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金刚经》学生活
5557500000008

第8章 妙行无住分(1)

参透经典的语言和思维模式

【原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译文】

再接着说:“须菩提,从法理上讲,菩萨应该没有任何执着地施行布施。

即是所说的不执着于形象地去施行布施,不执着于声音、香气、味道、感触、意识去进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当这样去布施福德而不执着于物相。为什么呢?若是菩萨不执着于物相去布施。他的福德就无法去揣测和衡量。须菩提,这是什么意思呢?东方的虚空境界可不可以去揣测和衡量呢?”

“不可以啊。世界之尊。”

“须菩提,南方、西方和北方四隅,再加上上方和下方,它的虚空境界可以揣测和衡量吗?”

“不可以啊,世界之尊。”

“须菩提,菩萨如果不执着于物相去做布施,他的幸福和功德也是如此没有办法去揣测和衡量的。须菩提,菩萨应当依照佛所教诲的去做。”

【解读】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从布施的角度来说明“无相”的道理。

释迦牟尼教导说:菩萨在为世间他人做布施的时候,心中没有任何执着,不执着、寄寓任何形相、声音、气味、滋味、触觉、意识来进行布施。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虚实,广大得无法思量,如果菩萨能不住于相地进行布施,其所得的福报比虚空还广大得多。

佛经中所说的“法”有多种含义,本段中的第一个“法”字是原则、规则的意思,第二个“法”字指的是意识的对象,是佛教所说的“十八界”之一。后文所说的“法”字还有其它含义,要注意区别。

【活学活用】

第四分是“妙行无住”。各位,《金刚经》是就“行法”的立场而言,并非从知识的角度去了解何谓“空”,否则,讲空讲到最后都变“空空”。然而要怎样行?从修行的立场必须了解:现在我们是从因地向果地走,但佛陀所讲的是从果地向因地看,这个立场一定要先弄清楚。

有位同修告诉我婚后的心声。她说,结婚那天很热闹,婆婆很高兴,弄到很晚才睡。因为很累又晚睡,她想,刚结婚也没什么事,所以隔天早上一直放心睡下去。她的婆婆拿了一张竹椅,坐在天井那儿一边劈材,一边对着天空嚷道:“天下最懒惰的新娘还在睡哩!”寤寐之间,她也不知道外面在嚷什么,等婆婆差不多念了十几声后,她才听到:“……天下最懒惰的新娘还在睡哩!”她一惊醒,马上跑出来认错:“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结果婆婆把椅子、柴、柴刀收一收就进去了。以后,她差不多每天都过着这般恐怖的日子。

有一天她要去买菜,问婆婆说:“过年快到了,要买什么菜?”婆婆说不用,于是她就放心走了。隔壁邻居也有人要去买菜,婆婆却托邻居买:“若有好的萝卜,帮我拣两条回来,高丽菜最美的帮我挑六个,山东白菜最好的帮我挑两个。”邻居问道:“你媳妇儿呢?”婆婆道:“那个喔!我交代她,她不理我,自顾着去了。”邻居在市场碰到媳妇就说:“嗨!你婆婆交代你买菜,怎么不帮她买回去?”她回来就跟婆婆抱怨:“妈!我刚刚问你要买什么,你说不用,为什么你跟人家说我没问你?”她的婆婆回答说:“你这个憨媳妇,你懂什么?二个萝卜头、六个高丽菜、两粒山东白菜有多重你知道吗?憨囡仔,她扛回来,我们跟她说谢谢,就可以了!”

这位同修问我:“师父啊!我婆婆到底是疼我,还是不疼我?”你了解吗?媳妇是从因向果走过来,婆婆则是从果地看因地,这当中立场不同,何况中国人用的语言模式也有它的特色。

同样地,《金刚经》也有其语言模式。一个修行人,相对于佛陀而言,也有立场的问题,这部分一定要分辨清楚。有时,别人说某句话时并无恶意,但因为你没注意听而认为对方是恶意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常常会误解佛陀的意思。所以何谓“妙行无住”?同样走路、吃饭,不会走的叫走路,会走的叫妙行;不会吃的叫吃饭,会吃的就叫妙吃,其基本原则与关键,在于我们懂不懂得将修行带入日常生活中,懂不懂得如何行。

我们绝不能将经文当成科学小说或一般书籍来读。一般的书我们称为知识,知识的特色就是“直说”,但经文讲的是“生命”,它不直接说,当然,它也无法直接说。我现在解释成白话给你听,你也许会想,当初世尊,若能像这样讲白话就好了。但是,两千年前若是像我这样解释,那时的人会听不懂,因为他们习惯世尊那种简单的讲法。同样地,两千年后的今天,那时代的人若来听我讲经,也一样听不懂,这是因为“语言模式”不同所致。“语言模式”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性的差异而产生变化,这一点必须要了解。

现在我们来看经文。世尊继续说:“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也就是菩萨对于法,应无所住。这个法,指一切万法,即对于一切万法应无所住,不能执著。佛陀现在跟各位菩萨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但佛陀是由果向因,而我们现在则由因地向果地看。

就像刚才所举的例子,婆婆说不用买,但媳妇就是要懂得如何去买。这是因地、果地之间的不同嘛!婆婆是疼媳妇,所以她想:“呼!十粒菜头太重了,叫那个胖子去扛,她比较有力,至于外面要说什么就由他去,你不要拿那么重就好了。”但媳妇不这样想,她要面子,她怕人家讲闲话。所以,你能否感受得到这话语当中的意义?

我常强调,若无法参透“语言模式”和“思维模式”,经典根本看不懂,不知道里面在讲什么。世尊虽然对我们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但各位可莫以为别人称呼你菩萨,你就真的认为自己就是菩萨了。你现在只是假名菩萨,而非真实菩萨。你现在从因地向果地走,所以对于法的修行,一定要“有所住”!这点各位务必要了解。

“住法”有个特色,就是以一法为主修,其他法为辅,为主的法要每天做,而为辅的法很多,不用每天做,那个“加减做”就可以了。譬如我主学华严,以讲《华严经》为主,但偶尔也会讲《金刚经》,那么《金刚经》就是为辅的助道资粮。各位也一样,以华严为主修,但《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多多少少也要修。你不能洋洋自得“我们《华严经》最殊胜,经中之王,万王之王”.但你其他的不修也没用,因为没有助道资粮不行。

修法,以一个为主,这就是有所住。因地人和果地人不同,现在有些很狂慧的人表示他懂很多,常常会说:“啊!无所住,修行不一定要这样,谁说一定要这样!”告诉各位,这样的人不但修不成,还会造口业。

有位同修来寺里,人家向他介绍,“这位是师父,顶礼三拜。”他说:“不用啦!这个师父,我一看就知道他不要人家拜。”我问他怎么知道?他说:“我看你是开悟的人,不用人家拜,那种不开悟的,才要人家拜。”我说:“谢谢你喔!怎么知道我开悟了?”他说:“我看你春风满面!”我说:“还好昨天我没有被蚊子叮到,否则脸就不春风啦!”知道不执著是很好,但基本的礼仪还是要有。

如今学佛人有种大毛病,就是不能和他太熟,否则他就变得很随便。有时师父会很客气招呼你:“来来来这边坐,喝茶。”各位,若是初见面,你最好还是站着不要坐,碰到任何师父都一样。若是那个师父说,“师父叫你坐,你就坐。”那是命令,这时就坐下。若人家只是客气地打招呼,我们最好本分地站着,不能人家叫你坐你就坐,师父倒茶给你喝,你就一杯接着一杯,还很高兴的想:“这师父真好,平易近人。”如果这样,你的一些福报都漏光了。师父可以平易近人,不会虐待你,不会消你的福,但你自己要知道守。

因为你对师父恭敬,所以你站着,不但站着,而且立正站好,这表示你对于这个法以及对这位师父的恭敬心。但是我们现在不是,一方面,师父也不敢得罪这些护法大众,要是得罪了,到时他就不护持道场了,所以这时师父就变茶僮了。我们一定要注意,虽然师父开方便法,但身为一位信众、求法的行者,我们自己一定要严守分际,对于有法的师父绝对要十分尊重,否则常常一不留意就失落本分了。

佛陀虽然说菩萨应无所住,但根本上我们还是凡夫。你可以说自己是菩萨吗?平常大家互相尊称,但事实上我们都还不是菩萨。站在善知识的面前,我们永远是因地的行者,不管你有任何成就,对于善知识、指导我们的人,仍然要尊重。

【智慧金言】

佛陀虽然说应无所住,但那是指已经到达那个阶段的人,这一点要先分辨清楚。现在我们还是凡夫,基本上还是要有所住,从这里做起,这点要记住。

动机纯正就能放下

佛陀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那应如何无所住而行于布施呢?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这就是六尘境界无所住的布施。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不要执著。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一般人无法真正了解。一般总以为,“我拿五千块去布施,布施出去就算了,不要执著。”你以为这样就叫不住相布施?不是这样的!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花很美是色尘,我不执著色尘,音乐很好听,但我不执著这个声尘,而把这个色尘、声尘布施出去。”不是叫你真的拿花去布施,而是将这美丽的色尘布施出去,花依然在这里。那个“心境”你能了解吗?花依旧仍在,眼睛已经看到了,但能够不执著,将色布施掉,这才叫不执著、不住色,而“不住声”,就是把声尘布施出去。

有些人常常告诉我,“师父啊!人情世故要做得周全,他现在需要安慰,你就安慰他一下嘛!”需要安慰就是执著于“声”,无法布施声,因为他需要人家安慰嘛!当陷入痛苦时,人家若再打你、骂你,你心里一定呐喊:“非叫我去死吗?”这时你需要的是音声的安慰,所以还不能叫做菩萨。菩萨虽然也需要人来安慰,但人家安慰他时,他可以放下、不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