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出自中学生作者的小说作品接踵而来,已成为当今文坛愈来愈见靓丽的一景。上海《文汇读书周报》有周伯军介绍此类倾向的文章,题目就是《文学:小男生小女生的时代》。
属于中学生写作的长篇小说,我读过郁秀的《花季·雨季》,许佳的《我爱阳光》,感觉都相当不错。我相信,中学生作者不畏艰难写长篇,绝对都属于有感而发之作,而且多在文学上有着异常的才情,他们是凭靠自身的秉赋与努力,笃定要拱土而出的文学幼苗。
我在这里要谈到的,就是新近凸现出来的文学小苗中的一棵,这便是携带着她的长篇处女作《高一岁月》向人们走来的天津少女唐刼。
读唐朋的《高一岁月》,不经意中使我连感意外。我的第一个惊喜,是作品内蕴的厚实与厚重。刚看到“高一岁月”这个书名,我不免心存疑虑。“高一”能有什么“岁月”?这孩子显然把词用大了,或者说把他们的经历有意夸大了。但当你一步步地走进作者所描述的志奋私立中学的学生世界,并从群体走向个体,从外在走向内在,你就会觉得这里的一切并不那么简单:学习、应考的奋斗与竞争自不待说,同学间的往来与摩擦,师生间的沟通与冲撞,孩子与家长间的亲情与“代沟”,渗透于一个个学生的喜怒哀乐,凝结于一群群学生的生死歌哭。在明玫、南野、简明、萧酉久、叶珊珊等人的种种际遇中,负蕴着当今中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也折射着当今社会生活尤其是教育现状的优长与弊端。你不能不承认,如此负沉载重的“高一”,当得起“岁月”两个字,而且还相当有内容、有分量。
《高一岁月》与同类题材作品相比,更注重写男女小主人公在学习中“长大成人”的过程,从而更突出学生阶段的人生进取,这是作者所给我的第二个惊喜。从广义上说,社会是一个大学校,学校也是一个大社会。学生置身于学校,首要的任务是学好功课,增长知识,但题中应有之义是人生青春期的健康成长。作者唐刦在这一点上有着高度清醒的认识,她写了一些差的和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奋起直追,也写了一些好的和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帮衬后进,更有学校老师的披肝沥胆和学生家长的苦心孤诣。但这一切的描写,她最终都指向心理经历、人生体验和个性成长的底蕴,使一个班级的同学在“高一”生活中锻炼自我、相伴成长。作品中明玫的初恋,叶珊珊的变化,简明的成熟,萧酉久的病难,尤其是张宇的失足,都把青春期成长的烦恼和人生的考验,描写得淋漓尽致。尤其张宇进工读学校后,全班同学给张宇语重心长的留言,以及张宇醒悟后给全班同学的悔过信,都以真情互动的人生内涵催人泪下。同学们在学习功课,同学们也在学习人生;同学们在接受教育,同学们也在教育他人。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感念、也令人舒心的动人图景呵!
唐劫给我的第三个惊喜,是《高一岁月》故事的自然而生动,叙述的质朴而流畅,敏动的感觉与细腻的文笔传达出少女作者特有的明丽、清新与爽快,让人备感亲切与真切。作品在故事的叙述中,运用了大量的笔记、日记、留言、作文、诗歌等多种文体的素材,这些精彩而别致的文字,既在刻画不同人物的个性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在丰富作品的叙述语言和增强作品的真实性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中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唐劲在文学造诣上的超乎寻常的功力与潜力。
从附在书后的情文并茂的“后记”看,作者的确是锎足了一股劲来写作《高一岁月》的:“钢笔不停地在纸上移动,我都惊异自己怎么还有这么多话要说。”写出萦绕心中的事,说出不得不说的话;如耿的成长如此这般的从笔底流出,这就是中学生作者唐劲的《高一岁月》区别于一般的作家作品的独有特点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