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金刚经》学生活
5557500000040

第40章 无断无灭分

不依赖任何东西,跳出三界外

【原文】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译文】

“须菩提,你如果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如来佛不因为圆满无亏的色相的缘故,才获得了无上正等正觉。不要有这样的念头。如来佛不因为圆满无亏的色相的缘故,所以获得了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你如果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愿的人,所以才讲说所有的法理都是断绝灭亡的。不要有这样的念头。为什么呢?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愿的人,对于法理是不说断绝灭亡的色相的。”

【解读】

这段内容反映了释迦牟尼反对绝对唯空(但空、恶趣空)的观点。

诸法断灭,即万事万物都终究归于空灭。无上正等正觉离于一切相,故无所谓是否空灭。因此发愿成就无上佛智的人,不宣扬一切都归于空灭的观点。也就是说,一切都归于空灭的都是属于现象界的事物。

【活学活用】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说可以,但佛严厉地告诉你他是不可以!“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并且还说了很严重的几句话,“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按照我们的理解,既然不可以就不要了呗。但是佛陀看到我们的问题,他不等须菩提发问,便先“打蛇随棍上”,把你逼到别路上去,根本不让你有这个妄想、对立、分别之念。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你不要这样想,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你要这样想,就有问题。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与法是不能说断灭的,你要认为没有三十二相了,那么佛在哪里去完成他的福德呢?佛又怎样被大家所了解和认知昵?所以于法不说断灭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什么叫做断灭相?哲学上有个词叫做断见。还有一个见叫做常见,你看两个是对立的,一个叫常见,一个叫断见。在佛陀生活的时代,印度教还叫婆罗门教,大概在公元四五世纪之后才开始以印度教为主体,那这个婆罗门教是讲什么呢?种性制度。就是精神祭司阶层叫做婆罗门,它是最尊贵的;第二叫做刹帝利,是武士阶层,国王、大臣、军人,这个武士叫做刹帝利阶层;然后是吠合阶层,农、工、商和老百姓;第四种叫做首陀罗,也就是贱民,非常卑贱、低贱的意思。所以四等种性不能通婚、不能通商,很多东西都不能。他们认为婆罗门死后还是婆罗门,首陀罗死后还是首陀罗,这就叫做常见。那常见的结果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世袭,世袭的结果会怎么样?比如康熙皇帝自己能够弯弓射雕,还亲自打死过大熊和老虎,可到了他四代之后,这些八旗子弟,武功废了,军事不强了,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反而是靠汉人为主体的湘军和淮军。所以世袭导致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变化,这是常见带来的。

那为了跟这个婆罗门教的常见对立,佛陀在证道之前,又新兴了沙门集团,叫做六师、外道。全是出家修道的人,都是对婆罗门教背叛和反抗的。其中有一个人,他就认为叫断见,因为人死如灯灭,人的一切作为都是一次性的,人死就没了。那么断见也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为所欲为,过分放纵,过去中国传统有“举头三尺有神明”,举头三尺有神灵在管,所以冥冥之中有一个自然法则使他不敢去超越它,所以他有个敬畏之心,不敢去为非作歹。但是因为断见导致大家既然贪了也白贪,白贪谁不贪,所以断常二见在哲学上都有问题,在具体的生命管理轨迹上也会出问题。如果说了断灭相,那么释迦牟尼佛,一切的如来他没有三十二丈夫相,那我们来看,宗教的几个教主的人生际遇问题。

前段日子刚好在吉隆坡买了一本《耶稣基督行踪成谜的岁月》,书里说耶稣十二年间在印度先学了六年的婆罗门教,倡导平民、倡导草根、倡导大众,拒绝贵族,所以就被当时的人告发他,最后逃跑。到个拉萨所属的大寺庙又学习了六年佛法,然后随着耶路撒冷那边的商队又回去传教,犹太人认为他太改革,就把他打成异端邪说,所以钉上了十字架。因此他出生不可证,学习经历不可证,根据传说和神话就都不可证。但佛陀不是,每一尊佛要来到人间成佛,他自己先在天官,也就是兜率陀天的内院,用他的天眼来观察谁最适合做自己的父母,该降生在哪里?哪个地方最容易修道,不受干扰,还受大家尊重?所以他选择在印度,因为印度这个民族非常神奇,大家都想生命的终极价值问题,所以大家都接受佛院。每一个出家修道的人,根本不用担心住在哪里,吃在哪里的问题。因为天气热,哪里都能躺下睡觉。吃的问题靠托钵乞食,乞不到的话,哪里都可以摘个果子,就够了。坐下来冥想,因为天气太热,走快了也不行,睡多了也不行,反而这么慢慢悠悠往这儿一坐,不动了,再热也没事。所以佛是以他的天眼来观察,自主地选择安栖地,在人中来投胎做人、成佛。因此他一证道,三十二丈夫相,男女老幼谁见了都尊敬,都喜欢,你说这样的人他不当老师谁当?只好当老师做和尚。只好去做佛。

但是依照佛法,佛、觉者不需要出生在王宫,他能不能证道?当然能。对不对?因为依法而熄灭烦恼,还是依相而熄灭烦恼的?是依法。但是要知道这个法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从个性上来说就是佛教,佛教的教团组织却被一些人攻击成不平等。这是因为佛陀一开始准许徒弟,瘸腿的也行,瞎眼的也行,聋子也行,他都一概接收。可等他证道成佛若干年回到迦毗罗卫国后,他的爸爸净饭王一看,觉得这不行,我的儿子已成为佛陀,叫世尊,人所共尊了,结果他的徒弟穿没穿的,窝里窝囊,这绝对不行,有损我孩子的形象。便强令,须是王官贵族里面的男孩子才可以出家,还得长得帅的。王权对于佛法的干预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从那儿之后,佛一般不会跟社会太对着干,也无所谓接受。也是从那儿之后凡六根不具者不可出家。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所以盲、聋、喑、哑都不能出家。所以现在那么多人攻击佛法的不平等却攻击不到点子上。为什么不准许他们出家?这里面的道理何在?因为他们出家会受人家歧视,那些凡夫众生会因歧视这些僧人而造罪,他会诽谤僧人,这就会有个罪过,这个罪过是因为他而做的,所以本着他的慈悲,残疾人照样可以修行,并且他修行的结果毫不逊于我们正常的六根健全的人。但是为了方便,为了更深远、更广大的利益不相干的人,不让他产生歧意,所以不准这些身体残疾的人出家。那么延伸到我们中国来,是违背王法的,要送交公安机关处理,这是我们汉传佛教的管理办法,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统一制定的,这个没办法,要知道他是叫“不坏世间相,世间相常住,是法住法位”,什么叫“是法住法位”?比如一本书,被我们习俗认知它是什么法?是一本书,好,那它现在不安住于这个法位了,它要去当手纸,行吗?依据空性来讲,它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咱们习惯使用了那个柔软的手纸之后,谁还愿意使用它呢?所以是法住法位,要定好位,我们修行也一定要定好位。

现在佛教徒有两大错位,第一,院墙内的僧人本来是应该修解脱之法,却关注社会慈善事业多于修清静无为法,颠倒;那第二个错位,在家修行的人本来有正业正命,却一心想求解脱,错位。居士们经常到寺庙指责僧人不用功,自己精进用功,是不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道理,这叫颠倒。在家人五戒是你的法位,是你个人的道德安身立命之法,然后你去谋求正当的职业、正确的谋生方式,然后拿赚取的金钱分作四份,一份养家糊口、一份照顾父母、一份救济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一份供养三宝和精神导师,推广教育,这是我们佛教规定的,一个人合理赚取的金钱应该分作四份来使用。但是现在广大在家徒,不好好上班、明天请假,干嘛去了?上山闭关打坐去了。打坐你就真坐,把头发剃了坐。不是,只坐三天,随时后边有个门开着,什么呀?偷心不死,投机取巧的那个心。你看那些和尚反正啥都没了,功也没了、利也没了、名也没了是吧、物质享受也没了、什么物质待遇保障也没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全都没了,那你看我还有那些,哎呀坐三天觉得做和尚修行不是一件容易事,就跑回去了。回家待几天心又不安又跑回山上,我把这些经常在我身边跑来跑去的他们叫做“寺庙与都市之间的流浪儿”,失意、失恋、失职,这样的年轻人蛮多的,这个是很严重的问题。

那么你想社会大众怎么来认识佛教徒的,就能用这样的认知来认识佛教徒吗?这是有问题的。相反僧人应该追求什么?解脱之法,以他的道行、以他的德养来感染、利益身边的人,一个僧人可能没有学问、可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可能也不懂得任何现代文明,但是他能淳化乡礼,以他的那个简单自然、非常原始的方法,让周边的生命都能够享受到他的善,这就是僧人的定位。有条件、有能力再去扩大,再去影响这些精英人群、知识分子、大企业家、白领,乃至决策者,普渡众生嘛。所以“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佛陀为什么放弃王位而宁愿做个和尚,因为他真是看透了,你想想看,有哪一个政体能够千年不倒,哪一个不变的政治体制能够让老百姓真正远离贫穷、远离疾病、远离所有自然灾害、远离死亡?哪一个政治理想能做到?哪一个医院能保证所有的人不病、不死?没有。

【智慧金言】

在自然、无常、生灭法则面前,在八苦交集面前,所有的这些人为的努力都非常的具有狭隘性,它只能解一时之痛,不能解恒久之失。所以不在相外去寻求,寻求乌托邦,不在相外去追觅,找那个理想国,相反在自己内心找那种无所依的解脱和快乐。大家想想看这是不是真正的极乐,所以佛法的快乐叫做“无所依”,不再依赖任何东西,这是佛陀为什么宁可做个和尚而不愿做国王的道理。如果你拿着世间的责任来追问他,拿人的七情六欲来逼问他、拷问他,拿人的物质享受来约束他、框范他,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这些都不在他的眼里,在他的眼里就是这种彻底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