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金刚经》学生活
5557500000019

第19章 庄严净土分(2)

他们一阵对话后,世尊作了一个结论:“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是故”,即所以、总之。总之,须菩提,那些大菩萨修行者、真正会修行的人,应该这样生清净心。“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现在指那些会修行的人。为何称“会修行的人”?各位,我们是通通不会修行啦!受过菩萨戒,就以为自己是菩萨?那只是名字菩萨,实际上并非真的懂修行。这里的菩萨摩诃萨,是指真正懂,会修行,且具有实际修行经验的人,甚至就是指那些有成就者。在华严的定义,“圆教初住位”以上的菩萨,才叫摩诃萨。

“应如是生清净心”,这个会修行的人,应该这样生清净心。你注意看看,它都是先把答案讲在前面——怎么生清净心?要这样子生清净心——这就是它的语言模式。《金刚经》是《大般若经》六百卷当中的一卷,又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很硬,切玻璃用的,现代称为钻石,而这个般若智慧,连钻石那么硬的东西都能断,意思是说,不管无明有多顽固,这个般若智慧都能够破它,所以叫《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文在这里接“应如是生清净心”,我们会一下子转不过来,这个要从前面的经文一直看下来,才容易懂,有很多前面的东西,是在这个地方讲,但你若能明白其语言模式与思维模式的表达方式,你照样能体会它的意思。

这里的“清净心”是什么意思?前面讲过,相是存在,而非不存在,但此相乃因缘合和而成,所以不要执著。这个不执著的心,即是清净心。同样地,这辈子生活中的任何事,即使你记得再多,下辈子照样通通忘光光。你记得上辈子叫什么名字吗?连名字都记不得了,还能记得什么?你现在很爱你爸爸,但上辈子的爸爸是谁,还记得吗?现在很疼太太,但下辈子还能记得她吗?没有用的,这些都只是因缘合和,因为如此,所以毋须执著;即使执著,也是没有用的。

你这辈子,努力赚了很多钱,若不懂得布施,到最后还是非得布施出去不可,对不对?空留几十亿有何用?两脚一蹬,眼睛一闭,呼吸停止,看你到时要不要布施?这辈子为了累积财富,你可能凡事百般计较,最后到了阎罗王那里,阎罗王却问你:“知道自己造了多少业吗?”那时才后悔:“哎!有够倒霉。”但为时晚矣!因此,我们必须在命终之前好好布施财产,那才有功德,否则,到头来终究没用,还是得通通布施出去。

这辈子富有也是因缘合和,能识透这一点才有可能因缘重组。一旦执著,就不可能重组,因而业随身了。譬如九二一赈灾,懂得因缘重组的人,会把财富转变出去,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这样不就很有意义吗?那个意义就是功德啊!

为何我们会说“护持道场功德无量”呢?因为那个意义最清楚嘛!譬如一次传戒,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费用,你能够投入参与协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那个意义你看得到啊!大家受戒、持戒那么殊胜,其价值、意义很大,你能投入,当然功德无量。你看到人家因此而成就时,是不是觉得很有意义?或者布施钱财救济他人,使其获得真正的利益,逆境得以改善,那个价值、意义就是功德。

生命中要懂得不执著。有福报,就要能感受福报的存在,然后将它重组。有些人对于福报的存在毫无感觉。有人已经很有钱了,却仍是拼命赚钱,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富甲一方了,这种人是天下第一贫穷者。照理说,处在生存边缘挣扎的那些穷人才会拼命赚钱,但已经富足的人,却还如此拼命地赚,那跟没钱有什么两样?所以有了钱以后,要懂得如何做最有效的运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就会显现,学佛的要义就在这里,这就是智慧。

《金刚经》的般若智慧就在讲这个,你既然看到了,就必须如此产生清净心,把境界都看得清清楚楚。经文这里就讲两者,一是智正觉,一是器世间。他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说“不应住色生心”。住色,“色”即色尘境界,眼睛对色尘境界不要执著。“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声、香、味、触、法”和前面的“色”加起来就是六尘境界,六尘境界都不应该执著,不因为六尘境界而生心。“生心”就是产生心念。

何谓“生心”?大家一定要弄清楚。“心”,一般称为念头,不生心,即不产生念头、想法。佛法和世间法不同,它在这个部分讲得很清楚。你留意看看,一般人往往对于念头的存在及作用,毫无所觉,直到念头消失后,才猛然警觉,但念头已经消失了,这叫凡夫。

譬如,有时你跟先生说:“不要这样骂孩子!”他会说:“有吗?我有骂吗?”小孩都被骂哭了,他都不知道。有一次,某位爸爸因孩子做错事而把小孩骂到哭了。妈妈说道:“你就不能好好讲吗?下次如果再犯,你再处罚他嘛!”那个爸爸竟然回答:“他下次若不犯,我不就都不用骂了?”这就是爸爸的我执。骂小孩,原本是希望孩子别再犯错,可是当孩子的妈回过头来说他时,他便恼羞成怒,话一转,结果转错地方了。

这就是人的习气,这种状况在发脾气时看得最清楚,往往脾气来时,气得要死,过后想想:“唉!脾气怎么那么坏,下次要改!下次要改!”你看!每次都说下次要改,等下次又是脾气发过后,才说要改,永远都有下一次嘛!就像学生跟老师保证明天不会迟到了,结果到了要毕业了,老师还是交代:“明天不要迟到啊!”这就是习气。

注意看看,有习气的人,一定是在念头作用后才发觉。佛法讲心的产生,是讲“生、住、异、灭”。“生”是产生;产生以后就是存在,即是“住”;“异”就是作用;作用以后就消“灭”了。所以念头是无法保存的。一个人即将生气时,若有所警觉,马上深呼吸一下,他那一百分的怒火,马上会降一半以上;再深呼吸一次,就差不多降了百分之七十,等第三次深呼吸,大概就不发脾气了。

心念是不能保存的,所以世尊很厉害,他教你“看念头”,念头一产生,“啪!”捕捉住,就不会起作用了;它就不见了,连存在也没有了。一般人都是,念头产生、存在、作用,毫无所觉,等作用完毕,有个影子在了,才想:“对喔,我刚才好像生气了,我根本不用那么生气的,好好讲就好了嘛,我脾气太坏了……”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脾气不好,很惭愧,也很忏悔,于是就“拜佛!忏悔!拜佛!忏悔……”,结果隔天还是照样发脾气。脾气发了以后,又忏悔:“佛祖啊!不好意思,我今天不小心又发了脾气……”为什么这样?因为你是等到“念”已经产生、存在、作用、消失了以后,才开始反省那个影子的整个过程,这便是凡夫。

修行人就是要在它起作用之前马上发现,“啊,不行!”在要发脾气时,突然间火熄。有这种情况的便属修行人,他已经开始在修行了,虽然还修得不太得力,但发了以后,能马上把它转化,这很可贵。如果修行更高一层的,他念产生,将要发脾气了,马上捕捉住。虽然这时讲起话来会很生硬,但毕竟没让它发出来。这是大修行人,存在的时候他就压住了,所以不起作用。没有作用,就看不到了,只是让人觉得他讲话怎么怪怪的,其实他已经把火给浇灭了。火灭后会冒烟,瓦斯昧余存,所以说起话来还怪怪的。

真正的大修行人,是在念头一生之际,“啪”就捕捉住了,根本不让它存在,在产生之前就拿掉了。所以说“看话头”、“参念佛是谁”,就是要捕捉住念佛之前,指挥念佛的那个念头。父母未生之前的那个“本来面目”。由此来看,孔老夫子是非常有修行的,你回去找《论语》来看,试着在“子曰”前面画一个圆圈。

我记得有一年考状元,题目是“孔子未说之前”,没有参禅的人都不会写。孔子还没说之前是一个圆圈,一般人不会去念那个圆圈,只会“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然后就开始了。子曰之前呢?没有人知道。那个就是“参话头”、“看话头”啊!

这个“生心”,也就是指生、住、异、灭的“生”,你必须能够掌握得住。“住色生心”,就是将心念依着在“六尘境界”上,那是凡夫啊!所以说“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心,不应住色生心”,清净不被六尘所染,一尘不染,这才叫做“应如是生清净心”。这部分各位要慢慢地去体会,我虽然没逐字逐句地解释,但那个理论及内容背景,你应该要非常清楚。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要无住于六尘境界。六尘只是一个例子,其实七情、六尘、五欲通通包括在内。中国人讲七情五欲,印度佛法讲六尘,其实七情五欲就包括在六尘内。换言之,即是不受任何情境的影响,心不执著在那儿。你从前面这样看下来,就会很清楚它的意思。这部分在《华严经》里面称为“恒顺众生”,而不称“应无所住而生心”,但其实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无住生心”是空宗典型的语言模式,“恒顺众生”则属典型的性宗之语言模式。空宗主破,性宗主立;“无住生心”是破,“恒顺众生”即恒顺众缘合和而生其心,是从立的这一面来讲。

“恒顺众生”即恒顺众缘和合,它也是不执著,不过“恒顺众生”是从正面、从立来讲。这一个缘合了,就从这个缘跳到那个缘;那个缘成了,又跳过去了,恒顺众缘和合而生其心。不执著,就会顺下去了,也因为讲顺,所以缘很多,他就一直顺过去,像流水一样,不管撞过来、撞过去,他都顺着趋势走,故曰“恒顺众生”。

空宗的语言便非如此,“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执著而生其心,也像水一样,跟着走,无所住。同样的东西,只是讲法不同,佛法所用的语言模式虽然不同,但所指则一。但我们懵懂不知,以为它们不同,实则完全一样!要从这地方去看啊,它这个是破,叫你不要执著;那个是立,叫你顺着缘一直过去,也是不要执著在那里。

任何境界产生,都应该恒顺其心。有些人会说:“不行,这种要破它!”但学华严就不能这么做,学华严就是要“立”,立就是指引他。不管他拜几拜,总是跟佛结了缘。这叫恒顺不执著,无住生心。

要懂得如此活泼应用啊!不是学佛之后,头壳就变得硬邦邦的。以前公案中的禅师多么活泼啊!有位师父就寝时,小偷来了,东翻西找,偷完准备走了,那师父突然开口:“要走了?记得留五十块给我,不要通通拿走,其他的算我给你的,你要说谢谢。”那个小偷真的留下一点钱就走了。后来小偷被警察捉到,那位师父作证道:“他没有偷啊!钱是我给的,他说了谢谢,还留下五十块。”这么一讲,小偷没罪啦。后来小偷回头请求:“师父,我跟你出家好吗?”所以,要懂得运用,古代的师父那么活泼,学佛便是要如此,生命就是那么自在。接着看下面的经文。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世尊继续讲,譬如有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那么高大,你说这样的身体大不大?“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生命的活泼性,在这里表达得淋漓尽致。

【智慧金言】

要了解,生活常常有误判的情形,因为你只用一种思维模式嘛!所以要用生命,不要用大脑,否则会经常踢到铁板而转不过来。生命本身是很活泼的!《金刚经》就在表达这个,虽然它本身没有讲“活泼”两个字,但你必须能够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