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西游记》学生活
5561800000004

第4章 领受修身智慧(4)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求取佛经的故事,其中当然有许多关于佛家真谛的论述,劝人去除欲望、杂念,无牵无挂,就可以获得涅槃。如在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有一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世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埵,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段心经可说是佛家四谛观点的概括。世间一切皆空,无论思想还是行为。人生如果没有欲望和梦想,心中就没有挂碍,没有挂碍,则没有恐惧,生活也就没有苦厄,只有这样,才可以从苦难中得到解脱,才能获得极乐。

同样,在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的篇首诗中,“灵台无物谓之清,寂寂全无一念生。猿马牢收休放荡,精神谨慎莫峥嵘。除六贼,悟三乘,万缘都罢自分明。色邪永灭超真界,坐享西方极乐城”。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中,“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拴有琢磨。扫退万缘归寂灭,荡除千怪莫蹉跎。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这两首诗句,也都是劝导人们要心中清净无物,全无一丝杂念,不可放荡心性,要灭除万缘,驱除心中各种欲望,自然就可以跳出俗世樊笼,圆满飞升,得亨极乐。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也因为社会生活物质的不发达,人们的各种愿望常常很难得到满足,也因此常常被各种苦恼缠住身心。而佛教的传人,教给人们一剂摆脱苦难之感的良方,那就是放弃各种欲望,正如所说,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就不会有不满足的感觉;而且,还要把一切的苦难都不放在心上,一切的得失都不去计较,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有痛苦的感觉,就没有得失成败的苦恼。没有不满足,没有痛苦感,没有得失心。这样的人生,当然是没有苦难感的快乐人生。这,就是佛家开给世人的、摆脱苦难的良药。

人们有时说,人生苦短。死亡犹如一把利剑,时时威胁着人生,使人不得不忍受死亡阴影的逼迫,痛苦不堪。人生之苦,也许,人们最惧怕的就是死亡,可以说,死的痛苦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几十年的岁月,只不过弹指一挥间,面对各种所求而不得的痛苦,生、老、病、死、怨、恨、别离等。有时,太过执著只能徒增伤感,也许,放弃一些,退一步,就可以海阔天空。

没有太多贪婪的欲望、不嗔恨而懂得宽恕之道、不过分痴迷于一事一物而可以放开视界,这样的人生一定是豁达而开明的人生,一定不会为各种苦难压抑得难以喘息。

【智慧金言】

生活在古代社会有古代社会中的苦,而生活在当今世界也有当今世界的愁。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生的追求也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在发展变化,也许愁苦就是与人生相随的、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认知佛家“四谛”,也许可以指引迷途,让人生少一些痛苦感,多获得一些快乐感。

今生为来世,给生命希冀

佛家不但注重今生,追求今生的无忧生活,而且还认为人生有来世,所以可以给来世的生活以希冀。认为人生可以通过今生的努力行善,使来世可以脱离已经认识到的人生苦海,获得或富贵或快乐的来世生活。

因为佛家讲究“轮回”、“因果”,认为人今生死了之后,还可以有来世的投胎转世。而且,今生的为善与行恶,会在来世得到彰显和回报,今生行为和来世的祸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讲的就是佛家的“轮回”。意思是说。人生的出生和死亡都不是人的最初开始和最终结束,生和死都只是人的轮回中的一个环节。芸芸众生的生生死死轮回不已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造成的“业”,也就是人的思想和行动,“一切诸报,皆从业起”。所有的“业”都会导致相应的果报,这就是佛家的“因果”。即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业”承担果报责任,并不能以死来逃脱责任或免遭惩罚。今生的“业”将在来世得到果报,只要人不停地制造业力,那么人就将在生死场中轮回不休。

佛家还有“六道轮回”的说法。认为因为“业”有所不同,有善“业”、有恶“业”,所以,果报的性质也就不同,有善报、有恶报。“六道轮回”是说人根据自己不同的“业”,在“地狱、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天”的“六道”中轮回。人死后何去何从,全部是根据自己生前所造的业而定的。

《西游记》在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中,借判官之口告诉唐王佛家的“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可见,如果今生为善积德,行孝尽忠死后再转世轮回,不是可以得道成仙,就是能得享荣华富贵;否则,如果今生作恶多端,死后不但要沉沦鬼道,而且有可能永世再也不得超生为人。

因为有了佛家的“因果”和“轮回”的说法,佛教才给生活在人世间的人们以未来的希望。有了对未来的希望:得享富贵或得道成仙,知道了实现希望的途径:广结善源、努力行善,人就会去追求希望,去勉力而行,去按照佛家指引的道路向前,行善业、做善事,积善德。因此,信佛的人知道行善积德,这正是为了来世获得善果,为了来世可以获得荣华富贵或者得道成仙。

虽然佛家的“因果”、“轮回”说法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其善恶报应的观念在客观上却可以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促使人们去行善积德。

佛家讲求生命的最终要达到一种“涅槃”的境界,希望得到一种与凡人完全不同的心境和境界,超越生死、超越有无、时空、也超越物质和精神,这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生命境界。佛家认为,想要达到“涅槃”的境界,超越世间的一切,就必须潜心向佛,一意修行,多行善事,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今生和来世进入超越生死的自由境界。

在《西游记》中,就有众多的行善之人。唐僧、孙悟空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也许,我们可以说,唐僧的乐善好施是因为深谙佛家教义,虔诚相信,努力遵从和恪守,是一种已根植于生命中的有意识行为。而孙悟空的扬善惩恶则是其正直善良的本性使然,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在《西游记》里的众多行善之人中,他们虔诚信佛,乐善好施,广结善缘,是因为他们已经在内心深处接受并相信了佛家的思想,相信佛家的“轮回”和“因果”说法,相信今世的“善”行会修得来世的福分,会获得来世的善果。如在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运双又岭伯钦留僧”中,伯钦搭救唐僧的性命、伯钦的母亲知道唐僧是西去求取佛经的高僧,一家人殷勤款待他。并祈求唐僧给伯钦死去的父亲超度亡魂,使他早日转世投生,获得来世。

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求取佛经,历经寒暑十四载,跋山涉水,途经国都州郡等十数个,除非受到妖魔的侵害,一路上大都受到州国或百姓的礼遇,通关换碟,求施化斋,最终得以顺利通行。这也说明佛教的思想已是流播甚广,为四方各地接受。

“为了未来,给生活、生命以希望”这一思想本身,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种“今生努力,为了来生”的佛家思想可以引申拓展为一种把握现在,努力奋斗,给未来的生活创造更多的希望和快乐的人生观。而这种为了将来,寄希望以未来,不言放弃的生活信念,何尝不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面临种种生活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工作状态等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常会使人产生挫折感、压抑感或虚空或无聊等的各种不快乐的感觉。面对诸多生活中时有的不快乐的感受,给自己一份寄托于未来的希望,也许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从种种偶有的不快乐情绪中摆脱出来,继续一种充实快乐的生活。这种心中怀有未来,寄希望以未来的信念也可以说是自己给自己生命的一种有效的精神支撑,让自己的生命中少一些阴霾和低沉的时光,多一些快乐和昂扬的岁月。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切向前看”一样,而且,不仅要向前看,还要努力寻找前方存在的希望,努力去创造希望。

寄希望于未来,也许,你的思想会变得更为豁达,你的生命会显得更为轻松。相信未来有希望,在生命的历程中,你会走得更坚定,更有信心。

【智慧金言】

心中怀有未来,你会觉得生命因此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不再总是虚空相伴,不再常是迷惘相随。

人生无常,要勇敢、坦然面对

“无常”,是佛学词汇之一。它指的是种种因缘所生成的万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生灭变化,不可常住的。这尤以人之生死为明显,这也是人们普遍能体验到的一种“无常”。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因为世间无常,所以苦。正因为人们可以真切的亲身体会到无常的客观存在,所以有情的生命就会常常处在一种受逼迫、被束缚的状态之中。

如何摆脱这种人生中无奈的沉重精神枷锁呢?佛家对此为我们做出了答案。佛经指出:“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亲证无常,同时也就实证了空、无我,也就会获得根本的自由,达到“涅槃”的境界,实现对无常及与之对立的常的彻底超越。

由此看来,佛教的无常观并不是如世人所理解的那样,是悲观消极的。相反,它肯定人的自由意志,肯定人却苦就乐的追求,也就是承认人有能力与权力去追求最高尚最深刻的快乐,并指出了可行之路。而且,我们也深刻懂得,顺境变成困逆固然是无常,但祸厄转为幸福也是无常。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无常不是消极的,它在说明好的会变成坏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坏的也有可能会转好。所以,贫穷的人,只要努力,就有可能获得富足;诸事不顺,但只要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自然会获得真诚的帮助;在挫折面前,只要能够愈挫愈勇,逆境也终将会被突破。依此而言,无常对人生也具有某种积极的激励意义。正因为世事无常,我们才会努力去摆脱不满意的现状。

《西游记》中,不乏无常事例的展现。在附录的“陈光蕊赴任逢灾害江流僧复仇报本”一回中。唐僧的父母高高兴兴的去江州赴任,没想到唐僧的父亲却被——艄公刘洪、李彪谋害了性命。转眼之间,唐僧的母亲失去了身边唯一的亲人。无所依靠,命运被控制于恶人手中,只得忍辱偷生。在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中,唐王御妹李玉英正在花园中徐步而行,不期就被鬼使捉去魂灵,倒地死去。在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中,宝象国的公主被黄袍怪掳去为妻,数十年不得与父母团聚。而在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中,乌鸡国王突然被认为是自己的兄弟一样的全真推到御花园的井中淹死。王位被夺,自己创建的国家也被全真统治,夫人与儿子成了仇人的夫人与儿子。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阴归正会灵元”中的天竺国公主,夜间在自己家的花园中玩月观花的时候,被玉兔精用妖风刮离王宫。公主身份被玉兔代替,自己也只能沦落在寺院里暂时栖身。

这些都是由好变坏或由生而死的无常。同时,在《西游记》中,也有由坏变好,由穷变富或死而复生的无常。同是在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中,卖瓦器的相良突然受到唐王的酬谢,可以富有千金。因为他坚持不接受金银,最终得建生祠,留得英名传世。同一回中,代唐王去阴府进瓜果的刘全,不但自己生还,自缢而死的妻子也借唐王御妹的尸体还魂,夫妻得以团聚,尽享人间天伦之乐。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的陈家庄无辜的孩子眼看即将落入妖魔虎口,却被取经的唐僧师徒搭救,获得性命。这些都是展示事情由坏变好,常人因祸得福的事例。还有在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中,院主满以为可以谋害唐僧师徒,获得袈裟,又谁知却搭上了性命。这更是祸福无常的故事。

诸如此类的故事,不但形象地说明了人生的生死无常,也说明人生的贫贱、祸福的无常。人生中的得失无常、祸福无常,直至人的生死也不能为自己知道和把握。这也是多少古代小说典籍展现的永恒主题之一。多少落魄之人突然间发迹变泰,又有多少富贵之人一夜之间流离失所、浪迹街头。正如《西游记》中的王孙公主一样,纵然富可敌国、贵为天尊、权倾九相,即使如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可以腾云驾雾,可以自己钩去阎罗生死簿上的姓名,也可能突然沦为乞丐、变成奴隶或不名一文,孙悟空也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逍遥自在。

面对这些人生的无常,我们并不能未卜先知,更不能把握其来去,而只能勇敢地面对或者坦然的接受。也许,所失去的一切,我们还能有机会,可以重新找回。也许,失去的已经是再也不能复得,这就是人生需要常常面对的无奈。而且,这种变化无常的无奈常常是突然来临,在你还不明白事情的因由时,它已经夺去了你曾经拥有的一切,甚至宝贵的生命。让你猝不及防,毫无准备。又或许,你突然拥有了所梦想的,但你要知道,你也许又会失去这一切。所以,常言中寓含真理,胜不骄,败不馁,得而不衿,失亦不执,这才是我们应该保持的平常心态。

尤其是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与失落,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严峻考验。如何应对呢?如果,你觉得你还有机会去寻回所失的一切,那么,你应该尽力,应该去努力争取。如果,你失去的,是再也没有办法找回的,此时,你只有坦然的去接受这些无常的变化,勇敢地去面对,调整自己的状态,重新去适应这新的一切。此时的怨天与尤人都是无济于事的,抱怨和愁闷只能让自己沉沦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带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更不能自救,不能摆脱这痛苦的一切。俗语说得很有道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与其生活在过去不幸的痛苦与阴影中,不如抬起头,面向前方,去寻找新的希望,去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当我们熟谙了无常这一生活、生命是没有规律的规律时,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开生命中的一切得失、祸福,包括至亲之人的辞世了。痛则痛矣,失既失去,但我们还要生存,我们还有未尽的责任与义务,对社会、对亲人、也包括对自己。我们应该可以,也必须要去勇敢地面对一些生活中的突变,去调整自己的心绪,用坦然的心情去接受那些无常的变化。