把眼镜挂在头上,等喝完了也忘了眼镜在哪里?还拼命找眼镜,原来就挂在头上。

再说找东西好了,很多人也是随手就丢、随手就放,很少有物归原位的习惯。不过在放的时候,那一刻一定都想说我会记得的,偶而有一两次我们的确是记得的,但日子一久,要再找的时候通常都忘了,只是找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一边找一边嘀咕说明明就放在这里啊,怎么会不见的。

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经验,有时候才刚掉在地上的硬币,明明掉下去的时候有看到,但才一眨眼怎么就是找不到、看不到,通常这时候别人一眼就看到掉在哪里了?但那时候眼睛就像脱窗了一样,没看到就是没看到。

智慧金言

我们总以为我们看到的才是看到,但即使是在眼前的我们都不一定看得到;直觉的思考让我们常常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有时候,我们真该停下来想一想,听听别人怎么说才是,而不是永远都自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