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围炉夜话》学生活
5561700000007

第7章 立志篇(3)

亡羊尚可补牢,叹晚而奋然跃起,也不失为有志有为之士。同样,对他人的成功成就充满羡慕之情而非己所用心的妒贤嫉能,至少标明其已存向上之心,如春田渴雨。只要因势利导,由临渊羡鱼,到退而结网,身体力行,奋起直追。则必定有所成就。假使仅仅啧啧赞叹、褒赏有加,却只在原地盘桓,那么,羡亦是徒羡。

“退而结网”即是要“行”。“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之,又其次也;咸无,为庸人。”坐而论道,仅为清谈名士;鱼跃龙门,溯河而上,虽历经惊涛骇浪,千折百回,但却能撷得正果,直抵巅峰。知在“行”中得,学在“行”中进。任何事业的成功,无不由“行”始,以“行”获。

【智慧金言】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精神就包括充分认识自己,矫治自己,修正自己,已觉昨非,便幡然醒悟。不闲待,不妄叹,唯以切实的行动去补助、纠正,挺身而作,才可以说是走上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僡性僡奋警励于心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之旅遇有坎坷,遭到不测,甚至飞来横祸,亦是常事常理,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对待这些意外变故。所幸的是“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何也?“心动于警励也”。为什么正常人突遭祸患可警励于心,再决其兴呢?原因在于,人们存有不息于心的进取之志,甚至不少人“因祸得福”。生活的坎坷,人生的磨难,意外的打击,反而能促使人更加奋发进取,迎难而上。

一方面,挫折的刺激使其“励”于心,促使他更加努力,也即“愈挫愈奋”;另一方面,又使其“警”于行,促使他更加谨慎,更为选用合适的方法,取得更大的成就。宫刑之辱,使司马迁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亡国灭族之灾,令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高位截瘫之难,使张海迪奋然与命运抗争,研习文学,苦读外语,专研医道,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自己亦成为时代的楷模……古者今人不一而足。即使那些“经不起打击,一蹶不振”的人,也绝非再无兴起的可能。实际上,只要内外条件成熟,他也必然重新振作。可见人的进取精神有多么强大,如日月星辰运行,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但是,为什么“大家渐及消亡,难期其复振”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家庭、一团体、一国家日趋衰微,逐渐败亡,的确是难以挽起的。究其原因,虽然极为深刻复杂,但“势成于因循”为其根本。势成于因循,就是说在大家都感到十分安全的情况下,对日益积累的各种弊端、陈规陋俗,就会熟视无睹,对已发生的就会危机视而不见,对行将走向灭亡,亦无所警觉。及至家将败、国将亡,才思兴利除弊,企图逃脱厄运,但已为时太晚了。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俭,与其他亡国之君相比,不可谓没有头脑,不可谓不奋发图强。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王朝到他统治时,政治黑暗,官场腐败,民怨沸起,内乱外侵已到无可救药的地步。纵使他崇祯力行挽起,亦回天无力,劫数难逃了。

集体的安全意识,最易使人形成“天塌下来有人顶,别人能过我也能”的消极思想。众人皆墨守成规,承袭陋习,不思改革,如此循环往复,在无忧无虑、安乐祥和中走向死亡,其真可悲可叹。

【智慧金言】

当今之人,特别是领导者,更应常警励于心,树立忧患意识,警钟长鸣。莫待船到江心才补漏,应常审社会之弊,常察国家之危,不妨跳出“三界之外”,静观“芸芸众生”。断不可人云亦云,晕晕乎乎,而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时度势,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及早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使国家社稷有常兴生机,趋道昌盛繁荣。

心立大志脚踏实地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所谓“志”,即志气,就是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必欲做成某件事的气概。每个人不仅要有“志”,而且要立大志。

一个人的志气不高,就很难有高远的奋斗目标,更无所谓追求了,也就没有一定的原则可坚守,更不可能有所作为。即使有一定作为,也不会成其大事。因为一旦小小“追求”成为现实,便可能知足而常乐,去固守现状,而不再积极进取。如果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也许能随波逐流,水涨船高,还不至于一事无成。但是,若处在恶劣的环境里,则不可能如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一般洁身自爱,终归将是个不肖之徒。

志气高的人,便不会如此。他们有一定想要达成的事,也知道绝对不能去做的事。好的环境,他趁势飞扬;不好的环境,也能洁身自好。总不会失去他的人格,被环境牵着鼻子走。在这一点上,周恩来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典范。他青年时期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物极必反。一个人的志气不可过大,膨胀了的志气,就是野心。因为人心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所谓“野心”就是对事物的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野心太大,就容易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终究难成大事。同时野心太大,又容易盲目从事,导致欲速则不达。事实上,人的生命短暂,每个人所能够完成的事业十分有限。一旦超过了自己的能力,便可能到老仍一事无成。这就应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那句话。

【智慧金言】

最远的路,也要从身旁路径走。要像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一样,从基础做起,从画蛋开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相信自己定会有所成就的信念。否则,心“野”则虚,虚处是陷阱;心“野”则狂,狂极是惨败。

俭以济贫勤以补拙

贫穷和愚笨是困扰人生的两大绳索,但俭以济贫、勤以补拙却是人生奋斗的真谛。

人难免遭遇穷困潦倒,这并不完全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和才智本领的大小。动荡不安的时局促使着贫困的积累;社会的陋习积弊使人空怀壮志、怀才不遇,无力战胜贫困;许许多多的非人为的天灾年荒,旦夕之祸,往往使人顷刻间一贫如洗、流离失所,等等。面对贫困,安贫没有出路,只有抗争,抗争的起点是求俭维生。因此,求俭是与人类创造性劳动不可剥离的重要生存方式,也是劳动人民世代弘扬的传统美德。

在我国,“求俭”、“贵俭”的思想早已行之于民生、载之于古籍。《周易》的《节卦六十》,把当时人们对于节俭的态度分为三种:最可贵的“甘节”,即甘心节俭,忠诚节俭,把节俭当作“甘之如饴”的乐事;其次是“安节”,即虽不能“甘节”,但能安于节俭,不追求豪华奢侈;最坏的是“苦节”,即厌于“甘节”、“安节”,而把节俭当作一种悲苦,因此叹怨人生。

此三种态度,必然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甘节,吉”——甘于节俭,前途就会吉祥美好;“安节,亨”——安于节俭,做事会通达顺利;“苦节,贞凶”——苦于节俭,结果将是不幸的。同时,“不节苦,则嗟苦”——不能节俭,结果必会陷入贫困,落到愁眉苦脸、自怨自艾、丧失一切的地步。因此,贫无可奈时,要摆脱贫困,最可贵的是“甘节”,最起码要“安节”,最忌讳的是“苦节”、“不节”。只要由“安节”起步,做到“甘节”,就能成为抗争贫困、创造幸福的强者。

人有天才与庸才之分,也有聪颖与愚笨之别,但先天的智能差异因素不是造成天才与庸才的先决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是有高低差异的,这种差异通过智力测验所得出智商(IQ)来表示。智商在100分上下者,表示智力正常和中等;140分以上者,表示能力超常;70分以下者,表示智力低或“低能”。在人类总人口中,超常者只占1%,低能者占3%,绝大多数处于智力正常的范围。

在人们的心目中,能够成为人才,有所作为的人,非有超常的智力不可。但是,经心理学家对历史上众多人才的成功进行的综合分析来看,结果发现,不少成绩卓著的人才和出类拔萃的名家,并没有非凡的智力水平。他们成功的诀窍只有二个字:勤奋。相反,即使天资聪颖、智力超常的人,抛开“勤奋”也终将一事无成。

王安石曾这样记述宋代的方仲永:他5岁能作诗,天赋极好,然而,他不求进取,成年之后却一无所成。而晋朝人左思生性笨拙,什么东西学了都无长进。然而,他不甘愚笨,发愤努力,终于写成世人竞相传抄的《三都赋》。这就说明,一个人要想获得充分发展,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依靠主观上的勤学苦攻。

【智慧金言】

诚然,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天资差的人虽然要比天资好的人艰难许多。但是“勤能补拙”,只要加倍地努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其实,据医学家的研究证明:正常人脑的构造,并没有复杂与简单的区分。鲁迅说:“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是一首好诗。”这是因为“天才就是勤奋”,“天才就是2%的天赋加上98%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