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等级。”--《现代汉语辞典》
有一天,一位初识不久有着身份的男士,忽然郑重其事地对我说:
“女人是分为5种类型的。”
坦白说,若是在5年前听到此话,我一定对他侧目,因为我觉得这么评头论足的有点欠雅。不过近年来社会已大大开放了,说男论女的话题越来越多,连各种报纸刊物(包括大报大刊)都在大作“生活流”、“情感流”的文章,读者众多,超过对其他所有一切文章的关心。我逐渐觉悟这至少说明了一种面对现实的勇气,而现实的热,则是民众文化的一种反拨--过去关心平民百姓太少,历来关于生活的话题都成为不了“主旋律”,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现在物极必反,或者说谢天谢地,我们从云端回到了现实,于是占人类半边天的女人的话题,终于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社会的大雅之堂。
这真是中国的一个大大的进步!
那位男士把女人分成如下5种类型:①家庭型(大部分)。(②社会型(知识女性,少)。③感情型(终身受感情困扰)。④色情型(或有病或没病)。⑤非家庭型(不顾家庭,整天在外边浪漫)。括弧里的话是该男士加的注释。
真是惭愧,身为女人,我自己从没有这么专门地研究过女人。所以他说得对与不对,我说不出来,只模模糊糊地觉得也许对也许不对吧。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男人,或者准确地说作为眼前这个男性中心社会中的男人,他们是如何评价这5种女人的呢?
孰为上品?
孰为中品?
孰为下品?
那男士却立即患了口吃病。支支吾吾,含糊其辞,不做正面回答。身为“淑女”,我当然也不宜打破沙锅纹(问)到底,把他的真心话从他的心窝子里掏出来,就只好大度地一笑了之。
谁知男士笑过之后却并不了之,竞又反过来问我;“那你说什么是好女人呢?”
我措手不及,愣怔半晌,也只好患起牙痛病。吞吞吐吐,文不对题地说了一句:“我想应该是能互相支撑的吧?”
这算什么同答呢?什么叫作“互相支撑”呢?我不由陷入沉思,感到一阵忧郁。
何为上品女人?这的确是一个十分棘手百分复杂千分艰深万分难解的宇宙问题。没有一个权威的回答。谁也说服不了谁。群龙无首。猴子称不了大王。
在男人们眼里,社会型女人早已名声不好。这年头,哪个女人若被冠以“女强人”的称号,那么她感到的已不是骄傲,而是一种极度揪心的惶恐。“女强人”已不是一顶桂冠,而成为“非女人”、没有女人味儿”等等的代名词。男人族和女人族里,几乎众口一辞地对社会型女人贬、贬、贬。当整个社会一致指斥你为下品,或者明褒暗贬之时,那是非常可怕的一种情形。
据说男人最推崇的是家庭型女人。君不见最标榜自己为现代精英的男性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们,其理想的择偶标准,也绝不是与自己对等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而是貌美、年轻、会操家务、低文化程度的“花瓶儿”兼保姆型女人。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威慑之下,不单知识界的小姐们不敢显出自已有文化、有学问、有修养,就连政界的铁女人们,比如英国首相撒切尔、美国的第一夫人们、还有各个君主立宪国家的女王陛下公主殿下等等,都争相标榜自己善理家务,是称职的家庭型女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家庭型女人呢?这闪耀着女人的异彩、显示着女人的骄傲、为全世界的男人们所倾倒的光荣,其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说得本质一点,无非围着锅台、丈夫和孩子转是也。究其实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独尊贤妻良母术的20世纪国际大翻版。
当然,对于女人们来说,为妻为母当贤当良(这实在是一个好女人的第一个规范准则),但是细一想,就又有了3点可疑:其一是女人愿做贤妻良母,但若男人不是贤夫良父,令女人贤不成良不成怎么办?其二是若女人个个都呆在家里做贤妻良母,那谁来激发办公室里的男士们的士气呢(据说科学研究证实,有女人在场.男人们的工作效益会比清一色的男人世界高涨许多许多倍),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怎么办?其三是你非把能给全人类带来福祉的撒切尔夫人按在家里相夫教子,那究竟是促社会向前发展呢,还是拉社会向后倒退呢?所以,客观地说,一味地要求女人对男人贤良,实在是胸襟和眼光都狭小到自家鼻子底下的那种小男人的一厢情愿,虽然他们希望女人们把他们侍候得更舒服些,但是若不从大处着眼,归根结底是舒服不起来的。
剩下的3个品类,毫无疑问后两类属下品,我们不必在此讨论。那么就剩下感情型女人这一类。
“感情”本来还令中国的男人们肯定,千古的戏剧万古的传说都在赞颂忠贞不渝的爱情。但是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大潮撞击下的今天,这一点也忽然变得模糊不清起来。报载:有生父为了5元钱逼迫自己的女儿卖淫。报载:有丈夫把自己的妻子当赌物输给别人。报载:有“大款”用数十万佣金包雇貌美小姐做“情人”。报载:专门盯着女富翁钱袋的男妓们日趋活跃起来。报载:为金钱地位官职而缔结的婚姻大大增多……真情似乎已越来越罕见,越来越不被珍视,越来越不值钱。“爱”变成了一个生僻的字眼,一个傻瓜的呓语,一个熟过头的果子,一个被抛弃的老女人。
至于这样吗?爱不是不能忘记的吗?曾几何时,人们就都变成了没心没肺没肝的冷血动物了么?
当然不尽然,为爱而活着的,对爱抱有至死期冀的人,当然也还存在。尤其是在女人当中,这种春蚕到死的执着者还每每见到。据男人讲,女人是傻瓜;据女人讲,只有女人是这样的傻瓜。她们真爱起来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不怕受穷不惧苦难不分轩轾不能理喻不可救药不顾一切不可一世。爱就是一切。到这世界上来走一遭就是为了爱。能够铭心刻骨地爱一次,哪怕立即被押赴地狱也在所不辞。
可惜这些痴情女子几乎无一例外地得不到好结局。我的一位做记者的女友,聪明活泼,活动能力极强,世间就没有她攻不下来的采访对象,没有她打不开的僵持局面,可是她的丈夫却下决心跟她离了婚。另两位当作家的女友,文雅颖慧,智商极高,会写小说、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剧,懂哲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外语,能画油画、弹钢琴、做工艺品、唱古今中外歌曲,也会做饭、洗衣服、买粮食、换煤气、挖菜窖、织毛衣、辅导孩子复习功课。可是她们却是心灵孤女,龋踽跋涉在无望的天涯路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是太明白她们了,太看清她们终身要为那一腔情感服苦役,因为她们太用心、太痴情、太炽烈、太执着、太不肯凑合,太不能容忍非爱情因素的存在。也因为她们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她们自己燃烧也要求对方燃烧,可是她们又偏偏碰不上勇于或者肯于与她们一起燃烧的男人。人海茫茫,万代千秋,她和她的他也许根本就无缘相见,而别的男人呢,也许只是喜欢她的容貌,也许只是喜欢她的年轻,也许只是喜欢她的地位,也许只是喜欢她的家庭,也许只是喜欢她的钱。“喜欢”和“爱”之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一般而言,女人是必须把距离问个一清二楚的,而绝大多数男人却是只要喜欢就得了,并不一定非要追求爱,因为培根早就告诫过他们:“在人生中,‘恋爱’只是招致祸患,它有时如一位惑人的魔女,有时似一位复仇的女神。”很少有男人为了爱情而牺牲诸如建功立业之类的人生大事,只有愚不可及的女人才会以为爱便是一切,才会终身孜孜矻矻追求纯爱,一直到白头!
这就是感情型女人。亲爱的男士们,你们如何评价呢?如果你们不准备脚底下抹油的话,那这一辈子就会活得很累很累,当然,也可以领略到别人所享受不到的刻骨铭心。
借那位男士的五种类型法,我们匆匆走进又走出了当代男人女人的灵魂世界。月迷津渡,如何给女人分品的问题,实在是比哥德巴赫猜想还要难得多的问题。这是人类最艰深的学问。任你“把酒问青天”,任你“把栏杆拍遍”,任你“望尽天涯路”,均是无解俱是无解,无解就是无解,由此构成了永远也活不完的人生。
要叫我说,男人不要再对女人苛求,女人亦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大家共同努力,把两块飘浮着的大陆对合起来,那么世界将会出现崭新的葱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