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说文解艺
5558200000049

第49章 一得之见(8)

最后我想再说一句:生活是复杂的、多面的,不同作家也各有自己的角度和立场。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的作家完全可以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对这些变化进行描绘,包括描绘变革的艰难、痛苦与喜悦,包括鞭打和批判,也包括对新事物、新现象的肯定。(2003·11·29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两岸文学五十年》讨论会对台湾政治大学唐翼明教授发言所作的评议)

奇妙的塞伯空间

2004年5月11日,也许将来写学术回忆录时应该提到这个日子。是晚,“中国-欧美文艺理论论坛”举行第一次学术会议。正值荷兰鹿特丹大学教授穆尔(JosDeMul)来华访问,遂约他以《到塞伯空间来》为题作学术讲演并与中国学者对话。

虽然穆尔先生的讲话并非无可挑剔,但奇妙的塞伯空间却引起听众如此热切的关注,浓烈的兴趣迟迟不能散去,直到晚十点与会者谈兴不减,讨论仍在进行。有这样一批青年学子孜孜以求献身学术,使我看到了中国学术的希望。

塞伯空间,虽然近几年时常听到这个术语,也有些粗浅了解,但今晚它却变得更为清晰。它使我感到如此惊异!塞伯空间作为电子网络空间,不是通常的空间,而是特殊的空间,是“超”空间--超地理空间,超历史空间;是“后”空间--后地理空间,后历史空间。塞伯空间是数据的图表式表现,是脑子里的光速。我与我在美国的女儿每周通一次网络可视电话,鼠标一点,女儿和两岁的小外孙,立刻出现在屏幕上,我看到小外孙向我招手,冲我喊:“嗨,爷爷!”万里咫尺,中国、美国,空间距离瞬时浓缩为一个点,神话中的孙悟空也未必能够做到。这是十几年前像我这样近于老朽的中国学者闻所未闻、也不可想象的事情。但今天,塞伯空间就在我们的周围,就在我的身旁,我似乎可以触摸它。我想,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威廉·吉普森于1985年提出这个词的时候,未必会想到它在今天的世界上、特别是在今天的中国会如此风光,在人们的生活中会发生如此大的影响,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塞伯空间的出现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我和妻子有一次谈起,为什么我们同女儿同外孙,彼此分离,远隔万里,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思念得牵肠挂肚、撕心裂肺?妻子的答案是:多亏了网络可视电话,现在用我的话说:多亏了塞伯空间。网络可视电话一通,等于每周见一次面;而且每天(甚至随时)都可以有电子邮件来往。有什么话,写个email,一点鼠标,瞬间,过去了;一会儿,信息反馈回来了。多少思念,在塞伯空间中化解了。如果《红楼梦》中远嫁千里之外(比我女儿近多了)的探春生活在今天,是否还会有那样生离死别的悲痛?

我很佩服穆尔教授对哲学上空间概念的演变梳理得那么清晰、简练。布鲁诺的空间定义--持续的、三维的、在所有身体之外而又把所有身体包括进来的。牛顿的空间定义--从几何学角度的定义,当时认为空间是实体,是绝对的。莱布尼茨的空间定义--空间是所有关系的总体。康德的空间定义--祛实体化,空间是人类感性的一种形式,主体的图式观念,出于人的心灵本性,是固定不变的原则。海德格尔的空间定义--空间既不是纯主观,也非纯客观。似乎空间在“此在”中,“此在”也是一种关系,时间空间化了。“此在”与真实事物相遇时才找到空间,空间在“解蔽”中出现。而穆尔教授也提出自己对空间的理解。他强调哲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空间,技术文化事实:船,拓展了海洋(航海)空间;宇航飞船拓展了太空空间;显微镜拓展了显微空间;法律拓展了社会空间。塞伯空间也是拓展了的空间。只不过是虚拟的空间,是混合空间,互相影响、转化的空间,超越三维的空间,是三维以上的空间,四维、五维、……N维空间。人在时间中旅行。

我们,都有资格在塞伯空间旅行,在时间中旅行。塞伯空间开辟了一个后地理、后历史的世纪。塞伯空间中,重组历史,重建空间事物,使“过去的”复活,将“未来”生产出来。我们就要在后地理、后历史的塞伯空间旅行。

塞伯空间里,屏幕上显现的,似非真实,但是真实的显现。它是效果性的显现,效果性的感受,虚拟中的表象,但仍是真实的。如同鲍德里亚所说,通过“模型”生成一种没有本源或现实的真实--超真实。古典哲学家们说:意识“仿造”现实、“仿造”历史,艺术反映生活;现在,鲍德里亚说:“类像在先”,“模型在先”;现实依据类像生产出来,依据模型生产出来。现在常常是现实仿小说,而不是小说仿现实。塞伯空间是“真实的虚拟”,“可能性的世界”。只有在“真实的虚拟”中理解才能把握现实与虚拟相互交织。

我向穆尔先生提问:塞伯空间对审美活动有何影响?

穆尔先生答:一、塞伯空间造成交互性叙述。二、塞伯空间造成的复制性(本雅明已论述机械复制问题)改变审美价值。电影出现后,以前的独一无二性没有了。可以拷贝许多。电视出现后,艺术对政治产生巨大影响,美国有的艺术家当了总统、州长。三、数字空间的出现,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它不仅是“展览”,而是“做”(创造、制造)。新的数字艺术仅仅是开始,以后还会发展,无可限量。犹如当年的电影--开始时,它只是摄制;爱森斯坦蒙太奇出现,电影成为巨大创造性艺术。

我赞成穆尔先生的意见。网络文学、数字艺术……会有现在还无法预料的发展--正像孔夫子无法想象今天的电影、电视一样。

而且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到底怎样划分,也是大可斟酌的事。

(2004·5·11学术杂记)

“语文”何用?

前不久,我听到一位中国教育家这样表述自己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解放,是从愚昧解放出来变为文明,是从无知解放出来变为有知。教育是人的基本素质的孕育培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审美、是美育。

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如是,则“语文”教学是整个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走向教育的最高境界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好的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审美情趣、行为方式、高尚情感……的最有效的形式。我虽然没有教过中学或大学语文,但我学过语文。记得初中语文学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引起我少年时代多少美的向往;大学课堂上听高兰教授朗诵他的诗《哭亡女苏菲》,不禁潸然泪下,催醒人间至情。

但语文教学的效果往往不能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能你当时并不觉得,以为不过如此,平常得很;但营养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在你的血液里,浸染着你的灵魂。也许因为语文的这个特点,有人无意间“拒绝”了好多宝贵的“营养”。那就太可惜了。有一位大学语文老师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富启示意义:

有一个孩子去山里,看见许多石头,觉得都很平常。这时天外传来一个声音:“孩子,多捡一些石头吧,它们会对你有用的。”孩子随便捡了一些放在书包里。许久之后,孩子偶然打开书包,奇迹出现了:石头变成了金子。孩子后悔没有多捡几块。

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多捡些看似平常的石头吧。

(听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讲演有感,2003年1月3日12点半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讲坛》。但,朱青生教授,乃一家言也。有趣味,有启发。但不能绝对化。)

(参见2002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七版文艺副刊李卫《马镫的发明与流传》)

(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麦克卢汉精粹》)

(参见2003年第10期《读书》赵辰《“普利兹克”、伍重与《营造法式》》

数字与美(参见《北京晚报》2003·10·30第27-29版祝勇文)

赵万里:谈谈《永乐大典》《光明日报》1959年3月7日

郭沫若:《永乐大典》序《光明日报》1959年9月8日

胡道静:《种艺必用》在中国农学史上的地位《文物》1962年第1期

王重民:《永乐大典》的编纂及价值《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耿实柯:解缙与《永乐大典》《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

(文物瑰宝-国宝图书-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考略(网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