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个碧玉矿王国,玉矿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5%左右,玉矿石的质纯又属上乘;其他出产玉矿的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开采的玉矿石,无论从质纯及色彩明亮艳丽等,均较逊色;中国出产少量玉矿,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和田地区和台湾的花莲地区,但其储量有限,也已开采了不少……
六十年代旅居加拿大的华侨罗道安先生却拥有加拿大碧玉矿总储量的75%左右。因此,称他为世界玉矿之王,应该是名副其实的。
罗道安先生是位着名的爱国侨胞。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他先后回中国大陆投资合作办了大量实业,表现出他极深厚的爱祖国、爱故土的心愿与热情。尽管由于主观客观原因,他为此亏损了一千多万美元……他组办过中国古文物立体摄影工作组,向海外介绍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在法国筹办了中国出土文物--“兵马俑”大型文物展览(尽管中途因客观原因而失误),与旅游出版社投资联合创办了《中国风貌》,与新华出版社投资联合创办了《中国季刊》大型刊物;在郑州投资创办了国安工艺公司,在江苏扬州投资创办了安根工艺公司,在山东滕州投资创办了鲁安工艺公司,在青岛投资创办了青安工艺公司,在北京投资创办了京安工艺公司及华安工艺公司。
本文叙述的是罗道安先生人生奋斗史的几个片断。
(一)单枪匹马闯世界
香港的鹰君集团公司,是香港的一家实力雄厚的经营房地产业及建筑业的大公司。公司的主人罗氏家族是个幸福的富豪之家。
然而,家庭的安逸平静突然掀起了一股风浪。拂风鼓浪者,乃为罗氏家族的二公子罗道安……
罗道安,1934年5月31日出生于泰国首都曼谷的一个华侨之家。他的父亲祖籍是广东汕头地区的梅县。于1927年出洋谋生,在曼谷落脚。他父亲起先当小贩、小商人,渐而开始做批发生意,后即独立开店营业。几年后,生意发达,逐渐在泰国各地开设分店。后来,资产越来越大,便开办了泰国的第一家纺织公司。再后来,罗氏纺织公司成为泰国最大的纺织业集团,几乎垄断了全泰国的纺织业。四十年代起,罗氏家庭的事业又延伸到海外,在香港创办了鹰君集团公司,由罗氏家族的大公子主持在港的实业。
罗家共有七位公子。罗道安排行第二。他的哥哥大他22岁,几乎相差一代人的年纪,如同父辈。他俩是同父异母兄弟。
罗道安在曼谷生活了三四年,学会了讲潮州话(即汕头地区方言。其方言与福建闽南地区方言相通。古代有个《陈三五娘》的故事,也是南方戏剧的重要传统节目,描写泉州的书生陈三与潮州的闺秀五娘爱恋的动人故事,故有地方语言相通的传统)。后来,他被送到香港,由大哥大嫂养育。
罗道安在港刚刚读小学,便遇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动乱时期。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香港。1941年,罗道安跟随大嫂回到故土梅县,在广业小学继续念书。在家乡的小学读三年级,至五年级,共生活了两三年左右,习熟了乡音,育发了爱故土的亲情厚意。
1944年底返回香港,继续读小学六年级,至毕业。中学期间,罗道安已十分活跃。他爱好广泛,聪明灵敏,求知欲强,接受力强,学业成绩十分优秀。他个头虽不高,但身强力壮,十五六岁的年纪,体重已达55公斤。他尤为喜爱体育运动,是个优秀的足球小将,脚上功夫非同一般。他是香港学生代表队主将之一,曾参加过一些国际双边比赛,例如与菲律宾学生代表队的比赛,他的表演就甚为引人注目。
罗道安升入高中一年级。由于他一直迷恋于足球运动,引起了哥哥嫂嫂的关注和不安。
“道安呀,你不能这样总泡在足球场上呀!”哥哥关心地对二弟说,“父亲和我都希望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你正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光阴宝贵呀!”
“大哥,我踢足球只是学余爱好,并不影响读书。”二弟回答。
“说是这样说。我担心你将来进入足坛,把踢足球变成志向……到时,恐怕连你自己也管不了自已啦!”大哥承担着身在泰国的父亲的嘱托,“我对你的前途要负责任的!”
“可我喜爱它。你总不能禁止我参加体育运动呀!”
大哥采用了强行安排二弟面前的路子的办法。
“我已经同父亲商量过了,要你马上到英国去读书。这样,专心一些。”有一天,大哥把道安叫来,严肃地说。
“我想在香港念完高中,再出国上大学。”道安说。
“不行。去英国的事已经安排好了。父亲要你到那里读纺织专业,英国是世界纺织业最发达的国家,有许多先进技术知识……”大哥说,“学成回来后,继承父业,管理经营纺织公司。”
罗道安毕竟未成年,人生道路由父兄安排,也是难以摆脱的。但是,他仍然有他的新思考,与对人生未来的理想。
在英国读完高中后,罗道安并没有听从父兄指派老老实实专攻纺织专业,而是自己选择考进了英国的南威尔斯农业大学,学奶牛专业。
年轻的罗道安的这些与父兄悖逆做法,已经显示出他独立闯荡生活的坚强意志与特殊个性了。他从小就喜欢自己安排自己,独立生活能力极强。
在南威尔斯农业大学读书时,虽然整个专业中甚至大学里,几乎没有第二位中国学生,但罗道安却学习生活得十分自如充实,因为他的英语水平很好,与英国学生一样;同时,他很会安排生活。由于学习太紧张,他又勤奋,1954年大学最后一年时,他得了肺病,住进医院治疗,动了大手术,疗养一年多时间,再回大学深造。1957年,大学毕业后回到泰国曼谷家中,父亲便派他到香港当大哥的助手。他主要分管从中国大陆进口购买纺织品及其他杂货,经香港转到泰国等地出售。他好学勤快,事业干得十分出色。父兄甚为赞赏他。
1958年,他与邓锦瑛小组在香港结为伉俪。婚后,邓锦瑛改名为罗锦瑛,以示夫妻情感之深,之亲密。
邓锦瑛出生于广州市。她父亲曾是着名的黄埔军校学员,于抗日战争中在南京英勇战死,为国捐躯。锦瑛是英烈之后,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她受过良好教育,有知识有人品,是个极好的贤妻良母。
道安与锦瑛婚后,于1959年至1961年三年中,连续育下二女一男。岳母为道安抚育三个小孩。孩子们与姥姥的感情之深非同一般。道安夫妻均忙于自己的业务。他们有一个幸福温馨美满的小家庭。
可是,道安却不安于现状。他并不迷恋于父兄创下的富裕家业。他希望自己去开拓一个新世界。他认为,一个人来到世上,奋斗、创业、吃苦,比享受现成的生活,更有乐趣,更有意义。因此,他决定走自己的道路。
六十年代初期,华人移居加拿大的还极少。移居手续极好办;而且加拿大国家地大物博,人口稀少,大有奋斗施展才干的舞台。
血气方刚的罗道安选择了到加拿大闯一闯的目标。
“我想到加拿大去办实业,锻炼锻炼自己。”罗道安把自己的志向对大哥说了,“我想试一试自己有多大能力与才干?”
“你何必自找苦吃呀?”大哥极力反对,“咱罗氏家业这么大,正需用人才。你怎么可以离开呀!”大哥苦口婆心地劝道,“如不愿在香港,你可以到泰国去专门经营纺织业嘛。”
“我有我的理想。我已决定了。我想脱离大家族的庇荫。我要去独立创业。”
大哥没能劝住二弟的心,便搬出父亲来……
道安急忙给在曼谷的父亲去信说明情况,阐述他的志向,并请求父亲支持他。
父亲很快回信给道安:“你的精神我是赞赏的。我也是30岁左右出来闯生活,创业的。可那时我们穷,没办法,才走这条路。现在,我们有这么大的家当,你又何必去外头闯荡?何必飘洋过海背井离乡地去吃苦头呢?”
“不,父亲,你没有能理解我……”道安再次去信说。
父兄对道安的劝说似乎已经无效,于是便不得已拿出了他们以为可以劝住他,而叫他回心转意的一着棋:“我们还是希望你留下……如果你一定要走的话,家中的钱财一分也不能给你……”
“我本来就没有要带走什么资本的想法。”道安极为坦率平静地回答,“我要的是靠自己去创造财富,而不要父兄恩赐我什么……”
父兄的这一“绝招”,还是失灵了。
1965年4月的一天,罗道安到加拿大驻香港的移民局去询问有关事宜。
“想去加拿大?”对方有些奇怪,“在香港混不下去啦?申请去加拿大的人可不多呀。”
“什么问题你都不用问。”罗道安说,“我只要求你回答我,怎样办手续。”
“很简单。你把你的简况说一下,填一张表格。回去等着。我们会给你通知的。”
万万没有料到,下午,罗道安便接到电话通知:“你们赶快去照证件相片,并去检查身体,备好有关证明,尽快来办移民手续。”
整个移民手续办成批准过程,前后不过一个多星期时间。
经过一段日子筹备,罗道安带着自己很少的一点积蓄及变卖了妻子嫁过来时带来的一些首饰,携着妻子儿女,一行五人,从香港动身出发。于1965年10月14日登上加拿大这片陌生的土地……
由于某种客观原因,岳母未能一起同来,需得过些时候才能赴加拿大。
他们在温哥华落脚了。那时,他们在温哥华几乎是举目无亲。只有锦瑛的一位远房亲戚在加拿大,也帮不了多少忙。
在异国他乡安顿下来后,已临近年终。
孩子们都还年幼,原是由姥姥带在身边的。现在突然与老人家分开,孩子们很不习惯,十分想念姥姥,而道安夫妻俩也因孩子们的拖累,很难脱身,很难专心出去找工作。
“姥姥到底什么时候才来呀?”孩子们天天问。
“等下雪时,姥姥就会来的。”爸爸妈妈回答,“姥姥准备来过圣诞节的。”
于是,孩子一见下雪,便在窗前观望。他们好象在欣赏雪景,其实不然,他们是在盼望姥姥,他们想象着姥姥会象圣诞老人那样,从茫茫纷飞的雪海里走过来,给他们带来开心的礼物,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快乐……
终于,姥姥于1966年3月也来到温哥华团聚了。
(二)立足画店绘蓝图
六十年代的加拿大,还是一个正在开发的国家,到处都缺劳力,尤其缺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才。所以,在那里找工作、找职业是容易的事。
罗道安在报上和广告栏翻来看去,也没有选上什么令他满意的职业。一般,在温哥华工作最高月工资是300元加币,相当于1500元港币。在六十年代,这工资水平比不少国家还是高的。
经过两个月的观察、调查、了解、思考,罗道安决定自己办一个小小的实业,寻找一个扎实的立足之地。
有一回,在报纸的广告栏上,他发现有一个小画店,是经营裱画、卖画业务的,外加出售一些其他艺术品。因经营困难,愿以适当办法转让。
罗道安上门去拜访。店主是一对老夫妇,画店已经创办20多年之久,历史不短。老人家已经60多岁,经营上力不从心。
“我倒是很想接手这个店。可是我对画很外行,也不会裱画技术。”罗道安说。
“这好办。”老人家说,“技术业务方面,我可以教你。只要你用心学,很快可以熟悉掌握的。”
道安有一个朴素的感觉,老人家为人还实在,说话做事颇可信任;从发展前景来看,罗道安可借助与香港往来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开拓画店的生意。
经协商,罗道安以12000元加币买下了这个小画店。先支付4000元加币,另8000元分两年付清;门面的房子继续以租赁形式付租金。罗道安经过较精细的核算,认为经营正常的话,每月可有1000元加币的收入。
画店生意转到罗道安手下后,那位老人家仍留在店里工作,领取工资。他真诚地把一切经营技巧及裱画技术教给了罗道安先生。六个月后,罗道安学会了各方面的业务,开始独立经营,月平均营业额在5000-6000元加币,比原来小店的经营额超过两三倍。生意顺利,收入逐渐增加。
一年之后,罗道安开始从香港进货。以较便宜的价格购进大批油画,有山水画、风景画、人物画、花鸟画、静物画等等,作者大多为香港画家。这些油画甚受顾客欢迎。因为他们以前很少见到从海外转来的作品,同时这些油画与加拿大本土的油画又另具特色,十分适合住所及办公室装饰美化之用,价格也便宜。因此销路不错。此时,小画店的营业额大大上升,每月可达20000元加币。
罗道安画店的生意开始扩展起来。在小画店旁边又租了一个大房间,增加店员,开办了一个画廊,吸引顾客;同时为当地画家定期分批开画展,销售画作书法等。画店顿即热闹起来,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引起温哥华画界的注目;尤其是在华人圈内,这个小店已有相当名气;报刊舆论界也开始有所评介;这个小店既活跃了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也增加了罗道安的经济效益。
对于开设画廊,罗道安是极为热心的,但对画作等方面的学问,他毕竟极为有限。于是,他决定好好学习进修,努力充实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内行,变成为一个美术作品的鉴赏专家。他利用晚上时间,到图书馆去看书,借书,或向画家朋友请教。有时,在店里看书自学,习画,直到深夜。即使是下雪天,他也常常在店里勤奋求知识,过了午夜,才踩着一两英尺深的厚雪回家。当时,他才在创业时期,资金短缺,买不起小车。他外出常是步行跑路或坐公共汽车。下雪天,又是雪水,又是泥浆,回到家中,衣衫脏污自不必说,人更是疲惫得腰酸腿痛,连吃饭的胃口都很不佳了;休息时间少,睡眠短缺,更不用说。
一年多的艰苦经营奋斗,罗道安的生意初步立住了脚,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他便购买了小车,自己学会了开车。有了车,办货办事等更为方便,促进了生意的发展。
画廊开办两三年来,名气大振。温哥华市甚至外省市的着名画家均自动找上门来,要求在罗道安的画廊上展销他们的作品。罗道安的画廊每年要接纳二三十位画家来开展销会。一般每位画家的作品展出两个星期,供美术爱好者参观,也满足购买收藏。展销会盛况空前,令人乐观。
不料,有一次发生了一个罗道安怎么也预料不到的意外情况。有一位画家与罗道安签订了合同,拟定他的作品先在另一个城市展销,然后把余下的作品运到温哥华的罗道安画廊展销。没想到,这位画家的作品在第一个城市的画展上全部销售一空。这种情况,对于一个画家的画展来说,实是少有。
“我的画已全部售完,在你处的画展只好不办了。”画家来电话通知罗道安先生,“再画新作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请你原谅!”
“这可怎么办?为你安排的画展时间迫在眉睫,再请别的画家也已来不及准备啦!”罗道安先生一下楞住了。
“我也没有什么招术了。要不,只好我来赔偿你的损失……”
“那怎么好意思呢。”平日遇到吃亏时,罗先生总是自己先兜着,忍着,“就是‘开天窗’,我也自己认了。你就不用操心了。我来想办法处理吧。”
罗先生苦思冥想:求别人,还不如求自己!他也曾断断续续练习作过一些画,但一直自认为拿不出手来。这回,他被“逼上梁山”了,便大着胆子想尝试一番。
他学过“水胶画”,而且自己颇为得意。他结识了一位加拿大画家森伯莱克(SAMBLACK)先生。时常向他请教作画技巧。罗先生的一些习作,森伯莱克先生也指点鉴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