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散文界首次交流在北京
通常称17世纪为戏剧时代,18世纪为诗歌时代,19世纪为小说时代,20世纪为随笔时代。现今,随笔正以最引人注目而且其需求量又比任何文学形式都要多的姿态来巩固自身,这是现实。
说这段话的,是韩国随笔学会会长赵敬姬,这是她在汉城?北京随笔文学交流会上的发言。这个交流会今年7月28日在北京举行,是中国和韩国散文界之间首次研讨会,在中韩文学交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韩国方面的出席者,还有着名汉学家许世旭,着名学者、作家、发行人李贤馥、尹在天、吴世英、李淑、李玉子、车镇宪、金镇植、金惠俊、罗熙子等。中国方面的作家和学者有刘白羽、严加炎、林非、姜德明、高莽、顾骧、萧凤、韩小蕙等。两国散文界就双方散文的发展状况、未来社会与散文的关系、对散文的理解与领悟、中韩散文的比较等问题,展开了切磋式交流。
与中国的用法有所不同,韩国不称散文而称随笔,范畴也有差异,计有日记、书信、传记、游记、杂记、抒情、论辩、记录、祭文、赞颂等体裁。据韩国学者介绍,随笔现在已成为该国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读和写随笔,至1992年,加入韩国文人协会中的随笔作家已多达320万人。而这种对随笔产生偏爱的人数还在日益增多,这种增长已持续了二十余年之久。对此,仁川大学教授李贤馥解释说,这是因为现代人对于人生问题喜欢那些非虚构的即真人经历的真实的现实体验时,现代产业、社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带来的中间阶层的扩大,专门化的技能集团的扩散等原因,适用于现今这种摆脱传统习俗的束缚的开放时代的文学形式,就是体裁形式向以自由为基础的随笔文学。教授一共讲述了6点原因,他并且引阿纳多尔法兰斯的话说:笔会有那么一天将吸收整个的文艺,现今是其初期阶段。
令人很惊异的是,韩国的随笔同中国散文的发展十分同步。高丽大学教授许世旭指出:单以现当代为限,韩国和中国都有二三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两次兴盛期,两国的散文都强调人格与真实性、美学意境的营造、与当代生活相衔接、反映人的心灵等。相异点也有,比如韩国把随笔视为典雅而抒情的软文学,而中国继承了载道传统;韩国的随笔创作手法具有保守性,中国的散文采取了现代手法的实验性等等。许教授认为,两国的散文发展也还都具有局限性,比如以来形成的儒家文学观还没有过多的变化是一个事实。
相比之下,中国的散文理论研究不及韩国这样细密,由于翻译出版的障碍,中国散文界对韩国同行缺乏了解。刘白羽、严加炎、林非、姜德明在发言中,各自阐述了散文是心灵的自白、提高散文创作的美学境界、写什么和怎样写等问题,并回答了韩国同行的提问。
3个小时的交流会开得匆匆,讨论好像刚刚开始,就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得不结束了,两国的代表们都感到还有很多话要说。最终一致表达了这样的心愿:愿两国的文学翻译工作加快步伐,以加强两国文学界和人民的相互了解。中国和韩国两位年轻的学者李晓虹和金惠俊当场表示,将联合编辑和翻译一本中国当代作家散文集,尽快介绍到韩国去。
1995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